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低价内卷,美妆包材上市公司不好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低价内卷,美妆包材上市公司不好过

低价内卷,毛利率跌去三成。

文| 化妆品观察

日前,美妆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相继披露,有人欢喜有人忧:国际巨头依然增长受困,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持续低迷;国货品牌整体依然增速喜人,珀莱雅冲向百亿大关。

热闹的背后,不太受到市场关注的美妆供应链也在发生变化。化妆品观察梳理了十家美妆相关包材主要上市公司上半年财报,关键数据层面呈现出了喜忧参半面貌:

值得欣喜的是,主要包材商逐渐从疫情三年的冲击和消费低迷的阴影中抽身而出,业绩迎来回暖迹象:10家上市企业中有7家上半年营收同比上涨,其中5家涨幅来到双位数;仅一家公司出现亏损,不少公司迎来扭亏为盈的转变。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利润增长并未追上营收,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两极分化的越发明显。

更引人关注的是,“低价内卷”依然是戴在所有从业者的头上的紧箍,过去五年(2019—2023),上述包材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平均值下滑了近六个点,同比降幅超两成。

十家公司的样本量当然很难覆盖行业全貌,但作为市场风向标,上市公司所呈现出的某些共性,不失为观察整个行业走向的切面。

01、半数公司营收双位数增长

从营收表现来看,除力合科创(通产丽星)、合兴包装和嘉亨家化外,十家上市公司里的多数企业都迎来了营收同比增长,更有半数上涨幅度来到双位数:包括行业龙头裕同科技,以及上海艾录、翔港科技、柏星龙和锦盛新材,增幅分别为15.52%、15.47%、11.73%、16.25%和38.73%。

其中,锦盛新材同比增速最高,主要驱动力来自占比七成内销大幅增长,上半年公司内销收入同比增长达56.05%。值得一提的是,锦盛新材上半年终于摆脱自2022年来的持续亏损的困局,但略显尴尬的是,其扭亏为盈的贡献还来自于非流动资产的出售,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依然亏损747.96万元。

整体来看,虽然成色不一,多数上市公司的营收依然迎来增长。把时间拉长一些,也能看到同样的轨迹:近五年,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出明显波动的态势,从2021年的高速增长,到2022年底的迅速滑落至谷底,近一年多来则缓慢回升。平缓上升趋势也预示着,存量时代低增长将成为常态。

营收的普遍增长是否意味着美妆包材行业正在回暖?某腰部包材商对此颇为谨慎,在他的体感里,与其说蛋糕大了,不如说是分配方式变了:订单正在向头部企业集中。

华南一家头部包材企业销售负责人也告诉化妆品观察,近两个月以来的的订单增量,很大一部分是“吃了中小工厂此前的份额”:“就算是是打价格战,我们能扛一年一年半,小工厂有可能扛半年吗?没有。”

以另一个数据维度——营收体量——作为观察视角,也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各家公司收入规模差距明显,头尾部公司营收相差四十余倍,竞争格局分散。十家包材商能分成四个梯队,几乎是包装行业“大行业,小公司”现状的缩影。(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尾部公司”是相对裕同科技等龙头而言,放到整个美妆包材行业,即便最“尾部”的锦盛新材,半年营收1.66亿,也是排名靠前的规模。)

第一梯队裕同科技和合兴包装上半年营收均超过50亿元,分别为73.5亿元和56.91亿元。其中裕同科技虽然体量巨大,但增长表现依然亮眼。除了稳固消费电子、烟酒行业业务的基本盘外,裕同科技积极拓展化妆品业务的努力也是增长迅速的助力之一,包括LV、Dior、联合利华等美妆日化行业知名品牌均是其客户。

中腰部企业整体表现不尽人意。按照营收超10亿元的门槛划分,第二梯队包括永新股份(16.51亿元)、中荣股份(12.07亿元)以及力合科创(10.48亿),永新股份和中荣股份营收微增,力合科创营收则出现下滑。上有头部企业的规模优势,下有尾部公司快速追赶,腰部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最为突出。

第三梯队可以粗略按3-10亿元规模划分,包括上海艾录、嘉亨家化和翔港科技。嘉亨家化是唯一营收同比下滑的企业,主要受累于其化妆品OEM/ODM业务营收不利,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整体营收近五成,下滑14.94%,尽管包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4.90%,也并未改变整体业绩下滑的结果。

