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松下应战中国“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松下应战中国“卷”

“中国市场是外国企业的训练场。”本间哲朗如此概括自己在中国的感受。

图片来源:松下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方远

现在我们的体系是中国的事情中国决定。大家在中国做工作,不用说明客观的环境,比如‘内卷’。换做其他的外资企业,很少有所在国的高管听得懂这个词。”

近日,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这样表述该公司对中国的“懂”。今年63岁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是日本在华企业中为数不多拥有自主决策权的高管。

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自己在中国所看到的“内卷”情况,特别是一些合作伙伴的表现令他颇为佩服。为了适应这种“卷”,松下也变得越来越本土化。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松下在华近5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近五分之一,其在中国的产品绝大部分由中国团队研发完成。

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市场大国和制造大国,现在也是创新大国和工程师大国。”本间哲朗表示,近五年来,松下一直用这种想法来推广其在中国的业务,在华销售的几乎100%的家电以及住宅设备,均由中国员工研发、制造和销售。

而这些产品所使用的软件以及公司业务使用的IT系统,也是由松下在大连和上海的软件研发公司开发。过去一年,两家公司的研发人员翻了一倍。

不同于以往外界对松下是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的认知,目前其中国团队重点开拓三个领域的业务,分别是健康智能住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以及智能制造。

这当中,本间哲朗对健康智能住空间业务投入了颇多精力。原来该业务的战略方向是“在中国,为中国”,现在概念进一步延伸,拓展为“在中国,为全球”。松下希望通过强化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为其亚洲市场,包括“一带一路”市场、日本市场,做出更多的贡献。

智能住空间不只卖设备,也提供住居解决方案,特别是面向“银发经济”的健康养老领域,为老人提供可简单升级的老人公寓,成为松下押注的重要方向。此前松下在江苏宜兴和雅达集团一起开发了雅达·松下社区项目,一共1170户,松下负责提供整个公寓设计方案,所有的住宅设备,包括家电产品也由松下供货。

类似的社区项目,该公司正在全国15个城市持续推进。这背后,既有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考量,也基于自身在日本积累的一些养老业务的经验。

据本间哲朗介绍,由于日本先中国一步出现老龄化问题,松下早在90年代末便开始开展养老业务,不仅做了养老院、养老设施租赁、养老用品销售、适老化改造,也建立了以日本吹田SST为代表的全龄化社区。

图注:位于日本大阪的吹田SST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

老龄化是中国一定会面临的一个课题。虽然现在尚未真正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这是自然而然的变化过程。”他认为“银发经济”尤为适配松下的业务。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则是该公司在中国的另一项重要业务。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也是整个松下集团投资最多的领域。其在美国的第一座超级工厂位于内华达州,目前正在堪萨斯州建设第二个动力电池工厂,日本和歌山工厂即将量产,同时在建另一座生产新型圆柱形动力电池的工厂。

而在中国,松下和丰田合资的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第三期工厂已经竣工,于去年年底开始量产。该工厂主要生产方形动力电池,用于油电混动(HEV)和插电混动(PHEV)车。下一步,松下希望继续扩大业务范围,能覆盖纯电车型。

此外,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还在中国研发、制造、生产智能座舱,与诸多国内同行进行正面竞争。另一个在苏州建设的松下电子材料工厂,业务覆盖半导体领域,计划10月举行奠基仪式。

和很多大力投身生成式AI的中国公司不同,日本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得没那么积极。对此,松下选择在产业链上游进行布局。本间哲朗提到,松下在广州生产的AI芯片所需的电容器零部件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现在AI芯片的耗电量很大,如何在下一代产品耗电量翻4倍的情况下让基板更精准,需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我们也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本间哲朗向界面新闻强调,“生成式AI对松下业务的影响相当大。”

但他也指出,由于国际政治环境错综复杂,松下中国团队需使用自己研发的生成式AI系统。为了鼓励员工了解生成式AI技术,该公司还在内部举行了一场比赛,借助这项火遍全球的技术来实现业务革新。

松下之所以不断强化本土化能力,与其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有直接关系。

对外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仅仅是规模,而是很多老百姓愿意接受先进的技术和概念,变化的速度也很快,这是中国非常大的优势。”本间哲朗表示,松下10年前陆续研发了各种IoT家电或者IoT住宅设备,却没有机会在消费观念较为保守的日本上市。现在,这类产品会先在中国上市,再考虑进入其他地区。

中国市场是外国企业的训练场。”本间哲朗如此概括自己在中国的感受。他还说自己比很多日企高管更幸运,因为松下集团给了他和中国团队足够多的掌控权。

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旬就加入松下的高管,很早就前往中国台湾学习中文,这为他之后掌管中国东北亚区域奠定了一定基础。他自2019年4月开始担任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并在三年后就任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

