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杨元庆为何没有梦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杨元庆为何没有梦想?

强人退休,各自为战。

文|略大参考 旺仔

编辑|程怡

01

从北三环进入中关村,必先经过联想桥。

1994年,联想集团向政府提交报告,申请将北三环进入中关村东路的高架桥,命名为“联想桥”,申请报告里面说,这将有利于扩大电子一条街的影响。

当时一同竞争的还有售卖电子打字机的四通集团,于是,一场冠名权争夺战在联想和四通之间展开。好在,北京西北三环道路改造工程刚刚竣工,附近有三座新桥同时矗立,数量充足。竞争以“雨露均沾”的方式了结。四通占了其中一座。联想以50万元的价格,买到另外两座桥的永久性冠名权——“联想桥”和“联想东桥”。

时代给予的机会,让联想在北京的地理空间上,留下了永久性的标志。如果跟同年以3100万元抢到央视标王的孔府宴酒相比,“联想桥”冠名权的性价比,可谓是极其划算。

那是联想意气风发的时刻,年初在香港上市,以每股1.33元的价格,售出1.68亿股,超额认购409倍。次月,联想公司成立微机事业部,柳传志说服打算出国的杨元庆,负责新部门。联想从早期的卖电脑、IT周边的贸易业务,转向了经营自主品牌的制造业务。

杨元庆带领联想电脑打开市场的策略是低价,将电脑组装环节的价格压缩至真空状态。市场上当时售卖的电脑定价三万多元,联想推出的“E系列”,定价一万六。走经济适用路线的产品策略,为联想带来可观的销售数字,不到两年联想电脑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名。

行至1994年年末,在21世纪剧场举行的联想10周年大会,将高歌猛进的情绪推向高点。为记录这一时间点而创作的《联想之歌》里写道:

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回响,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我们的目光在科技高峰上翱翔,

肩负历史的重任,托起中华的太阳,

啊,联想,联想,联想,

乘风破浪向远方。

这首歌里表达的意思,后来被联想人高度凝练为四个字——产业报国。《联想之歌》在内部传唱20多年,2015年,联想举行全球誓师大会,其中有一个环节,便是杨元庆在北京站,带领全场唱这首歌。

时代挑选符合需求的同行者,一齐奔向远方。

经过30多年的变迁,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早已没有当年的盛况,做IT贸易赚取第一桶金的人,纷纷寻求新变化:刘强东退掉柜台,早早离开,创办京东。冯军创办自主品牌爱国者,曾经叱咤一时,而今落寞到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过。

中关村也在转型,从早年的电子批发,转型资本和技术双驱动的产业升级。西区的创业大街、爱奇艺、蔚来汽车成为新的地标名片。

细看中关村的产业升级之路,映合着中国科技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脉络:资本和技术。它们早期依靠市场需求起家,依靠资本做大,再升级技术,为寻求下一10亿美金以上的业务做铺垫。

只不过,中国的科技企业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前两个步骤——需求和资本。两个发展环节抓得过硬的,比如腾讯,靠游戏积累资本,支撑现金流,靠投资,又创建了近2万亿的商业版图。略显拉跨的,比如搜狐,早期卖广告,挣钱后投身实体经济——忙着盖楼。如今,搜狐大厦成为搜狐最重要的资本。

曾经以扩大“电子一条街”影响力为说辞,申请“联想桥”的联想,仅走通了第一步——抓住PC行业的市场需求,后续的资本和技术都没有发展起来。这里要说一下,掌管联想资本业务的是联想控股,也就是卖电脑的联想集团的母公司。

它的投资业务有联想投资(现君联资本)、弘毅资本、联想创投等业务。它都投了什么呢,从财务报表看,金融业务有卢森堡银行、拉卡拉、正奇金融等;创新消费与服务领域有拜尔口腔、三育教育、德济医院等,农业与食品板块有佳沃集团。至于科大讯飞、神州租车等风投项目,也都笼统地被归到联想的财务投资中。

之前还有房地产业务板块——融科置地,2016年,它以137亿元的价格被卖给了孙宏斌,联想控股经营不善的房地产业务就此清理掉。

这里引用杨元庆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大杂烩的公司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钱生钱”的资产增值逻辑,在联想控股的业绩中也得到体现。联想控股的主要利润依靠金融服务,它创造了近半数的总利润。

这也符合联想控股制定的发展规划。柳传志在2015年联想控股赴港上市之际,曾对媒体表示过,电脑业务的利润太薄的,要有其他业务增加整体收益,要多元化。

几乎从2000年开始,联想就开始发展多元化业务,包括进军中关村房地产市场,学习IDG成立风投公司等。

但是联想的多元化业务尝试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了吗?

