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黄月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由153位文化人士签署的《一封关于公正与公开辩论的信》和电影版音乐剧《汉密尔顿》。
《一封关于公正和公共辩论的信》:政治正确将走向何方?
近日,随着反种族歧视运动在全美蔓延,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开始站住来呼吁人们正视少数族裔面临的社会不公,并承诺将改变由白人主导艺术和学术机构的现状。然而,美国《哈泼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于7月7日刊登的一篇题为《一封关于公正和公开辩论的信》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迅速在社交网络发酵。这封公开信由153名艺术家、作家和学者共同签署,其中包括知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学者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女权主义活动家格洛丽亚·斯泰纳姆(Gloria Steinem),以及近日因发表有关跨性别群体的言论而备受争议的《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罗琳。
首先,这封信肯定了目前人们“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强烈抗议”以及“对警方进行早就该有的改革”,但随即指出,这种必要的诉求也使得一种“不宽容的气氛”正在社会蔓延,而这“很可能削弱我们公共辩论的传统和对差异性的包容,甚至导致意识形态的一致性”。支持者们认为,如今,对相反意见的不宽容,公开羞辱和排斥的流行,以及把复杂的政策问题消解于盲目的道德确定性的倾向普遍存在于公共话题的讨论中,这不仅有损自由社会的命脉,也会削弱每个公民的民主参与的能力。因此,公开信强调,人们应当认识到反对言论的价值,保留善意争论的可能,“淘汰不好的想法应当依靠曝光、争论和说服,而不是逼它们噤声和消失。”
这封信的发起人,《哈泼斯杂志》专栏作家托马斯·查特顿·威廉姆斯(Thomas Chatterton Williams)对《纽约时报》表示,他不希望人们将这封信视为对抗议活动作出的反应。对他来说,发起这封信的原因很清楚:“这是在捍卫人们能够自由地发言和思考,而不用担心惩罚或报复;是在保护人们有权提出不同意见,而不必担心自己的工作。”威廉姆斯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事件,譬如前不久美国国家书评奖委员会(National Book Critics)超过半数的董事会成员因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声明而辞职,美国诗歌基金会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此外还有公司职员因在社交网络上的不当发言而被解雇。
威廉姆斯特别指出,这封信由一群多元的联名者签署的,其中包括黑人思想家、穆斯林思想家、犹太思想家,跨性别者和同性恋者,老人和年轻人,右翼和左翼。他希望这能反映出,信中提倡的价值观是广泛存在且为不同的人群所共有的。
然而,这封信在公开发表后还是迅速招致了各方的批评。《洛杉矶时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信中模糊的指向性和缺乏具体细节是它受到猛烈抨击的原因。从人们混杂的回应中可以看出,一些人认为这封信是对抗议活动的批评,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对网络欺凌、暴民统治和数字挖掘的必要纠正,还有人将其视为对J.K.罗琳及其性别观念的支持。这些争论说明,公开信试图讨论的“反自由主义”的社会风险并没有像其所说的具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反而,在一场全球流行病和一场反对执法部门长期的种族暴行的全球起义中,让人们严肃地谈论“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道德和社会风险显得不合时宜。“匆忙做出判断可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坚持‘凡事都有两面性’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作者写道。
《卫报》专栏作家Nesrine Malik也表示,对“取消文化”的担忧显然是这封信的主旨(即使信中没有提出这一概念),但它将几种不同的现象置于同一个贬损的标签之下,难免令人感到困惑。更何况,在谴责“取消文化”之前,这封信甚至没能对“取消文化”建立一个一致的定义。另一方面,正如《卫报》专栏作家Jonathan Freedland所说,有关言论自由的争论早已不是新鲜事,而这封信就像许多公开信一样,是对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实际上是显而易见的——一份没什么开创性的文本。但Freedland也指出,这封信没有被当作是一种陈词滥调,而是引起了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文本底部列出了签署者的名字。有一个名字尤其引起了人们的愤怒:J.K.罗琳。很多人认为她不应该被包括在这样的声明中,因为她的观点已经将她置于可接受的话语范围之外。
事实上,针对签名者的负面言论并不少见。一些批评者认为,签署这封信的大部分人拥有“比多数人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他们并没有被噤声的危险。一位用户在Twitter上写道:“如果不是因为有一部分签名者最近也做了他们在信中应该反对的有害行为,我会认真对待哈泼斯的信。”
或许正因如此,在公开信发表当日,至少有两名签名者公开表示与该信件保持距离。作家詹妮弗·芬尼·博伊兰(Jennifer Finney Boylan)在Twitter上表示:“不知道还有谁在这封信上签了名。我认为我是在支持一个尽管言辞模糊,但善意的、反对网络羞辱的信息。我愿意承担这封信导致的后果,对此我感到很抱歉。”另一位签名者,历史学家Kerri Greenidge则直接声明她不支持这封信,并要求《哈泼斯杂志》撤回签名。
对此,威廉姆斯回应道,这份文件的签名者是“赞同信中所阐述的观点,而不是每个共同签名者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所持有的所有观点”。另一位签名者、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理查德·汤普森·福特(Richard Thompson Ford)也对《华盛顿邮报》表示,他签名并不是为了支持或捍卫其他签名者所说、所写或所做的一切。他补充说:“我们同意这封信的内容,但毫无疑问在很多其他事情上存在分歧。”
电影版音乐剧《汉密尔顿》:颠覆白人角色传统叙事了吗?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10月上映的电影版音乐剧《汉密尔顿》改为在今年7月3日上线Disney+。过去的十天内,该剧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也引发了音乐剧迷们对整部剧的编剧、作曲以及人物设定等方面的讨论。
