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兰桂坊那家最有名的翠华,没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兰桂坊那家最有名的翠华,没了

兰桂坊翠华餐厅的关闭,是翠华集团,乃至港式餐饮危机的具现。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卢奕贝

编辑 | 牙韩翔

“兰桂坊翠华灯下见啦。”在中环兰桂坊附近,威灵顿街上的那间翠华餐厅,已经成为了港岛的一个地标。

这家翠华餐厅24小时营业,白天这里是中环精英们的饭堂,到了午夜,这里是人们在兰桂坊酒馆大醉一番后的最佳宵夜地。而也由于店内灯火通明,它被香港人戏称为“兰桂坊照妖镜”,可以照出昏暗光影中模糊不清的面孔,以及酒精之下吐露的真心。

现在,这盏翠华餐厅的霓虹灯熄灭了。

3月22日,兰桂坊翠华餐厅在下午5点提前收市后,正式开始了不知归期的停业。

翠华集团对媒体表示,兰桂坊翠华餐厅的暂时停业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市民减少外出用餐,为了有效控制成本而做出的决定。有员工透露,自由行旅客减少,加上中环办公室实施在家工作,近期这家翠华餐厅的生意下跌了约三分之二。

兰桂坊协会总监张素媚3月20日在电台节目中透露,因前几日香港新增确诊病例中,有不少曾到访过兰桂坊,导致这里的商户生意大受打击。

一些香港市民在翠华餐厅门前合照留念。

截至3月22日,根据香港卫生署简报,香港累计确诊317例,当日新增的44例中,有15例为本地感染,包括曾去兰桂坊聚会或工作、参加私人派对的人士。

兰桂坊翠华餐厅的歇业,只是这家公司过去大半年来所有危机的一例。

2019年8月,受香港社会动荡影响,翠华集团已将位于核心商区铜锣湾谢斐道、景龙街的两间分店关闭。该公司截至9月底的2019年中期财报显示,翠华集团实现营收8.38亿港元,同比减少6.4%,亏损4450.2万港元,去年同期其净利润为1441万港元。这是翠华集团2012年在香港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到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香港肆虐,翠华集团又关闭了位于佐敦的白加士街的分店。2月7日,翠华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成立危机处理委员会,并宣布全体董事局及高管自2月1日起减薪30%,为期三个月,视疫情变化做进一步调整。

而根据香港统计处3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整个香港餐饮服务活动业的失业率及就业不足率已高达7.5%及3.5%。

翠华餐厅几乎可以被视为茶餐厅的代表,它的兴衰也凝聚着港式餐饮的变化。

自1950年代起,香港开始有了冰室,最早只售饮料与糕饼小食,重在便宜且快捷,是茶餐厅的前身。翠华餐厅也在1967年应运而生,位于香港旺角甘霖道,客群主要是附近卖鸡蛋的工人。

8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带动了餐饮市场的繁荣,茶餐厅逐渐成为香港餐饮市场的主流。在菠萝油、冻奶茶、鸡尾包以外,也开始卖炒粉面饭与咖喱等主餐。1989年,第一间翠华餐厅在香港新浦开业,开启这家茶餐厅的辉煌。到1998年,兰桂坊翠华餐厅开业,凭借24小时营业的特色,它迅速吸引了周边“喜爱夜蒲”的消费者,以及加班至深夜的上班族。

翠华餐厅的经典食物。

但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土地面积1106.34平方公里的城市,它不足以容纳翠华集团的野心。2009年,顺应彼时港式茶餐厅在全国流行的风潮,翠华集团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位于中国内地的分店。

在内地的扩张让翠华集团的经营之路越走越顺,到2012年,翠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HK.1314),成为业内首间上市的茶餐厅。截至2013年3月31日,翠华集团在内地录得收入2.04亿港元,同比增长152.1%。只那一年,公司在内地就新开了5家门店。

但好景不长,随着人们对香港文化的情怀滤镜褪去,翠华餐厅这类茶餐厅在内地要直面同业竞争时,似乎并没有太大优势。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过,对于内地消费者而言,翠华餐厅与其他人均在百元以上的餐厅无异,人们在其中的社交用餐因素远大于一顿便餐。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的餐饮市场在资本的大量涌入之下,创新被激活,人们可选择的餐厅太多了。

从2014年起,翠华集团的年收益增长率便逐年递减。从2017财年起,公司的收益变为负增长状态,2018年收益下跌0.3%。财报中称,收益减少主要由于上个财政年度及本财政年度上半年关闭若干家餐厅、回顾期内国内消费气氛疲弱及竞争激烈所致。

