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瞭望》新闻周刊推出系列报道:上海自贸区3.0版升级行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瞭望》新闻周刊推出系列报道:上海自贸区3.0版升级行动

站在三周年的起点上,上海自贸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新作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希望上海的同志们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对自贸区建设给予关注。

从2014年开始,每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团审议时都会就自贸区改革的思路和方向点题,以推动自贸区改革进展。

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陆续批准了三批共11个自贸区,形成了一个由南至北、由东至西的“1+3+7”的改革新格局。这些区域像“雁形阵”一样,承载着我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新使命。

作为“雁形阵”中的“领头雁”,站在三周年的起点上,上海自贸区如何“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新作为”?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上海自贸区进行了广泛采访,与区内的干部、群众、专家学者和市场主体深入交流,感受到了自贸区的最新脉动。

“三区一堡”成新目标

“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今年3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方案》),引来多方关注。

与2013年的总体方案、2015年的深化方案相比,被称为3.0版的自贸区建设《方案》亮点频现,让改革一线人员和市场主体有了更多“获得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上海始终把自贸区建设作为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突破口。按照习总书记对上海自贸区的要求,坚持制度创新为核心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以开放倒逼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一开头,就开宗明义。

过去三年,上海自贸区已有一百多个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彰显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但自贸区改革“碎片化”问题仍存,这对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提出了新要求。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改革系统集成的一个实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上海自贸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纳入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23个部门,通过一个平台兼容不同监管系统的“方言”,打破了信息“孤岛”,消除了系统“堵点”。

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基中算过一笔账:公司每年报关货物50万票以上,过去每一票都要两个报关员和一个报检员。实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后,报检报关同时进行,人力成本估计可下降30%左右,办理时间也缩短了,进而减少了货物在港区的压存费用。

上海市口岸办表示,今年争取让更多部门参与到“单一窗口”建设,纳入更多管理和服务功能。“今后,‘单一窗口’集成的不仅是政府部门,还应该包括港口、机场等基础服务商和银行等金融服务商,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多便利”。上海自贸区海关工作组综合组副组长杨琍说。

《方案》还提出,上海自贸区要按照国际最高标准,为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更为充分的压力测试。其中,明确提到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何为“自由贸易港区”?国际上,自由贸易港区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自由贸易区。“简单说,就是实现区港一体化,海关一线真正放开,让货物自由流动,为市场主体创造一种‘境内关外’的环境。”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陈戌源介绍。

“国际上做得好的自由贸易港区各有各的特点,同时也有共性。”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说,比如,高度开放和高效监管相结合、政府与企业紧密合作、具有便利化的全球运输条件。迪拜算是典型者,它同时拥有杰贝阿里港和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两者之间有长达24公里的全封闭物流走廊。

“我国的自由贸易港区既要参照国际通行惯例,也要研究国际投资贸易发展的最新趋势,还要结合中国贸易种类多、贸易量大的实际情况。”朱民说。

据介绍,建设自由贸易港区,上海初步的想法是不搞大拆大建,主要依靠制度创新,研究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具有国际水准的监管制度。自由贸易港区和现有保税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线管理方式的不同。至于怎么管,还需要和相关部委研究。

根据《方案》,上海自贸区要创新合作发展模式,使之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重要节点。

具体而言,上海自贸区将支持优质境外企业利用上海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吸引沿线国家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和投资者投资境内人民币资产,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表示,上海自贸区要打造成“一带一路”投融资的中心,就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深度合作。“在利用上海的资本市场方面,境外优质企业除了上市,目前可以更多利用债券市场。”

实际上,就在今年3月,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上交所申报并完成2017年首期公司债券发行。这是首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在我国发行的熊猫债券。业内人士相信,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开放,未来会有更多的“丝路债券”在国内发行。

重点改革正突破

“招生报名非常踊跃。第一期录取了约40名学员,3月底已经正式开学。”尽管今年1月初才成立,但谈及运营情况,普华永道商务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这家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据了解,上海自贸区在国内率先将“非学制类职业技能培训”向外资开放后,已接到20多家外资职业培训机构的咨询,其中3家提出了申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上述公司的开业运营,折射的是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抓落实的行动。“推进自贸区建设,既要实现政策措施的系统集成,又要在一事一件上实现具体突破。”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翁祖亮表示。

今年开年以来,上海自贸区又推进了4项改革工作。除国内首家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自贸区落地之外,在国内率先启动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进口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试点。

通过重点领域突破,自贸区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作为全国最大的化妆品进口口岸,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今年3月初在全国率先开展“审批改备案”试点后,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作为“尝鲜者”,拿到了第一个企业试点账号。

落实备案管理,相关部门可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较以往的审批周期明显压缩,为企业节约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国内消费者则有望同步体验国际最新款的非特化妆品。