《汉密尔顿》取材于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人生经历,讲述了汉密尔顿如何一步步从一个移民美国的孤儿成为华盛顿的左膀右臂,也让观众见证了一段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历史。该剧于2015年首次登上百老汇的理查德·罗杰斯大剧院,2016年6月被制作成影片。与传统音乐剧不同,《汉密尔顿》以嘻哈、爵士乐、蓝调和百老汇的音乐为特色,对历史做出了全新的演绎,而编剧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在选角的种族和肤色上的突破性做法,也使得这部剧对美国文化、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音乐方面,公众号“北青艺评”的文章指出,《汉密尔顿》虽不是第一部将嘻哈用于百老汇音乐剧的作品,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将以嘻哈为主的时尚曲风与百老汇的重戏剧表现进行缜密的内在承接,这得益于米兰达年轻化的音乐品味和对百老汇音乐传统的深入认知。普通人对百老汇音乐剧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它的舞蹈场面、抒情甚至煽情的旋律、男欢女爱的题材等,但《汉密尔顿》对音乐的运用显然不只是为了舞蹈或抒情,而是用来讲述故事和描写人物的。譬如,剧中的开场曲就将原著中一百多页的内容高度浓缩为一段四分多钟的说唱,这与那些想靠拼凑流行乐吸引年轻观众的剧作截然不同。
《新京报》也在点评《汉密尔顿》时强调了米兰达在编曲上的别出心裁。作者注意到,米兰达给剧中每个角色都配有不同风格的嘻哈音乐,以符合人设。例如,对于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他“饶舌的时候是一板一眼,像个节拍器一样,因为那种风格和他的思考方式很相似”;而法国贵族拉法耶特的饶舌节奏则经过了从简单到高速的转变,因为他在剧情中有一个琢磨的过程。快速的嘻哈节奏和海量的歌词内容使《汉密尔顿》可以在短短几十秒内蕴藏大量典故,引人回味。
另一方面,米兰达在剧中安排多位非裔和拉丁裔演员扮演白人角色(例如三位美国国父汉密尔顿、杰弗逊、华盛顿)的做法也备受瞩目。“澎湃新闻”作者阿水指出,《汉密尔顿》最大的创举就是以“篡改”部分历史真实为代价,由少数族裔扮演白人历史人物,用他们的语言和音乐讲故事。虽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是白皮肤的精英,但精神和气质上却与少数族裔演员和黑人音乐的旺盛生命力相通,反而是跟百老汇的精致高雅有隔阂,而更为街头的嘻哈乐也比传统音乐剧的语言更接近移民的面貌。
米兰达本人也承认,使用有色人种演员来讲述白人的故事是他刻意为之,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像美国现在的样子”。在接受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采访时,百老汇导演巴约克·李也称赞了《汉密尔顿》演员阵容带给百老汇的影响:“《汉密尔顿》为百老汇带来了难得一见的多样性。放在以前,让非裔黑人演乔治·华盛顿、波多黎各人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难以想象的,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正如文章指出的,《汉密尔顿》的特殊编排所传达出的价值观和政治意涵早已突破了音乐剧领域,特别是在当下美国反种族歧视的浪潮中,人们看到它讲述的历史和社会现实相互交错——剧组演员的种族多元化,暗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各族裔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汉密尔顿等人建国初的梦想与信条,与当今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导致的全国性示威构成了巨大的反差。
但仅就人物和剧情而言,《汉密尔顿》颠覆白人角色传统叙事的做法并非无懈可击。《纽约时报》作者Maya Phillips就注意到,正是由于《汉密尔顿》使用有色人种出演白人角色,它也不得不根据演员阵容改变故事的讲述方式,而这部剧的问题之一就是它忽略了剧中主要人物与奴隶制的关系。Twiiter上也有不少批评者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这部剧获得好评而过度美化一些历史人物,忘记了许多开国元勋都是奴隶主的事实。
在文章中,Maya Phillips也谈到了“无肤色差别选角”(colorblind casting)在现实中执行的困难。“无肤色差别选角的麻烦可能不是演员本身,而是演员可能会抹去重新塑造的角色的身份。”作者认为,无论在动画、电视剧、电影还是舞台上,完全忽略演员的种族身份、将所有经验都视为可转化的,很难不造成与现实的偏差。事实上,无肤色差别选角也不能让有色人种在萤幕上得到真正的平等,真正有效的做法是让他们进入艺术创作的机构,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为他们改编的故事。
参考资料:
Artists and Writers Warn of an ‘Intolerant Climate.’ Reaction Is Swift.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7/arts/harpers-letter.html
Column: ‘Cancel culture’ is not the problem. The Harper’s letter is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story/2020-07-09/cancel-culture-harpers-letter
Is free speech under threat from 'cancel culture'? Four writers respond
Letter signed by J.K. Rowling, Noam Chomsky warning of stifled free speech draws mixed reviews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2020/07/08/letter-harpers-free-speech/
《阿特伍德等153位文化名人发表公开信,呼吁警惕公共辩论中的审查风气》
《<汉密尔顿>“上线”豆瓣评分9.7,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看到了》
https://mp.weixin.qq.com/s/U3heuZ1Cs-Uq5nK5xww_zA
《我们这一代最好的音乐剧,揭秘9.6分神作<汉密尔顿>》
https://mp.weixin.qq.com/s/1FjBqteP7Teoip1g9BWbgg
《过去的历史,今天的叙事:音乐剧<汉密尔顿>暗含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汉密尔顿>:一部伟大的音乐剧,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175270
‘Hamilton,’ ‘The Simpsons’ and the Problem With Colorblind Casting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8/arts/television/hamilton-colorblind-casting.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