从市值看没有体现。

目前,联想控股的总市值约为227亿元,卖电脑的联想集团的总市值约在940亿元。以联想控股持有联想集团29.1%的股份来算,仅仅是IT业务带给控股的资本市值就接近于280亿元,超过了现在的市值。

可以说,外界对联想控股的多元化业务创造的资本增值,并不认可。

联想属于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杠五。布局多元化业务超20余年,却没有创造出IT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点。

02

中国科技产业的升级发展之路,一直有个争论:“贸工技”和“技工贸”。背后的代表企业是联想和华为。

其实,无论是“贸工技”还是“技工贸”,核心都是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但有时候发展的先后节奏,确实影响结果。就像关于王者荣耀的教学中,经常要讲英雄技能的出招顺序。

对联想来说,它走了“贸”、发展了“工”,却拓展不了“技”。它没有资本,电脑业务利润不高,多元化业务带来的利润增值,属于母公司联想控股。

留给联想集团讲的故事,分外单薄。翻开联想2020年的年度财报,能明显感受到一家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努力向外界讲述新变化。

联想的年度报告,向外界展示自己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在环境、社会和管理方面做的事情。

比如,联想集团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自己如何成为一家低碳环保的企业:使用可再生塑料及环保材料,不使用聚苯乙烯包装,而是使用纸浆、纤维及低密度聚苯乙烯压膜;团队对ThinkPad X12的包装纸进行改造,每个包装材料减少0.6kg,此项改进减少包装材料60公吨。

联想的年度报告,缺少对技术趋势地研究和判断,通篇报告搜索不到5G、AI和云,只有两处提到了人工智能。报告中最智能的地方,是它规划的公司发展愿景——“智能,为每一个可能”。联想一如既往稳定地向外界宣告自己是一家制造企业,一家没有掌握核心科技的电脑组装厂。

它很符合联想在当下舆论中的形象,一家按照自己节奏做事情的老牌企业。

在互联网大厂罹患“员工35岁退休癌”的当下,联想乐于公布自己的中生代力量:30岁到50岁的员工,占据联想员工总数的73%。

在互联网大厂取消年会,减少加班费用的时候,联想反其道而行,曾预计花费800万元,在2022年1月21日包下北京环球影城,举办“新春年会”。后因为疫情原因取消,改成3月4日的公司团建。这大概是近期联想在社交传播中的高光时刻。

其实,只要不谈技术,不谈芯片,联想还挺像一家知名的全球化企业。

可联想为什么不发展技术,不做芯片?

柳传志说“直到2001年联想集团的总收入也不过才192亿港元,纯利润不到10.26亿港元,如果联想要拿出全年利润才有可能投出一条生产线的十六分之一,相信只要不是败家子的企业家都不会这样做,这不是爱国而是祸国。不但联想不会这样做,同样紫光、同方以及全世界的企业都不会这样干。”

杨元庆说“一家公司没必要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联想并不打算做操作系统和芯片,会做好自己的角色,与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合作,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很难想象,这和说过“迟早有一天,你会把联想看成是和苹果具有同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是同一个杨元庆。

参照同行决策,联想的友商——惠普、戴尔和 IBM ,都没有做芯片。要和这些竞争对手同台竞争,联想只需要保证成品的品质,已经能够成为世界PC第一的位置。

但是美国的电脑企业不会有芯片方面的顾虑,美国有英特尔、有AMD,有英伟达。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里,以半导体和网络安全为主的信息科技行业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互联网企业。美国的科技企业,不是单薄的只讲平台经济。

03

资本不足是联想不做芯片的原因吗?

要知道联想在2004年末,发起过非常有名气的蛇吞象的收购:以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价值6亿美元的股票以及承担5亿美元的债务,实际交易价格17.5亿美元的收购方案,收购IBM PC部门,包括IBM PC业务的采购、市场和研发,以及5年内获得IBM的品牌使用权。

那时联想也没钱,可以支配的自由现金只有4亿美元。为减轻支付压力,联想与IBM签订一份有效期长达五年的策略性融资附属协议——联想集团再拿出1.5亿美元现金回购IBM持有的联想股份。

此外,联想又从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 、泛大西洋集团等私人投资公司融资3.5亿美元,从巴黎银行等4家银行获得6亿美元国际贷款。最终,联想向IBM支付8亿美金以及价值4.5亿美元的股票。

而且,为了这笔收购,联想决定战略收缩,剥离企业服务给亚信,避免有与IBM形成业务竞争的举动。

收购IBM是对方提出来的,柳传志曾经说过联想内部很反对这场收购,但是杨元庆最终说服了他。因为当时,联想在国内的PC业务上跟戴尔的竞争十分焦灼。联想有本土品牌认知,戴尔有全球的供应链体系。

杨元庆说联想在本土市场也要经受国际性的竞争。当时,长江商学院项兵认为,只在中国整合资源的联想, 根本无法和在全球整合资源的戴尔们相抗衡 ,如果还蜷缩在本土市场,将是百分之一百的死亡。

太阳底下无新事儿,同样的竞争情节,出现在滴滴在与Uber竞争中国出行市场份额的时候。程维说Uber是条八爪鱼,头在美国总部,触须遍布全球。滴滴投资了Lyft、Ola、Grab,让这些出行平台,在海外市场跟Ube缠斗。

在戴尔的进攻下,联想在国内业务增长非常缓慢。2000年,杨元庆为联想集团定下了未来三年600亿的目标。最终,实际结果与目标相去甚远,联想2003年的营业总额是20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约214亿元)。

