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消费医药龙头云南白药(000538.SZ)发布公告,披露其第一大股东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云南省国有股权管理公司)的增持动向。8月6日,后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云南白药近79万股,增持金额为4,001.68万元,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0442%。
此外,云南省国有股权管理公司还公告自首次增持之日(2024年8月6日)起6个月内计划继续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累计增持金额(含本次披露的已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不超过10亿元。截至2024年8月6日收盘,国有股权管理公司持有云南白药股份超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24%。
大股东乘胜追击
云南白药最近几个月颇受关注。5月26日,云南白药董事会近日收到了陈发树及其子陈焱辉的书面辞职报告,宣布他们将不再担任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该事件的背景是云南白药前董事长王明辉及其他四名高管因涉嫌违法违纪被调查。
陈发树,新华都百货创始人及实控人,同时也是云南白药的第二大股东和董事。自2009年起尝试收购云南白药股份,至2016年成功参与混改并成为核心股东。2019年,公司董事会改选中,陈发树及其儿子陈焱辉均被任命为非独立董事。截至目前,陈发树及其一致行动人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云南白药0.70%和24.25%股份。
种种迹象表明,陈发树及其一致行动人新华都实业与云南白药国资股东之间长期存在矛盾。2020年一些高管薪酬显著增加,如王明辉年薪增至1255.64万元,增幅3923.20%。此薪酬政策和高管任命引发了国资方的强烈反对,他们反复投出反对票,阻挠包括大额投资在内的多项提案。
随着陈发树等三位董事的离职,新华都集团推荐的游光辉和上官常川,以及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推荐的郭昕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表明云南白药管理层结构正在经历重大调整。而此时大股东持续增加持有云南白药股份,也有进一步增加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意图。
挽救疲软的股价
云南白药在过去几年的运营和投资策略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尤其是公司在证券投资和对外投资领域的活跃,例如对小米集团(1810.HK)、伊利股份(600887.SH)和恒瑞医药(600276.SH)的投资,以及2021年对上海医药(601607.SH)的112.29亿元巨额投资。这些决策导致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亏损,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累计超过25亿元。
云南白药“窝案”牵涉前董事长王明辉等五位前高管,是这次管理层变化的核心原因,这些人因涉及同一事项从2023年至2024年间先后被纪委监委部门带走调查。该调查可能与云南白药收购万隆控股有关,这是公司启动混改后的第一起重大收购案例。万隆控股主营放债业务,近年来频繁出现债务违约问题,导致云南白药在2022年遭受大额减值损失。
2023年三季度,云南白药宣布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在2024年不再开展此类业务。这一策略调整带来了业绩回暖,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达391.11亿元,同比增长7.1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0.94亿元,同比增长36.41%。到了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7.74亿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12.12%,显示公司在聚焦主业后的财务表现有所改善。
大股东持续增持也向二级市场释放积极信号。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收盘,云南白药动态市盈率21.3倍,仍处于过去5年低位区间;随着管理结构的改善,云南白药业务回归主业,公司估值有望得到提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