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饮品报
2月8日,奈雪的茶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预计营收约为42.8亿-43.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约1.35亿元-1.65亿元。紧跟其后,2月9日,喜茶被多个社交平台曝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新茶饮的两大头部品牌,一个“不赚钱”,一个“不养人”,这样的开年局多少为新茶饮行业蒙上了些许阴影。
近几年,作为不折不扣的“网红”餐饮品类,无论是从流量还是资本,新茶饮都收获颇丰。但是,一直被称为“朝阳品类”,有着千亿市场的新茶饮,却并未走上预想中的“坦途”。
喜茶裁员,是正常调整还是不堪重负?
2月9日,喜茶裁员的话题一路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截至发稿前,关于#喜茶将裁员30%#的微博话题,已有超1.2亿的阅读量。
当日,新浪财经报道,喜茶内部正在实施裁员政策,且经与多位喜茶员工确认,裁员工作在年前已经启动,年后还会继续,总体将涉及30%的员工。其中,信息安全部门全部裁掉,门店拓展部门被裁50%。对于被裁员工,喜茶会给予正常N+1补偿,员工也可选择内部调动至其他部门。
在裁员被曝出后,多位“喜茶员工”的现身说法以及喜茶内部同事圈对此事的讨论,让风波愈演愈烈。
“争着被裁,名额都不够分”;“老员工没什么盼头,被裁至少可以拿到N+1的补偿”……对于裁员,自称喜茶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的匿名回复与舆论的猜测大相径庭,员工的消极态度明显。同时,员工还指出,裁员风波让喜茶内部本就存在过度加班、内斗、年终奖延迟等问题集中爆发。
针对裁员消息,喜茶官方回应:“传闻皆为不实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谓大裁员的情况,年前少量的人员调整为基于年终考核的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同时,员工的年终奖也均已根据绩效表现,于春节前正常发放至员工手中。”
虽否认了“传闻”,但喜茶的回应却让媒体解读成“坐实”了裁员。媒体分析,“人员调整和优化”,恰恰说明喜茶确实存在裁员行为;“根据绩效表现”发放年终奖,则又为年终奖的发放给出“解释权归喜茶”的限制。
根据喜茶的发展步调,如果裁员行为确实存在,或出于三大方面原因:
一是缓解企业内部争斗。前有火锅品牌凑凑因为内斗陷入危机,正视各方势力拉帮结派的现象,裁员或是喜茶防患于未然的战略决策;
二是为IPO铺路,通过裁员缓解财报压力;
三是因业务变动产生的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在曝光中,喜茶的信息安全部门被全部裁掉,这一举动,与喜茶的自身发展趋向无关,与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的需求与变动有关。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喜茶门店数量879家,2021年12月门店数865家,较2021年12月的865家新增了14家。喜茶依然处在高速扩张的战略阶段的,那么,根据喜茶的发展节奏分析,当下并不是裁员的时机。裁员,或只是媒体过度解读下的组织结构调整。
在媒体报道中,喜茶的组织痼疾,由来已久。资本的注入,新消费的崛起,让喜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江边的一家小店做成了拥有600亿估值的头部企业。也正因如此,这家由年轻人带队的企业,在缺少沉淀的情况下,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反言之,作为新品类的头部品牌,喜茶又何尝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奈雪预亏,高端茶饮为何不赚钱?
奈雪“依然”陷在亏损的沼泽中并未走出来。
此前,奈雪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奈雪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10.9亿元、25.0亿元、30.6亿元;年内净利润分别为-6972.9万元、-3968.0万元、-2.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658.0万元、-1173.5万元以及16664.3万元。
从上市以来,奈雪的亏损都一直备受关注。对于奈雪的持续亏损,网友纷纷评论,卖那么贵,为什么不赚钱?
