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2021年中国GDP增长8.1%,四季度经济或已触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1年中国GDP增长8.1%,四季度经济或已触底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0%,全年GDP增长8.1%。

2021年2月28日,山东潍坊,工人在青州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冲焊车间内生产作业。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0%,全年GDP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四季度GDP好于市场预期,分析师表示,这或许反映出中国经济已经见底。数据公布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7家机构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GDP同比增速中值为8.1%,四季度为3.7%。

从全年经济走势来看,2021年一季度在上年新冠疫情造成的极低基数下大幅反弹至18.3%,但在疫情汛情、能耗双控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多重冲击下,经济增速在二、三季度滑落至7.9%和4.9%。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表示,去年四季度经济仍受到“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影响,新冠疫情对服务业冲击明显,房地产增速持续放缓,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共同导致了GDP季增速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我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从政策姿态上看,当前已经进入全力稳增长阶段,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在内的基建发力,房地产销售端政策的适当调整,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一系列举措都有望推动经济逐步平稳,在2022年实现经济平稳开局。”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和首席分析师杨畅对界面新闻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称,尽管四季度GDP增速继续下滑至4%,但经济见底的意味较为明显,未来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的增长都有不同变量来支撑。

从需求端来看,他表示,来自外贸领域的动能仍在,投资领域中的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则预计分别受到政策边际放松、财政政策加码以及工业绿色转型需求等拉动,增长空间可期。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的能源、价格等方面的压制因素料将在未来弱化,去年下半年以来产能波动扩张的态势预计能够延续。

2021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4.9%,涨幅较前11个月收窄0.3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涨幅较11月提高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1.7%,涨幅较11月收窄2.2个百分点。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分析师普遍认为,尽管今年投资可能反弹,但考虑到出口增速放缓、消费疲弱的情况,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减,GDP同比增速或在5%-5.5%左右,全年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基建投资酝酿发力

2021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4%,远低于新冠疫情前3.8%的年增速,甚至不及2020年0.9%的增长。1-12月基建同比增速比前11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分析师指出,去年基建投资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偏慢、优质项目较少以及对项目的严监管等。但监管层已释放明确信号稳投资,基建投资今年有望迎来反弹。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财政部就提前下达了2022年1.46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并要求各地早发行、早使用,更好发挥专项债稳投资和稳增长的作用。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据界面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4日至1月11日,8天内全国至少有15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或公布建设计划,涉及10个省份。项目总数超5600个,总投资额约3.7万亿元。

“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一季度有望显著发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界面新闻表示,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在6%左右。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也表示,在2021年财政资金结转使用、“十四五”重大项目加快启动以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定调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迎来反弹。

地产投资仍处于下行通道

2021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4%,涨幅比前11个月收窄1.6个百分点,较2020年全年7.0%的增速下降2.6个百分点。

回顾2021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深度调整的转变。在史无前例的政策调控下,下半年房地产投资、销售数据均明显下滑,恒大、佳兆业等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行业面临洗牌。

分析师表示,虽然年末政策层面释放出较为友好的信号,房企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房地产行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或难改下行趋势。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并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陆续发布提供购房补贴、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王静文表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纠偏已经初显成效,市场销售出现回暖,房企竣工也在加速,快周转降杠杆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不过在“房住不炒”大趋势不变的背景下,房企信心仍偏弱,地产投资仍将处于下行通道。

伍超明称,受房企违约事件冲击和调控政策长期趋紧影响,短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趋向下降。但近期监管层加强预期引导,对前期部分政策纠偏,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边际收窄。

制造业有望继续引领投资

2021年1-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13.5%,比2020年的-2.2%的增速回升15.7个百分点。

李超认为,后续来看,制造业投资表现将继续强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狭义基建投资,并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持续引领固定资产投资。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相关设备改造及产业链更新对制造业投资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将成为后续制造业投资走势的主驱动力。”他表示。