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说,新政实行后,企业将据此调整相关生产供应计划,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以利于企业更好发展。

“审批改备案”只是降低准入门槛的一环。从2016年开始,浦东新区和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以解决企业“办证难”的问题。翁祖亮说,今年自贸区一方面要扩大改革覆盖面,力争把经济领域的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另一方面要优化改革方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感受度,把原来改革的五种方式(取消、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强化准入),转为三种方式(取消一批、备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

重点改革的突破,带来市场开放度的提升。过去三年间,上海自贸区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实施了54条扩大开放措施,累计吸引1800多个外资项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透露,今年将进一步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

扩大开放形成新的聚集力。截至今年2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4.4万户,其中外资企业累计8057户。全市近一半外资企业落户在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数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

在自贸区改革的支撑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意愿、能力大大提高。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上海自贸区办结境外投资项目累计1450个,其中中方投资额累计490多亿美元。“目前,上海自贸区在上海全市对外投资中的占比达到70%,企业‘走出去’的网络已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说。

重点改革的突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展现出功效。即便商务成本不低,上海自贸区所在的浦东新区依然集聚了400多家企业总部,其中跨国公司总部265家,占上海市总量的一半左右。

这靠的是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浦东和自贸区投资环境好,还有国际交流和金融中心的优势,所以我们很早就把企业总部搬到浦东,从这里走向全国和全球。”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说。

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政府的主动作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陆方舟谈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和浦东新区政府正在构筑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四梁八柱”。比如,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今年浦东将以“互联网+政务”方式重点推进“三全工程”:即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目前涉及的104个区级审批事项中,已有74个可以“网上全程,一次办成”;计划明年实现全覆盖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让群众少跑腿;通过政务云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

“双自联动”升新气

左边是国检,右边是海关。走进刚建成不久的上海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关检联合申报大厅。3月底,中心启动试点运行,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价值178万元的药品,在这里顺利通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上海首家机场区域以外的空运货物海关监管场所。这个中心把机场货站与监管仓库的功能延伸到了高科技园区,让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一站式搞定货物通关,整体通关时间由过去的2~3个工作日缩短为现在的6~10小时。

“生物企业经常进口一些有温控要求的货物,如蛋白、酶和抗体试剂等,在原来监管模式下,只能靠不断添加干冰来保障货物品质,除增加成本费用外,一些进口实验用材料一旦不能及时通关,很容易造成实验进程滞后,甚至错失与全球同步研发机会。中心的启动有助于解决这些痛点,对企业是很大的福音。”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进出口经理助理庄胜男说。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自贸区要强化区内改革同全市改革的联动、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正是上海推进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一个重要载体。

“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是上海承接的两大重要国家战略。浦东作为两大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要通过联动来实现‘1+1大于2’的化学反应。”翁祖亮说。

除了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一些基础性的创新平台,正纷纷来浦东和自贸区落户。以诺奖得主李政道命名的李政道研究所,近期公开表示正在张江科学城积极选址。该所资深教授季向东告知记者,李政道研究所的定位是“国际化”、“世界级”。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上海自贸区和浦东正在谋划“双自联动”的四个“大招”。一是推动关检机制的有效集成整合。依托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建成最为便捷的“关、检一体化”平台,探索实行“法检清单制”,进一步提高研发用进口试剂、样品和耗材等的通关效率;

二是搭建产研转化的高效平台。重点是要利用自贸的制度创新优势,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和生物医药合同生产(CMO)为突破,推动创新药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产品,同时再形成一批新的产业转化平台;

三是完善国际化、便利化的人才环境。浦东新区人社局表示,从4月中旬开始,外籍人才可凭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出具的推荐函,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可随同申请。此举将有效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区内创新创业;

四是主打张江科技城和陆家嘴金融城的“双城联动”,让科技与金融比翼齐飞。在陆家嘴金融城,持牌金融机构已近800家。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局长王华说,未来陆家嘴金融城将致力于产业集聚、金融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提升金融城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央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目前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框架已经形成,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精确改革”。比如,去年年底,央行上海总部将自由贸易账户开立的主体资格拓展到上海全市的科创企业,以支持上海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上海自贸区还将加强投贷联动试点、科技创新板建设,鼓励发行基于信用与知识产权的金融创新产品,将金融的助力作用深入到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把上海自贸区未来的开放创新比喻成“串项链”:通过设定制度性目标,倒逼相关部门将现有的经验、做法、措施等一颗颗“珍珠”,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和集成,串成制度性成果的“项链”,最终形成“枝繁叶茂”、丰满鲜活的制度体系。

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按照中央要求,通过一系列努力,到2020年将把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原标题:上海自贸区3.0版升级行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瞭望》新闻周刊推出系列报道:上海自贸区3.0版升级行动