联想需要通过收购带来新的增长,另外跨国收购也符合当时的外部情绪。

2001年,中国加入WTO,企业界纷纷讨论入世带来的机遇,讨论全球化,像是“ 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个性 ” 、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式商业伦理 ” ,或者是组织中国企业家去美国游学。

历史的年轮,记录了中国公司对成为全球化企业的渴望。

这笔收购为联想带来了巨大的声望,也消耗联想为数不多的利润储备。

制造业是一个毛巾拧水的行业,成本要一滴一滴拧出来。柳传志曾说过,联想控股利润高,但是利润率低,因为联想集团并表进来,营收高、利润低,降低了整体的利润率。

他也说过联想控股为什么一定要多元化:“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谁都知道风险太大,如果联想控股的股东包括退休的员工都指望联想集团,下并购的决心就更困难。当控股有了其它业务板块,有了新的利润生长点,联想集团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放手一搏。”

柳传志的这段话,似乎说明联想的多元化之路是“向上管理”,对股东和员工寻求利益,而不是为了形成资本积累,帮助联想集团发展技术。

联想不能做芯片的事情,变成了“蛋鸡之争”,因为制造业利润低,联想没有钱,所以不能生产芯片。又因为联想没有核心技术,一直做组装,所以利润低,没有资本积累。

同样是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品牌和多元化发展的关联,杨元庆不会比董明珠更委屈,因为联想的电脑业务不太赚钱。可是,董明珠带领的格力电器,给母公司格力集团可是发过不少分红的。而且,还要接受母公司一度使用格力品牌,去做质量一般般的小家电业务,房地产业务,甚至是决定将格力电器卖给外国公司。

不过,董明珠生性倔强,爱告状。她曾经以“破坏实业的罪人”说辞,引发监管关注,逼退宝能系的姚振华举牌格力。也有过嘱咐员工堵门,拒绝外国竞购公司进入格力的壮举。以及提出要用500亿元“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的“董言董语”。

格力有胆量造芯片,是不是说明卖空调比卖电脑赚钱?

华为同样没有走过资本运作这条路,但是面向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两种模式的毛利率是不一样的。华为做手机业务,也是亏损多年。

2017年的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华为消费者BG业务的CEO余承东就对媒体说过,“任总(任正非)批评我们盈利能力还是不足,利润增长太慢,太多利润都被渠道商赚走了,我们成了为渠道商打工的了”。

并不是每家个人消费品牌,都能成为苹果,有足够高的品牌溢价。对于很多品牌来说,没有利润的积累和资本增值,没有母公司“爱的供养”,自然是发展不起来。

04

联想的多元化业务布局,第一步来自分拆。

2000年,柳传志策划两起运作,一是把联想管理层在联想35%的分红变成股权,一是让联想业务分道扬镳,电脑业务分给杨元庆,分销业务分给郭为,后者不能再使用联想品牌,改名为神州数码。柳传志连挥两刀,一刀下去是产权,一刀下去是接班人。

当时,有媒体将在联想工作13年,换过11个岗位,一直担任救火队长角色,还创造出“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广告语的郭为,形容为“联想弃儿”。但是,从股权运作上,郭为带领的神州数码“明分暗升”——从联想集团的子公司,成为联想控股的子公司。

拆分前,联想集团100%控股神州数码,分拆之后,神州数码是联想控股57%,其他持股者43%。也就是说,杨元庆领导的联想集团和郭为领导的神州数码,从之前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变成了平级——都是母公司联想控股旗下的企业。这份股权转换的流程设计者是朱立南,后任联想投资总经理,联想控股的董事长。

柳传志的操作,被形容为创造性地解决接班人问题。通过业务分拆,两位候选人,都得到了独立施展拳脚的空间。

不过,这种为了留住两个人而打散一家公司的做法,在大型企业管理中,很罕见。更通常的做法是选定一位接班人,其他候选人就自动离职。

2000年,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为自己选定了接班人杰夫·伊梅尔特,另外两位竞聘者,罗伯特·纳德利和詹姆斯·麦克纳尼则离开GE。2001年,韦尔奇退休,伊梅尔特正式接班。

商业竞争惯讲输赢,鲜有情感。上世纪90年代期间,担任迪士尼CEO和董事长的艾斯纳,曾找来自己近30年的好友奥维茨,出任公司总裁。但是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奥维茨被赶出了迪士尼,失去工作,也失去朋友。

但是在联想,少有这种“取一舍一”的抉择时刻。

分拆之后,初掌帅印的杨元庆,为联想集团定下了未来三年600亿的目标。最终连一半都没有完成,但杨元庆并没有被董事会遗弃,依旧出任联想集团的CEO。这不太符合现在企业制度中对CEO的问责制。

联想集团的历史中,因为业绩问题而被董事会问责的CEO是阿梅里奥,他是联想收购IBM之后的第二任CEO,从戴尔来到联想,2019年初离任。

在联想集团对外的传播体系中,阿梅里奥的问题在于职业经理人的短视,在乎短期业绩,注重并购之前IBM的大客户业务,而对PC在个人消费领域的崛起视而不见,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后,联想的业务亏损。

