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氨基观察
史无前例的全球环境,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
一个事实是,为了规避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一些跨国药企的确在审慎评估在华的业务及投资策略。
对于跨国大药企来说,中国市场是不能放弃的一大块蛋糕。而在外部竞争和自身降价的需求下,它们愈发倾向转变策略,将集采或成熟产品交由合作伙伴,自己则全力投入于本土化创新研发。比如辉瑞中国将旗下疫苗沛儿13代理给上药科园,赛诺菲与上药控股达成战略合作……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做法与策略,而对于一些产品、规模有限的中小型跨国药企来说,更需要在动荡中做出抉择,或打包出售一些成熟产品,或出售整个中国区业务,比如日本协和麒麟转让中国子公司的全部股权,彻底退出中国。
跨国药企的接连“退出”,也让国内药企迎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即使部分跨国药企的成熟管线面临着国产药的围剿,但对于收购方来说,这仍是一笔不错的交易,一来这些产品有着稳定的现金流,二来跨国药企有着完善的销售渠道,如果国内企业能够有效整合这些资源,自身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
更大的机遇还在于“抄底”跨国药企资产。8月底,血制品老大哥天坛生物就成功“抄底”全球血液巨头杰特贝林,1.85亿美元收购其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100%股权。
而5年前,杰特贝林收购武汉中原瑞德,花了4.54亿美元。
01 接连撤退
如今,“退出”似乎正在变成一项大策略。
8月1日,进入中国市场超30年的协和麒麟,宣布启动对公司亚太地区业务的重大重组,其中包括将中国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香港维健医药集团,交易预计于9月30日完成,转让价格为7.2亿元。
更早一些,山德士将中国业务100%股份出售给南非的跨国药企爱施健。还有跨国药企调整产品管线,处置国内业务,比如8月底,全球血液巨头杰特贝林将其5年前收购的武汉中原瑞德,1.85亿美元转让给天坛生物。
这些“退出”背后,或出于企业自身经营问题,或出于外部竞争、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当退出日益增多,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在中国市场,缺乏绝对产品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一方面,受到集中采购和医保谈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竞争力不足的产品线销售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对外资企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一些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变得边缘化。典型如协和麒麟。
一方面,其中国业务占比均较小,协和麒麟的收入占比不足3%;
另一方面,其本身均面临着增长的压力与挑战。协和麒麟5款药物的年收入从2021年的7.61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23年的5.89亿元;2023年财报显示,其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格拉诺赛特的收入,因中国部分地区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而受到影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除了退出中国,协和麒麟还在剥离亚太地区部分非核心业务,以追求“更加可持续和盈利的发展”。
正是这些内外部因素综合促成了跨国药企的战略转变。本质上,这其实是一场综合权衡利弊、蓄谋已久的“退出”。
02 更有价值的“资产”
无论如何,这些跨国药企的退出,也为国内药企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无论是收购整个业务,还是引进管线,都可以为药企带来协同发展的机会。核心在于,即使这些跨国药企的成熟管线,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仍是一块具有不错现金流的资产,更不用说跨国药企的品牌抑或销售渠道积累。
以去年12月,赛诺菲与上药控股的战略合作为例,其将多款产品上药控股的营销服务体系进行销售。
这些产品主要有六款,包括心血管领域的克赛和诺维乐,神经领域的德巴金,罕见病领域的奥巴捷,肿瘤领域的乐沙定和泰索帝。其中,多数为集采产品,并且几乎都是丢标产品,仅乐沙定在集采中中标。
集采前,赛诺菲作为具有原研优势的大药企,上述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差,整体销售规模至少在20亿元之上。比如克赛(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药融云数据显示,这是一个20亿元的大品种,集采前,赛诺菲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1年克赛院内销售额超10亿元,市场占比约50%。
但由于集采出局,意味着原有市场地位和销售额的大幅缩水。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曾经的畅销产品,成为赛诺菲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一个个基础稳固、规模可观的市场,直接放弃显然可惜。如何以最低成本获取收益,成为赛诺菲考量的重点,这也是其与上药控股合作的由来。
对于赛诺菲来说,其委托上药控股进行销售的产品,都属于自己推广性价比较低的产品。毕竟跨国药企相较本土药企的人力等各方面经营成本更高。
而对于上药控股来说,其基于自身现有的营销体系,销售赛诺菲这几款产品,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产品销售策略及如何提高绩效比,毕竟产品本身没有问题。
再比如协和麒麟。作为一家比较低调的跨国药企,其专注于特药领域,2018年至2022年,其全球销售额从26.48亿美元增长至37.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4%。
从地区分布来看,其主要市场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中国大陆市场在协和麒麟全球业务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不足3%。或许正因为“小而美”,此前其一直被业内称为养老外企之一。
而根据协议,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实体结构将持不变;在交割程序完成后,员工将自动转至维健医药,(员工也可以选择N+1买断工龄)以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
这意味着维健医药在交易后,获得的不仅是几款药品,更可以“顺承”其业务。尽管近年来受集采等影响,协和麒麟收入下滑,但去年营收仍为5.89亿美元。而自其1993年进入中国,深耕罕见病等领域,在药物销售、推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与经验,对于维健医药来说,这显然是更具价值的“资产”。
03 抓住“抄底”的机会
除了获得那些更有价值的“资产”,当跨国药企退出日益增多,还有可能为国内药企创造一个抄底的机会。
比如,8月底,血制品老大哥天坛生物成功“抄底”全球血液巨头杰特贝林,1.85亿美元收购其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100%股权。
而5年前,杰特贝林收购武汉中原瑞德,花了4.54亿美元。
根据公告,中原瑞德账面资产总计8.6亿元人民币。
由于国内监管因素,自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行业准入门槛高,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血液制品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天坛生物收购武汉中原瑞德的核心目的。
根据公告,通过这次收购,天坛生物将新增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5个在营单采血浆站。这有助于其进一步开拓血浆资源,扩大采浆规模和生产规模,提升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力。
2017年,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布局,杰特贝林先后两次、共斥资4.54亿美元,收购了武汉中原瑞德100%的股权。
而眼下杰特贝林之所以割肉,或许与自身发展策略有关。一方面,按照公告,1.85亿美元的交易额,其中武汉中原瑞德股权收购的对价为1.38亿美元,剩余款项则是向中原瑞德提供借款,用于偿还杰特贝林亚太对中原瑞德的股东借款。
另一方面,根据公告,中原瑞德去年营收1.5亿元,亏损2.74亿元。而亏损的原因是,毛利率低(产品收率及产品售价导致)、管理费用高等原因。
对此,天坛生物表示,收购后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升中原瑞德运营效率。实际上,对于天坛生物来说,这笔交易最大的价值在于,收购“牌照”。
当然,收购后的整合运营成效,还有待观察。但对于天坛生物来说,这笔交易最大的价值在于,“低价”收购了牌照。
这也是抄底的由来。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平衡成本投入与实际获益,成了摆在部分跨国企业面前的一道题目。随着退出的增多,还有哪些国内药企能够抓住这个大机遇,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