站在三周年的起点上,上海自贸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新作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希望上海的同志们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对自贸区建设给予关注。

从2014年开始,每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团审议时都会就自贸区改革的思路和方向点题,以推动自贸区改革进展。

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陆续批准了三批共11个自贸区,形成了一个由南至北、由东至西的“1+3+7”的改革新格局。这些区域像“雁形阵”一样,承载着我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新使命。

作为“雁形阵”中的“领头雁”,站在三周年的起点上,上海自贸区如何“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新作为”?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上海自贸区进行了广泛采访,与区内的干部、群众、专家学者和市场主体深入交流,感受到了自贸区的最新脉动。

“三区一堡”成新目标

“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今年3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方案》),引来多方关注。

与2013年的总体方案、2015年的深化方案相比,被称为3.0版的自贸区建设《方案》亮点频现,让改革一线人员和市场主体有了更多“获得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上海始终把自贸区建设作为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突破口。按照习总书记对上海自贸区的要求,坚持制度创新为核心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以开放倒逼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一开头,就开宗明义。

过去三年,上海自贸区已有一百多个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彰显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但自贸区改革“碎片化”问题仍存,这对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提出了新要求。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改革系统集成的一个实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上海自贸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纳入海关、国检、海事、边检等23个部门,通过一个平台兼容不同监管系统的“方言”,打破了信息“孤岛”,消除了系统“堵点”。

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基中算过一笔账:公司每年报关货物50万票以上,过去每一票都要两个报关员和一个报检员。实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后,报检报关同时进行,人力成本估计可下降30%左右,办理时间也缩短了,进而减少了货物在港区的压存费用。

上海市口岸办表示,今年争取让更多部门参与到“单一窗口”建设,纳入更多管理和服务功能。“今后,‘单一窗口’集成的不仅是政府部门,还应该包括港口、机场等基础服务商和银行等金融服务商,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多便利”。上海自贸区海关工作组综合组副组长杨琍说。

《方案》还提出,上海自贸区要按照国际最高标准,为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更为充分的压力测试。其中,明确提到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何为“自由贸易港区”?国际上,自由贸易港区通常被视为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自由贸易区。“简单说,就是实现区港一体化,海关一线真正放开,让货物自由流动,为市场主体创造一种‘境内关外’的环境。”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陈戌源介绍。

“国际上做得好的自由贸易港区各有各的特点,同时也有共性。”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说,比如,高度开放和高效监管相结合、政府与企业紧密合作、具有便利化的全球运输条件。迪拜算是典型者,它同时拥有杰贝阿里港和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两者之间有长达24公里的全封闭物流走廊。

“我国的自由贸易港区既要参照国际通行惯例,也要研究国际投资贸易发展的最新趋势,还要结合中国贸易种类多、贸易量大的实际情况。”朱民说。

据介绍,建设自由贸易港区,上海初步的想法是不搞大拆大建,主要依靠制度创新,研究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具有国际水准的监管制度。自由贸易港区和现有保税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线管理方式的不同。至于怎么管,还需要和相关部委研究。

根据《方案》,上海自贸区要创新合作发展模式,使之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重要节点。

具体而言,上海自贸区将支持优质境外企业利用上海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吸引沿线国家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和投资者投资境内人民币资产,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表示,上海自贸区要打造成“一带一路”投融资的中心,就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金融市场的深度合作。“在利用上海的资本市场方面,境外优质企业除了上市,目前可以更多利用债券市场。”

实际上,就在今年3月,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在上交所申报并完成2017年首期公司债券发行。这是首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在我国发行的熊猫债券。业内人士相信,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开放,未来会有更多的“丝路债券”在国内发行。

重点改革正突破

“招生报名非常踊跃。第一期录取了约40名学员,3月底已经正式开学。”尽管今年1月初才成立,但谈及运营情况,普华永道商务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这家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据了解,上海自贸区在国内率先将“非学制类职业技能培训”向外资开放后,已接到20多家外资职业培训机构的咨询,其中3家提出了申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上述公司的开业运营,折射的是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抓落实的行动。“推进自贸区建设,既要实现政策措施的系统集成,又要在一事一件上实现具体突破。”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翁祖亮表示。

今年开年以来,上海自贸区又推进了4项改革工作。除国内首家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自贸区落地之外,在国内率先启动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进口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试点。

通过重点领域突破,自贸区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作为全国最大的化妆品进口口岸,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今年3月初在全国率先开展“审批改备案”试点后,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作为“尝鲜者”,拿到了第一个企业试点账号。

落实备案管理,相关部门可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较以往的审批周期明显压缩,为企业节约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国内消费者则有望同步体验国际最新款的非特化妆品。

