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老人每月被莫名扣费,罪魁祸首竟是杂志锁屏广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老人每月被莫名扣费,罪魁祸首竟是杂志锁屏广告

手机厂商们通过内置广告、弹窗推送等方式来创造经济收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广告不仅极大影响了使用智能手机的体验,更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

文|IT时报记者 沈毅斌

编辑|郝俊慧 孙妍

在智能浪潮澎湃的今天,即便智慧如“老姜”,也不如“与时俱进”的广告“毒辣”。

曾大爷,平日闲暇之余喜欢摆弄手中的荣耀智能手机,试图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作为一位退休老教师,自然不会被“红包免费领”等广告迷惑,但当“版本过低,请尽快升级”“您有1条未读消息”这样看似无害的“消息”出现时,曾大爷也落入“陷阱”之中。一番操作之后,他莫名发现自己手机上多了一大堆无用App。

重阳节来临之际,《IT时报》记者走访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等多家安卓手机品牌店发现,大部分广告关闭按键隐藏较深,无论是个性化广告,还是系统广告均为开启状态,只有小米拥有广告过滤设置。

手机厂商们通过内置广告、弹窗推送等方式来创造经济收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广告不仅极大影响了使用智能手机的体验,更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

老人投诉 夹在壁纸中的锁屏广告

“我当时以为这是解锁功能,就点击进去了,然后莫名其妙下载了好多App。”曾大爷说。

记者在他手机里发现,同类型的捕鱼、消除小游戏App有6款,手机清理、流量监测、免费Wi-Fi、电池管理等工具类App更是多达十几款,共占用内存1.37GB,且每一款App又会推送各种各样的红包、升级、清理等消息,一旦误触便进入另一个套路更深的广告。

“罪魁祸首”是杂志锁屏。

如果你是安卓手机用户,在锁屏界面左右滑动后会发现,原先的锁屏壁纸会变成一张张杂志图片。然而,在这些美轮美奂的图片中,偶尔夹杂着几张广告。随意点击之后并不会解锁,反而会进入一篇科普或宣传的文章,而文章末尾则附带一条第三方App的安装广告。稍不留神,曾大爷便又下载了一个新的电池管理App。

“深藏不露”的通知广告

“能帮我看看,谁给我扣费了?”九月的一个周末,上海陈大爷急匆匆进入家附近的电信营业厅,将他的手机拿给营业员。微信里,一条支付通知显示,“您已订阅**会员,每月自动抵扣19元”。

“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订的。”陈大爷告诉营业员,手机是新换的荣耀手机,每次他打开手机时,屏幕上总会告诉他,有未读消息,每次他都不知道怎么乱点一通,才能回到主屏,今天早上更是跟着一条信息一步步点下去,最后跳出了扣费通知。

在营业厅偶遇陈大爷的记者,仔细翻看了他的手机,发现这些主屏上的各类通知,其实大多是改头换面的广告,以开屏、消息的形式出现,从而让老人以为,要想解锁使用手机,必须按照这些“通知”的要求做。

由于扣费发生在当天,当记者向微信平台发起投诉要求退费后,退款回到了老人的账户。但如何让陈大爷今后不再落入同样陷阱呢?

记者调查 广告推荐来源众多 无法一键关闭

无论是壁纸广告,还是通知广告,都不是安卓手机里广告来源的全部。《IT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一部安卓手机,能够承载和插入广告的渠道至少有四五处。

锁屏壁纸广告几乎在所有品牌安卓手机都会出现,且默认状态均为开启。vivo手机杂志锁屏的广告较频繁,平均两三张图片后便会出现一则广告,且以第三方App广告为主,包括小游戏;华为手机则更倾向于推荐华为视频、华为音乐、华为阅读等自家App和产品;其他品牌手机或多或少也都在杂志壁纸中夹杂广告。