第四梯队的营收均在3亿元以下,包括柏星龙、锦盛新材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分别为16.25%和38.73%,是几个梯队里增长势头最快的。

02、盈利两极分化

从净利润的维度观察,上述十家公司仅一家出现亏损。

裕同科技和永新股份两家头部公司的净利润都超过亿元规模,分别为4.971亿亿元、1.802亿元,锦盛新材规模最小,上半年净利润仅56.25万元。嘉亨家化则亏损544.9万元,这是该公司202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其2021、2022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9716.9万元、6971.76万元和4016万元,同比持续下滑。

另外,力合科创虽然一季度亏损3609.1万元,但上半年整体盈利依然达到8123万元。状况相似的还有锦盛新材,2022和2034年均出现亏损,上半年则完成扭亏为盈。

在净利润增速层面,十家上市包材公司展出现迥异的面貌:裕同科技、合兴包装、上海艾录、柏星龙、翔港科技、锦盛新材净利润同比增长都达到了两位数位数。

其中,翔港科技净利增幅惊人,来到最高的150.25%,三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所增加。包装容器业务在产能扩充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吸引中高端客户,赢得了亮眼的收益。柏星龙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6.2%,通过在包装创意设计上的差异化的策略,不仅吸引了高端品牌客户,也提升了自身产品附加值。

裕同科技、合兴包装和上海艾录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5.15%、10.16%和55.08%,考虑到其销售体量和净利润规模,双位数的同比增长成色不俗。

永新股份净利润增长速度稍落后于营收增速,中荣股份则出现了营收增长而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其营收同比小幅增长3.47%,净利润同比下滑了近三十个百分点。力合科创和嘉亨家化则出现了营收和净利同比下滑的不利局面。

十家上市公司中,在净利润规模和增速上均取得良好表现的企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头部企业规模优势带来的竞争壁垒。

典型代表是裕同科技、合兴包装,两家企业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了增长。一方面,规模优势提高了公司在上游原材料采购中的议价能力,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规模优势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大客户对稳定产量和品质的需求,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构建经营壁垒。

2、中腰部公司的差异化策略在细分领域占得先机。

比如业绩增长迅猛的翔港科技,其子公司久塑科技深耕化妆品包装的泵头泵芯领域,拥有长期技术积累和不少专利,业内知名度较高;前文所述柏星龙,在包装上主打创意设计,不仅吸引了众多高端客户,也收获了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毛利率。

03、平均毛利率下滑超两成

低集中度、分散竞争的行业特点,叠加整个市场需求不振的大背景,导致包材行业的价格竞争一直非常突出,如同戴在所有从业者的头上的紧箍一般。

上市公司也面临这样焦虑。从上半年财报来看,不少企业都出现了毛利下滑的趋势,比如柏星龙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 3.59%,永新股份下滑了8.25% ,力合科创下滑幅度则来到15.11%。

梳理过去五年的财报数据,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下滑趋势则更为清晰:2019—2023,十家上市公司的的毛利率平均值一路下跌,仅2023年小幅回升,从2019年平均28.6%的毛利率,到去年的22.4%,同比降幅22%。

而在这些公司财报里,披露“公司风险”的部分,类似“价格战”“利润压缩”的表述频频出现。

上市公司饶是如此,中小企业的价格压力只会更大。在化妆品观察走访华东、华南的诸多包材商的过程中,越来越卷的价格成为大家普遍的市场感受。有包材厂告诉化妆品观察,能够维持5%的净利润率企业,已经算是活得不错的。

更有甚者,采取价格换市场的激进策略。化妆品观察在《开工率不足30%,包材商渡劫》一文中有过报道,一家来自上海的纸质包装盒龙头企业放言,“不要利润,给成本价就干,只为活下去。”

前文所述的华南头部美妆包材商也表示,低价竞争依旧会是下半年行业的主旋律,也是公司在可见的未来里会坚持的策略之一,“利润低了当然会难受,但订单少了则有可能死掉。”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市场需求回暖仍未可知,行业产能出清仍还在继续,对于众多美妆包材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如何在接下来加速洗牌的格局中存活下来,是不得不直面的艰难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低价内卷,美妆包材上市公司不好过