伍超明也表示,“双碳”目标将对技改投资形成支撑,加之政策支持加码,技改和新动能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有望增强。不过,他指出,制造业的终端需求如出口、房地产在今年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减,这将限制企业扩产动能。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3393亿元,同比少增2107亿元。分析师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因素,一些项目或留到明年,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消费弱势短期难改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远低于新冠疫情前8%的水平。

分析师认为,消费之所以表现疲弱,直接原因是受到疫情的限制,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居民消费能力下降。2022年,消费或仍面临动能不足的问题。

王静文指出,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弱的原因,一是就业压力较大,房地产、教培行业受到明显的政策端冲击,以及互联网行业受到的反垄断监管,这都对就业形成较大压力。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持较为悲观的态度,消费动力不足。

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针对2万户城镇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1.8%,比上季增加1.0个百分点。

李超表示,至少短期内消费抬升空间有限。随着2月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奥密克戎全球肆虐,国内在“动态清零”的总体方针下,管控将更加严格,多地已开始倡导“就地过年”,春节期间的观光旅游和走亲访友等高社交属性消费将受到一定抑制。

伍超明也认为,疫情反复扰动,加之居民收入恢复趋弱,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增收困难,都将拖累消费回升幅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名义增长8.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3%。从绝对数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平均数(35128元)的85.3%,较上年85.6%的比值下降了1.3个百分点,说明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从增速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速比平均数增速(9.1%)低了0.3个百分点,说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慢。

出口走弱或令工业承压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两年平均增速比疫情前的2019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不过,分析师表示,受到基数效应以及需求端疲弱特别是出口可能走弱的影响,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有所下降。

王静文指出,12月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回落至48.1%,外需景气度有所下滑,会给出口产业链带来一定扰动。另外,从高频数据来看,虽然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但由于能耗双控并未放松,高炉等开工率持续回落。

伍超明表示,基建托底作用增强,加之保供稳价、助企纾困和促消费等政策加码,或将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支撑。但能耗双控约束、房地产投资走弱和基数效应提高,这些都会对工业生产形成拖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1年中国GDP增长8.1%,四季度经济或已触底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0%,全年GDP增长8.1%。

2021年2月28日,山东潍坊,工人在青州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冲焊车间内生产作业。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0%,全年GDP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四季度GDP好于市场预期,分析师表示,这或许反映出中国经济已经见底。数据公布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7家机构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GDP同比增速中值为8.1%,四季度为3.7%。

从全年经济走势来看,2021年一季度在上年新冠疫情造成的极低基数下大幅反弹至18.3%,但在疫情汛情、能耗双控以及房地产调控的多重冲击下,经济增速在二、三季度滑落至7.9%和4.9%。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表示,去年四季度经济仍受到“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影响,新冠疫情对服务业冲击明显,房地产增速持续放缓,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共同导致了GDP季增速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我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从政策姿态上看,当前已经进入全力稳增长阶段,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在内的基建发力,房地产销售端政策的适当调整,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一系列举措都有望推动经济逐步平稳,在2022年实现经济平稳开局。”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和首席分析师杨畅对界面新闻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称,尽管四季度GDP增速继续下滑至4%,但经济见底的意味较为明显,未来需求端和供给端两方面的增长都有不同变量来支撑。

从需求端来看,他表示,来自外贸领域的动能仍在,投资领域中的地产、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则预计分别受到政策边际放松、财政政策加码以及工业绿色转型需求等拉动,增长空间可期。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的能源、价格等方面的压制因素料将在未来弱化,去年下半年以来产能波动扩张的态势预计能够延续。

2021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4.9%,涨幅较前11个月收窄0.3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涨幅较11月提高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1.7%,涨幅较11月收窄2.2个百分点。

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分析师普遍认为,尽管今年投资可能反弹,但考虑到出口增速放缓、消费疲弱的情况,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减,GDP同比增速或在5%-5.5%左右,全年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基建投资酝酿发力

