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当了7天美团团长,挣了30块钱,我悟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了7天美团团长,挣了30块钱,我悟了

多年攒下的人脉,居然用来卖菜了?

文|略大参考 程 怡

编辑|秦安娜

最好的线下生意是什么?

水站。因为买水的交易频率高,搬水又是利润微薄的重体力劳动,大平台看不上这样的生意。否则,即便是卖菜、开个小超市,这种颗粒度很小的商业业态,都容易被平台颠覆,社区团购就是这样的生意。

以上是我的观点,也是我的体会。

最近,我在美团优选当了7天团长,搬运了超过100斤的蔬果,挣的服务费也就33块钱。可是我给平台提供了场地、人工、电费,还有5个新客户,以及超 370 元的亲友订单。简言之,我用自己的金钱、朋友圈,还有劳动力,给美团优选做了7天的“数据”。

这种劳动的性价比极低,甚至没有性价比。但它胜在简单。团长的门槛很低,提供固定且稳定的提货地点就可以。甚至都不需要一定有门市,居民用户都可以成为团长。

卖菜,从一项对接周边用户的小生意,变成了平台提供的一项劳动流程,团长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工种,就像外卖员负责将食物从餐厅取出,送达顾客一样,团长在物品流通中只起到传输的作用。

服务、选品等菜贩或者小商贩所需要的技能,在平台服务能力下的加持下,变得不重要了。低价成为单一且显性的驱动用户下单的因素。

而谁能做到低价——平台。强大的组织能力,让它可以在没有销售场地的情况下,“租”用团长的场地,来进行销售。

平台本就用户规模大,支付的固定成本较小商贩更低,所以它们会赢。像我这样的小个体户,先是失去用户,再是失去定价权,没有办法跟平台较量,只能打不过就加入,成为平台众包大军中的一份子。

可众包是什么好生意?大家无非是在平台的要求下,由微薄的奖励驱使,达到平台想要的结果。

我们只是一群提供劳动力而赚取服务费用的工具人。

01 美团优选业务员

一周之前,在提交了个人身份信息,店铺位置、冻品陈列的照片后,我成为了一名美团优选的团长,就是让用户在美团优选上买东西,我提供线下自提点提货服务。

“核准”我入团的是一位区域负责人,我们总共聊过3次,他说的内容概括为以下方面:7天内完成70个订单,客单价1元以上;拉动5位新用户。

完成上述绩效,我可以成为一名正式团长,可以享受平台的推广和拉新费用。这两项费用很重要,我在后面的内容详细说。

在我运营推广的过程中,日常跟我对接较多的是送货的司机,负责核验货物。

后期,我跟区域团长已经不沟通了。每次他说话都是下达指令,一开始是7天70个订单,第二天要求增加,70单之外,还要有5名拉新用户。第三天他发的消息,我没听。对这种逢说话必下“指令”的聊天方式,我很反感:我又不是你的雇员,大早上给我制定什么KPI?

一周完成70个订单不难,区域团长说买70个白菜和萝卜就行。可问题,我用不到这些东西,为了做数据去购买就是白花钱,那不成了平台的“数据工人”?

营业7天之后,我一共卖出81件产品,成交592元,赚取了33元的服务费用。平均毛利率是5.5%。主要赚的是我、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的钱,他们贡献了370元的成交金额。

平台没流量,或者说平台没给到我流量。我还自己发了30元的红包给朋友,开始冷启动。周一到周五,我的自提点以每天最多一单的形式存在。基本上是0单。周末会有2到3单的订单。

图:近期收益截图

我在美团优选上承接的最大一笔非亲友类订单是113元,那位用户买了2桶15L的桶装水,1.5L*7瓶的一提矿泉水以及其他水果。拿我们当京东用了。

团长的收入叫服务费。字面意思,还真是纯服务在支撑这项收益。

一单挣个块八毛,一百元的订单,服务费也就5、6块钱。比如,上面买水的用户,我吭哧吭哧搬运6斤重的水果以及40L的水,上下楼,跟用户一起送到车后备箱里,也就赚了6.04元的服务费。

以我为例,当团长之后,被动的加强了力量训练。一天至少拎10来斤蔬菜水果上楼,再按照用户的订单分拣货物,通知和等待用户上门取货。

所以,为啥要叫优选团长,我就是一个扛货的业务员呀。原以为自己挣得是提供场地的地租,实际上是要给平台打工的小工。还叫不上价。北京马驹桥的劳务市场,日结工作低于200块钱,都没有人愿意接。

