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未来迹FutureBeauty 林宇
编辑 | 刘颖
步入存量时代的美妆行业“马太效应”日益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全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为319亿元,同比下滑6.1%。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下滑,且未带动大盘整体回正。在一片疲软声中,多家头部本土上市公司却依然财报靓丽,营收和利润都保持了惊人的两位数增长。这也带动国货的整体市场份额保持扩大态势。
其中,研发实力进阶成为高增长企业们的共性。那么,当功效真实性和有效性成为市场沟通话术,科技以及科学传播也成为拉动业务增长的关键引擎,从创新的知识产权成果——专利这个细节窥探,今年国货美妆究竟卷出了哪些新研究方向?
抗老最热门,专利申请“含金量”在提升
《FBeauty未来迹》总结发现,2024年1-8月间,14家本土化妆品企业共公布了210条发明专利申请,与去年的257条相比同比下滑18.29%。和去年上半年的“断崖式”下滑情况相比,今年本土美妆企业的研发成果输出更加趋于稳定。
这种稳定状态,不仅体现在专利数量上,更在于专利含金量。如果说在去年,本土企业研发朝向“纵深”发展,那么今年则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挖深做透,以体系化思路讲出自己的故事。
从上海家化、巨子生物等12家本土企业今年1-8月已公布专利申请情况,可以看到以下三点重要变化:
1、在功效上,抗衰、抗氧化研究居多,而且多个企业展开医美注射类研究。
《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今年1-8月的专利申请中,国货们将研究重心普遍聚焦在抗衰、抗氧化领域,上海家化、珀莱雅、丸美都有相应的专利申请,涉及发酵技术、肽类成分、植物提取物等多领域。
除此之外,医美注射类的相关研究也是热门领域。例如华熙生物、贝泰妮都申请了注射类专利,前者申请的成果主要用于制备填充剂、抗衰注射液等,旨在纠正皮肤皱纹、改善皮肤弹性;后者申请成果能够在可注射型面部填充产品中使用。
除了面部填充类,巨子生物还申请了一项“无交联剂残留的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具有生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颈部填充。
可以看到,医美行业的高热度,正在推动美妆企业们关注械字号产品的开发和业务拓展,打破妆字号的业务边界,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2、专利申请聚焦核心战略优势,布局更加“体系化”。
例如,品牌形象和产品开发与“珍珠”深度捆绑的欧诗漫,今年在珍珠相关的研究上继续深耕:申请了“水解贝壳硬蛋白的应用及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体分解的产品的应用”,该专利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就促进黑色素代谢提供了新的解法和研究方向。
而华熙生物大多数专利都与麦角硫因、透明质酸钠有关;继去年在大单品红宝石面霜3.0中添加自主研发新原料环肽后,珀莱雅也在持续展开对环肽的研究,上半年申请了“一种含环六肽的神经舒缓组合物及其应用”;上海家化申请的多个专利中,有两项都是针对特色原料青蒿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除此之外,福瑞达、巨子生物这类重仓胶原蛋白的美妆企业,上半年也申请了多款胶原蛋白相关专利,涉及基因工程和蛋白质等多个技术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胶原蛋白的应用探索也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巨子生物对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的促生发作用和重组人XVII胶原蛋白防脱发作用做研究。
不仅如此,美妆企业还会围绕既定的大方向,进行相关配套研究。例如关注特色植物原料开发的贝泰妮,除了申请了青刺果、滇藏杜英、茶树花等特色植物提取物的研究成果外,还申请了植物果实加工装置等相关专利,通过升级提取工艺保证原料质量。
3、相较于过去,专利申请的“含金量”都有所提升。
此前,《FBeauty未来迹》在年度科技报告中曾总结,中国公司的专利质量在显著提升,成为应用领域的标杆。全球范围内,2021至2023年间所申请的化妆品相关专利中,被引用最多的前十大专利,有8个来自中国企业/机构,除了有原料企业锦波和创健,还有丸美股份这样的品牌公司。
“除了植物提取物、发酵工艺这些方向外,我国美妆企业还正在靶点研究、促渗研究以及生物技术新原料等方面构建壁垒。”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化妆品专委会秘书长贾焱向《FBeauty未来迹》评价认为,今年以来国货在原料的研发深度上大大加强,基于计算生物学的原料研发、新的功效评价方法也在出现。
整体来看,通过持续申请专利,国货在不断挖深竞争护城河,短期内成果斐然,但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就指出,从理论上看,这些专利成果的门槛还算不上很高,本土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实现真正的创新。
创新性不足?本土美妆仍处于研发“深蹲期”
在我国的《专利法》中,专利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其中,以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最高。“化妆品中的发明专利一般包含新原料、新方法、新组合,难度和价值都更胜一筹。”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曾告诉《FBeauty未来迹》。
在当下企业关于科研实力的介绍中,一般会涉及专利总数和明确专利的类型,而且往往会重点突出发明专利的进展。其实,在数字增长之外,根据成果的创新性,发明专利也有高低之分。
