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养老险转型阵痛,泰康养老半年又亏15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养老险转型阵痛,泰康养老半年又亏15亿

在养老保险公司集体转型的浪潮下,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备受瞩目。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达摩财经

陈东升亲自坐镇泰康养老后,泰康养老亏损进一步扩大。

近日,泰康养老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继第一季度大幅亏损11.84亿元后,第二季度泰康养老再度录得2.92亿元的亏损。

事实上,泰康养老的业绩压力从去年四季度已经开始显现。去年四季度,泰康养老单季亏损近12亿元,且单季度收益率全部为负,净资产收益率为-15.52%、总资产收益率为-1.15%、投资收益率为-1.55%。

去年11月23日,泰康养老原董事长李艳华辞职,公司称其因年龄原因辞去泰康养老董事长及其他一切职务。李艳华辞职后,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亲自下场担任泰康养老董事长,其任职资格于今年2月获批。

泰康养老自从2007年成立以来,陈东升一直未在公司担任职务。年满67岁的陈东升亲自出山,也让泰康养老一度成为业内热议的对象。不曾想,在陈东升掌舵后,泰康养老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上半年亏损超去年全年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养老板块的重要公司,近年来,泰康养老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并在去年迈入千亿元大关。截至6月末,泰康养老的总资产为1135.18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013.25亿元增长了12%。

2023年,泰康养老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全年保险业务收入为260.16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218.79亿元,同比增长19%。在泰康养老总资产和保险业务收入双双上涨的同时,泰康养老却出现了罕见的亏损。

泰康养老2023年的亏损,主要在于投资收益的疲软和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增提。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15.9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4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14.91亿元。同时,公司当年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145亿元,较上年127亿元增加17.6亿元。

2023年,泰康养老全年累计净利润为-9.75亿元,与2022年10.2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大幅转亏,同比下降194.8%。

除了自身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来自监管方的压力对泰康养老造成不小的影响。

2021年,根据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重点强调了清理与养老特性不符的业务,停止或剥离非养老相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并压缩清理现有的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如此一来,对泰康养老的个人养老保障产品的业务形成了一定的挤压。

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间,泰康养老的四款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规模分别为358.75亿元、311.20亿元和191.21亿元,至2023年底,泰康养老所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均已完成了清盘。

去年12月,《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出炉,强调养老保险公司要回归主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不允许经营短期健康险。而短期健康险在泰康养老总规模保费中占比一向较高,2021年至2023年,其短期健康险在总保费中占比分别为27.75%、29.44%、28.9%。

《办法》发布后,泰康养老逐步调整健康险业务架构,并陆续退出惠民保业务。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净利出现大跳水。

今年上半年,泰康养老业绩持续下滑,实现保费业务收入142.07亿元,同比下滑20.93%;净亏损高达14.76亿元,超过了去年整年度亏损额。

即便如此,从陈东升亲自接管泰康养老的动作上看,泰康保险集团仍对泰康养老寄予厚望。按照陈东升的理念,泰康保险集团将把实体的医养康宁服务与传统寿险结合,将“服务端”引入传统寿险的二维结构,形成了“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新寿险,即通过泰康之家和泰康养老结合,打造寿险支付+养老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

今年4月份,泰康保险集团宣布向泰康养老增资20亿元。这也是自去年4月、9月两次获注资以来,泰康养老再次获得增资。根据最新公告,该增资计划已经完成,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将增加至90亿元。

养老险企转型期阵痛

泰康养老虽然业绩大幅下降,但其保费收入仍然在养老保险公司中位居第一,2023年,泰康养老的保险业务收入比排名第二的平安养老高出近百亿元。

自2004年首批养老保险公司获批成立,至今养老保险公司的数量已扩充至10家。起初,这些养老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并不明确,包含大量的短期健康险业务。但随着监管对养老保险公司“养老”属性的逐渐明确,短期健康险业务逐渐剥离,养老保险公司也迎来转型阵痛期。

