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覃思悦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从开幕式到闭幕式,运动员们所穿的队服和专业运动服再度触发热度,各类专业运动品牌,乃至时尚品牌,均有不同程度曝光收获。
安踏、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大体育品牌,甚至是顶级奢侈品Prada、Omega等,都在奥运赛场上展示强大存在感。
但并不是所有的奥运参赛运动员都如想象中那样光线亮丽——穿着品牌特供的服饰或装备,收获大量的关注,得到一笔丰厚的赞助金。
据美国专业市场机构21 Marketing的数据,只有约5%的奥运参赛运动员将自己的商业价值成功变现。
2022年2月6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1997年出生的朱莉娅·马里诺 (Julia Marino) 以87.68分获得银牌,这是美国代表团在本次冬奥会收获的首枚奖牌。
但比起首枚奖牌,更受大众讨论和关注的是马里诺的Prada滑雪板——据Apex Marketing Group 的数据显示,围绕马里诺滑雪板的报道在全球范围内为Prada带来了约980万美元的同等品牌价值。
去年夏天的东京冬奥会,全球超过30亿的观众收看赛事。北京冬奥会的收视数字还未公布,但各方对于这一数字的估计都表示乐观。
奥运的大赛效应,让品牌方们蜂拥而至,希望与获奖运动员们达成合作。
但大部分品牌都会发现,这些明星运动员们早在赛前就和其他品牌牢牢绑定。如果想要合作,至少得排队到一年之后。
及时选择有潜力的运动员,早早押宝,对品牌方来说无疑很重要。
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上夺冠之后,一条#苏翊鸣经纪人忙着拒绝代言#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苏翊鸣的经纪人表示,团队每天都要拒绝掉100个代言。
早在2016年,滑雪品牌GOSKI就“入股”了这位单板新星。
随着苏翊鸣升入成年组,在各类国际赛事中获奖,其代言或合作的品牌从专业滑雪扩大到了快消(清扬、元气森林)、护肤品(修丽可)、数码家电(卡西欧)等。
冬奥会带来的热度帮助这些品牌快速提升了品牌认知和消费者好感度,他们的早早“入股”也获得了“眼光长远”的好评。
但在每一个苏翊鸣和马里诺的背后,更多的是成千上万的奥运选手回到家乡从事默默无闻和低薪的工作。
如果没有登上领奖台,他们可能只能获得一套国家队官方赞助的服饰作为纪念。接下来的四年,如何继续,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
冰雪运动相较于夏季运动还是更小众,高昂的训练和比赛费用,缺乏大型国际赛事的曝光,种种因素都让大部分奥运选手难以继续他们的职业生涯。
对于很多冰雪项目的运动员而言,如果没有赞助,只能早早退役,转行教练或是技术人员来维持生计。
即使是世界冠军、奥运奖牌获得者,也有可能陷入这样的窘境。
美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德比·托马斯(Debi Thomas)在1988年成为第一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黑人运动员,但之后由于破产,她关闭了自己开设的医疗机构,甚至被迫卖掉了这枚宝贵的奥运奖牌。
奥运会单项前八名的运动均可获得自己的成绩证书,前三名运动员则可获得奖牌、吉祥物和颁奖花束。而仅有极少部分人,能真正将赛场成绩转换为商业价值,进而实现变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