若按照难度阶段不同,在科研领域,最高等级可以被称为“Creation”, 意为提出一个他人从未有过的想法,并借助这一想法做出实际成果;其次是“Innovation”,从过去研究成果中发现缺陷和不足之处,并提供一些补充完善;最后则是“Application”,指的是数量众多的应用层面的发明。
“目前来看,化妆品企业的专利研究大多是从工艺、配方的角度设计,但并非从消费者需求或皮肤学机理出发所做的基础性研究,所以基本没有跳脱出传统‘解题’思路。”有资深科研人士指出。
从研发的角度来看,“Creation”级别的发明专利,一定是走在行业前沿,实现颠覆性创新且具有开创性意义。
今年4月,拜尔斯道夫在上海举办科学峰会首次公开“地表最强”美白成分——异丁酰胺基噻唑基间苯二酚 (630)的诞生过程,这个历经15年研发的成分是利用生物化学、合成生物、计算生物学等一系列学科路径叠加而来的成果,其对于学术界最大的价值是,几乎从0到1地建立起了一个针对人类酪氨酸酶的研究平台和研发路径。彼时,梅鹤翔在现场兴奋表示“创新(innovation)已经不足以形容这项成果了。这是一次突破(breakthrough)、一次创造(creation),是经由科学实现的魔法(magic)。”
有目共睹的是,AI的应用加速了美妆科学研究的进程,让很多原本模糊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功效的表达也更加精准、肌理也更透彻。沿着这一方向,梅鹤翔创办的上海拜思丽就申请了“基于计算机辅助获得的美白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一项专利,借助制药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分子生物学知识(清晰目标靶点)、计算机模拟技术(建模)、计算生物学技术(进行计算),这些跨行业的“新工具”正在让化妆品研发变得更高效、更精准。
时至今日,化妆品的底层技术正在从以化学为主向生物学转变,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加速应用,跨界本身也会为行业带来越来越多的颠覆式创新。放眼未来,打开化妆品行业创新大门的关键条件之一,将是多学科、跨专业的融合之力推动。
当然,落地在化妆品行业的实际,这一标准目前仍有些偏向理想化。
一方面,国内相关学科的人才储备较少,整体发展还处于成长期。以计算生物学为例,在我国,四川大学在2014年才以双学位形式开设了国内首个计算生物学本科专业。量子位智库曾预测,计算生物学行业离商业化爆发还需至少5年时间,2025年以前为基础沉淀期。
另一方面,业界对于专利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不过这种现状正随着科学传播的普及而改善。
可见,化妆品行业的创新并非仅仅局限于行业本身,与专利保护、大众意识以及外部学科的发展都有极强的相关性,行业研发仍然处于“深蹲期”。
长坡厚雪,开放式构建中国特色创新模型
从应用发明走向前沿的开创,中国企业在勇攀科学高峰、走向“无人区”的征途还任重道远。不过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国货美妆逐渐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垂直领域,并向下扎根、构建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中国市场特色的研发模式。
这一点在产品端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近两年国货美妆大单品升级情况可见,伴随研发端的深入和成果落地,多数产品已经进入2.0或3.0阶段。而这些大单品的功效进阶也反向带动品牌科研走向体系化。
不仅如此,目前部分头部企业在研发侧的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开始直接拉动公司主要业务的增长,并帮助品牌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从长远来讲,这类打造自身内核和核心竞争力的做法,对企业和行业都非常有帮助。”上述资深科研人士表示,企业长期深耕某一垂直领域,更容易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
“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细分的结果。”贾焱认为,国货的科研投入体系化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表明企业在围绕自己的核心科技构建“护城河”。
但同时他也指出,不少美妆企业还尚未真正建立起完备的研发体系,“目前的专利申请较多聚焦在原料,对化妆品其他环节的专利申请较少”。不过,在开放式创新机制下,头部企业整合资源借力“外脑”,医研共创或者校企联合落地专项研究,或者牵手原料商或独立科研院所获得“独家”专利授权,能迅速在激烈的竞争生态中获得有利站位。
例如珀莱雅组建全球化研发战略,深度整合全球人才、原料、研发和生产等资源;环亚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利用中国和澳大利亚研发中心汇集了中药学、生物科学等诸多学科的专业人才;上美在全链路自主科研体系之上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整合产学研医等多维度社会性资源,协同推动创新。
与此同时,中国化妆品学科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这也为本土化科研团队的搭建提供了机制保障。例如2018年-2023年,教育部已经在24所高等院校批准设立了“化妆品技术工程”、“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等化妆品相关本科专业。即便高端人才仍然处于缺失状态,但企业有意识聚焦资源、巩固底层人才,为行业未来发展带来极大想象空间。
当美妆市场从野蛮生长迈向“竞质”新阶段,中国美妆企业专利成果“降速提质”,不仅是它们科研体系逐步完善和进化的侧写,也进一步将产业竞争引向理性和长期主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