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程一笑抱“团”战抖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程一笑抱“团”战抖音

打不过就加入。

文|唐辰同学

三年又三年。

美团近期和快手续签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升级了本地生活业务的合作。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三年,快手和美团的合作范围将扩大至全国的“百城万店”,并在产研上推进更底层、系统的产品建设。

在此之前,美团和快手已经合作了三年,但还只是停留在商品引入的阶段。这一次合作,双方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围绕“新客”和“大供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绑定。也就是官方公告里所提及:快手的7亿老铁用户将助力美团商家获得新增量;美团的“大供给”也将为快手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选择。

美团更需要快手

美团和快手之所以合作得这么愉快,一方面是合作的数据表现良好,双方都“尝到甜头”。根据官方数据,今年6月,美团商家在快手销售额(GMV)增幅超38倍,订单量同比超10倍增长。今年以来,美团商品在快手直播间的月订单转化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

相对应的,快手本地生活的用户体验也在提升。整个第二季度,快手用户遇到“购买过程麻烦”“订单不好找”等问题的占比同比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另外一方面,美团和快手平台的用户重合度不高,可以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各取所需。有数据显示,快手与抖音的高频用户重合率,已经进一步下滑至19.6%,不足两成。此外,截至2023年4月,快手与美团的重合用户约1.39亿,占美团用户比例为35.3%,远低于抖音与美团81%重合用户比。这为双方的合作扫除了“心理障碍”。

一个普遍的解读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美团和快手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各有所图:美团看中快手的新用户以及短视频内容流量,快手图的是美团的商家商品资源和线下履约能力。除此之外,二者还有共同的敌人:抖音。这也被认为是程一笑抱“团”战抖音。

这个观点并无不妥之处,也是双方能够继续牵手的关键。但换个视角,从各自所处的行业环境来看,美团对快手的需要,要远大于快手对美团的需要。换句话说,美团和快手选择了一条“捷径”掘金本地生活。但美团对快手来说,是锦上添花;快手对美团来说,则是雪中送炭,是解渴的甘霖。

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团和快手在内容能力上的错位。做内容,抢占用户注意力,已经是当下本地生活、即时零售以及电商平台竞争的关键因子。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头部平台都在不断加码、挖掘内容化的潜力。

这是因为优质的内容供给,能够增加用户粘性,平台通过提供与用户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提高用户的留存率和使用频率,进而实现更高的消费转化。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快手本地生活业务日均支付用户数环比提升超40%。

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这种增速无异于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但美团面临的困境是,它在“交易型”业务时代构建的护城河,被内容促消费的新流量形式逐渐凿穿。

最直观的表现是本地生活市场格局的剧变,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强势崛起。有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抖音到店总交易额或达到3000亿元。尽管这个数字仅为美团的一半,但要知道,抖音本地生活板块在2022年10月才上线。仅在当年,抖音的本地生活市场创造了约770亿的交易额。

到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总交易额增长256%,门店共覆盖370+城市,相比前一年,平台短视频交易额增长83%,平台直播交易额增长5.7倍,增长势头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本地生活的成绩也十分亮眼。2023年是程一笑定义的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真正意义上的元年,实现了很多“从0到1”的突破。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增长25倍,买家数增长23倍,新线城市用户规模增长545%。快手平台有下单行为的老铁用户人均月购物金额超1000元,活跃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2小时。

此外,腾讯视频号、小红书等玩家,也在逐步凭借内容优势加入本地生活的混战。某种程度上,可以判定,小红书、抖音“领衔”仰攻,对居守势的美团,是一场不对称式“全面战争”。对于它们的增速,美团既羡慕又恐惧。它们的增速有多快,王兴内心的震动就有多大。

这些玩家里,对美团威胁最大的无疑就是抖音。除了不断蚕食美团的市场份额,用户的高重合率对美团的冲击更大。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4月美团与抖音重合用户规模超3亿,占美团总体用户的81.0%,而饿了么和美团重合用户占比美团总用户不到20%。这意味着,一旦抖音的本地生活基础设施完善,用户消费习惯养成,抖音便是这部分重合用户最佳的“美团替代平台”。