就在去年,他又新增了一个身份——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在促进中日企业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本间哲朗之前,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于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次访华,访问了45个城市,亲自决定了125个技术合作项目。他不仅希望把松下的设备提供给中国客户,还想把该公司的经营体系带到中国。

经过长时间的研讨,松下在华的第一家合资工厂决定做电视所用的彩色显像管。“当时中国相比(其他国家的)先进制造业还有差距,因此,松下请200名员工到日本去学习公司的管理方式、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等。最短三个月,最长两年。”据本间哲朗介绍,该工厂在建成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30多年过去,百年企业松下也起伏不断,经历过转型的阵痛,从最初的家电及消费电子制造,逐步拓展至智能住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和松下同时代进入中国的日本消费电子企业,有的依然活跃,也有不少出售了部分业务,逐渐淡出中国市场。

尽管松下在中国努力拓展新业务,但其仍然需要应对来自中国本地企业的激烈竞争。以住空间业务而言,不仅有传统家装公司和定制家居品牌瓜分市场,也有海尔、美的等家电公司以及互联网家装平台共同争抢智能家居份额;新能源领域,则有占据电池市场半壁江山的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等强劲对手,智能座驾领域也有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分食“蛋糕”。

而在大众最为熟悉的家电板块,松下所面临的竞争也成倍增长。要知道,目前外资品牌在中国家电市场已失去主导地位。

为此,过去几年松下全面推进更加接地气的经营方式,喊出了“中国成本、中国模式、中国速度”来融入中国的“内卷”文化。

受此前电商价格战影响,618之后松下中国的家电业务经营压力加剧,本间哲朗也并不避讳提及,但他希望团队能尽量克服困难,继续扩大业务。

松下此前曾提出在2025年成为中国第一外资家电品牌的目标。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状况,本间哲朗称会在年底之前再次梳理自身的发展战略。

不过,包括松下在内的超过半数的在华日本企业,仍看好作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的中国市场。中国日本商会于8月底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华日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仍然积极,表示投资额将“大幅增加”“增加”以及“与上一年持平”的企业占比55%,与上一次调查结果接近。

对于将于11月举办的进博会,松下也计划继续参展。这将是该公司连续第七年参会。去年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代表董事兼总裁楠见雄规参加该展会时曾表示,“现在中国成本就是全球成本,中国速度就是全球速度,一定不能忽略中国市场的本土情况。”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这家有着106年历史的公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松下

4k
  • 松下电气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增资至3.5亿元
  • 中国建材股份与松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松下应战中国“卷”

“中国市场是外国企业的训练场。”本间哲朗如此概括自己在中国的感受。

图片来源:松下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方远

现在我们的体系是中国的事情中国决定。大家在中国做工作,不用说明客观的环境,比如‘内卷’。换做其他的外资企业,很少有所在国的高管听得懂这个词。”

近日,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这样表述该公司对中国的“懂”。今年63岁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是日本在华企业中为数不多拥有自主决策权的高管。

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自己在中国所看到的“内卷”情况,特别是一些合作伙伴的表现令他颇为佩服。为了适应这种“卷”,松下也变得越来越本土化。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松下在华近5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近五分之一,其在中国的产品绝大部分由中国团队研发完成。

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市场大国和制造大国,现在也是创新大国和工程师大国。”本间哲朗表示,近五年来,松下一直用这种想法来推广其在中国的业务,在华销售的几乎100%的家电以及住宅设备,均由中国员工研发、制造和销售。

而这些产品所使用的软件以及公司业务使用的IT系统,也是由松下在大连和上海的软件研发公司开发。过去一年,两家公司的研发人员翻了一倍。

不同于以往外界对松下是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的认知,目前其中国团队重点开拓三个领域的业务,分别是健康智能住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以及智能制造。

这当中,本间哲朗对健康智能住空间业务投入了颇多精力。原来该业务的战略方向是“在中国,为中国”,现在概念进一步延伸,拓展为“在中国,为全球”。松下希望通过强化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为其亚洲市场,包括“一带一路”市场、日本市场,做出更多的贡献。

智能住空间不只卖设备,也提供住居解决方案,特别是面向“银发经济”的健康养老领域,为老人提供可简单升级的老人公寓,成为松下押注的重要方向。此前松下在江苏宜兴和雅达集团一起开发了雅达·松下社区项目,一共1170户,松下负责提供整个公寓设计方案,所有的住宅设备,包括家电产品也由松下供货。

类似的社区项目,该公司正在全国15个城市持续推进。这背后,既有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考量,也基于自身在日本积累的一些养老业务的经验。

据本间哲朗介绍,由于日本先中国一步出现老龄化问题,松下早在90年代末便开始开展养老业务,不仅做了养老院、养老设施租赁、养老用品销售、适老化改造,也建立了以日本吹田SST为代表的全龄化社区。

