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闯入130亿蓝海亏损超13亿,60岁博士再次闯关港交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闯入130亿蓝海亏损超13亿,60岁博士再次闯关港交所

禾木生物这次能如愿登陆港交所吗?

文|猎云网

2月25日,据港交所文件,禾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禾木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更新招股书,摩根士丹利、中金、瑞信为其联席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30日,禾木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由于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禾木生物更新招股书,再次冲刺港交所。

虽然加速了产品商业化,但高企的研发支出,让禾木生物累计亏损超过13亿,禾木生物这次能如愿登陆港交所吗?

加速商业化,仍累计亏损超13亿

禾木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血管介入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平台企业,目前已在中国及其他亚太地区建立了全套针对神经血管及外周疾病的创新介入体系,覆盖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神经通路领域。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

以在脑病中发病占比20%的出血性脑卒中为例,该病死亡率高达50%,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概率在30%至50%之间,我国患病率从2016年的4890万宗增至2020年的5170万宗,在接下来的两个5年里预计将分别达到5490万宗及5790万宗。

如果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据招股书显示,禾木生物的主要产品之一Afentta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及于中国商业化的抽吸导管。

禾木生物于2020年4月起产生收益,并将首个产品TracLine血管内通路导管商业化,且于2021年4月及7月分别将FocuStar神经球囊导管-Rx及Afentta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商业化。

在更新的招股书中,禾木生物还分别于9月、12月将抽吸配件管及Mountix®微导管、Privi痔疮冷却球囊商业化。

同时,禾木生物披露了商业化的数据,2021年,共出售100套Afentta®颅内血栓抽吸导管、3,290套TracLine®血管内通路导管、938套FocuStar®神经球囊导管-Rx、39套Mountix® 微导管,以及2,001套Privi痔疮冷却球囊。

此外,禾木生物还获得了FocusLine®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及FlexStarTM球囊导引导管产品的批准,预期于2022年获商业化。

禾木生物还表示,预期将于2023年实现半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及2025年全自动化生产线投产,这也将提升Privi痔疮冷却球囊的生产及销售。

得益于商业化的发展,禾木生物收益从截至2020年9月30日至九个月的120万元增加至2021年同期的840万元。

但禾木生物的研发成本依然高企,根据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研发开支同期从1330万元增加61.9%至2160万元。

来源:招股书

同时,禾木生物的亏损也从2.734亿增至3.345亿,截至2021年9月30日,禾木生物已累计亏损13.43亿。

王吉成“资本术”:高瓴、君联加持完成多轮融资,仍绝对控股

作为禾木生物的创始人,1961年出生的王吉成是上世纪70年代高考恢复后第一批清华学子,在完成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后,王吉成赴美深造获得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系博士学位,这为他如今进入医疗介入器械领域打下了技术基础。

此后,王吉成曾在雅培、强生等世界顶级医疗器械公司负责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技术出身的他随后成为管理层,在前新加坡上市公司柏盛国际担任全球COO、CEO,把企业心脏支架的市场份额做到了全球第四。

2003年,王吉成开始自主创业成立吉威医疗,积累多年的经验让吉威医疗也迅速成为中国三大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公司之一。

鉴于之前成功的经验,禾木生物在成立之初,就吸引了不少投资机构,王吉成也展现了自己的资本手段。

据公开资料,起初王吉成通过Gold Ridge公司控制禾木生物,每股股本的初始价值是0.2美元。企业成立3个月后的2017年9月,王吉成通过禾木生物的增发持股达1亿股,在股权持有量上保持绝对的控制地位,预先解除了未来引入资本而威胁控股地位的隐患。

此后,禾木生物开始引入资本,相继完成了A轮、A+轮、B轮和C轮四次融资,共累计融资1.38亿美元,参投机构包括高瓴、三正、君联、礼来等十余家投资机构。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禾木生物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王吉成,通过Gold Ridge持股49.85%;三正健康投资持股13.40%;ICI持股8.00%;高瓴投资持股7.41%;Adventure Wave持股4.98%;君联持股4.45%;礼来 LAV持股4.16%,剩余股份由其他机构及个人持有。

可以看到,在多轮融资后,王吉成依然牢牢掌握着禾木生物的控股权。

闯入130亿蓝海

从去年开始,就有多家介入式医疗器械企业赴港上市,介入式医疗器械也逐渐成为资本青睐的热门赛道。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出血性疾病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人民币18亿元增至2020年的3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3.1%,未来5年市场将迎来20.4%复合增长率,爆发扩容至75亿元,预计2030年整体升至130亿元水平。

庞大的市场规模下,禾木生物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少。尤其是在高精尖技术为核心的医疗器械领域,外国企业拥有着先发优势。

在我国创新介入导管市场上,目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产品不到30款,有三分之一是由美敦力、强生、史赛克及MicroVention四家国际药企生产。国产名额则被禾木生物、心玮医疗、通桥医疗和沃比医疗在内的14家企业瓜分。

为了尽快抢占市场,禾木生物将“搭建跨境业务平台,渗透至更广阔的亚太市场”作为战略目标,计划首先在新加坡将产品进行商业化,然后再渗透到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其他市场。

禾木生物还提到,计划将主要通过学术推广将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商业化。并采用分销代理的方法,通过分销商将产品推向医院。目前,禾木生物已拥有五家分销商及103家子分销商,覆盖中国24个省市的306家医院。

二次递表的禾木生物,此次能顺利上市吗?闯入130亿蓝海的王吉成又将带领禾木生物走向何处?猎云网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闯入130亿蓝海亏损超13亿,60岁博士再次闯关港交所

禾木生物这次能如愿登陆港交所吗?

