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发布“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聚焦五大领域,其中之一是建设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7月31日,上海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有足够的平台和条件来打造一个足以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
申卫华指出,近年来,上海紧紧围绕“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开展外贸口岸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如今已经成为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货物进出口口岸。仅2018年上半年,上海口岸进口货物总额就达到17531.8亿元,占全国26.5%。同时,上海还集聚了一批高能级企业,其中有超过30家企业的进口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申卫华说,在口岸建设过程中,上海积极推动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创新进口贸易方式,改善贸易便利化条件,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依托外高桥自贸试验区的功能措施,上海吸引了一大批业务多元化的总部型经济企业入驻,并建设起了专业贸易平台和国别(地区)商品中心,而外高桥国际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也成为全市进口贸易主要产业集聚区。
在采访中,魏德米勒(上海)电联接公司亚太区物流总监史志斌表示,自贸区灵活便利的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驾护航条件。他举例说,自贸区的“分送集报”功能使得企业大大缩短了交货周期,也改善了企业自身的现金流状况。魏德米勒是来自德国的一家电气工程公司,2001年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注册成立了魏德米勒(上海)电联接公司,并于2011年在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了亚太物流中心。
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及进口高端消费品事业部负责人曲品南也对外高桥自贸区推出的多项进口报关报检便利化措施表达了极大的肯定。他表示,得益于便利化举措,公司不仅缩短了产品进口通关时间,而且为多家欧美大型企业在自贸区设立了亚太分拨中心,不但覆盖整个中国市场,还辐射到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
针对即将到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亲任团长,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任秘书长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交易团近日宣告成立。为了最大限度高效、有效促进成交,上海交易团设计了“2+4+18”的组织构架,通过政府、企业、社会资源的集成,形成了首届进口博览会采购成交的立体交易保障体系,并搭建了“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线上线下两大平台,实现“参展一周、服务一年”。
所谓“2”是指“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线上和线下两大平台,“4”即为四大采购商联盟,“18”指组建包括16个区分团和国资分团、服务贸易分团在内的18个分团。
此外,上海市内的保税展示零售中心也有望在进博会前落地。
据申卫华介绍,上海市口岸办、上海海关、上海边检总站、市出入境管理局等19个部门联合制定了进口博览会展品和人员进出境便利通关方案,为进博会量身打造涵盖展前、展中、展后的一系列安排。他表示,上海要争取以进博会为契机,打造服务全国的进口贸易专业服务平台。
申卫华在采访中还表示,要真正做到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还要继续完善口岸功能,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资金结算功能,建设智慧口岸并争取将全国企业纳入上海企业的供应链环节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