截至8月13日,有6家养老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上半年,仅国民养老、国寿养老两家公司实现盈利;泰康养老、新华养老、大家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大家养老等四家公司均为亏损。

在监管持续引导养老险公司回归主业的核心方向下,养老保险公司的传统打法已失效,各家养老保险公司也开始对管理层做出密集调整。

泰康养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公司副总裁刘洪波和陈兵于6月相继辞职,而刘洪波同时也是泰康养老的首席健康险执行官。

4月,人保养老发布公告表示,才智伟获批担任人保养老董事、董事长;5月,浦鹏举被任命为恒安标准养老总经理;7月,李文峰获批担任新华养老董事长,余贤群获批担任国寿养老总裁。如此来看,10家养老保险公司中,已经有一半公司在今年对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以应对养老转型。

不仅如此,各个养老保险公司也开始陆续增资,意在为转型期补充公司资本。5月,中国太平公告,比利时富杰集团计划以10.75亿元向太平养老增资,增资完成后,富杰集团将持有太平养老约10%的股权,中国太平持股比例将降至约90%。国民养老则在6月宣布,以增资方式引入外方战略投资者德国安联。

从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的增资动作看,引入国际保险巨头战略投资,不仅可以提升资本实力,还有富杰集团和安联在养老金产品设计、资产配置、养老保障服务等方面的经验。

在养老保险公司集体转型的浪潮下,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备受瞩目。

商业养老金是养老险机构经营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依托保险经营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

商养的独特之处在于,有锁定账户与持续账户,锁定账户60周岁后可赎回,但持续账户可按需赎回。另外,商养更突出需求分析、财富规划职能。目前,仅国民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与人保养老四家试点公司进行商养业务。

从已经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国民养老和国寿养老看,商养的前途不可限量。国民养老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26.94亿元,而商养业务销售金额达154.02亿元。而国寿养老上半年前5大产品均为商养产品,收入分别为25.7亿元、17.93亿元、5.3亿元、0.89亿元与94万元。

得益于商养业务的发展,在已披露二季度报告的公司中,国民养老和国寿养老也成了唯二录得盈利的养老保险公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养老险转型阵痛,泰康养老半年又亏15亿

在养老保险公司集体转型的浪潮下,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备受瞩目。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达摩财经

陈东升亲自坐镇泰康养老后,泰康养老亏损进一步扩大。

近日,泰康养老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继第一季度大幅亏损11.84亿元后,第二季度泰康养老再度录得2.92亿元的亏损。

事实上,泰康养老的业绩压力从去年四季度已经开始显现。去年四季度,泰康养老单季亏损近12亿元,且单季度收益率全部为负,净资产收益率为-15.52%、总资产收益率为-1.15%、投资收益率为-1.55%。

去年11月23日,泰康养老原董事长李艳华辞职,公司称其因年龄原因辞去泰康养老董事长及其他一切职务。李艳华辞职后,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亲自下场担任泰康养老董事长,其任职资格于今年2月获批。

泰康养老自从2007年成立以来,陈东升一直未在公司担任职务。年满67岁的陈东升亲自出山,也让泰康养老一度成为业内热议的对象。不曾想,在陈东升掌舵后,泰康养老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上半年亏损超去年全年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养老板块的重要公司,近年来,泰康养老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并在去年迈入千亿元大关。截至6月末,泰康养老的总资产为1135.18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013.25亿元增长了12%。

2023年,泰康养老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全年保险业务收入为260.16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218.79亿元,同比增长19%。在泰康养老总资产和保险业务收入双双上涨的同时,泰康养老却出现了罕见的亏损。

泰康养老2023年的亏损,主要在于投资收益的疲软和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增提。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15.9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4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14.91亿元。同时,公司当年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145亿元,较上年127亿元增加17.6亿元。

2023年,泰康养老全年累计净利润为-9.75亿元,与2022年10.2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大幅转亏,同比下降194.8%。

除了自身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来自监管方的压力对泰康养老造成不小的影响。

2021年,根据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重点强调了清理与养老特性不符的业务,停止或剥离非养老相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并压缩清理现有的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如此一来,对泰康养老的个人养老保障产品的业务形成了一定的挤压。

