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如何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bp首席经济学家给出建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bp首席经济学家给出建议

“国家需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继续推动能源转型,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来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

图片来源:bp中国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田鹤琪

“全球减排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发达国家在实现自身能源体系的减排之余,还应积极支持新兴经济体的减排工作。”

8月7日,针对全球能源转型策略,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在《bp世界能源展望》2024版中文版(下称《展望》)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戴思攀为全球减排提及三点建议,一是各国应提高能效。虽然太阳能、风能和可再生能源常是热点话题,但提高能效的讨论却相对较少。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必须更加重视能效的提升。

二是电力行业的去碳化至关重要。在每个国家,电力行业都是去碳化的关键环节,并且终端能源消费的电气化也依赖于发电行业的去碳化。

三是应该加快现有技术的部署和应用。新技术对于实现脱碳目标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发展太阳能和风能,推动能源消费的电气化,在交通和制造业中推广氢能的利用,并在电力和制造业中推广CCUS技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在能源转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戴思攀表示,中国在全球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中国能源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例如去年,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电动车的60%,风能和太阳能新增装机量的50%,以及核能部署的30%。

他认为,中国不仅在可再生能源的布局上领先世界,还成为了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大国。面对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中国需要理解,其他国家在采购决策中,并非出于对中国的偏见,而是出于对能源安全的合理考量。

戴思攀同时指出,中国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绿色产品。然而,许多国家也在寻求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希望通过国内生产来增强能源安全。

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或合资企业,帮助这些国家实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从而缓解他们的能源安全担忧。”他说。

他认为,中国应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通过合作,中国不仅可以将自身的技术优势扩展到国际市场,还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实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共赢。

本次bp发布的《展望》指出,“能源不可能三角”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任何成功、持久的能源转型,都需要解决‘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全部三要素。”

“能源不可能三角”是指在能源政策与能源系统管理中,很难同时实现能源安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效益三个目标。

戴思攀指出,能源安全是全球各国都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尤其重视。然而,过去十多年里,欧洲和美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使得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能源安全问题。

“西方国家的应对措施包括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和欧洲的绿色新政。这些措施对能源转型会产生积极和负面的双重影响。”戴思攀指出。

他表示,从积极影响看,如果一个国家担心能源安全,它可能会寻求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特别是化石能源,转而发展本土的能源产业。对于许多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如风能和太阳能,甚至核能。

“这种转变有助于推动去碳化进程,因为可再生能源是在国内生产的,不依赖进口,从而提高了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他说。

然而,对能源安全的过分关注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寻求完全自给自足,从而排斥进口的电动车、太阳能板等关键能源技术产品。“这种保护主义可能会造成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戴思攀认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戴思攀建议,国家需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继续推动能源转型,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来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

包括加强跨国电网的建设,发展储能技术,以及通过政策激励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使用。同时,也需要通过多边机构和国际协议来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和供应链的连续性。”他称。

关于实现“能源不可能三角”平衡策略,戴思攀称,bp在全球开展业务时,通常采取在当地开发和生产能源,并就地销售的策略。例如,在阿曼和埃及开采的天然气,主要供应当地市场,这不仅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也是公司宝贵的资源。

此外,bp在积极扩展可再生能源领域业务,包括海上风电项目,以及积极参与生物燃料的开发等,如在巴西和美国的项目,旨在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推动能源转型,同时确保经济效益。

此次《展望》还指出,天然气需求的前景取决于能源转型的速度。

在当前轨迹情景下,天然气需求整个展望期都在增长,到2050年将比目前增长约五分之一,其在一次能源中的份额将增加到25%以上。

净零排放情景下,天然气需求在本世纪初达到峰值,到2050年约为2022年水平的一半。这主要得益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使其电力和工业部门的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

天然气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液化天然气增加的推动。过去五年中,液化天然气需求的增长率约为天然气总消费增长率的八倍。

《展望》预测,到203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需求分别比2022年的当前轨迹和净零水平高出40%和30%。

戴思攀则表示,天然气在发电领域正逐渐由传统的基荷能源,转变为一种关键的调峰资源。尽管风能和太阳能是未来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势头迅猛,但这些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意味着无法保证全天候的稳定供电。

“因此,天然气发电在提供电力系统必要的灵活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戴思攀强调,为了应对太阳能和风能的不连续性,如夜间或风速不足时,天然气发电厂可以迅速启动和调节发电量,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平稳和可靠。

他指出,在西方国家,天然气已经从主流发电能源转变为调峰能源,中国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也应考虑这一趋势,优化天然气发电的布局和运营,以支持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天然气将继续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在能源结构中的调节和补充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bp首席经济学家给出建议