事实上,按照数据, 与同期相比,奈雪的收入预增超过40%。特别是2021年第四季度,奈雪给出的数据显示,四季度末,奈雪茶饮店同店收入已经基本回归至去年同期销售水平,并在部分成熟市场录得同店收入增长。
针对同店收入的恢复与增长,奈雪给出了三大主要原因:
一是新品势能增长,四季度推出的“鸭屎香宝藏茶”等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
二是营销势能增长,四季度公司增加了营销力度;
三是运营势能增长,公司自研的自动化制茶设备在试生产后,在部分门店运营闲时投入试用。
那么,奈雪为何一直“不赚钱”?比较明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开店速度加快,采取直营模式的奈雪,新店开业会带来巨大的成本支出;
二是运营成本升高,包括新茶饮在内,餐饮业的原材料、人工、房租等成本均在逐年上升;
三是整体布局投入,包括研发、供应链等运营板块在内,在白热化竞争环境下,对于品牌整体布局的成本投入也会进一步增加。
当营收的增长赶不上成本的增长,亏损,也在意料之中。
行业内部,新茶饮的壁垒亟待加高
“双寡头”接连出事,进一步消耗着人们对新茶饮的信心。
从去年到今年,从各大品牌频出的食安事件到茶颜悦色闭店,再到日前的喜茶降薪,奈雪预亏事件,这背后,是新茶饮行业正在“自曝”其短。
从行业自身看,新茶饮的“低壁垒”特征,已经成为桎梏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
1、进入壁垒低
进入壁垒低,造就了新茶饮“悬崖式”的上升期。从新茶饮元年,到如今行业进入平稳沉淀期,不过堪堪六七年。进入壁垒低,让新茶饮行业瞬间爆发。
在新茶饮的上升期内,不仅造就了喜茶、奈雪、茶颜等头部品牌,也吸引大量“玩票”的投机者。与资本相比,因为进入壁垒低而来的山寨门店与快招品牌,才是造成新茶饮繁荣假象的罪魁祸首。
2、产品壁垒低
新茶饮是出新最快的餐饮品类,没有之一。
数据显示,奈雪的茶平均6天即出一款新品,喜茶亦不相上下。高频出新的背后,是茶饮行业产品创新的一地鸡毛。
每一个头部品牌周围,均群魔窥伺,一个潜力新品诞生后,会引来群魔起舞。头部品牌付出大量财力与精力研发出的爆品,几乎会在一夜之间覆盖“全行业”。
在一套完整的“复制机制”下,底部品牌完全不需要出新成本,它们要么在“复制”中活得风生水起,要么赚一把快钱便退出市场;反之,头部与腰部品牌却不得不在不断出新的压力下艰难前行,通过不断出新来巩固品牌竞争力。
3、人才壁垒低
显然,过去一年,头部品牌们过得并不光鲜。以食安考验为例,奈雪的茶部分门店被主流媒体曝光卫生环境差、篡改标签等问题;在广州市市监局的突击检查中,喜茶与奈雪均被发现标识不够规范,开封预包装食品保存不当等问题……从低线品牌到高线品牌,新茶饮成为食安的重灾区。
究其原因,人才壁垒低,门店管理松散等,是新茶饮问题频发的主要根源所在。
外部环境,新消费整体式微
恰逢新消费的崛起,这让新茶饮的发展占尽了天时。然而,如果新消费整体式微呢?
当扛起国货复兴的线上美妆品牌纷纷布局线下,当双11的榜单重新被传统大牌占领,新消费的式微苗头已经出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社零增速整体放缓,网上零售额增速基本保持在15%左右。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新茶饮2020年的增速为26.1%,2021-2022年增速下降为19%左右,新茶饮市场正在经历阶段性放缓。
新零售与新茶饮“不约而同”放缓了增长的脚步,这背后,是流量增长的“枯竭”。新茶饮与新消费一样,采取的都是流量打法,那么,随着流量推广的成本越来越高,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高,新茶饮与新消费正在开启一场以体验为核心的回归潮,将品牌的本质从流量回归到品牌力与产品力的提升上。
以往的流量打法失效,新茶饮正在从流量增长迈向品牌增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人们对于新茶饮品牌的关注点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相较于早期“排队”、“奶盖打印”等流量玩法,当下的人们对新茶饮产品本身,以及品牌运营表现等更加感兴趣。
作为头部品牌,喜茶与奈雪的茶也需要不断调整前进的步调,才能在不断适配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保持头部优势引领新茶饮风尚。
小结
头部品牌状况连连,进一步暴露出新茶饮行业的真实情况,利于品牌成长的良性行业生态还没有形成。
当下,正处新茶饮行业流量红利退潮的时期,吃尽了流量红利的品牌,正努力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没有流量红利助威的新茶饮时期,才是“内卷”的真正开始,亦可以成为良性竞争机制的开端。喜茶也好,奈雪也罢,作为行业领头人,它们的动向,至关重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