别总心疼外卖员,顺带心疼心疼团长。外卖员挣得比团长多。我们出人、出场地、出电费,也就是一单几块的生意。

上周六,我们楼下物业的大爷,看我大周末过来接菜,提货,问能挣多少钱。我展示了约5元的服务费,大爷说,就挣这么点钱呀。

我一位用户,从其他自提点转过来的,因为离她家近的自提点关了。她反复问我,有没有冰箱、冷柜,夏天要到了,买冷饮的用户会多。我心里想,能不能支撑到夏天还不一定呢。这点钱,连电费都不够。

02 团长的主职是推广

就跟骑手的外卖合同,不是跟美团,而是跟其他众包公司签是一样的,团长的合同也是跟第三方签订。

我的美团优选的承揽服务是跟《黑龙江众联外包有限公司》签署的,它是美团优选团长端的营运方。

从合同上看,团长的任务是推广:创建和不断壮大微信用户群,以及提供仓储和分拣服务。

首要工作是推广。从平台制定的奖励机制可以看出来。

每天平台有推广奖励,下单人数满5人,推广额满45元,分享次数满10次,可以领域7元的推广奖励,最高推广奖励可以到90元。

图:新人团长的推广活动

推广奖励是团长能够赚到的比较高的费用。

我有两天完成了有效推广,但没拿到过这项奖励。我猜测可能的情况:一是我没有完成区域团长7天70单的绩效要求,还不是正式团长。另外推广奖励是要3月1号入账,目前时间还不到。我的推广奖励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不能确定有还是没有。

可以明确的是,做团长如果拿不到推广奖励,相当于白干。因为服务费没几个钱。

以90元的最高推广奖励来计算。如果按照服务费的模式走,团长需要完成将约1500元的日销售额才可。而走推广模式,推广额满405,下单人数满45人,就可以领取。

对比骑手来看,他们每单的服务费也不多,但是有完成日单量和月单量的奖励,每月工资动辄上千、上万不等。我曾认识一位蜂鸟众包的骑手,是蜂鸟的王者骑手,每月工资能到2万。当然他也很辛苦,白天和晚上都要跑订单,只能在下午睡几个小时。

资产生钱,是过去十余年个人财富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个人通过资本挣钱的速度,高于通过劳动所得的数据。任泽平团队的一项数据显示:2009至2020年,国内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5%提高至8.7%;劳动性收入占比从72.1%下降至55.7%。

但是在美团优选,资本的价值不值一提。团长提供了符合食品、消防、用电等要求的“地租”,还要提供冻品设备,和人力服务。结果,一单挣的钱,比骑手跑一单外卖的佣金都少。

说团长挣的是服务费吧,也不靠谱。服务费价格不一致。用户在平台上下单的服务费,低于通过用户通过团长分享链接的服务费。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客户是平台自有用户,团长能挣到的服务费就更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拉新奖励。根据系统规定,团长拉到一位新用户,奖励35元,拉新3位用户,奖励85元,以此递减,拉新用户越多,单个新增用户的奖励越低。

你看,在美团优选,团长付出的劳动和时间是不值钱的,数据才是平台想要的。团长只有不断推广和拉新,才有一点点钱赚。

03 失去用户,失去定价权

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生意,没什么神奇的创新之处。

京东2012年就在北京搞过相应的服务,开通北京市地铁自提点。用户在商城下单,除了可以选择快递送货外,还可以选择在最近的地铁站进行自提。

只不过,京东没赶上众包,“灵活就业”的好时代,得自己建自提点,费用高,服务性也不够便捷,用户从地铁拎到家,还有“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等到现在的平台做这项业务,给个人些服务费,就直接打通到社区了。而且,承接服务的个体业务切得越细,平台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因为可以提供的选择成倍增加了。

之前,小商家做生意,还得选址、进货,摆货,收银等等。依靠平台,这些环节都可以取消。平台将卖菜等小店业务的销售链条,重新拆解和分配了。平台提供仓储、提供配送、提供订单。团长不用操心进货、物流、破损等问题。

现在不需要有店铺,有固定的货柜可以够陈列,就可以当团长。

以前卖东西,还需要有店铺。后来是网店,网上卖货,但总归还需要模特,还需要拍些图片吧。现在直播带货,图片也不需要了,主播在直播间展示产品。一个人一台手机,就可以卖货了,随着技术的进步,卖货的门槛不断降低。

