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陷入疯狂的锂资源,动力电池厂商布局加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陷入疯狂的锂资源,动力电池厂商布局加速

锂资源供不应求,已经给动力电池的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文 | DoNews 尹太白

编辑 | 杨博丞

上游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企,下游新能源汽车扩产不断、销量暴增,处于中游的动力电池行业被推至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来自上海有色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30日,电池级碳酸锂报27.1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412.3%,同比上涨427.2%,超出市场预期,创下了历史新高。而截至1月4日,电池级碳酸锂的报价已突破30万元/吨。

事实上,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迎来了第三轮涨势。2021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5万元/吨增长至8.6万元/吨,到了8月,又从8.6万元/吨飙升至18万元/吨,而进入12月以后,其价格甚至突破20万元/吨至近30万元/吨,月内涨幅超过30%。

不仅是电池级碳酸锂,锂辉石、氢氧化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四种原材料的价格也较年初分别上涨了489%、347%、168%和104%。

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动力电池厂商很快做出了反应。LG新能源、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三星SDI等纷纷公布了调价策略,提价幅度在5%-20%不等。

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受到了波及,并迅速调整售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后轮驱动版调整为26.5652万元,较此前售价上调1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调整为30.1840万元,较此前售价上调2.1088万元。

“新能源汽车厂商上调售价,除了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芯片影响之外,锂原材料供不应求也是其中一大原因。”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锂属于有限资源,随着对锂矿的消耗加速,会导致动力电池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抬升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国泰君安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锂价每上涨10万元,对应每辆车原材料成本将增加3500-4000元。

锂资源短缺,动力电池厂商面临严峻考验

锂资源短缺的局面正让动力电池厂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据DoNews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锂资源的总量分布极其有限,地壳丰度仅为0.006%。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全球的锂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智利、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玻利维亚等国。其中,智利已探明且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锂矿储量为920万吨,占全球锂资源的44%,位列全球第一,但落后的开发进度使其在锂产量上落后于澳大利亚。

中国的锂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受限于开采技术和成本仍高度依赖进口,国泰君安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70%的锂资源都需要进口。”

作为锂资源下游主要需求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加剧了锂电池原材料的短缺程度。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5.7万辆,同比增长131.3%,环比增长15%。2021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2.7%,较去年仅5.4%的渗透率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2021年11月,国内动力电池的产量为28.23GWh,同比增长121.8%,环比增长12.4%,其中,三元锂电池的产量为10.39GWh,同比增长42.5%;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为17.8 GWh,同比增长229.2%。预计2022年需求端将持续旺盛。

在巨大的需求量与严重依赖进口的矛盾之下,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成本均在提升。前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解释,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50%,而正极材料占动力电池成本的30%-45%,而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导致动力电池厂商只能将成本向下转移给新能源汽车厂商,而新能源汽车厂商最终通过降补、提价等方式又将成本转移给了消费者。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直接决定着各家厂商的销量情况。由于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企和动力电池厂商强势的议价能力,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亲自下场布局动力电池产业。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特斯拉。2020年9月,在特斯拉举办的“电池日”活动上,被暂时命名为“4680电芯”的全新车载电池产品正式问世。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特斯拉从电芯的结构和材料上,都进行了革新,“4680电芯的单体能量提升了5倍,输出功率提升了6倍,续航能力提升了16%。”

不仅是特斯拉,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大众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12家新能源汽车厂商进入或即将进入动力电池领域。

不过,新能源汽车厂商亲自下场布局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但却并不能解决锂资源短缺带来的掣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南美盐湖和澳洲锂矿扩产进度不乐观,而国内增量有限,2022年锂资源供给仍将面临较大缺口。

打响全球锂资源争夺战

锂资源短缺,导致全球范围内围绕锂资源的争夺战正愈演愈烈,而这从澳大利亚四大锂矿之一Pilbara锂矿公司的锂精矿被拍出天价一事上便可见一斑。

2021年9月,Pilbara锂矿公司在BMX电子平台上拍卖了8000吨锂精矿,此前市场预测最终拍卖价格会在1650-2000美元/吨之间,但令人震惊的是,其最终拍卖价竟然高达224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约为1.44万元/吨,创下历史新高。

为了抵抗上游锂电池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动力电池厂商正四处收购锂矿,加强在锂矿领域的布局。

2021年7月,赣锋锂业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将以自有资金对加拿大锂业公司千禧锂业发起要约收购,交易金额不超过3.53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8.20亿元)。两个月后,宁德时代提出以3.786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8.87亿元)的价格收购千禧锂业,这一价格比赣锋锂业的收购价高出约7%。值得注意的是,赣锋锂业和宁德时代争相收购千禧锂业的一大原因是其拥有两个阿根廷盐湖项目,而这两个项目主要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和锂化合物产品。

