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快刀财经 沐九九
江西光伏首富李仙德身上,有着极强的反差感。
他外表温文尔雅,却常把“战斗”挂在嘴边;他行事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却又总喜欢在自家公众号平台频繁“致辞”。
01 跟随大哥进入光伏
“市场太大了,你们单独支摊吧。”
2006年,在自己一手创办的昱辉阳光办公室内,大哥李仙寿和自家兄弟李仙华、李仙德“分了家”。
自那以后,李家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
8月,李仙寿带领昱辉阳光在英国伦敦上市;6月和12月,老二李仙华和老三李仙德合资,先后在江西上饶成立德晟太阳能和晶科能源,李仙德任董事长、李仙华任董事。
表面看是分家单干,但晶科能源与昱辉阳光实则沾亲带故。早期,晶科能源主要给昱辉阳光提供上游硅料产品。
李仙德想法很简单,帮着大哥一起把昱辉阳光做大,自己也能跟着“吃点肉”。
但等到真正入局才发现,光伏市场广阔大有可为。于是,李仙德带领着晶科能源向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上下游进行布局。
这一闯,便闯开了组件龙头的大门,也成就了自己江西首富的传奇故事。
去年11月,晶科能源以1110.65亿元营收成为“江西第一大民企”,李仙德也以353亿元身价,成为新晋江西首富。
身为大哥的李仙寿,无疑是李仙德通往首富之路的引路人。
在进入光伏行业之前,李仙德只是一家建设安装工程分公司的负责人。可以说,如果不是大哥手把手带自己,李仙德未必能进入到光伏产业中来。
不止是赛道选择,在公司运营及行事风格上,李仙德身上也能见到大哥李仙寿的影子。
晶科能源成立一年,公司硅片产能达到8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如此快速的发展,靠的正是“借鸡生蛋”,通过从下游客户手里拿到近2亿元预付款进行产能扩张来实现的。
巧的是,这招李仙寿和他的昱辉阳光也用过。
2005年,李仙寿从南京中电、无锡尚德、台湾茂迪等公司拿到了数亿的预付款,用这些预付款大大加速了企业的规模扩张。仅一年时间,昱辉阳光的硅片产能就达到了200万张。
此外,在行事做派上,李仙德也延续了大哥一贯的风格——低调。
李仙寿曾感慨,“只有低调者才能活下去。”李仙德刚好是低调主义践行者,他很少出现在公开场合,也不怎么参加行业会议,“晶科只有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没有老板”,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于李仙德而言,除了引路人,大哥还是自己坚定的支持者。
2011年,晶科在浙江海宁组件工厂遭当地村民举报“排污导致31人患上癌症,6人患上白血病”。随后证实,虽然癌症和晶科并无关系,但其污染事实浮出水面——废物储存仓库的液体流入了工厂附近水路,这条震惊行业的新闻对晶科能源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打击。
李仙德带领团队很快克服“污染门”事件给晶科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污染事件后,李仙寿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段话:“虽远在他乡异地,但始终牵挂着我的亲人,我衷心祝福我的兄弟,希望此次能磨炼他们的心智。”
在李仙德身边,和李仙寿一样的支持者和陪伴者还有很多,比如二哥李仙华、妹夫陈康平。陈康平毕业于浙江财经学院,曾在上市公司苏泊尔工作了十多年,从成本会计一直做到CFO的位置。2006年,他和李仙华、李仙德一道创办晶科能源。
李仙德熟悉行业,善于制定战略,负责领导市场拓展和全球营销;李仙华攻于技术,是技术专家,负责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而陈康平则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很多对外事务都由他进行打理。
这种分工模式在晶科内部形成稳固的铁三角管理架构,带领晶科成为组件龙头,并打破行业“魔咒”,成为行业内唯一连续称王四年的公司。
02 “狠人”李仙德
李仙德一直是乐于打破规则的人。
青少年时期,当其他人都在埋头苦读时,他痴迷上了台球和飙车;进入光伏行业后,当所有光伏制造厂商都遵循摩尔定律时,李仙德却拟定“超英赶美”计划,每6个月推出一代新产品,效率更高、可靠度更强、成本更低;在P型电池占主流时,他早早带领晶科能源将N型TOPCon电池技术确定为未来技术路线,并建设了量产产线。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李仙德身上有很大的“赌性”,是个“狠人”。他把自己比作“过了河的卒”,只能朝前走,不能后退,且“不独特,毋宁死”。
2023年致辞中,他特别强调了“狠”字,要求管理层要对自己狠,真狠、长期地狠、对事-情要凶猛和决绝的狠。