文|猎云网

2月25日,据港交所文件,禾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禾木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更新招股书,摩根士丹利、中金、瑞信为其联席保荐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30日,禾木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由于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禾木生物更新招股书,再次冲刺港交所。

虽然加速了产品商业化,但高企的研发支出,让禾木生物累计亏损超过13亿,禾木生物这次能如愿登陆港交所吗?

加速商业化,仍累计亏损超13亿

禾木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血管介入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平台企业,目前已在中国及其他亚太地区建立了全套针对神经血管及外周疾病的创新介入体系,覆盖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神经通路领域。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

以在脑病中发病占比20%的出血性脑卒中为例,该病死亡率高达50%,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概率在30%至50%之间,我国患病率从2016年的4890万宗增至2020年的5170万宗,在接下来的两个5年里预计将分别达到5490万宗及5790万宗。

如果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据招股书显示,禾木生物的主要产品之一Afentta颅内血栓抽吸导管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及于中国商业化的抽吸导管。

禾木生物于2020年4月起产生收益,并将首个产品TracLine血管内通路导管商业化,且于2021年4月及7月分别将FocuStar神经球囊导管-Rx及Afentta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商业化。

在更新的招股书中,禾木生物还分别于9月、12月将抽吸配件管及Mountix®微导管、Privi痔疮冷却球囊商业化。

同时,禾木生物披露了商业化的数据,2021年,共出售100套Afentta®颅内血栓抽吸导管、3,290套TracLine®血管内通路导管、938套FocuStar®神经球囊导管-Rx、39套Mountix® 微导管,以及2,001套Privi痔疮冷却球囊。

此外,禾木生物还获得了FocusLine®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及FlexStarTM球囊导引导管产品的批准,预期于2022年获商业化。

禾木生物还表示,预期将于2023年实现半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及2025年全自动化生产线投产,这也将提升Privi痔疮冷却球囊的生产及销售。

得益于商业化的发展,禾木生物收益从截至2020年9月30日至九个月的120万元增加至2021年同期的840万元。

但禾木生物的研发成本依然高企,根据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研发开支同期从1330万元增加61.9%至2160万元。

来源:招股书

同时,禾木生物的亏损也从2.734亿增至3.345亿,截至2021年9月30日,禾木生物已累计亏损13.43亿。

王吉成“资本术”:高瓴、君联加持完成多轮融资,仍绝对控股

作为禾木生物的创始人,1961年出生的王吉成是上世纪70年代高考恢复后第一批清华学子,在完成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后,王吉成赴美深造获得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系博士学位,这为他如今进入医疗介入器械领域打下了技术基础。

此后,王吉成曾在雅培、强生等世界顶级医疗器械公司负责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技术出身的他随后成为管理层,在前新加坡上市公司柏盛国际担任全球COO、CEO,把企业心脏支架的市场份额做到了全球第四。

2003年,王吉成开始自主创业成立吉威医疗,积累多年的经验让吉威医疗也迅速成为中国三大可降解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公司之一。

鉴于之前成功的经验,禾木生物在成立之初,就吸引了不少投资机构,王吉成也展现了自己的资本手段。

据公开资料,起初王吉成通过Gold Ridge公司控制禾木生物,每股股本的初始价值是0.2美元。企业成立3个月后的2017年9月,王吉成通过禾木生物的增发持股达1亿股,在股权持有量上保持绝对的控制地位,预先解除了未来引入资本而威胁控股地位的隐患。

此后,禾木生物开始引入资本,相继完成了A轮、A+轮、B轮和C轮四次融资,共累计融资1.38亿美元,参投机构包括高瓴、三正、君联、礼来等十余家投资机构。

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禾木生物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及控股股东王吉成,通过Gold Ridge持股49.85%;三正健康投资持股13.40%;ICI持股8.00%;高瓴投资持股7.41%;Adventure Wave持股4.98%;君联持股4.45%;礼来 LAV持股4.16%,剩余股份由其他机构及个人持有。

可以看到,在多轮融资后,王吉成依然牢牢掌握着禾木生物的控股权。

闯入130亿蓝海

从去年开始,就有多家介入式医疗器械企业赴港上市,介入式医疗器械也逐渐成为资本青睐的热门赛道。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出血性疾病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人民币18亿元增至2020年的3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3.1%,未来5年市场将迎来20.4%复合增长率,爆发扩容至75亿元,预计2030年整体升至130亿元水平。

庞大的市场规模下,禾木生物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少。尤其是在高精尖技术为核心的医疗器械领域,外国企业拥有着先发优势。

在我国创新介入导管市场上,目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产品不到30款,有三分之一是由美敦力、强生、史赛克及MicroVention四家国际药企生产。国产名额则被禾木生物、心玮医疗、通桥医疗和沃比医疗在内的14家企业瓜分。

为了尽快抢占市场,禾木生物将“搭建跨境业务平台,渗透至更广阔的亚太市场”作为战略目标,计划首先在新加坡将产品进行商业化,然后再渗透到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其他市场。

禾木生物还提到,计划将主要通过学术推广将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商业化。并采用分销代理的方法,通过分销商将产品推向医院。目前,禾木生物已拥有五家分销商及103家子分销商,覆盖中国24个省市的306家医院。

二次递表的禾木生物,此次能顺利上市吗?闯入130亿蓝海的王吉成又将带领禾木生物走向何处?猎云网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