低价内卷,毛利率跌去三成。

文| 化妆品观察

日前,美妆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相继披露,有人欢喜有人忧:国际巨头依然增长受困,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持续低迷;国货品牌整体依然增速喜人,珀莱雅冲向百亿大关。

热闹的背后,不太受到市场关注的美妆供应链也在发生变化。化妆品观察梳理了十家美妆相关包材主要上市公司上半年财报,关键数据层面呈现出了喜忧参半面貌:

值得欣喜的是,主要包材商逐渐从疫情三年的冲击和消费低迷的阴影中抽身而出,业绩迎来回暖迹象:10家上市企业中有7家上半年营收同比上涨,其中5家涨幅来到双位数;仅一家公司出现亏损,不少公司迎来扭亏为盈的转变。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利润增长并未追上营收,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两极分化的越发明显。

更引人关注的是,“低价内卷”依然是戴在所有从业者的头上的紧箍,过去五年(2019—2023),上述包材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平均值下滑了近六个点,同比降幅超两成。

十家公司的样本量当然很难覆盖行业全貌,但作为市场风向标,上市公司所呈现出的某些共性,不失为观察整个行业走向的切面。

01、半数公司营收双位数增长

从营收表现来看,除力合科创(通产丽星)、合兴包装和嘉亨家化外,十家上市公司里的多数企业都迎来了营收同比增长,更有半数上涨幅度来到双位数:包括行业龙头裕同科技,以及上海艾录、翔港科技、柏星龙和锦盛新材,增幅分别为15.52%、15.47%、11.73%、16.25%和38.73%。

其中,锦盛新材同比增速最高,主要驱动力来自占比七成内销大幅增长,上半年公司内销收入同比增长达56.05%。值得一提的是,锦盛新材上半年终于摆脱自2022年来的持续亏损的困局,但略显尴尬的是,其扭亏为盈的贡献还来自于非流动资产的出售,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依然亏损747.96万元。

整体来看,虽然成色不一,多数上市公司的营收依然迎来增长。把时间拉长一些,也能看到同样的轨迹:近五年,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出明显波动的态势,从2021年的高速增长,到2022年底的迅速滑落至谷底,近一年多来则缓慢回升。平缓上升趋势也预示着,存量时代低增长将成为常态。

营收的普遍增长是否意味着美妆包材行业正在回暖?某腰部包材商对此颇为谨慎,在他的体感里,与其说蛋糕大了,不如说是分配方式变了:订单正在向头部企业集中。

华南一家头部包材企业销售负责人也告诉化妆品观察,近两个月以来的的订单增量,很大一部分是“吃了中小工厂此前的份额”:“就算是是打价格战,我们能扛一年一年半,小工厂有可能扛半年吗?没有。”

以另一个数据维度——营收体量——作为观察视角,也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各家公司收入规模差距明显,头尾部公司营收相差四十余倍,竞争格局分散。十家包材商能分成四个梯队,几乎是包装行业“大行业,小公司”现状的缩影。(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尾部公司”是相对裕同科技等龙头而言,放到整个美妆包材行业,即便最“尾部”的锦盛新材,半年营收1.66亿,也是排名靠前的规模。)

第一梯队裕同科技和合兴包装上半年营收均超过50亿元,分别为73.5亿元和56.91亿元。其中裕同科技虽然体量巨大,但增长表现依然亮眼。除了稳固消费电子、烟酒行业业务的基本盘外,裕同科技积极拓展化妆品业务的努力也是增长迅速的助力之一,包括LV、Dior、联合利华等美妆日化行业知名品牌均是其客户。

中腰部企业整体表现不尽人意。按照营收超10亿元的门槛划分,第二梯队包括永新股份(16.51亿元)、中荣股份(12.07亿元)以及力合科创(10.48亿),永新股份和中荣股份营收微增,力合科创营收则出现下滑。上有头部企业的规模优势,下有尾部公司快速追赶,腰部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最为突出。

第三梯队可以粗略按3-10亿元规模划分,包括上海艾录、嘉亨家化和翔港科技。嘉亨家化是唯一营收同比下滑的企业,主要受累于其化妆品OEM/ODM业务营收不利,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整体营收近五成,下滑14.94%,尽管包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4.90%,也并未改变整体业绩下滑的结果。