同样是在9月,宁德时代参股公司天华时代宣布出资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52亿元)入股刚果(金)的Manono锂矿。据悉,Manono锂矿是目前已发现的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硬岩锂矿床之一,已探明资源量达2.69亿吨,推测锂资源储量达4亿吨。

2021年10月,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参与竞拍兴华锂盐35.2857%股权,挂牌价格为1.44亿元。在此此前,亿纬锂能还拟收购金昆仑锂业28.125%的股权、收购大华化工5%的股权。

2021年12月,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以4.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9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前景锂矿公司,而后者持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的权益。

与此同时,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集团也宣布拟斥资8.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59亿元)收购阿根廷Rincon锂项目,以加速进军动力电池材料领域。

不难看出,通过并购与上游实现更为密切的捆绑,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厂商保证锂资源储备和成本管控的重要方式。

押注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

上游锂资源价格不断攀升,让整个动力电池行业都在急于寻找锂的替代品。

2021年7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该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就可达到80%,即便是在-20℃的低温环境中,依旧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与锂资源相比,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地壳丰度为2.74%,是锂资源的440倍,而且钠资源分布广泛、提炼简单。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钠元素化学性质更稳定,对寒冷天气具有更好的耐受度,能大幅降低寒冷天气掉电的可能。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钠电池原材料成本约为4000-5000元/吨,远远低于30万元/吨的锂电池原材料成本。

另外,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极其相似。钠离子电池是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以钠离子嵌入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的一种可二次充电的电化学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制造设备和锂离子电池也完全兼容,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可以沿用锂离子电池设备,转换成本较低。

不过,虽然钠离子电池优势明显,但距离形成产业链仍需要时间。

东北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明显低于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与新能源车电池需求匹配度低,暂无替代锂电池成为动力领域主流技术的可能性。尽管采用相对廉价的金属可降低原料成本,但低能量密度意味着更多的辅材和制造成本。

固态电池也是一大技术趋势。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虽然同样离不开锂,但其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锂离子的消耗,能让固态电池的容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大大提升了循环寿命。

固态电池的量产及装车虽然看似遥远,但战争的号角实则早已吹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rbis Orbis Reseach发布的《全球固态电池市场2017-2021》,2017-2021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将以72.3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显而易见的是,在替代技术和产品没有落地之前,围绕锂资源的争夺战只会更加火爆。”前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说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陷入疯狂的锂资源,动力电池厂商布局加速

锂资源供不应求,已经给动力电池的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文 | DoNews 尹太白

编辑 | 杨博丞

上游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企,下游新能源汽车扩产不断、销量暴增,处于中游的动力电池行业被推至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来自上海有色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30日,电池级碳酸锂报27.15万元/吨,较年初上涨412.3%,同比上涨427.2%,超出市场预期,创下了历史新高。而截至1月4日,电池级碳酸锂的报价已突破30万元/吨。

事实上,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迎来了第三轮涨势。2021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5万元/吨增长至8.6万元/吨,到了8月,又从8.6万元/吨飙升至18万元/吨,而进入12月以后,其价格甚至突破20万元/吨至近30万元/吨,月内涨幅超过30%。

不仅是电池级碳酸锂,锂辉石、氢氧化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四种原材料的价格也较年初分别上涨了489%、347%、168%和104%。

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动力电池厂商很快做出了反应。LG新能源、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三星SDI等纷纷公布了调价策略,提价幅度在5%-20%不等。

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受到了波及,并迅速调整售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后轮驱动版调整为26.5652万元,较此前售价上调1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调整为30.1840万元,较此前售价上调2.1088万元。

“新能源汽车厂商上调售价,除了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芯片影响之外,锂原材料供不应求也是其中一大原因。”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锂属于有限资源,随着对锂矿的消耗加速,会导致动力电池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抬升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国泰君安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锂价每上涨10万元,对应每辆车原材料成本将增加3500-4000元。

锂资源短缺,动力电池厂商面临严峻考验

锂资源短缺的局面正让动力电池厂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据DoNews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锂资源的总量分布极其有限,地壳丰度仅为0.006%。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全球的锂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智利、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玻利维亚等国。其中,智利已探明且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锂矿储量为920万吨,占全球锂资源的44%,位列全球第一,但落后的开发进度使其在锂产量上落后于澳大利亚。

中国的锂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受限于开采技术和成本仍高度依赖进口,国泰君安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70%的锂资源都需要进口。”

作为锂资源下游主要需求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加剧了锂电池原材料的短缺程度。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5.7万辆,同比增长131.3%,环比增长15%。2021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2.7%,较去年仅5.4%的渗透率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2021年11月,国内动力电池的产量为28.23GWh,同比增长121.8%,环比增长12.4%,其中,三元锂电池的产量为10.39GWh,同比增长42.5%;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为17.8 GWh,同比增长229.2%。预计2022年需求端将持续旺盛。