打不过就加入。有媒体提及,美团也曾接洽过抖音,但后者希望搭建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转而与快手达成合作。最终形成了“抖音+饿了么”、“美团+快手”的市场格局。

王兴的“二选一”

对于美团而言,联合快手战抖音,只是解决一时之需,自身的内容化转型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也可以理解为,王兴抱团快手,也不只是为了防御抖音。

近两年来,美团不断加强在直播、短视频、短剧等业务的投入,以此来缓解来自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压力。比如今年以来,美团先后引入商家自播、升级短视频内容类型、上线免费短剧以及寻求MCN公司合作等。

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相比,仍然不够看。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的日活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为125分钟,快手为133分钟,而美团仅为16分钟。

实际上,多数人在关注美团App的动作时,而忽视掉一个事实:美团在内容上的起点并不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王兴手里早已经拥有离内容平台最近的一个产品:大众点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都先后摸着大众点评搭建起本地生活的种草内容体系。

大众点评上线于2003年,比美团早了7年,比小红书、抖音早了十余年,是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也一度是本地生活领域最为成功的UGC平台。但2015年被美团合并后,王兴就一直在“去点评化”,大众点评也被美团一口一口的吃掉。5年后,也就是2020年,大众点评的名字正式从美团“消失”了。按照当时美团的策略,大众点评的流量迟早都会转移到美团上。

这是美团版的“二选一”。好在大众点评并没有彻底消失,一直保持着运营,但其在美团内部的受重视程度并未得到提升。直至抖音等大军压境之时,大众点评才不断在美团内部被提起。比如2023年初,有美团员工在内部论坛发帖提出疑问:大众点评是不是美团错过的 “内容种子”?

这名员工的意思很明确,即大众点评错过了成为内容平台的机会。晚点LatePost提到,大众点评进行过数次内容化转型尝试,经历过几次重大改版。例如,2018年,大众点评将首页原本的餐厅名录集合,调整为用户创作的图文笔记集合,并以双列信息流的形式展现。

此后,大众点评还对标小红书引入明星,希望刺激更多非餐饮类内容出现。最为激进的是2020年前后,在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的主导下,大众点评甚至想过更彻底更改名称和产品形态等等。

但这些尝试最后都不了了之,效果也不太明显。至今每天只有 1500 万人打开,和并购前没有太大区别,其日活用户数不到抖音的 2%、小红书的 1/6。

晚点LatePost评价称,大众点评之所以内容化转型失利,是因为它太赚钱了。大众点评现在一年为美团带来超百亿元收入。美团年收入数千亿,但占比最高的外卖业务利润率微薄,大部分利润来自到店及酒店旅游业务。这部分收入里,近 1/3 来自大众点评。

目前来看,大众点评的内容化转型依然处于非常艰难的阶段:内容供给不充足,创作者生态不成熟,美团对大众点评的投入不多。如果仅靠大众点评独力防御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冲击,短期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王兴最大的希望还是在日活超过1亿美团主App。这也就能理解美团激进但效果不显的内容化策略了。

就此,王兴面临着两线作战:一面需要理清内部的内容化思路,着力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独特性内容,以提高用户粘性,而且还需要平衡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的关系,避免内耗。另外一方面,他还需要在现有本地生活格局里“合纵连横”,最大限度的为美团获新客、拉留存赢得空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为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6%。而这样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目前的整体线上渗透率仅为12.7%,未来3到4年仍能维持20%以上的增速。

大盘在快速增长,阿里、拼多多等在调整,抖音、小红书等来势凶猛。这种情形之下,“美团+快手”的组合,或暂时为美团在内容化和新流量获取上,赢得喘息的机会。但要成为本地生活的大闸,王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团