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间,泰康养老的四款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规模分别为358.75亿元、311.20亿元和191.21亿元,至2023年底,泰康养老所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均已完成了清盘。

去年12月,《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出炉,强调养老保险公司要回归主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不允许经营短期健康险。而短期健康险在泰康养老总规模保费中占比一向较高,2021年至2023年,其短期健康险在总保费中占比分别为27.75%、29.44%、28.9%。

《办法》发布后,泰康养老逐步调整健康险业务架构,并陆续退出惠民保业务。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净利出现大跳水。

今年上半年,泰康养老业绩持续下滑,实现保费业务收入142.07亿元,同比下滑20.93%;净亏损高达14.76亿元,超过了去年整年度亏损额。

即便如此,从陈东升亲自接管泰康养老的动作上看,泰康保险集团仍对泰康养老寄予厚望。按照陈东升的理念,泰康保险集团将把实体的医养康宁服务与传统寿险结合,将“服务端”引入传统寿险的二维结构,形成了“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新寿险,即通过泰康之家和泰康养老结合,打造寿险支付+养老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

今年4月份,泰康保险集团宣布向泰康养老增资20亿元。这也是自去年4月、9月两次获注资以来,泰康养老再次获得增资。根据最新公告,该增资计划已经完成,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将增加至90亿元。

养老险企转型期阵痛

泰康养老虽然业绩大幅下降,但其保费收入仍然在养老保险公司中位居第一,2023年,泰康养老的保险业务收入比排名第二的平安养老高出近百亿元。

自2004年首批养老保险公司获批成立,至今养老保险公司的数量已扩充至10家。起初,这些养老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并不明确,包含大量的短期健康险业务。但随着监管对养老保险公司“养老”属性的逐渐明确,短期健康险业务逐渐剥离,养老保险公司也迎来转型阵痛期。

截至8月13日,有6家养老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上半年,仅国民养老、国寿养老两家公司实现盈利;泰康养老、新华养老、大家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大家养老等四家公司均为亏损。

在监管持续引导养老险公司回归主业的核心方向下,养老保险公司的传统打法已失效,各家养老保险公司也开始对管理层做出密集调整。

泰康养老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公司副总裁刘洪波和陈兵于6月相继辞职,而刘洪波同时也是泰康养老的首席健康险执行官。

4月,人保养老发布公告表示,才智伟获批担任人保养老董事、董事长;5月,浦鹏举被任命为恒安标准养老总经理;7月,李文峰获批担任新华养老董事长,余贤群获批担任国寿养老总裁。如此来看,10家养老保险公司中,已经有一半公司在今年对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以应对养老转型。

不仅如此,各个养老保险公司也开始陆续增资,意在为转型期补充公司资本。5月,中国太平公告,比利时富杰集团计划以10.75亿元向太平养老增资,增资完成后,富杰集团将持有太平养老约10%的股权,中国太平持股比例将降至约90%。国民养老则在6月宣布,以增资方式引入外方战略投资者德国安联。

从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的增资动作看,引入国际保险巨头战略投资,不仅可以提升资本实力,还有富杰集团和安联在养老金产品设计、资产配置、养老保障服务等方面的经验。

在养老保险公司集体转型的浪潮下,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发展备受瞩目。

商业养老金是养老险机构经营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依托保险经营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

商养的独特之处在于,有锁定账户与持续账户,锁定账户60周岁后可赎回,但持续账户可按需赎回。另外,商养更突出需求分析、财富规划职能。目前,仅国民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与人保养老四家试点公司进行商养业务。

从已经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国民养老和国寿养老看,商养的前途不可限量。国民养老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26.94亿元,而商养业务销售金额达154.02亿元。而国寿养老上半年前5大产品均为商养产品,收入分别为25.7亿元、17.93亿元、5.3亿元、0.89亿元与94万元。

得益于商养业务的发展,在已披露二季度报告的公司中,国民养老和国寿养老也成了唯二录得盈利的养老保险公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