在巨大的需求量与严重依赖进口的矛盾之下,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成本均在提升。前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解释,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40%-50%,而正极材料占动力电池成本的30%-45%,而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导致动力电池厂商只能将成本向下转移给新能源汽车厂商,而新能源汽车厂商最终通过降补、提价等方式又将成本转移给了消费者。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直接决定着各家厂商的销量情况。由于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企和动力电池厂商强势的议价能力,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亲自下场布局动力电池产业。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特斯拉。2020年9月,在特斯拉举办的“电池日”活动上,被暂时命名为“4680电芯”的全新车载电池产品正式问世。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特斯拉从电芯的结构和材料上,都进行了革新,“4680电芯的单体能量提升了5倍,输出功率提升了6倍,续航能力提升了16%。”

不仅是特斯拉,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大众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12家新能源汽车厂商进入或即将进入动力电池领域。

不过,新能源汽车厂商亲自下场布局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但却并不能解决锂资源短缺带来的掣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南美盐湖和澳洲锂矿扩产进度不乐观,而国内增量有限,2022年锂资源供给仍将面临较大缺口。

打响全球锂资源争夺战

锂资源短缺,导致全球范围内围绕锂资源的争夺战正愈演愈烈,而这从澳大利亚四大锂矿之一Pilbara锂矿公司的锂精矿被拍出天价一事上便可见一斑。

2021年9月,Pilbara锂矿公司在BMX电子平台上拍卖了8000吨锂精矿,此前市场预测最终拍卖价格会在1650-2000美元/吨之间,但令人震惊的是,其最终拍卖价竟然高达224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约为1.44万元/吨,创下历史新高。

为了抵抗上游锂电池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动力电池厂商正四处收购锂矿,加强在锂矿领域的布局。

2021年7月,赣锋锂业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将以自有资金对加拿大锂业公司千禧锂业发起要约收购,交易金额不超过3.53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8.20亿元)。两个月后,宁德时代提出以3.786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8.87亿元)的价格收购千禧锂业,这一价格比赣锋锂业的收购价高出约7%。值得注意的是,赣锋锂业和宁德时代争相收购千禧锂业的一大原因是其拥有两个阿根廷盐湖项目,而这两个项目主要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和锂化合物产品。

同样是在9月,宁德时代参股公司天华时代宣布出资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52亿元)入股刚果(金)的Manono锂矿。据悉,Manono锂矿是目前已发现的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硬岩锂矿床之一,已探明资源量达2.69亿吨,推测锂资源储量达4亿吨。

2021年10月,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参与竞拍兴华锂盐35.2857%股权,挂牌价格为1.44亿元。在此此前,亿纬锂能还拟收购金昆仑锂业28.125%的股权、收购大华化工5%的股权。

2021年12月,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以4.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9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前景锂矿公司,而后者持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的权益。

与此同时,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力拓集团也宣布拟斥资8.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59亿元)收购阿根廷Rincon锂项目,以加速进军动力电池材料领域。

不难看出,通过并购与上游实现更为密切的捆绑,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厂商保证锂资源储备和成本管控的重要方式。

押注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

上游锂资源价格不断攀升,让整个动力电池行业都在急于寻找锂的替代品。

2021年7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该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就可达到80%,即便是在-20℃的低温环境中,依旧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与锂资源相比,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地壳丰度为2.74%,是锂资源的440倍,而且钠资源分布广泛、提炼简单。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钠元素化学性质更稳定,对寒冷天气具有更好的耐受度,能大幅降低寒冷天气掉电的可能。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钠电池原材料成本约为4000-5000元/吨,远远低于30万元/吨的锂电池原材料成本。

另外,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极其相似。钠离子电池是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以钠离子嵌入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的一种可二次充电的电化学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制造设备和锂离子电池也完全兼容,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可以沿用锂离子电池设备,转换成本较低。

不过,虽然钠离子电池优势明显,但距离形成产业链仍需要时间。

东北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明显低于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电池,与新能源车电池需求匹配度低,暂无替代锂电池成为动力领域主流技术的可能性。尽管采用相对廉价的金属可降低原料成本,但低能量密度意味着更多的辅材和制造成本。

固态电池也是一大技术趋势。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虽然同样离不开锂,但其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锂离子的消耗,能让固态电池的容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大大提升了循环寿命。

固态电池的量产及装车虽然看似遥远,但战争的号角实则早已吹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rbis Orbis Reseach发布的《全球固态电池市场2017-2021》,2017-2021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将以72.3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显而易见的是,在替代技术和产品没有落地之前,围绕锂资源的争夺战只会更加火爆。”前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说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