个性化广告也几乎是每个安卓手机的“标配”,默认状态也均为开启,但在系统里的位置不太相同。有的在手机的“智能助手”里,有的在安全设置—广告/隐私中。多家品牌的表述都较为类似,所谓的个性化广告是手机通过大数据分析出用户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推荐适配度较高的广告。

这些广告会出现在手机厂商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平台里,比如应用商城、生活服务、音频服务等。不过,尽管具备开关按钮,但系统提示,关闭后只能减少广告推送的精准度,广告数量并不会因此减少。

陈大爷遇到的通知广告也是一类。通知通常是一些App向用户推送应用情况的功能,开启状态下,即便是锁屏也可以从屏幕上跳出来,比如微信通知、外卖App的送餐通知等等,但现在却成为一些App推送广告的“温床”。曾大爷手机里被莫名诱导下载的那么多App,除了实现了装机率,另外也是为了利用通知功能,推送广告。

这些依然不是全部。

负一屏、快服务、卡片服务……这些看起来眼花缭乱的服务中,均有推荐服务的选项,且默认为开启模式,如果用户想要一个纯净的页面,这些推荐选项都得关闭。

然而,记者发现,消费者很难一键关闭所有选项,只能从设置功能进入,一个个查找和关闭。

以华为手机为例,根据《杂志锁屏用户协议》描述,承认锁屏图片中可能包含广告。第12条提到,用户可以通过关闭“杂志锁屏”按钮终止本协议。荣耀、vivo、小米等也都有类似表述。但也只能在设置中的“桌面和个性化”界面,找到“杂志锁屏”功能点击关闭,却无法将其他广告一起关闭。

《IT时报》记者用了大约20分钟,才将陈大爷手机里的推荐选项基本关闭。

“我们手机只能对天气、日历、手机管家等自带的系统工具软件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没有一键关闭所有广告的功能。”一位荣耀旗舰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些点击广告才能解锁屏幕,是第三方App所为,与手机系统没有关联,想要清理第三方软件的广告,要么在App设置中关闭,要么直接卸载。

测试中,记者发现,只有小米手机在设置中具备广告过滤功能,且该过滤功能默认为开启状态。针对小米自带浏览器中产生的广告进行过滤和标记管理,阻止网站跟踪器收集用户信息。

而对于第三方软件管控,华为选择从安装阶段就进行过滤,启动“纯净模式”后,只要是非华为应用市场下载安装的App(如浏览器下载、网页链接下载等),都将受到安全提醒,只有输入密码才能继续安装;小米则可以通过多个App所在文件夹进行统一消息关闭处理,从传播途径上减少广告弹出。

开屏广告背后的“金矿”

对于年轻人而言,清理手机、关闭垃圾广告也许十分简单,但对于“数字鸿沟”另一边的老年人,智能手机就像一个培养皿,会不断“滋生”越来越多的广告和流氓软件。

据上观新闻报道,2022年上海市民吴先生就经历过“手机劫持”事件。吴先生的手机解锁后会自动播放广告,且始终无法跳过,杀毒重启后反而广告越来越多,与如今锁屏广告如出一辙。

警方调查后发现,手机内安装的3款工具类软件具有监听、强制弹窗等恶意代码。而背后的始作俑者牛某和高某,为了提高广告播放量,在20多款工具类软件中嵌入自行开发的代码,还添加了图标隐藏、进程隐藏等功能,让用户无法发现广告来自哪个软件。据统计,该非法系统已有20多万次安装,有20%的用户解锁屏幕时会强制播放广告,而从广告中非法获利高达20多万元。

广告是个高利润行业,根据维卓WEZO联合TopOn、AppMagic发布的《2023全球移动应用营销变现白皮书》显示,全球应用广告样式的eCPM(每一千次展示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部分地区高达6.84美元。这意味着用户点击的次数越高,为广告联盟带来的收益越高。以一个App开屏广告5秒钟测算,用户每天打开10次就相当于看了近1分钟广告,长期积累可产生极大的曝光量和曝光时间。有业内人士透露,手机中某些App开屏、弹窗类广告带来的收入,可占其广告总收入的80%。