柳传志说他最擅长的是妥协。处理阿梅里奥的过程,就体现了他的“妥协”艺术。

美国董事会里,CEO具有很强的话语权, 在中国,董事长有很强的话语权,CEO更像是职业经理人的形态。在联想,杨元庆经常冲在前面,看起来像实际的CEO ,而且对阿梅里奥的许多决定不满意。

柳传志劝杨元庆要忍耐,他告诫杨,CEO 的业务决策并没有马上出问题,而且在金融危机前表现得还不错,我们看清楚,但是国际董事没有看到。这种时候就不坚决不要沾手业务,让董事会去了解情况,他们发现他不行,一定会撤换,但一纠缠进业务,就说不清了。

此处充满了柳氏中庸哲学。

柳传志一生最决绝的决定,可能分给了两个人:倪光南和孙宏斌。

倪光南曾在1994年4月23日的总裁室会议上将构建“中国芯”的“上海计划”,向柳传志和曾茂朝报告,当日的会议记录写有“柳传志等同志表示赞同”一句。

随后,头脑冷静下来的柳传志,仔细计算芯片的投资,又估量市场销售的前景,发现造芯片是“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他回复了新的意见,造芯片要优先服务于销售、引进最先进的技术,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以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做。

而当时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这是柳传志第一次向倪光南说“不”。

孙宏斌同杨元庆、郭为一样是1988年校招进入联想,曾担任企业部负责人。在柳传志去香港创办香港联想期间,掌管北京联想的业务。后来被柳传志以“结党营私,分裂联想”的理由,送进监狱。

即便有这样的情节,孙宏斌出狱后,柳传志跟他说,“我没有说过谁是我的朋友,但你可以说是我的朋友”。

柳传志的管理哲学和人格魅力,早期帮助联想留住过人才。像杨元庆和郭为,都有过出国留学的打算,都被柳传志留下来,帮助联想拓展业务。

但是,柳传志雨露均沾,因人设“岗”的习惯,也让联想后期的发展,缺少聚焦的主业,在PC之外,缺少第二增长点。

05

联想的投资业务是柳传志一手操办起来的。

2000年分拆完成后,留在控股公司总部的朱立南,收到了杨元庆和郭为向他发出的职位邀请。但是在分拆过程中, 朱立南就向柳传志提出联想有没有 “ 再开一块”的可能性,柳传志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最终答应了朱立南 “ 那我们再开一块吧 ”。

随后的事实是联想分拆结束。一个月后,联想投资宣告正式运营,定位于对中小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柳传志也有了新的战场,从实业到资本,工作重心有了改变。

2001年,他跟公司的公关部说明,不会在IT讲台上去讲涉及IT发展的事情。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企业管理和投资上。联想将来做控股投资公司,以产业报国为己任。

次年,在联想做了一年顾问,为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及资本运作出谋划策的赵令欢,打算在国内做并购投资。而“十六大”后,柳传志看到了国企改制的机会,也想参与,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推荐了赵令欢。

后者创办了弘毅资本,基金第一期的出资人只有联想。弘毅两个字,也与柳传志有关,出自柳办公室墙上挂的书法,典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联想的整体发展脉络是因人设岗。被柳传志相中的人,都会分得一块儿业务。比如联想控股持股的佳沃集团,是前联想中国区总裁陈绍鹏创办的,他曾经替联想掌管供应链业务。在阿梅里奥出任CEO的时候,多位中国高管被边缘化,陈绍鹏是其中之一。也是这时,他从联想集团去往联想控股做投资,后来创办了农产品品牌佳沃集团。

每个人都掌管一块儿业务,可以独立决策,独立调配资源,这被认为是杨元庆当年在联想内部,孵化出PC业务的关键。但是平均使力,独立发展,也让联想除了柳传志之外,缺少能从整体上掌管联想旗下所有业务的人。

联想的“继承人”太多了,有一个合适的人才,就为其开辟一块地方。这也令一段时期内,外界纷纷猜测联想的接班人会是谁?

猜测集中在2009年9月8日,当日,联想控股召开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向外界详细解释,联想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股权变更。

就在前一天,卢志强领导的泛海集团,成为唯一符合条件的受让方,以27.55亿元的挂牌价,从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手中,接过联想控股29%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

自此,联想控股的国有股权比例由65%减至36%,摘掉了“国字帽”,成为民营企业。

外界对这场股权变更有很多疑问。《南方周末》一位记者提问,为什么联想控股以100亿元的估值卖给泛海?按照联想控股最核心的资产——PC业务为主的联想集团,市值大约是300亿元,联想控股持股40%,算下来,仅联想集团的价值就已经是120亿元。

而联想控股是联想在PC业务之外,发展多元化业务的商业主体,包括投资、地产等业务,总资产会高于120亿元,为什么卖给泛海的价格是按照100元的估值计算?