图注:位于日本大阪的吹田SST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

老龄化是中国一定会面临的一个课题。虽然现在尚未真正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这是自然而然的变化过程。”他认为“银发经济”尤为适配松下的业务。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则是该公司在中国的另一项重要业务。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也是整个松下集团投资最多的领域。其在美国的第一座超级工厂位于内华达州,目前正在堪萨斯州建设第二个动力电池工厂,日本和歌山工厂即将量产,同时在建另一座生产新型圆柱形动力电池的工厂。

而在中国,松下和丰田合资的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第三期工厂已经竣工,于去年年底开始量产。该工厂主要生产方形动力电池,用于油电混动(HEV)和插电混动(PHEV)车。下一步,松下希望继续扩大业务范围,能覆盖纯电车型。

此外,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还在中国研发、制造、生产智能座舱,与诸多国内同行进行正面竞争。另一个在苏州建设的松下电子材料工厂,业务覆盖半导体领域,计划10月举行奠基仪式。

和很多大力投身生成式AI的中国公司不同,日本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得没那么积极。对此,松下选择在产业链上游进行布局。本间哲朗提到,松下在广州生产的AI芯片所需的电容器零部件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现在AI芯片的耗电量很大,如何在下一代产品耗电量翻4倍的情况下让基板更精准,需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我们也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本间哲朗向界面新闻强调,“生成式AI对松下业务的影响相当大。”

但他也指出,由于国际政治环境错综复杂,松下中国团队需使用自己研发的生成式AI系统。为了鼓励员工了解生成式AI技术,该公司还在内部举行了一场比赛,借助这项火遍全球的技术来实现业务革新。

松下之所以不断强化本土化能力,与其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有直接关系。

对外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不仅仅是规模,而是很多老百姓愿意接受先进的技术和概念,变化的速度也很快,这是中国非常大的优势。”本间哲朗表示,松下10年前陆续研发了各种IoT家电或者IoT住宅设备,却没有机会在消费观念较为保守的日本上市。现在,这类产品会先在中国上市,再考虑进入其他地区。

中国市场是外国企业的训练场。”本间哲朗如此概括自己在中国的感受。他还说自己比很多日企高管更幸运,因为松下集团给了他和中国团队足够多的掌控权。

这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旬就加入松下的高管,很早就前往中国台湾学习中文,这为他之后掌管中国东北亚区域奠定了一定基础。他自2019年4月开始担任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并在三年后就任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

就在去年,他又新增了一个身份——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在促进中日企业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本间哲朗之前,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于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次访华,访问了45个城市,亲自决定了125个技术合作项目。他不仅希望把松下的设备提供给中国客户,还想把该公司的经营体系带到中国。

经过长时间的研讨,松下在华的第一家合资工厂决定做电视所用的彩色显像管。“当时中国相比(其他国家的)先进制造业还有差距,因此,松下请200名员工到日本去学习公司的管理方式、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等。最短三个月,最长两年。”据本间哲朗介绍,该工厂在建成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30多年过去,百年企业松下也起伏不断,经历过转型的阵痛,从最初的家电及消费电子制造,逐步拓展至智能住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和松下同时代进入中国的日本消费电子企业,有的依然活跃,也有不少出售了部分业务,逐渐淡出中国市场。

尽管松下在中国努力拓展新业务,但其仍然需要应对来自中国本地企业的激烈竞争。以住空间业务而言,不仅有传统家装公司和定制家居品牌瓜分市场,也有海尔、美的等家电公司以及互联网家装平台共同争抢智能家居份额;新能源领域,则有占据电池市场半壁江山的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等强劲对手,智能座驾领域也有华为、百度等科技公司分食“蛋糕”。

而在大众最为熟悉的家电板块,松下所面临的竞争也成倍增长。要知道,目前外资品牌在中国家电市场已失去主导地位。

为此,过去几年松下全面推进更加接地气的经营方式,喊出了“中国成本、中国模式、中国速度”来融入中国的“内卷”文化。

受此前电商价格战影响,618之后松下中国的家电业务经营压力加剧,本间哲朗也并不避讳提及,但他希望团队能尽量克服困难,继续扩大业务。

松下此前曾提出在2025年成为中国第一外资家电品牌的目标。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状况,本间哲朗称会在年底之前再次梳理自身的发展战略。

不过,包括松下在内的超过半数的在华日本企业,仍看好作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的中国市场。中国日本商会于8月底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华日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仍然积极,表示投资额将“大幅增加”“增加”以及“与上一年持平”的企业占比55%,与上一次调查结果接近。

对于将于11月举办的进博会,松下也计划继续参展。这将是该公司连续第七年参会。去年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代表董事兼总裁楠见雄规参加该展会时曾表示,“现在中国成本就是全球成本,中国速度就是全球速度,一定不能忽略中国市场的本土情况。”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这家有着106年历史的公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