不仅如此,随着时代发展,广告也以“七十二变”的方式寄生在智能手机上。Taku联合TopOn发布的《2024H1全球移动应用广告变现报告》显示,各大应用类App主流的广告样式为开屏、插屏、横幅、原生、激励视频五大类。其中插屏广告凭借既能快速回收成本,又适应多数应用缺乏激励场景的优势,成为开发者的首选广告形式,在各类样式中广告收益占比超60%。

记者手记 国产手机的用户权益保护也要有“国际范”

电脑上屡禁不止的垃圾广告和软件,如今在手机上“青出于蓝”。

根据工信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规定,开屏和弹窗信息窗口需提供清晰有效的关闭按钮,保证用户可以便捷关闭;不得频繁弹窗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或利用“全屏热力图”、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

清朗行动仍在继续。2024年1月22日,工信部通报了31款App及SDK存在的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其中,闲鱼、下厨房等多款App均被通报开屏弹窗“乱跳转”,多款游戏App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

然而,仅从政策监管层面出发,始终难以清除广告“牛皮癣”,手机技术层面也要进一步强制性优化。

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在庞杂的手机功能中寻找各种推荐、通知、广告开关,并将其关闭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默认开启的各类推荐功能,又很容易让老人从一开始便掉入“广告陷阱”,循环反复出不得。

反观苹果和微软的生态系统,近几年一直在做减法,比如苹果的Apple的个性化广告,默认为关闭状态,每次安装App时,也都会提示用户是否要让App跟踪用户行为,Safari和Chrome也都陆续禁止了Cookie的跟踪。

这些措施都让苹果手机的界面看起来要比国产手机更清爽些。陈大爷便和记者说,准备回去将新手机换回原来那部被淘汰的苹果iPhone 7,至少不用担心被乱扣费。

全球手机市场发展到今天,国产手机在“创新”上胜出苹果一筹,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希望在用户权益保护方面,也能拿出“国际范”。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采访对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老人每月被莫名扣费,罪魁祸首竟是杂志锁屏广告

手机厂商们通过内置广告、弹窗推送等方式来创造经济收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广告不仅极大影响了使用智能手机的体验,更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

文|IT时报记者 沈毅斌

编辑|郝俊慧 孙妍

在智能浪潮澎湃的今天,即便智慧如“老姜”,也不如“与时俱进”的广告“毒辣”。

曾大爷,平日闲暇之余喜欢摆弄手中的荣耀智能手机,试图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作为一位退休老教师,自然不会被“红包免费领”等广告迷惑,但当“版本过低,请尽快升级”“您有1条未读消息”这样看似无害的“消息”出现时,曾大爷也落入“陷阱”之中。一番操作之后,他莫名发现自己手机上多了一大堆无用App。

重阳节来临之际,《IT时报》记者走访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等多家安卓手机品牌店发现,大部分广告关闭按键隐藏较深,无论是个性化广告,还是系统广告均为开启状态,只有小米拥有广告过滤设置。

手机厂商们通过内置广告、弹窗推送等方式来创造经济收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广告不仅极大影响了使用智能手机的体验,更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

老人投诉 夹在壁纸中的锁屏广告

“我当时以为这是解锁功能,就点击进去了,然后莫名其妙下载了好多App。”曾大爷说。

记者在他手机里发现,同类型的捕鱼、消除小游戏App有6款,手机清理、流量监测、免费Wi-Fi、电池管理等工具类App更是多达十几款,共占用内存1.37GB,且每一款App又会推送各种各样的红包、升级、清理等消息,一旦误触便进入另一个套路更深的广告。

“罪魁祸首”是杂志锁屏。

如果你是安卓手机用户,在锁屏界面左右滑动后会发现,原先的锁屏壁纸会变成一张张杂志图片。然而,在这些美轮美奂的图片中,偶尔夹杂着几张广告。随意点击之后并不会解锁,反而会进入一篇科普或宣传的文章,而文章末尾则附带一条第三方App的安装广告。稍不留神,曾大爷便又下载了一个新的电池管理App。