记者独自发表一通计算,言下之意便是:联想是不是卖低了。柳传志的回答是,市值是会高低变化的,所以评估所没有按照市值作为标准。

此番回答,可能影响到一位“为自己代言”的创业者——陈欧,2016年聚美优品发布私有化邀约,以每股ADS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比10日均价高出27%,但是不及两年前上市发行价的三分之一。陈欧说私有化是因为公司股价被低估,可聚美董事会出具的私有化价格也不高啊。

再回到沟通会当天,联想控股各业务线的负责人都有参加,掌管联想投资的朱立南、联想直投的吴亦兵、弘毅投资的赵令欢、融科智地的陈国栋,他们是联想控股的高管。以及子公司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和神州数码董事长兼CEO郭为。(注:两位均为各自公司高管代发言)

他们均向外界阐释各业务线取得的结果。柳传志培养的管理层齐聚,记者的关注焦点,转向了柳传志的接班人是谁?当天至少有10个问题,是关于柳传志的接班人。没有明确答案,结果却又显而易见,朱立南是唯一进入股转后的新董事会的联想高管。

几乎从这一刻开始,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不会是一个人掌握的事实,便浮现出来。联想再也不会出现像柳传志那般能够统领整体业务的人。

杨元庆拿走了联想的品牌和光环,却因电脑业务利润低,多项国际并购业务消耗了利润储备。其带领的联想集团,资产负债率,常年接近为90%。

朱立南忙着帮联想控股做资本积累,业务扩张、收缩、出售,几经折腾,联想控股最赚钱的业务是互联网金融。

至此,中国科技企业发展道路上惯用的方法论:先满足需求,再积累资本,最后发展技术的业务闭环,在联想再也无法成型。

强人退休,各自为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杨元庆

  • 杨元庆:Smarter AI for All,让AI技术触手可及、落地可用
  • 杨元庆:AI不是泡沫,做IT必须交朋友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杨元庆为何没有梦想?

强人退休,各自为战。

文|略大参考 旺仔

编辑|程怡

01

从北三环进入中关村,必先经过联想桥。

1994年,联想集团向政府提交报告,申请将北三环进入中关村东路的高架桥,命名为“联想桥”,申请报告里面说,这将有利于扩大电子一条街的影响。

当时一同竞争的还有售卖电子打字机的四通集团,于是,一场冠名权争夺战在联想和四通之间展开。好在,北京西北三环道路改造工程刚刚竣工,附近有三座新桥同时矗立,数量充足。竞争以“雨露均沾”的方式了结。四通占了其中一座。联想以50万元的价格,买到另外两座桥的永久性冠名权——“联想桥”和“联想东桥”。

时代给予的机会,让联想在北京的地理空间上,留下了永久性的标志。如果跟同年以3100万元抢到央视标王的孔府宴酒相比,“联想桥”冠名权的性价比,可谓是极其划算。

那是联想意气风发的时刻,年初在香港上市,以每股1.33元的价格,售出1.68亿股,超额认购409倍。次月,联想公司成立微机事业部,柳传志说服打算出国的杨元庆,负责新部门。联想从早期的卖电脑、IT周边的贸易业务,转向了经营自主品牌的制造业务。

杨元庆带领联想电脑打开市场的策略是低价,将电脑组装环节的价格压缩至真空状态。市场上当时售卖的电脑定价三万多元,联想推出的“E系列”,定价一万六。走经济适用路线的产品策略,为联想带来可观的销售数字,不到两年联想电脑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名。

行至1994年年末,在21世纪剧场举行的联想10周年大会,将高歌猛进的情绪推向高点。为记录这一时间点而创作的《联想之歌》里写道:

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回响,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我们的目光在科技高峰上翱翔,

肩负历史的重任,托起中华的太阳,

啊,联想,联想,联想,

乘风破浪向远方。

这首歌里表达的意思,后来被联想人高度凝练为四个字——产业报国。《联想之歌》在内部传唱20多年,2015年,联想举行全球誓师大会,其中有一个环节,便是杨元庆在北京站,带领全场唱这首歌。

时代挑选符合需求的同行者,一齐奔向远方。

经过30多年的变迁,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早已没有当年的盛况,做IT贸易赚取第一桶金的人,纷纷寻求新变化:刘强东退掉柜台,早早离开,创办京东。冯军创办自主品牌爱国者,曾经叱咤一时,而今落寞到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过。

中关村也在转型,从早年的电子批发,转型资本和技术双驱动的产业升级。西区的创业大街、爱奇艺、蔚来汽车成为新的地标名片。

细看中关村的产业升级之路,映合着中国科技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脉络:资本和技术。它们早期依靠市场需求起家,依靠资本做大,再升级技术,为寻求下一10亿美金以上的业务做铺垫。

只不过,中国的科技企业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前两个步骤——需求和资本。两个发展环节抓得过硬的,比如腾讯,靠游戏积累资本,支撑现金流,靠投资,又创建了近2万亿的商业版图。略显拉跨的,比如搜狐,早期卖广告,挣钱后投身实体经济——忙着盖楼。如今,搜狐大厦成为搜狐最重要的资本。

曾经以扩大“电子一条街”影响力为说辞,申请“联想桥”的联想,仅走通了第一步——抓住PC行业的市场需求,后续的资本和技术都没有发展起来。这里要说一下,掌管联想资本业务的是联想控股,也就是卖电脑的联想集团的母公司。