6k
  • 美团在广西成立科技新公司,注册资本100万
  • 南向资金净买入85.44亿港元,美团净卖出额居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程一笑抱“团”战抖音

打不过就加入。

文|唐辰同学

三年又三年。

美团近期和快手续签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升级了本地生活业务的合作。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三年,快手和美团的合作范围将扩大至全国的“百城万店”,并在产研上推进更底层、系统的产品建设。

在此之前,美团和快手已经合作了三年,但还只是停留在商品引入的阶段。这一次合作,双方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围绕“新客”和“大供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绑定。也就是官方公告里所提及:快手的7亿老铁用户将助力美团商家获得新增量;美团的“大供给”也将为快手用户提供更多元的消费选择。

美团更需要快手

美团和快手之所以合作得这么愉快,一方面是合作的数据表现良好,双方都“尝到甜头”。根据官方数据,今年6月,美团商家在快手销售额(GMV)增幅超38倍,订单量同比超10倍增长。今年以来,美团商品在快手直播间的月订单转化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

相对应的,快手本地生活的用户体验也在提升。整个第二季度,快手用户遇到“购买过程麻烦”“订单不好找”等问题的占比同比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另外一方面,美团和快手平台的用户重合度不高,可以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各取所需。有数据显示,快手与抖音的高频用户重合率,已经进一步下滑至19.6%,不足两成。此外,截至2023年4月,快手与美团的重合用户约1.39亿,占美团用户比例为35.3%,远低于抖音与美团81%重合用户比。这为双方的合作扫除了“心理障碍”。

一个普遍的解读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美团和快手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各有所图:美团看中快手的新用户以及短视频内容流量,快手图的是美团的商家商品资源和线下履约能力。除此之外,二者还有共同的敌人:抖音。这也被认为是程一笑抱“团”战抖音。

这个观点并无不妥之处,也是双方能够继续牵手的关键。但换个视角,从各自所处的行业环境来看,美团对快手的需要,要远大于快手对美团的需要。换句话说,美团和快手选择了一条“捷径”掘金本地生活。但美团对快手来说,是锦上添花;快手对美团来说,则是雪中送炭,是解渴的甘霖。

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团和快手在内容能力上的错位。做内容,抢占用户注意力,已经是当下本地生活、即时零售以及电商平台竞争的关键因子。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头部平台都在不断加码、挖掘内容化的潜力。

这是因为优质的内容供给,能够增加用户粘性,平台通过提供与用户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提高用户的留存率和使用频率,进而实现更高的消费转化。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快手本地生活业务日均支付用户数环比提升超40%。

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这种增速无异于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但美团面临的困境是,它在“交易型”业务时代构建的护城河,被内容促消费的新流量形式逐渐凿穿。

最直观的表现是本地生活市场格局的剧变,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强势崛起。有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抖音到店总交易额或达到3000亿元。尽管这个数字仅为美团的一半,但要知道,抖音本地生活板块在2022年10月才上线。仅在当年,抖音的本地生活市场创造了约770亿的交易额。

到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总交易额增长256%,门店共覆盖370+城市,相比前一年,平台短视频交易额增长83%,平台直播交易额增长5.7倍,增长势头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本地生活的成绩也十分亮眼。2023年是程一笑定义的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真正意义上的元年,实现了很多“从0到1”的突破。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增长25倍,买家数增长23倍,新线城市用户规模增长545%。快手平台有下单行为的老铁用户人均月购物金额超1000元,活跃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2小时。

此外,腾讯视频号、小红书等玩家,也在逐步凭借内容优势加入本地生活的混战。某种程度上,可以判定,小红书、抖音“领衔”仰攻,对居守势的美团,是一场不对称式“全面战争”。对于它们的增速,美团既羡慕又恐惧。它们的增速有多快,王兴内心的震动就有多大。