“深藏不露”的通知广告

“能帮我看看,谁给我扣费了?”九月的一个周末,上海陈大爷急匆匆进入家附近的电信营业厅,将他的手机拿给营业员。微信里,一条支付通知显示,“您已订阅**会员,每月自动抵扣19元”。

“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订的。”陈大爷告诉营业员,手机是新换的荣耀手机,每次他打开手机时,屏幕上总会告诉他,有未读消息,每次他都不知道怎么乱点一通,才能回到主屏,今天早上更是跟着一条信息一步步点下去,最后跳出了扣费通知。

在营业厅偶遇陈大爷的记者,仔细翻看了他的手机,发现这些主屏上的各类通知,其实大多是改头换面的广告,以开屏、消息的形式出现,从而让老人以为,要想解锁使用手机,必须按照这些“通知”的要求做。

由于扣费发生在当天,当记者向微信平台发起投诉要求退费后,退款回到了老人的账户。但如何让陈大爷今后不再落入同样陷阱呢?

记者调查 广告推荐来源众多 无法一键关闭

无论是壁纸广告,还是通知广告,都不是安卓手机里广告来源的全部。《IT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一部安卓手机,能够承载和插入广告的渠道至少有四五处。

锁屏壁纸广告几乎在所有品牌安卓手机都会出现,且默认状态均为开启。vivo手机杂志锁屏的广告较频繁,平均两三张图片后便会出现一则广告,且以第三方App广告为主,包括小游戏;华为手机则更倾向于推荐华为视频、华为音乐、华为阅读等自家App和产品;其他品牌手机或多或少也都在杂志壁纸中夹杂广告。

个性化广告也几乎是每个安卓手机的“标配”,默认状态也均为开启,但在系统里的位置不太相同。有的在手机的“智能助手”里,有的在安全设置—广告/隐私中。多家品牌的表述都较为类似,所谓的个性化广告是手机通过大数据分析出用户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推荐适配度较高的广告。

这些广告会出现在手机厂商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平台里,比如应用商城、生活服务、音频服务等。不过,尽管具备开关按钮,但系统提示,关闭后只能减少广告推送的精准度,广告数量并不会因此减少。

陈大爷遇到的通知广告也是一类。通知通常是一些App向用户推送应用情况的功能,开启状态下,即便是锁屏也可以从屏幕上跳出来,比如微信通知、外卖App的送餐通知等等,但现在却成为一些App推送广告的“温床”。曾大爷手机里被莫名诱导下载的那么多App,除了实现了装机率,另外也是为了利用通知功能,推送广告。

这些依然不是全部。

负一屏、快服务、卡片服务……这些看起来眼花缭乱的服务中,均有推荐服务的选项,且默认为开启模式,如果用户想要一个纯净的页面,这些推荐选项都得关闭。

然而,记者发现,消费者很难一键关闭所有选项,只能从设置功能进入,一个个查找和关闭。

以华为手机为例,根据《杂志锁屏用户协议》描述,承认锁屏图片中可能包含广告。第12条提到,用户可以通过关闭“杂志锁屏”按钮终止本协议。荣耀、vivo、小米等也都有类似表述。但也只能在设置中的“桌面和个性化”界面,找到“杂志锁屏”功能点击关闭,却无法将其他广告一起关闭。

《IT时报》记者用了大约20分钟,才将陈大爷手机里的推荐选项基本关闭。

“我们手机只能对天气、日历、手机管家等自带的系统工具软件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没有一键关闭所有广告的功能。”一位荣耀旗舰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些点击广告才能解锁屏幕,是第三方App所为,与手机系统没有关联,想要清理第三方软件的广告,要么在App设置中关闭,要么直接卸载。

