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板洞察
学生时期的社交一直以来都贴有单纯、美好的标签。但随着“墙文化”覆盖面越来越完善,上“墙”的人、在“墙”下围观的人愈发鱼龙混杂。没有官方背景的表白墙逐渐变得“乌烟瘴气”。
01、学生需要宣泄口
《西游记》里,孙悟空在如来佛祖手指上写下“到此一游”;北大建校后,未名湖畔的慈济寺山门墙壁上,写满了来访者的豪言壮志;在各地“隐秘”的街巷里、校园的树干上,学生时期的爱情萌芽、同学间的摩擦被肆意宣泄……
或许这就是线下留言、表白墙的开端,他们需要一面“墙”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也需要“被关注”。即使互联网出现以后,这项“传统”也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2003 年后,贴吧兴起,以校为单位的贴吧组织成为校园信息交流的集中站,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专属于自己学校的贴吧,被简单命名为“**学校贴吧”;随后,人人网成为大学生另一新鲜的交友方式,满足了当时学生之间的社交需求。
上述红火现象持续约十年之久,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发生改变,以网页为主载体的社交方式逐渐落寞,社交需求主要由 QQ、微信承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没有电话手表的孩子难以“入圈”;没加表白墙的大学生,没法吃到校内最新鲜的“瓜”。究竟是哪所高校率先想出了线上表白墙的点子已经无从得知。十年前左右,表白墙这一匿名公开留言表白形式在 QQ 上刮起一阵风,“墙”被嵌入进了大学生日常社交,变得更为简单便捷。
其功能也逐渐从匿名或实名表白延展为“捞人”、吐槽、失物招领、二手交易等,成为“万能墙”,不过大部分院校仍保留其“表白墙”名称。
02、“识人多处是非多”
早期,表白墙的存在给羞于当面表达情感、索要联系方式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缓冲区。但当覆盖学生逐渐增多,观点碰撞的频率越来越高,出现了不少问题。
某高校男生向我们表示,自己也曾有幸上过表白墙。一开始还有些沾沾自喜,但打开评论后,发现有校友送来祝福的、有夸赞长相的,但也有说女生“瞎眼了”等不友善言论,顿时让他觉得上“墙”受到关注,也没有多么喜悦。反而遭到一些无谓的编排。
2016 年,福建某高校表白墙晒出一女生,希望求得联系方式。但此举对于有对象的女生而言已经给其及其男友造成麻烦。女生在联系表白墙后,却被回复“因为女主太美,所以不可以删,下次请你长的丑一点”。表白墙与校友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就是成为“机器人”,对审核通过的内容保持中立态度,只当“没有感情的搬运工”。
在高校这一“熟人社会”中,对于被曝光、受到影响的学生来说,“伤害”已经形成,即使表白墙作出删稿、公开声明道歉等举措,也无法迅速抹去“看客”的记忆。表白墙遇事后或许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同时,随着表白墙承载功能增多,表白之外的趣事、摩擦也被曝光,有些甚至被学生投稿到微博、知乎等公众平台。当事情引发网友热议及公开“讨伐”后,学校官方不得不为此买账、作出答复。如 2020 年清华回应学姐错告学弟性骚扰,表示双方已经互相道歉,就此了结。
但表白墙也不是只干“坏事”。在微博上,与表白墙相关的话题大多都还是有关于情愫和趣闻。
去年年底,湖南工学院一大二学生偶然得知,校门外煎饼摊主吕阿姨的丈夫患癌,需用钱。他在学校表白墙呼吁大家照顾阿姨的生意,还特意约定好不提生病的事。第二天开始,学生们就自发排长队买煎饼,还有人帮阿姨洗菜,成为寒风里的一道温暖风景。阿姨说,“学生夸我的煎饼好吃,非常暖心”。
03、表白墙的背后也是学生
表白墙在 2016 年后进入发展高峰期,大部分院校已经拥有了表白墙,且流程较为顺畅,已成体系。在网页上随便一搜索,三四年前,想自立门户成立表白墙的学生数不胜数。以 QQ 为例,创办者免费申请一个 QQ 账号,利用贴吧、微博等公域筛选出本校学生,将其引流转化为私域流量,就已经基本完成了表白墙的初期准备。这也代表着其运营门槛极低。
截图源知乎
表白墙创办者或后续的运营人员,多是大一大二的在校生,学业任务稍轻,有较多课余时间完成这项公益属性较强的运营工作。通常情况下,运营者的工作为审核内容、编辑发送说说/公众号内容等。
拥有“上帝视角”的运营者需要将较多精力放在内容审核上。随着表白墙功能增多,一些钓鱼贴、恶意中伤造谣同学、刻意引发男女权对立的投稿都需要运营者细细甄别。如年前华东理工大学“占座偷耳机”事件,当事人双方各执一词持续引发后续舆论发酵,直接导致学校本身形象和名誉受到负面影响;又如去年曾发生的“女装大佬评选校花”等事件,无论事情本身对错与否,都是因为运营者最初尚未明确审核参赛者性别就匆匆发布。
但表白墙毕竟十分耗费运营者精力,仅依靠“虚荣心”难以维持,部分学校表白墙选择接广告(如考研机构、周围新开业的店铺、学生自己的小副业等)、或直接将公众号头条设置为表白广告位,均价通常在 30 元左右。表白墙营收将全部归于运营者或由运营团队按劳分配。部分在校生表示,能够理解表白墙接广告的行为,但本末倒置的表白墙,则容易被校友拉黑。
结语
少有人知,表白墙大多是学生而非官方运作,尤其是在微信公众号上,表白墙的官方迷惑性极强。经过表白墙背书的谣言、骗局自然也就会多了几分可信度。
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极易落入圈套。此外,也正是因为没有官方“插手”,不同观点在“墙”评论区碰撞得更发激烈,肆无忌惮。但整体而言,不论是情感还是生活上,表白墙的服务属性都为当代大学生以及硕博生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与温情。
这类“民间组织”在校园内部的传播速度及传播意愿甚至要强于校园官方发布的消息。如今表白墙存在诸多争议和风波,但若真将表白墙全权交由校方管理,或许能够有效杜绝潜在风险,但或许也会缺少一些“风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