可是社区团购的生意模式的核心没有变化,依然是“地点”。产品没有差异性了,全平台价格是一样的。提货方不方便,成为重要参考。

同样的土豆,在线下购买,北京三环和五环外,售卖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因为租金不一样。但是在平台,大家都是一个价格,住在马驹桥和住在三源里的居民,从平台购买都是同样的价格,反正平台也不支付房屋租金。

可是当团长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商铺和居民楼的价格不一样,三环里和五环外的租金不一样。但是在平台的结算体系里,这些服务费是一样的。你不愿意,不重要,总有人愿意。说到底,社区团购的团长,就是给平台售卖的商品,提供一块儿可以线下自提的地方。

生意链条被不断拆分,更多细小的个体加入,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压低了大家的溢价能力。以前买菜,需要进货,需要摆货,需要捡货,现在平台负责供应链,负责仓储,负责物流配送,负责低价吸引客户。在平台打造的新的分工中,一个能够提供货架场地的人,就可以卖生鲜产品了。因为平台把这些服务都准备好了。

也正是服务链条的拆解,让小商家更不挣钱了。即便他们在自己店铺的基础上加入自提业务也是不赚钱的。

用户购物的需求,是在某个区间上下浮动的。以前他们在社区附近的店铺购买,现在在平台上购买,在线下自提。相当于,此前被小店吸收的购买需求,现在被平台拿走了。而平台给予的补偿,就是块八毛的服务费。

可是线下生意的逻辑不是这样,以前小店有定价权,可以决定卖给用户多少钱,甚至不同的用户,售卖的价格也会有区别。现在平台说了算,可以战略性地选择低价。以前小店还可以收取展示费用,很多超市都是会收取陈列费的。现在这些费用被平台收走了,成为平台的营销收入,因为你就是个自提点呀。

于是,个体跟平台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以个体将自己的顾客群、社交关系链,让渡给平台,换取少量服务费作为结局。

我做团长的7天,最大的感受是团长跟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差不多,想要赚点钱,就要不断提交自己的人脉和社交关系链。可是保险提成高啊, 平台给团长的奖励才值几百块钱。还不一定能不能拿到(现在还不是正式团长)。

没想到,多年攒下的人缘,居然用来卖菜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了7天美团团长,挣了30块钱,我悟了

多年攒下的人脉,居然用来卖菜了?

文|略大参考 程 怡

编辑|秦安娜

最好的线下生意是什么?

水站。因为买水的交易频率高,搬水又是利润微薄的重体力劳动,大平台看不上这样的生意。否则,即便是卖菜、开个小超市,这种颗粒度很小的商业业态,都容易被平台颠覆,社区团购就是这样的生意。

以上是我的观点,也是我的体会。

最近,我在美团优选当了7天团长,搬运了超过100斤的蔬果,挣的服务费也就33块钱。可是我给平台提供了场地、人工、电费,还有5个新客户,以及超 370 元的亲友订单。简言之,我用自己的金钱、朋友圈,还有劳动力,给美团优选做了7天的“数据”。

这种劳动的性价比极低,甚至没有性价比。但它胜在简单。团长的门槛很低,提供固定且稳定的提货地点就可以。甚至都不需要一定有门市,居民用户都可以成为团长。

卖菜,从一项对接周边用户的小生意,变成了平台提供的一项劳动流程,团长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工种,就像外卖员负责将食物从餐厅取出,送达顾客一样,团长在物品流通中只起到传输的作用。

服务、选品等菜贩或者小商贩所需要的技能,在平台服务能力下的加持下,变得不重要了。低价成为单一且显性的驱动用户下单的因素。

而谁能做到低价——平台。强大的组织能力,让它可以在没有销售场地的情况下,“租”用团长的场地,来进行销售。

平台本就用户规模大,支付的固定成本较小商贩更低,所以它们会赢。像我这样的小个体户,先是失去用户,再是失去定价权,没有办法跟平台较量,只能打不过就加入,成为平台众包大军中的一份子。