媒体报道称,李仙德喜欢“傻乐”、“有狠劲儿”的员工,他爱用光速思维去倒逼员工创造奇迹。比如在阿布扎比项目上,虽然低于2.5美分一度电听起来不可能,但他会引导团队去尝试,结果真的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低价。
坊间传闻,在李仙德领导下的晶科,在销售中也狼性十足。
据称,在经历美国、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以后,为了拿下国内订单,晶科销售人员几乎天天去三峡、国电投等电力央企堵门。在酒桌上,他们几乎喝到胃出血,借此不断拿下订单。
“当隐身幕后时,李仙德仿佛一只饿狼狠狠地盯着竞争对手。”媒体这样评价。
2023年,面对被隆基绿能赶超,夺走的全球组件霸主地位,李仙德仅用三年便拿回了自己的宝座,当年晶科以78.52GW的出货量反超一众竞争对手,登顶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
李仙德曾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很擅长战斗。
晶科成立初期,正值光伏市场迅猛增长的时代,许多多晶硅企业忙着扩规模,增加生产线。这时,李仙德选择调转风口,踩下刹车,停止跟风,将融到的大量资金放进了银行。
结果,2008年多晶硅价格暴跌,95%的行业企业因此倒闭,而晶科能源因早早“退圈”幸免于难,最后不仅躲过巨亏,还手握大量融资。
也正是这时起,李仙德带领晶科进军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等,由此开启了快速扩张之路。2010年5月,晶科能源登陆纽交所,成为金融风暴后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融资7000万美元。
然而仅风光一年,遭遇“双反”调查的中国光伏行业便迎来了黑暗时刻。彼时,大批光伏企业折戟沙场,而晶科因保守扩张幸免于难。
2018年,“531新政”重磅落地,光伏补贴政策出现重大变化,补贴力度大幅削减,导致市场需求下滑,不少企业因成本压力过大、资金链紧绷等问题走向淘汰边缘。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仅2018年下半年半年时间内注销的光伏企业就达638家。在此过程中,李仙德因为积极开辟新兴市场,让晶科能源在这个行业寒冬期比同行获得更大的缓冲空间,得以幸免。
但感伤依旧。那一年,李仙德在信中写道:“这是一个没有逻辑的一年,太多密集事件和时间跳跃,不可企及的落差长茧了情绪;这是一个郁郁失焦的一年,江湖不过杀与不杀,英雄也不过是几个章回的潇洒,很多决定是现象而不是选择;这也是一个行业叛逆的一年,孩子气的531反而催生了市场,平价上网如炊烟,已袅袅成天涯。”有忧伤感性的成分,但又饱含着畅快、洒脱和豪气。
多次逆境“重生”过后,有人曾问李仙德,“你是通过市场调查还是政策解读,来做战略依据?”
李仙德回答霸气侧漏:我更相信直觉。
直觉背后,或许是李仙德对光伏行业坚定不移的信念。李仙德曾断言,“没有周期的行业,只能说不够规模也不够重要。”
如今,光伏行业迎来新的周期性时刻,阶段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行业巨震之下,李仙德和晶科的日子并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72.51亿元,同比减少1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减少68.77%。二季度公司的表现更为惨淡,该季度晶科能源营收同比减少了20.69%,实现归母净利0.2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暴跌98.89%、97.93%,是公司上市以来少有的“寒冬”时刻。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末,晶科能源负债总额增至约955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而在2024年新财富500创富榜上,李仙德家族的身家也较前一年缩水超百亿,约为215亿元。
面对眼下行业的悲观,李仙德依旧充满信心,他坦言“不要高估一两年的动荡,低估未来十年的趋势”,对于当下大家的焦虑,他表示,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气氛”,却是“一种很奇怪的信心”,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信心”。
“战斗者”李仙德依然在战斗。
参考资料:
1.《江西新首富,很狠!》
2.《浙江三兄弟的千亿光伏生意》
3.《江西光伏首富,负债955亿》
4.《二季度净利润暴跌99%,江西首富李仙德的晶科能源有点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