“国家需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继续推动能源转型,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来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

图片来源:bp中国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田鹤琪

“全球减排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发达国家在实现自身能源体系的减排之余,还应积极支持新兴经济体的减排工作。”

8月7日,针对全球能源转型策略,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在《bp世界能源展望》2024版中文版(下称《展望》)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戴思攀为全球减排提及三点建议,一是各国应提高能效。虽然太阳能、风能和可再生能源常是热点话题,但提高能效的讨论却相对较少。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必须更加重视能效的提升。

二是电力行业的去碳化至关重要。在每个国家,电力行业都是去碳化的关键环节,并且终端能源消费的电气化也依赖于发电行业的去碳化。

三是应该加快现有技术的部署和应用。新技术对于实现脱碳目标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发展太阳能和风能,推动能源消费的电气化,在交通和制造业中推广氢能的利用,并在电力和制造业中推广CCUS技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在能源转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戴思攀表示,中国在全球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中国能源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例如去年,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电动车的60%,风能和太阳能新增装机量的50%,以及核能部署的30%。

他认为,中国不仅在可再生能源的布局上领先世界,还成为了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大国。面对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中国需要理解,其他国家在采购决策中,并非出于对中国的偏见,而是出于对能源安全的合理考量。

戴思攀同时指出,中国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绿色产品。然而,许多国家也在寻求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希望通过国内生产来增强能源安全。

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或合资企业,帮助这些国家实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从而缓解他们的能源安全担忧。”他说。

他认为,中国应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通过合作,中国不仅可以将自身的技术优势扩展到国际市场,还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实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共赢。

本次bp发布的《展望》指出,“能源不可能三角”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任何成功、持久的能源转型,都需要解决‘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全部三要素。”

“能源不可能三角”是指在能源政策与能源系统管理中,很难同时实现能源安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效益三个目标。

戴思攀指出,能源安全是全球各国都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尤其重视。然而,过去十多年里,欧洲和美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使得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能源安全问题。

“西方国家的应对措施包括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和欧洲的绿色新政。这些措施对能源转型会产生积极和负面的双重影响。”戴思攀指出。

他表示,从积极影响看,如果一个国家担心能源安全,它可能会寻求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特别是化石能源,转而发展本土的能源产业。对于许多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如风能和太阳能,甚至核能。

“这种转变有助于推动去碳化进程,因为可再生能源是在国内生产的,不依赖进口,从而提高了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他说。

然而,对能源安全的过分关注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寻求完全自给自足,从而排斥进口的电动车、太阳能板等关键能源技术产品。“这种保护主义可能会造成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戴思攀认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戴思攀建议,国家需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继续推动能源转型,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来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

包括加强跨国电网的建设,发展储能技术,以及通过政策激励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使用。同时,也需要通过多边机构和国际协议来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和供应链的连续性。”他称。

关于实现“能源不可能三角”平衡策略,戴思攀称,bp在全球开展业务时,通常采取在当地开发和生产能源,并就地销售的策略。例如,在阿曼和埃及开采的天然气,主要供应当地市场,这不仅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也是公司宝贵的资源。

此外,bp在积极扩展可再生能源领域业务,包括海上风电项目,以及积极参与生物燃料的开发等,如在巴西和美国的项目,旨在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推动能源转型,同时确保经济效益。

此次《展望》还指出,天然气需求的前景取决于能源转型的速度。

在当前轨迹情景下,天然气需求整个展望期都在增长,到2050年将比目前增长约五分之一,其在一次能源中的份额将增加到25%以上。

净零排放情景下,天然气需求在本世纪初达到峰值,到2050年约为2022年水平的一半。这主要得益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使其电力和工业部门的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

天然气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液化天然气增加的推动。过去五年中,液化天然气需求的增长率约为天然气总消费增长率的八倍。

《展望》预测,到203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需求分别比2022年的当前轨迹和净零水平高出40%和30%。

戴思攀则表示,天然气在发电领域正逐渐由传统的基荷能源,转变为一种关键的调峰资源。尽管风能和太阳能是未来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势头迅猛,但这些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意味着无法保证全天候的稳定供电。

“因此,天然气发电在提供电力系统必要的灵活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戴思攀强调,为了应对太阳能和风能的不连续性,如夜间或风速不足时,天然气发电厂可以迅速启动和调节发电量,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平稳和可靠。

他指出,在西方国家,天然气已经从主流发电能源转变为调峰能源,中国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也应考虑这一趋势,优化天然气发电的布局和运营,以支持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天然气将继续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在能源结构中的调节和补充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