可众包是什么好生意?大家无非是在平台的要求下,由微薄的奖励驱使,达到平台想要的结果。

我们只是一群提供劳动力而赚取服务费用的工具人。

01 美团优选业务员

一周之前,在提交了个人身份信息,店铺位置、冻品陈列的照片后,我成为了一名美团优选的团长,就是让用户在美团优选上买东西,我提供线下自提点提货服务。

“核准”我入团的是一位区域负责人,我们总共聊过3次,他说的内容概括为以下方面:7天内完成70个订单,客单价1元以上;拉动5位新用户。

完成上述绩效,我可以成为一名正式团长,可以享受平台的推广和拉新费用。这两项费用很重要,我在后面的内容详细说。

在我运营推广的过程中,日常跟我对接较多的是送货的司机,负责核验货物。

后期,我跟区域团长已经不沟通了。每次他说话都是下达指令,一开始是7天70个订单,第二天要求增加,70单之外,还要有5名拉新用户。第三天他发的消息,我没听。对这种逢说话必下“指令”的聊天方式,我很反感:我又不是你的雇员,大早上给我制定什么KPI?

一周完成70个订单不难,区域团长说买70个白菜和萝卜就行。可问题,我用不到这些东西,为了做数据去购买就是白花钱,那不成了平台的“数据工人”?

营业7天之后,我一共卖出81件产品,成交592元,赚取了33元的服务费用。平均毛利率是5.5%。主要赚的是我、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的钱,他们贡献了370元的成交金额。

平台没流量,或者说平台没给到我流量。我还自己发了30元的红包给朋友,开始冷启动。周一到周五,我的自提点以每天最多一单的形式存在。基本上是0单。周末会有2到3单的订单。

图:近期收益截图

我在美团优选上承接的最大一笔非亲友类订单是113元,那位用户买了2桶15L的桶装水,1.5L*7瓶的一提矿泉水以及其他水果。拿我们当京东用了。

团长的收入叫服务费。字面意思,还真是纯服务在支撑这项收益。

一单挣个块八毛,一百元的订单,服务费也就5、6块钱。比如,上面买水的用户,我吭哧吭哧搬运6斤重的水果以及40L的水,上下楼,跟用户一起送到车后备箱里,也就赚了6.04元的服务费。

以我为例,当团长之后,被动的加强了力量训练。一天至少拎10来斤蔬菜水果上楼,再按照用户的订单分拣货物,通知和等待用户上门取货。

所以,为啥要叫优选团长,我就是一个扛货的业务员呀。原以为自己挣得是提供场地的地租,实际上是要给平台打工的小工。还叫不上价。北京马驹桥的劳务市场,日结工作低于200块钱,都没有人愿意接。

别总心疼外卖员,顺带心疼心疼团长。外卖员挣得比团长多。我们出人、出场地、出电费,也就是一单几块的生意。

上周六,我们楼下物业的大爷,看我大周末过来接菜,提货,问能挣多少钱。我展示了约5元的服务费,大爷说,就挣这么点钱呀。

我一位用户,从其他自提点转过来的,因为离她家近的自提点关了。她反复问我,有没有冰箱、冷柜,夏天要到了,买冷饮的用户会多。我心里想,能不能支撑到夏天还不一定呢。这点钱,连电费都不够。

02 团长的主职是推广

就跟骑手的外卖合同,不是跟美团,而是跟其他众包公司签是一样的,团长的合同也是跟第三方签订。

我的美团优选的承揽服务是跟《黑龙江众联外包有限公司》签署的,它是美团优选团长端的营运方。

从合同上看,团长的任务是推广:创建和不断壮大微信用户群,以及提供仓储和分拣服务。

首要工作是推广。从平台制定的奖励机制可以看出来。

每天平台有推广奖励,下单人数满5人,推广额满45元,分享次数满10次,可以领域7元的推广奖励,最高推广奖励可以到90元。

图:新人团长的推广活动

推广奖励是团长能够赚到的比较高的费用。

我有两天完成了有效推广,但没拿到过这项奖励。我猜测可能的情况:一是我没有完成区域团长7天70单的绩效要求,还不是正式团长。另外推广奖励是要3月1号入账,目前时间还不到。我的推广奖励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不能确定有还是没有。

可以明确的是,做团长如果拿不到推广奖励,相当于白干。因为服务费没几个钱。

以90元的最高推广奖励来计算。如果按照服务费的模式走,团长需要完成将约1500元的日销售额才可。而走推广模式,推广额满405,下单人数满45人,就可以领取。

对比骑手来看,他们每单的服务费也不多,但是有完成日单量和月单量的奖励,每月工资动辄上千、上万不等。我曾认识一位蜂鸟众包的骑手,是蜂鸟的王者骑手,每月工资能到2万。当然他也很辛苦,白天和晚上都要跑订单,只能在下午睡几个小时。