2021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4%,远低于新冠疫情前3.8%的年增速,甚至不及2020年0.9%的增长。1-12月基建同比增速比前11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分析师指出,去年基建投资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包括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偏慢、优质项目较少以及对项目的严监管等。但监管层已释放明确信号稳投资,基建投资今年有望迎来反弹。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财政部就提前下达了2022年1.46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并要求各地早发行、早使用,更好发挥专项债稳投资和稳增长的作用。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据界面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4日至1月11日,8天内全国至少有15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或公布建设计划,涉及10个省份。项目总数超5600个,总投资额约3.7万亿元。

“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一季度有望显著发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界面新闻表示,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在6%左右。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也表示,在2021年财政资金结转使用、“十四五”重大项目加快启动以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定调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迎来反弹。

地产投资仍处于下行通道

2021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4%,涨幅比前11个月收窄1.6个百分点,较2020年全年7.0%的增速下降2.6个百分点。

回顾2021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深度调整的转变。在史无前例的政策调控下,下半年房地产投资、销售数据均明显下滑,恒大、佳兆业等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行业面临洗牌。

分析师表示,虽然年末政策层面释放出较为友好的信号,房企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房地产行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或难改下行趋势。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并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陆续发布提供购房补贴、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王静文表示,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纠偏已经初显成效,市场销售出现回暖,房企竣工也在加速,快周转降杠杆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不过在“房住不炒”大趋势不变的背景下,房企信心仍偏弱,地产投资仍将处于下行通道。

伍超明称,受房企违约事件冲击和调控政策长期趋紧影响,短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趋向下降。但近期监管层加强预期引导,对前期部分政策纠偏,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边际收窄。

制造业有望继续引领投资

2021年1-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13.5%,比2020年的-2.2%的增速回升15.7个百分点。

李超认为,后续来看,制造业投资表现将继续强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狭义基建投资,并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持续引领固定资产投资。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相关设备改造及产业链更新对制造业投资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将成为后续制造业投资走势的主驱动力。”他表示。

伍超明也表示,“双碳”目标将对技改投资形成支撑,加之政策支持加码,技改和新动能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有望增强。不过,他指出,制造业的终端需求如出口、房地产在今年面临的下行压力不减,这将限制企业扩产动能。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3393亿元,同比少增2107亿元。分析师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因素,一些项目或留到明年,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消费弱势短期难改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远低于新冠疫情前8%的水平。

分析师认为,消费之所以表现疲弱,直接原因是受到疫情的限制,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居民消费能力下降。2022年,消费或仍面临动能不足的问题。

王静文指出,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弱的原因,一是就业压力较大,房地产、教培行业受到明显的政策端冲击,以及互联网行业受到的反垄断监管,这都对就业形成较大压力。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持较为悲观的态度,消费动力不足。

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针对2万户城镇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1.8%,比上季增加1.0个百分点。

李超表示,至少短期内消费抬升空间有限。随着2月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奥密克戎全球肆虐,国内在“动态清零”的总体方针下,管控将更加严格,多地已开始倡导“就地过年”,春节期间的观光旅游和走亲访友等高社交属性消费将受到一定抑制。

伍超明也认为,疫情反复扰动,加之居民收入恢复趋弱,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增收困难,都将拖累消费回升幅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名义增长8.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3%。从绝对数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平均数(35128元)的85.3%,较上年85.6%的比值下降了1.3个百分点,说明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从增速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速比平均数增速(9.1%)低了0.3个百分点,说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慢。

出口走弱或令工业承压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两年平均增速比疫情前的2019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不过,分析师表示,受到基数效应以及需求端疲弱特别是出口可能走弱的影响,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有所下降。

王静文指出,12月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回落至48.1%,外需景气度有所下滑,会给出口产业链带来一定扰动。另外,从高频数据来看,虽然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但由于能耗双控并未放松,高炉等开工率持续回落。

伍超明表示,基建托底作用增强,加之保供稳价、助企纾困和促消费等政策加码,或将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支撑。但能耗双控约束、房地产投资走弱和基数效应提高,这些都会对工业生产形成拖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