第四梯队的营收均在3亿元以下,包括柏星龙、锦盛新材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分别为16.25%和38.73%,是几个梯队里增长势头最快的。

02、盈利两极分化

从净利润的维度观察,上述十家公司仅一家出现亏损。

裕同科技和永新股份两家头部公司的净利润都超过亿元规模,分别为4.971亿亿元、1.802亿元,锦盛新材规模最小,上半年净利润仅56.25万元。嘉亨家化则亏损544.9万元,这是该公司202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其2021、2022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9716.9万元、6971.76万元和4016万元,同比持续下滑。

另外,力合科创虽然一季度亏损3609.1万元,但上半年整体盈利依然达到8123万元。状况相似的还有锦盛新材,2022和2034年均出现亏损,上半年则完成扭亏为盈。

在净利润增速层面,十家上市包材公司展出现迥异的面貌:裕同科技、合兴包装、上海艾录、柏星龙、翔港科技、锦盛新材净利润同比增长都达到了两位数位数。

其中,翔港科技净利增幅惊人,来到最高的150.25%,三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所增加。包装容器业务在产能扩充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吸引中高端客户,赢得了亮眼的收益。柏星龙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6.2%,通过在包装创意设计上的差异化的策略,不仅吸引了高端品牌客户,也提升了自身产品附加值。

裕同科技、合兴包装和上海艾录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5.15%、10.16%和55.08%,考虑到其销售体量和净利润规模,双位数的同比增长成色不俗。

永新股份净利润增长速度稍落后于营收增速,中荣股份则出现了营收增长而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其营收同比小幅增长3.47%,净利润同比下滑了近三十个百分点。力合科创和嘉亨家化则出现了营收和净利同比下滑的不利局面。

十家上市公司中,在净利润规模和增速上均取得良好表现的企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头部企业规模优势带来的竞争壁垒。

典型代表是裕同科技、合兴包装,两家企业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了增长。一方面,规模优势提高了公司在上游原材料采购中的议价能力,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规模优势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大客户对稳定产量和品质的需求,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构建经营壁垒。

2、中腰部公司的差异化策略在细分领域占得先机。

比如业绩增长迅猛的翔港科技,其子公司久塑科技深耕化妆品包装的泵头泵芯领域,拥有长期技术积累和不少专利,业内知名度较高;前文所述柏星龙,在包装上主打创意设计,不仅吸引了众多高端客户,也收获了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毛利率。

03、平均毛利率下滑超两成

低集中度、分散竞争的行业特点,叠加整个市场需求不振的大背景,导致包材行业的价格竞争一直非常突出,如同戴在所有从业者的头上的紧箍一般。

上市公司也面临这样焦虑。从上半年财报来看,不少企业都出现了毛利下滑的趋势,比如柏星龙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 3.59%,永新股份下滑了8.25% ,力合科创下滑幅度则来到15.11%。

梳理过去五年的财报数据,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下滑趋势则更为清晰:2019—2023,十家上市公司的的毛利率平均值一路下跌,仅2023年小幅回升,从2019年平均28.6%的毛利率,到去年的22.4%,同比降幅22%。

而在这些公司财报里,披露“公司风险”的部分,类似“价格战”“利润压缩”的表述频频出现。

上市公司饶是如此,中小企业的价格压力只会更大。在化妆品观察走访华东、华南的诸多包材商的过程中,越来越卷的价格成为大家普遍的市场感受。有包材厂告诉化妆品观察,能够维持5%的净利润率企业,已经算是活得不错的。

更有甚者,采取价格换市场的激进策略。化妆品观察在《开工率不足30%,包材商渡劫》一文中有过报道,一家来自上海的纸质包装盒龙头企业放言,“不要利润,给成本价就干,只为活下去。”

前文所述的华南头部美妆包材商也表示,低价竞争依旧会是下半年行业的主旋律,也是公司在可见的未来里会坚持的策略之一,“利润低了当然会难受,但订单少了则有可能死掉。”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市场需求回暖仍未可知,行业产能出清仍还在继续,对于众多美妆包材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如何在接下来加速洗牌的格局中存活下来,是不得不直面的艰难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