资产生钱,是过去十余年个人财富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个人通过资本挣钱的速度,高于通过劳动所得的数据。任泽平团队的一项数据显示:2009至2020年,国内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5%提高至8.7%;劳动性收入占比从72.1%下降至55.7%。

但是在美团优选,资本的价值不值一提。团长提供了符合食品、消防、用电等要求的“地租”,还要提供冻品设备,和人力服务。结果,一单挣的钱,比骑手跑一单外卖的佣金都少。

说团长挣的是服务费吧,也不靠谱。服务费价格不一致。用户在平台上下单的服务费,低于通过用户通过团长分享链接的服务费。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客户是平台自有用户,团长能挣到的服务费就更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拉新奖励。根据系统规定,团长拉到一位新用户,奖励35元,拉新3位用户,奖励85元,以此递减,拉新用户越多,单个新增用户的奖励越低。

你看,在美团优选,团长付出的劳动和时间是不值钱的,数据才是平台想要的。团长只有不断推广和拉新,才有一点点钱赚。

03 失去用户,失去定价权

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生意,没什么神奇的创新之处。

京东2012年就在北京搞过相应的服务,开通北京市地铁自提点。用户在商城下单,除了可以选择快递送货外,还可以选择在最近的地铁站进行自提。

只不过,京东没赶上众包,“灵活就业”的好时代,得自己建自提点,费用高,服务性也不够便捷,用户从地铁拎到家,还有“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等到现在的平台做这项业务,给个人些服务费,就直接打通到社区了。而且,承接服务的个体业务切得越细,平台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因为可以提供的选择成倍增加了。

之前,小商家做生意,还得选址、进货,摆货,收银等等。依靠平台,这些环节都可以取消。平台将卖菜等小店业务的销售链条,重新拆解和分配了。平台提供仓储、提供配送、提供订单。团长不用操心进货、物流、破损等问题。

现在不需要有店铺,有固定的货柜可以够陈列,就可以当团长。

以前卖东西,还需要有店铺。后来是网店,网上卖货,但总归还需要模特,还需要拍些图片吧。现在直播带货,图片也不需要了,主播在直播间展示产品。一个人一台手机,就可以卖货了,随着技术的进步,卖货的门槛不断降低。

可是社区团购的生意模式的核心没有变化,依然是“地点”。产品没有差异性了,全平台价格是一样的。提货方不方便,成为重要参考。

同样的土豆,在线下购买,北京三环和五环外,售卖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因为租金不一样。但是在平台,大家都是一个价格,住在马驹桥和住在三源里的居民,从平台购买都是同样的价格,反正平台也不支付房屋租金。

可是当团长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商铺和居民楼的价格不一样,三环里和五环外的租金不一样。但是在平台的结算体系里,这些服务费是一样的。你不愿意,不重要,总有人愿意。说到底,社区团购的团长,就是给平台售卖的商品,提供一块儿可以线下自提的地方。

生意链条被不断拆分,更多细小的个体加入,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压低了大家的溢价能力。以前买菜,需要进货,需要摆货,需要捡货,现在平台负责供应链,负责仓储,负责物流配送,负责低价吸引客户。在平台打造的新的分工中,一个能够提供货架场地的人,就可以卖生鲜产品了。因为平台把这些服务都准备好了。

也正是服务链条的拆解,让小商家更不挣钱了。即便他们在自己店铺的基础上加入自提业务也是不赚钱的。

用户购物的需求,是在某个区间上下浮动的。以前他们在社区附近的店铺购买,现在在平台上购买,在线下自提。相当于,此前被小店吸收的购买需求,现在被平台拿走了。而平台给予的补偿,就是块八毛的服务费。

可是线下生意的逻辑不是这样,以前小店有定价权,可以决定卖给用户多少钱,甚至不同的用户,售卖的价格也会有区别。现在平台说了算,可以战略性地选择低价。以前小店还可以收取展示费用,很多超市都是会收取陈列费的。现在这些费用被平台收走了,成为平台的营销收入,因为你就是个自提点呀。

于是,个体跟平台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以个体将自己的顾客群、社交关系链,让渡给平台,换取少量服务费作为结局。

我做团长的7天,最大的感受是团长跟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差不多,想要赚点钱,就要不断提交自己的人脉和社交关系链。可是保险提成高啊, 平台给团长的奖励才值几百块钱。还不一定能不能拿到(现在还不是正式团长)。

没想到,多年攒下的人缘,居然用来卖菜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