兰桂坊翠华餐厅暂停营业。

翠华集团随后便开始了一系列变革,首先是掌舵人的更替。2016年11月,翠华集团主席李远康的儿子李祉键被任命为执行董事、集团业务发展总监,负责带集团新业务发展、项目发展及租赁事宜。2019年,这位34岁的年轻二代被任命为行政总裁,并将继续出任执行董事。

在李祉键的带领下,翠华在2017至2018年的一年里,推出了五个新品牌,包括日本烧肉丼饭专门店“廿一堂”、以日本面粉及天然发酵技术制作面包的“BEATBakery”、位于西九龙高铁站及香港中环大馆的“轻。快翠”、香港金钟的日式简易料理的店“千羽堂”和提供海南鸡及咖喱自取服务的餐厅“花盛”。到2019年8月,还曾低调开设了新品牌“翠华冰厅”,主打中等价位的融合菜式。

不难看出,李祉键想要从不同的细分市场中获取客流。而这些新品牌,也一改了茶餐厅的风格,并且主打年轻客群。譬如“廿一堂”主打的是日式丼饭,迎合香港年轻人对于日式餐饮的青睐,与此同时,这家餐厅自助点餐、自助取餐与自助回收,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人工成本。

“轻。快翠”餐厅则更像是年轻化版的高端茶餐厅。它的一家门店开在了当地年轻人聚集地大馆。餐厅的设计风格以及物料,也都是简明轻快的风格,而非老一代茶餐厅的装饰。

“轻。快翠”餐厅。
“轻。快翠”仍是香港茶餐厅的常餐为主。

“全新品牌充满活力及时代感,主打轻便简餐市场,把握年青顾客对中高端日式快餐店及健康轻食的需求,进一步开拓收入来源,实现规模效益及继续提高市场渗透率。”李远康曾如此对外谈论这些新品牌。

不过从翠华集团截至9月底的2019年中期财报来看,这些新品牌仍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目前仍然只是起步阶段。诚然,似乎在当今商业社会,没有一种模式能够亘古垂青。在两轮冲击之下,曾经风光的翠华餐厅也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毋庸置疑,翠华餐厅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但它能否成为一个餐饮品牌转型的经典案例,如同兰桂坊那盏硕大的翠华餐厅霓虹灯何时再亮起来一样,目前谁也不知答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兰桂坊那家最有名的翠华,没了

兰桂坊翠华餐厅的关闭,是翠华集团,乃至港式餐饮危机的具现。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卢奕贝

编辑 | 牙韩翔

“兰桂坊翠华灯下见啦。”在中环兰桂坊附近,威灵顿街上的那间翠华餐厅,已经成为了港岛的一个地标。

这家翠华餐厅24小时营业,白天这里是中环精英们的饭堂,到了午夜,这里是人们在兰桂坊酒馆大醉一番后的最佳宵夜地。而也由于店内灯火通明,它被香港人戏称为“兰桂坊照妖镜”,可以照出昏暗光影中模糊不清的面孔,以及酒精之下吐露的真心。

现在,这盏翠华餐厅的霓虹灯熄灭了。

3月22日,兰桂坊翠华餐厅在下午5点提前收市后,正式开始了不知归期的停业。

翠华集团对媒体表示,兰桂坊翠华餐厅的暂时停业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市民减少外出用餐,为了有效控制成本而做出的决定。有员工透露,自由行旅客减少,加上中环办公室实施在家工作,近期这家翠华餐厅的生意下跌了约三分之二。

兰桂坊协会总监张素媚3月20日在电台节目中透露,因前几日香港新增确诊病例中,有不少曾到访过兰桂坊,导致这里的商户生意大受打击。

一些香港市民在翠华餐厅门前合照留念。

截至3月22日,根据香港卫生署简报,香港累计确诊317例,当日新增的44例中,有15例为本地感染,包括曾去兰桂坊聚会或工作、参加私人派对的人士。

兰桂坊翠华餐厅的歇业,只是这家公司过去大半年来所有危机的一例。

2019年8月,受香港社会动荡影响,翠华集团已将位于核心商区铜锣湾谢斐道、景龙街的两间分店关闭。该公司截至9月底的2019年中期财报显示,翠华集团实现营收8.38亿港元,同比减少6.4%,亏损4450.2万港元,去年同期其净利润为1441万港元。这是翠华集团2012年在香港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到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香港肆虐,翠华集团又关闭了位于佐敦的白加士街的分店。2月7日,翠华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成立危机处理委员会,并宣布全体董事局及高管自2月1日起减薪30%,为期三个月,视疫情变化做进一步调整。