它的投资业务有联想投资(现君联资本)、弘毅资本、联想创投等业务。它都投了什么呢,从财务报表看,金融业务有卢森堡银行、拉卡拉、正奇金融等;创新消费与服务领域有拜尔口腔、三育教育、德济医院等,农业与食品板块有佳沃集团。至于科大讯飞、神州租车等风投项目,也都笼统地被归到联想的财务投资中。

之前还有房地产业务板块——融科置地,2016年,它以137亿元的价格被卖给了孙宏斌,联想控股经营不善的房地产业务就此清理掉。

这里引用杨元庆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大杂烩的公司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钱生钱”的资产增值逻辑,在联想控股的业绩中也得到体现。联想控股的主要利润依靠金融服务,它创造了近半数的总利润。

这也符合联想控股制定的发展规划。柳传志在2015年联想控股赴港上市之际,曾对媒体表示过,电脑业务的利润太薄的,要有其他业务增加整体收益,要多元化。

几乎从2000年开始,联想就开始发展多元化业务,包括进军中关村房地产市场,学习IDG成立风投公司等。

但是联想的多元化业务尝试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了吗?

从市值看没有体现。

目前,联想控股的总市值约为227亿元,卖电脑的联想集团的总市值约在940亿元。以联想控股持有联想集团29.1%的股份来算,仅仅是IT业务带给控股的资本市值就接近于280亿元,超过了现在的市值。

可以说,外界对联想控股的多元化业务创造的资本增值,并不认可。

联想属于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杠五。布局多元化业务超20余年,却没有创造出IT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点。

02

中国科技产业的升级发展之路,一直有个争论:“贸工技”和“技工贸”。背后的代表企业是联想和华为。

其实,无论是“贸工技”还是“技工贸”,核心都是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但有时候发展的先后节奏,确实影响结果。就像关于王者荣耀的教学中,经常要讲英雄技能的出招顺序。

对联想来说,它走了“贸”、发展了“工”,却拓展不了“技”。它没有资本,电脑业务利润不高,多元化业务带来的利润增值,属于母公司联想控股。

留给联想集团讲的故事,分外单薄。翻开联想2020年的年度财报,能明显感受到一家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努力向外界讲述新变化。

联想的年度报告,向外界展示自己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在环境、社会和管理方面做的事情。

比如,联想集团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自己如何成为一家低碳环保的企业:使用可再生塑料及环保材料,不使用聚苯乙烯包装,而是使用纸浆、纤维及低密度聚苯乙烯压膜;团队对ThinkPad X12的包装纸进行改造,每个包装材料减少0.6kg,此项改进减少包装材料60公吨。

联想的年度报告,缺少对技术趋势地研究和判断,通篇报告搜索不到5G、AI和云,只有两处提到了人工智能。报告中最智能的地方,是它规划的公司发展愿景——“智能,为每一个可能”。联想一如既往稳定地向外界宣告自己是一家制造企业,一家没有掌握核心科技的电脑组装厂。

它很符合联想在当下舆论中的形象,一家按照自己节奏做事情的老牌企业。

在互联网大厂罹患“员工35岁退休癌”的当下,联想乐于公布自己的中生代力量:30岁到50岁的员工,占据联想员工总数的73%。

在互联网大厂取消年会,减少加班费用的时候,联想反其道而行,曾预计花费800万元,在2022年1月21日包下北京环球影城,举办“新春年会”。后因为疫情原因取消,改成3月4日的公司团建。这大概是近期联想在社交传播中的高光时刻。

其实,只要不谈技术,不谈芯片,联想还挺像一家知名的全球化企业。

可联想为什么不发展技术,不做芯片?

柳传志说“直到2001年联想集团的总收入也不过才192亿港元,纯利润不到10.26亿港元,如果联想要拿出全年利润才有可能投出一条生产线的十六分之一,相信只要不是败家子的企业家都不会这样做,这不是爱国而是祸国。不但联想不会这样做,同样紫光、同方以及全世界的企业都不会这样干。”

杨元庆说“一家公司没必要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联想并不打算做操作系统和芯片,会做好自己的角色,与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合作,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很难想象,这和说过“迟早有一天,你会把联想看成是和苹果具有同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是同一个杨元庆。

参照同行决策,联想的友商——惠普、戴尔和 IBM ,都没有做芯片。要和这些竞争对手同台竞争,联想只需要保证成品的品质,已经能够成为世界PC第一的位置。

但是美国的电脑企业不会有芯片方面的顾虑,美国有英特尔、有AMD,有英伟达。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里,以半导体和网络安全为主的信息科技行业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互联网企业。美国的科技企业,不是单薄的只讲平台经济。

03

资本不足是联想不做芯片的原因吗?

