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2024年7月25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该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165项重点任务。
此轮《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三省一市要科技创新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具体包括:深入推进张江、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共建,支持南京、杭州-宁波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化长三角基础研究合作,探索设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围绕重大攻关任务组建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注册、财政支持、评价激励等方面实施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加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推进人才评价标准和资质的跨区域互认;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全域互联互通;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科研院所来长三角设立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
同时,“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
重点任务包括: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加快布局低空产业基础设施、产品研发和制造;联合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布长三角未来产品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等。
通过这些举措,长三角区域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年行动计划”还高度重视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办公室同步发布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2024年工作重点》,提出三大方面的重点任务。
长三角区域计划在一体化示范区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试点,制定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清单;编制长三角长江水系生态廊道建设保护专项规划,并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同时,将开展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在大气领域,长三角将协同治理重点地区VOCs,实现区域监测数据共享;在水环境领域,继续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和长江口—杭州湾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落实一体化示范区跨界水体专项治理方案;在固废领域,研究制定“无废城市”区域共建方案,加强固废跨界转移协同监管。
长三角区域还将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进重点地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提高省间能源互济互保能力;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提升水水中转比例;通过绿色低碳供应链、绿色领军企业等方式,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
此外,还将探索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等。
通过上述举措,长三角区域将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基础,提升区域协同治理水平,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建设长三角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贡献力量。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办公室成员、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三省一市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效能。在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方面,三省一市完成了太浦河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防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联合推进太浦河(含水乡客厅)美丽河湖建设,成为国内首个跨省域联合申报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未来将继续加大长江口-杭州湾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在固废危废协同治理方面,三省一市建立了固体废物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签署了《长三角区域建筑垃圾联防联治合作协议》。
同时,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制度创新不断推进。今年启动了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三省一市联合印发了相关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未来将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序推广。
除了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了一系列其他重点任务,包括在一体化发展机制方面,将深化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健康信息互联互通、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等,不断优化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在区域开放合作方面,将制定实施浦东新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成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等。
记者注意到,此次并非三省一市联合发布《三年行动计划》。以三年为期,长三角区域已发布多轮改革举措。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透露,三年行动计划的作用是把“独奏”变成“交响”,要让大家产生同频共振效应。
“在前两轮三年行动计划结束的时候,我们每次都要进行一次三年的复盘评估。从评估情况来看,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320项重点任务、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17项重点任务,完成率均在90%以上。”张忠伟透露。
在前两轮计划中,长三角区域内已有16条省际断头路建成通车,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累计超3800万人次,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有17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40类高频证照互认。
在新一轮计划中,三省一市聚焦科技创新协同。目前已有两批共43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正在实施。在基础设施联通方面,长三角高铁运营里程从2018年的4150公里增加至2023年底的7100公里,增幅达71%。
今年6月,被称为“超级环线”的跨省环线高铁开通,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交通便利性。此外,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实现52项服务事项“一卡通”。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从项目协同到制度创新,从项目显示度到民生感受度,长三角一体化正在不断得到深化。张忠伟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