而根据香港统计处3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整个香港餐饮服务活动业的失业率及就业不足率已高达7.5%及3.5%。

翠华餐厅几乎可以被视为茶餐厅的代表,它的兴衰也凝聚着港式餐饮的变化。

自1950年代起,香港开始有了冰室,最早只售饮料与糕饼小食,重在便宜且快捷,是茶餐厅的前身。翠华餐厅也在1967年应运而生,位于香港旺角甘霖道,客群主要是附近卖鸡蛋的工人。

8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带动了餐饮市场的繁荣,茶餐厅逐渐成为香港餐饮市场的主流。在菠萝油、冻奶茶、鸡尾包以外,也开始卖炒粉面饭与咖喱等主餐。1989年,第一间翠华餐厅在香港新浦开业,开启这家茶餐厅的辉煌。到1998年,兰桂坊翠华餐厅开业,凭借24小时营业的特色,它迅速吸引了周边“喜爱夜蒲”的消费者,以及加班至深夜的上班族。

翠华餐厅的经典食物。

但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土地面积1106.34平方公里的城市,它不足以容纳翠华集团的野心。2009年,顺应彼时港式茶餐厅在全国流行的风潮,翠华集团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位于中国内地的分店。

在内地的扩张让翠华集团的经营之路越走越顺,到2012年,翠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HK.1314),成为业内首间上市的茶餐厅。截至2013年3月31日,翠华集团在内地录得收入2.04亿港元,同比增长152.1%。只那一年,公司在内地就新开了5家门店。

但好景不长,随着人们对香港文化的情怀滤镜褪去,翠华餐厅这类茶餐厅在内地要直面同业竞争时,似乎并没有太大优势。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过,对于内地消费者而言,翠华餐厅与其他人均在百元以上的餐厅无异,人们在其中的社交用餐因素远大于一顿便餐。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的餐饮市场在资本的大量涌入之下,创新被激活,人们可选择的餐厅太多了。

从2014年起,翠华集团的年收益增长率便逐年递减。从2017财年起,公司的收益变为负增长状态,2018年收益下跌0.3%。财报中称,收益减少主要由于上个财政年度及本财政年度上半年关闭若干家餐厅、回顾期内国内消费气氛疲弱及竞争激烈所致。

兰桂坊翠华餐厅暂停营业。

翠华集团随后便开始了一系列变革,首先是掌舵人的更替。2016年11月,翠华集团主席李远康的儿子李祉键被任命为执行董事、集团业务发展总监,负责带集团新业务发展、项目发展及租赁事宜。2019年,这位34岁的年轻二代被任命为行政总裁,并将继续出任执行董事。

在李祉键的带领下,翠华在2017至2018年的一年里,推出了五个新品牌,包括日本烧肉丼饭专门店“廿一堂”、以日本面粉及天然发酵技术制作面包的“BEATBakery”、位于西九龙高铁站及香港中环大馆的“轻。快翠”、香港金钟的日式简易料理的店“千羽堂”和提供海南鸡及咖喱自取服务的餐厅“花盛”。到2019年8月,还曾低调开设了新品牌“翠华冰厅”,主打中等价位的融合菜式。

不难看出,李祉键想要从不同的细分市场中获取客流。而这些新品牌,也一改了茶餐厅的风格,并且主打年轻客群。譬如“廿一堂”主打的是日式丼饭,迎合香港年轻人对于日式餐饮的青睐,与此同时,这家餐厅自助点餐、自助取餐与自助回收,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人工成本。

“轻。快翠”餐厅则更像是年轻化版的高端茶餐厅。它的一家门店开在了当地年轻人聚集地大馆。餐厅的设计风格以及物料,也都是简明轻快的风格,而非老一代茶餐厅的装饰。

“轻。快翠”餐厅。
“轻。快翠”仍是香港茶餐厅的常餐为主。

“全新品牌充满活力及时代感,主打轻便简餐市场,把握年青顾客对中高端日式快餐店及健康轻食的需求,进一步开拓收入来源,实现规模效益及继续提高市场渗透率。”李远康曾如此对外谈论这些新品牌。

不过从翠华集团截至9月底的2019年中期财报来看,这些新品牌仍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目前仍然只是起步阶段。诚然,似乎在当今商业社会,没有一种模式能够亘古垂青。在两轮冲击之下,曾经风光的翠华餐厅也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毋庸置疑,翠华餐厅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但它能否成为一个餐饮品牌转型的经典案例,如同兰桂坊那盏硕大的翠华餐厅霓虹灯何时再亮起来一样,目前谁也不知答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