要知道联想在2004年末,发起过非常有名气的蛇吞象的收购:以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价值6亿美元的股票以及承担5亿美元的债务,实际交易价格17.5亿美元的收购方案,收购IBM PC部门,包括IBM PC业务的采购、市场和研发,以及5年内获得IBM的品牌使用权。

那时联想也没钱,可以支配的自由现金只有4亿美元。为减轻支付压力,联想与IBM签订一份有效期长达五年的策略性融资附属协议——联想集团再拿出1.5亿美元现金回购IBM持有的联想股份。

此外,联想又从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 、泛大西洋集团等私人投资公司融资3.5亿美元,从巴黎银行等4家银行获得6亿美元国际贷款。最终,联想向IBM支付8亿美金以及价值4.5亿美元的股票。

而且,为了这笔收购,联想决定战略收缩,剥离企业服务给亚信,避免有与IBM形成业务竞争的举动。

收购IBM是对方提出来的,柳传志曾经说过联想内部很反对这场收购,但是杨元庆最终说服了他。因为当时,联想在国内的PC业务上跟戴尔的竞争十分焦灼。联想有本土品牌认知,戴尔有全球的供应链体系。

杨元庆说联想在本土市场也要经受国际性的竞争。当时,长江商学院项兵认为,只在中国整合资源的联想, 根本无法和在全球整合资源的戴尔们相抗衡 ,如果还蜷缩在本土市场,将是百分之一百的死亡。

太阳底下无新事儿,同样的竞争情节,出现在滴滴在与Uber竞争中国出行市场份额的时候。程维说Uber是条八爪鱼,头在美国总部,触须遍布全球。滴滴投资了Lyft、Ola、Grab,让这些出行平台,在海外市场跟Ube缠斗。

在戴尔的进攻下,联想在国内业务增长非常缓慢。2000年,杨元庆为联想集团定下了未来三年600亿的目标。最终,实际结果与目标相去甚远,联想2003年的营业总额是20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约214亿元)。

联想需要通过收购带来新的增长,另外跨国收购也符合当时的外部情绪。

2001年,中国加入WTO,企业界纷纷讨论入世带来的机遇,讨论全球化,像是“ 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个性 ” 、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式商业伦理 ” ,或者是组织中国企业家去美国游学。

历史的年轮,记录了中国公司对成为全球化企业的渴望。

这笔收购为联想带来了巨大的声望,也消耗联想为数不多的利润储备。

制造业是一个毛巾拧水的行业,成本要一滴一滴拧出来。柳传志曾说过,联想控股利润高,但是利润率低,因为联想集团并表进来,营收高、利润低,降低了整体的利润率。

他也说过联想控股为什么一定要多元化:“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谁都知道风险太大,如果联想控股的股东包括退休的员工都指望联想集团,下并购的决心就更困难。当控股有了其它业务板块,有了新的利润生长点,联想集团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放手一搏。”

柳传志的这段话,似乎说明联想的多元化之路是“向上管理”,对股东和员工寻求利益,而不是为了形成资本积累,帮助联想集团发展技术。

联想不能做芯片的事情,变成了“蛋鸡之争”,因为制造业利润低,联想没有钱,所以不能生产芯片。又因为联想没有核心技术,一直做组装,所以利润低,没有资本积累。

同样是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品牌和多元化发展的关联,杨元庆不会比董明珠更委屈,因为联想的电脑业务不太赚钱。可是,董明珠带领的格力电器,给母公司格力集团可是发过不少分红的。而且,还要接受母公司一度使用格力品牌,去做质量一般般的小家电业务,房地产业务,甚至是决定将格力电器卖给外国公司。

不过,董明珠生性倔强,爱告状。她曾经以“破坏实业的罪人”说辞,引发监管关注,逼退宝能系的姚振华举牌格力。也有过嘱咐员工堵门,拒绝外国竞购公司进入格力的壮举。以及提出要用500亿元“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的“董言董语”。

格力有胆量造芯片,是不是说明卖空调比卖电脑赚钱?

华为同样没有走过资本运作这条路,但是面向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两种模式的毛利率是不一样的。华为做手机业务,也是亏损多年。

2017年的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华为消费者BG业务的CEO余承东就对媒体说过,“任总(任正非)批评我们盈利能力还是不足,利润增长太慢,太多利润都被渠道商赚走了,我们成了为渠道商打工的了”。

并不是每家个人消费品牌,都能成为苹果,有足够高的品牌溢价。对于很多品牌来说,没有利润的积累和资本增值,没有母公司“爱的供养”,自然是发展不起来。

04

联想的多元化业务布局,第一步来自分拆。

2000年,柳传志策划两起运作,一是把联想管理层在联想35%的分红变成股权,一是让联想业务分道扬镳,电脑业务分给杨元庆,分销业务分给郭为,后者不能再使用联想品牌,改名为神州数码。柳传志连挥两刀,一刀下去是产权,一刀下去是接班人。

当时,有媒体将在联想工作13年,换过11个岗位,一直担任救火队长角色,还创造出“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广告语的郭为,形容为“联想弃儿”。但是,从股权运作上,郭为带领的神州数码“明分暗升”——从联想集团的子公司,成为联想控股的子公司。

拆分前,联想集团100%控股神州数码,分拆之后,神州数码是联想控股57%,其他持股者43%。也就是说,杨元庆领导的联想集团和郭为领导的神州数码,从之前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变成了平级——都是母公司联想控股旗下的企业。这份股权转换的流程设计者是朱立南,后任联想投资总经理,联想控股的董事长。