测试中,记者发现,只有小米手机在设置中具备广告过滤功能,且该过滤功能默认为开启状态。针对小米自带浏览器中产生的广告进行过滤和标记管理,阻止网站跟踪器收集用户信息。

而对于第三方软件管控,华为选择从安装阶段就进行过滤,启动“纯净模式”后,只要是非华为应用市场下载安装的App(如浏览器下载、网页链接下载等),都将受到安全提醒,只有输入密码才能继续安装;小米则可以通过多个App所在文件夹进行统一消息关闭处理,从传播途径上减少广告弹出。

开屏广告背后的“金矿”

对于年轻人而言,清理手机、关闭垃圾广告也许十分简单,但对于“数字鸿沟”另一边的老年人,智能手机就像一个培养皿,会不断“滋生”越来越多的广告和流氓软件。

据上观新闻报道,2022年上海市民吴先生就经历过“手机劫持”事件。吴先生的手机解锁后会自动播放广告,且始终无法跳过,杀毒重启后反而广告越来越多,与如今锁屏广告如出一辙。

警方调查后发现,手机内安装的3款工具类软件具有监听、强制弹窗等恶意代码。而背后的始作俑者牛某和高某,为了提高广告播放量,在20多款工具类软件中嵌入自行开发的代码,还添加了图标隐藏、进程隐藏等功能,让用户无法发现广告来自哪个软件。据统计,该非法系统已有20多万次安装,有20%的用户解锁屏幕时会强制播放广告,而从广告中非法获利高达20多万元。

广告是个高利润行业,根据维卓WEZO联合TopOn、AppMagic发布的《2023全球移动应用营销变现白皮书》显示,全球应用广告样式的eCPM(每一千次展示可以获得的广告收入)部分地区高达6.84美元。这意味着用户点击的次数越高,为广告联盟带来的收益越高。以一个App开屏广告5秒钟测算,用户每天打开10次就相当于看了近1分钟广告,长期积累可产生极大的曝光量和曝光时间。有业内人士透露,手机中某些App开屏、弹窗类广告带来的收入,可占其广告总收入的80%。

不仅如此,随着时代发展,广告也以“七十二变”的方式寄生在智能手机上。Taku联合TopOn发布的《2024H1全球移动应用广告变现报告》显示,各大应用类App主流的广告样式为开屏、插屏、横幅、原生、激励视频五大类。其中插屏广告凭借既能快速回收成本,又适应多数应用缺乏激励场景的优势,成为开发者的首选广告形式,在各类样式中广告收益占比超60%。

记者手记 国产手机的用户权益保护也要有“国际范”

电脑上屡禁不止的垃圾广告和软件,如今在手机上“青出于蓝”。

根据工信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规定,开屏和弹窗信息窗口需提供清晰有效的关闭按钮,保证用户可以便捷关闭;不得频繁弹窗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或利用“全屏热力图”、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

清朗行动仍在继续。2024年1月22日,工信部通报了31款App及SDK存在的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其中,闲鱼、下厨房等多款App均被通报开屏弹窗“乱跳转”,多款游戏App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

然而,仅从政策监管层面出发,始终难以清除广告“牛皮癣”,手机技术层面也要进一步强制性优化。

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在庞杂的手机功能中寻找各种推荐、通知、广告开关,并将其关闭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默认开启的各类推荐功能,又很容易让老人从一开始便掉入“广告陷阱”,循环反复出不得。

反观苹果和微软的生态系统,近几年一直在做减法,比如苹果的Apple的个性化广告,默认为关闭状态,每次安装App时,也都会提示用户是否要让App跟踪用户行为,Safari和Chrome也都陆续禁止了Cookie的跟踪。

这些措施都让苹果手机的界面看起来要比国产手机更清爽些。陈大爷便和记者说,准备回去将新手机换回原来那部被淘汰的苹果iPhone 7,至少不用担心被乱扣费。

全球手机市场发展到今天,国产手机在“创新”上胜出苹果一筹,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希望在用户权益保护方面,也能拿出“国际范”。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采访对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