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什么时候进行普职分流,既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也和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度相关。”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在回应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适当延长义务教育阶段,推迟普职分流,等学生高中毕业后再选择普通院校或职业院校”建议时表示,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随着教育进一步普及,普职分流的时间向后逐渐延迟是一个规律。目前,我国正处在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因而,让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去接受职业教育,有其必要性。
推迟普职分流、化解中考焦虑,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近年来不少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提到的改革建议,与推迟普职分流对应的具体操作,则是“取消中职”。虽然这属于改革建议,然而,必须警惕“取消中职”的声音,进一步矮化中职教育,让中职师生对中职教育的认同度更低。
当前对中职学校与中职教育存在混为一谈的问题。
从全世界范围看,有些发达国家没有专门的中职学校(职业高中),但没有任何发达国家没有中职教育。理清中职学校与中职教育的关系,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中职学校无疑是举办中职教育的学校,但开展中职教育可以采取专门依托中职学校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不举办专门中职学校,而将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融合的方式。当前中职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学生和家长不愿意去中职学校,就提出取消中职,就必须搞清楚,是取消中职学校,还是取消中职教育。
专门的中职学校,随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可以取消,但中职教育,无论教育和社会怎么发展,都不太可能取消。初中毕业后的普职分流可推迟,但应以普职融合的方式开展中职教育。
以举办专门的中职学校开展中职教育,德国是典型。我国当前也采取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确保一定规模的学生进中职学校,接受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在中职毕业后即就业,成为产业工人,或者进一步深造,读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带有“强制分流”的意味,如果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低,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就可能让“被分流”的学生产生“被淘汰”的自卑意识,并让这些学生接受劣质教育,起不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作用。
如果取消中职,变为取消中等职业教育,那不论对高中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来说,都可能是灾难。
取消中等职业教育,意味着高中阶段的教育,都变为普通高中教育,所有高中学校都是普通高中。这会满足初中毕业生都上普高的愿望。但是,所有高中生都学一样的学术性普高课程,这并不符合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规律,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普通高中的学术性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并不适合所有高中学生,当前一些初中学校以及“分流”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都在探索怎么开展“分层教学”,更不要说如果所有初中生不分流全上普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会导致开展教学极难。去年,黑龙江省的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分数线只有280分(满分750分),已经反映出很多普高学生并不适合学习普高课程。
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让适合成为技能人才的学生学习技能课程出发,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开展中职教育,主要采取举办综合高中,在综合高中既开设普高课程,又开设技能课程的方式。学生进入高中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学习学术性课程或技能课程,学习技能课程、高中毕业后申请进职业院校的学生,这些课程学分还可以得到职业院校的认可。
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举办综合高中这一方式,是更为合适的。首先,建设综合高中,将普高和中职合并,整合学术性课程和技能课程,具有现实条件;其次,初中毕业之后不再分流,而是到高中毕业之后再分流,高中教育实现普职融合,不会影响到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综合高中质量,实现综合高中均衡发展,我国未来也可进一步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建立并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把职业教育办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除了高职院校、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院校之外,更多本科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专业也通过职教高考招生,并关注学生在高中选择技能课程的情况,对办好综合高中至关重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