这些玩家里,对美团威胁最大的无疑就是抖音。除了不断蚕食美团的市场份额,用户的高重合率对美团的冲击更大。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4月美团与抖音重合用户规模超3亿,占美团总体用户的81.0%,而饿了么和美团重合用户占比美团总用户不到20%。这意味着,一旦抖音的本地生活基础设施完善,用户消费习惯养成,抖音便是这部分重合用户最佳的“美团替代平台”。

打不过就加入。有媒体提及,美团也曾接洽过抖音,但后者希望搭建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转而与快手达成合作。最终形成了“抖音+饿了么”、“美团+快手”的市场格局。

王兴的“二选一”

对于美团而言,联合快手战抖音,只是解决一时之需,自身的内容化转型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也可以理解为,王兴抱团快手,也不只是为了防御抖音。

近两年来,美团不断加强在直播、短视频、短剧等业务的投入,以此来缓解来自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压力。比如今年以来,美团先后引入商家自播、升级短视频内容类型、上线免费短剧以及寻求MCN公司合作等。

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相比,仍然不够看。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的日活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为125分钟,快手为133分钟,而美团仅为16分钟。

实际上,多数人在关注美团App的动作时,而忽视掉一个事实:美团在内容上的起点并不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王兴手里早已经拥有离内容平台最近的一个产品:大众点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都先后摸着大众点评搭建起本地生活的种草内容体系。

大众点评上线于2003年,比美团早了7年,比小红书、抖音早了十余年,是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也一度是本地生活领域最为成功的UGC平台。但2015年被美团合并后,王兴就一直在“去点评化”,大众点评也被美团一口一口的吃掉。5年后,也就是2020年,大众点评的名字正式从美团“消失”了。按照当时美团的策略,大众点评的流量迟早都会转移到美团上。

这是美团版的“二选一”。好在大众点评并没有彻底消失,一直保持着运营,但其在美团内部的受重视程度并未得到提升。直至抖音等大军压境之时,大众点评才不断在美团内部被提起。比如2023年初,有美团员工在内部论坛发帖提出疑问:大众点评是不是美团错过的 “内容种子”?

这名员工的意思很明确,即大众点评错过了成为内容平台的机会。晚点LatePost提到,大众点评进行过数次内容化转型尝试,经历过几次重大改版。例如,2018年,大众点评将首页原本的餐厅名录集合,调整为用户创作的图文笔记集合,并以双列信息流的形式展现。

此后,大众点评还对标小红书引入明星,希望刺激更多非餐饮类内容出现。最为激进的是2020年前后,在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的主导下,大众点评甚至想过更彻底更改名称和产品形态等等。

但这些尝试最后都不了了之,效果也不太明显。至今每天只有 1500 万人打开,和并购前没有太大区别,其日活用户数不到抖音的 2%、小红书的 1/6。

晚点LatePost评价称,大众点评之所以内容化转型失利,是因为它太赚钱了。大众点评现在一年为美团带来超百亿元收入。美团年收入数千亿,但占比最高的外卖业务利润率微薄,大部分利润来自到店及酒店旅游业务。这部分收入里,近 1/3 来自大众点评。

目前来看,大众点评的内容化转型依然处于非常艰难的阶段:内容供给不充足,创作者生态不成熟,美团对大众点评的投入不多。如果仅靠大众点评独力防御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冲击,短期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王兴最大的希望还是在日活超过1亿美团主App。这也就能理解美团激进但效果不显的内容化策略了。

就此,王兴面临着两线作战:一面需要理清内部的内容化思路,着力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独特性内容,以提高用户粘性,而且还需要平衡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的关系,避免内耗。另外一方面,他还需要在现有本地生活格局里“合纵连横”,最大限度的为美团获新客、拉留存赢得空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为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6%。而这样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目前的整体线上渗透率仅为12.7%,未来3到4年仍能维持20%以上的增速。

大盘在快速增长,阿里、拼多多等在调整,抖音、小红书等来势凶猛。这种情形之下,“美团+快手”的组合,或暂时为美团在内容化和新流量获取上,赢得喘息的机会。但要成为本地生活的大闸,王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