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说,新政实行后,企业将据此调整相关生产供应计划,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以利于企业更好发展。

“审批改备案”只是降低准入门槛的一环。从2016年开始,浦东新区和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以解决企业“办证难”的问题。翁祖亮说,今年自贸区一方面要扩大改革覆盖面,力争把经济领域的许可事项全部纳入;另一方面要优化改革方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感受度,把原来改革的五种方式(取消、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强化准入),转为三种方式(取消一批、备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

重点改革的突破,带来市场开放度的提升。过去三年间,上海自贸区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实施了54条扩大开放措施,累计吸引1800多个外资项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透露,今年将进一步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

扩大开放形成新的聚集力。截至今年2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企业4.4万户,其中外资企业累计8057户。全市近一半外资企业落户在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数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

在自贸区改革的支撑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意愿、能力大大提高。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上海自贸区办结境外投资项目累计1450个,其中中方投资额累计490多亿美元。“目前,上海自贸区在上海全市对外投资中的占比达到70%,企业‘走出去’的网络已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尚玉英说。

重点改革的突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展现出功效。即便商务成本不低,上海自贸区所在的浦东新区依然集聚了400多家企业总部,其中跨国公司总部265家,占上海市总量的一半左右。

这靠的是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浦东和自贸区投资环境好,还有国际交流和金融中心的优势,所以我们很早就把企业总部搬到浦东,从这里走向全国和全球。”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说。

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政府的主动作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陆方舟谈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和浦东新区政府正在构筑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四梁八柱”。比如,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今年浦东将以“互联网+政务”方式重点推进“三全工程”:即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目前涉及的104个区级审批事项中,已有74个可以“网上全程,一次办成”;计划明年实现全覆盖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让群众少跑腿;通过政务云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

“双自联动”升新气

左边是国检,右边是海关。走进刚建成不久的上海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关检联合申报大厅。3月底,中心启动试点运行,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价值178万元的药品,在这里顺利通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上海首家机场区域以外的空运货物海关监管场所。这个中心把机场货站与监管仓库的功能延伸到了高科技园区,让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一站式搞定货物通关,整体通关时间由过去的2~3个工作日缩短为现在的6~10小时。

“生物企业经常进口一些有温控要求的货物,如蛋白、酶和抗体试剂等,在原来监管模式下,只能靠不断添加干冰来保障货物品质,除增加成本费用外,一些进口实验用材料一旦不能及时通关,很容易造成实验进程滞后,甚至错失与全球同步研发机会。中心的启动有助于解决这些痛点,对企业是很大的福音。”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进出口经理助理庄胜男说。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自贸区要强化区内改革同全市改革的联动、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正是上海推进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一个重要载体。

“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是上海承接的两大重要国家战略。浦东作为两大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要通过联动来实现‘1+1大于2’的化学反应。”翁祖亮说。

除了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一些基础性的创新平台,正纷纷来浦东和自贸区落户。以诺奖得主李政道命名的李政道研究所,近期公开表示正在张江科学城积极选址。该所资深教授季向东告知记者,李政道研究所的定位是“国际化”、“世界级”。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上海自贸区和浦东正在谋划“双自联动”的四个“大招”。一是推动关检机制的有效集成整合。依托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建成最为便捷的“关、检一体化”平台,探索实行“法检清单制”,进一步提高研发用进口试剂、样品和耗材等的通关效率;

二是搭建产研转化的高效平台。重点是要利用自贸的制度创新优势,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和生物医药合同生产(CMO)为突破,推动创新药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产品,同时再形成一批新的产业转化平台;

三是完善国际化、便利化的人才环境。浦东新区人社局表示,从4月中旬开始,外籍人才可凭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出具的推荐函,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可随同申请。此举将有效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区内创新创业;

四是主打张江科技城和陆家嘴金融城的“双城联动”,让科技与金融比翼齐飞。在陆家嘴金融城,持牌金融机构已近800家。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局长王华说,未来陆家嘴金融城将致力于产业集聚、金融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提升金融城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央行上海总部相关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目前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框架已经形成,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精确改革”。比如,去年年底,央行上海总部将自由贸易账户开立的主体资格拓展到上海全市的科创企业,以支持上海的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上海自贸区还将加强投贷联动试点、科技创新板建设,鼓励发行基于信用与知识产权的金融创新产品,将金融的助力作用深入到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把上海自贸区未来的开放创新比喻成“串项链”:通过设定制度性目标,倒逼相关部门将现有的经验、做法、措施等一颗颗“珍珠”,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和集成,串成制度性成果的“项链”,最终形成“枝繁叶茂”、丰满鲜活的制度体系。

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按照中央要求,通过一系列努力,到2020年将把上海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原标题:上海自贸区3.0版升级行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