柳传志的操作,被形容为创造性地解决接班人问题。通过业务分拆,两位候选人,都得到了独立施展拳脚的空间。

不过,这种为了留住两个人而打散一家公司的做法,在大型企业管理中,很罕见。更通常的做法是选定一位接班人,其他候选人就自动离职。

2000年,GE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为自己选定了接班人杰夫·伊梅尔特,另外两位竞聘者,罗伯特·纳德利和詹姆斯·麦克纳尼则离开GE。2001年,韦尔奇退休,伊梅尔特正式接班。

商业竞争惯讲输赢,鲜有情感。上世纪90年代期间,担任迪士尼CEO和董事长的艾斯纳,曾找来自己近30年的好友奥维茨,出任公司总裁。但是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奥维茨被赶出了迪士尼,失去工作,也失去朋友。

但是在联想,少有这种“取一舍一”的抉择时刻。

分拆之后,初掌帅印的杨元庆,为联想集团定下了未来三年600亿的目标。最终连一半都没有完成,但杨元庆并没有被董事会遗弃,依旧出任联想集团的CEO。这不太符合现在企业制度中对CEO的问责制。

联想集团的历史中,因为业绩问题而被董事会问责的CEO是阿梅里奥,他是联想收购IBM之后的第二任CEO,从戴尔来到联想,2019年初离任。

在联想集团对外的传播体系中,阿梅里奥的问题在于职业经理人的短视,在乎短期业绩,注重并购之前IBM的大客户业务,而对PC在个人消费领域的崛起视而不见,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后,联想的业务亏损。

柳传志说他最擅长的是妥协。处理阿梅里奥的过程,就体现了他的“妥协”艺术。

美国董事会里,CEO具有很强的话语权, 在中国,董事长有很强的话语权,CEO更像是职业经理人的形态。在联想,杨元庆经常冲在前面,看起来像实际的CEO ,而且对阿梅里奥的许多决定不满意。

柳传志劝杨元庆要忍耐,他告诫杨,CEO 的业务决策并没有马上出问题,而且在金融危机前表现得还不错,我们看清楚,但是国际董事没有看到。这种时候就不坚决不要沾手业务,让董事会去了解情况,他们发现他不行,一定会撤换,但一纠缠进业务,就说不清了。

此处充满了柳氏中庸哲学。

柳传志一生最决绝的决定,可能分给了两个人:倪光南和孙宏斌。

倪光南曾在1994年4月23日的总裁室会议上将构建“中国芯”的“上海计划”,向柳传志和曾茂朝报告,当日的会议记录写有“柳传志等同志表示赞同”一句。

随后,头脑冷静下来的柳传志,仔细计算芯片的投资,又估量市场销售的前景,发现造芯片是“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他回复了新的意见,造芯片要优先服务于销售、引进最先进的技术,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以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做。

而当时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这是柳传志第一次向倪光南说“不”。

孙宏斌同杨元庆、郭为一样是1988年校招进入联想,曾担任企业部负责人。在柳传志去香港创办香港联想期间,掌管北京联想的业务。后来被柳传志以“结党营私,分裂联想”的理由,送进监狱。

即便有这样的情节,孙宏斌出狱后,柳传志跟他说,“我没有说过谁是我的朋友,但你可以说是我的朋友”。

柳传志的管理哲学和人格魅力,早期帮助联想留住过人才。像杨元庆和郭为,都有过出国留学的打算,都被柳传志留下来,帮助联想拓展业务。

但是,柳传志雨露均沾,因人设“岗”的习惯,也让联想后期的发展,缺少聚焦的主业,在PC之外,缺少第二增长点。

05

联想的投资业务是柳传志一手操办起来的。

2000年分拆完成后,留在控股公司总部的朱立南,收到了杨元庆和郭为向他发出的职位邀请。但是在分拆过程中, 朱立南就向柳传志提出联想有没有 “ 再开一块”的可能性,柳传志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最终答应了朱立南 “ 那我们再开一块吧 ”。

随后的事实是联想分拆结束。一个月后,联想投资宣告正式运营,定位于对中小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柳传志也有了新的战场,从实业到资本,工作重心有了改变。

2001年,他跟公司的公关部说明,不会在IT讲台上去讲涉及IT发展的事情。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企业管理和投资上。联想将来做控股投资公司,以产业报国为己任。

次年,在联想做了一年顾问,为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及资本运作出谋划策的赵令欢,打算在国内做并购投资。而“十六大”后,柳传志看到了国企改制的机会,也想参与,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推荐了赵令欢。

后者创办了弘毅资本,基金第一期的出资人只有联想。弘毅两个字,也与柳传志有关,出自柳办公室墙上挂的书法,典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联想的整体发展脉络是因人设岗。被柳传志相中的人,都会分得一块儿业务。比如联想控股持股的佳沃集团,是前联想中国区总裁陈绍鹏创办的,他曾经替联想掌管供应链业务。在阿梅里奥出任CEO的时候,多位中国高管被边缘化,陈绍鹏是其中之一。也是这时,他从联想集团去往联想控股做投资,后来创办了农产品品牌佳沃集团。

每个人都掌管一块儿业务,可以独立决策,独立调配资源,这被认为是杨元庆当年在联想内部,孵化出PC业务的关键。但是平均使力,独立发展,也让联想除了柳传志之外,缺少能从整体上掌管联想旗下所有业务的人。

联想的“继承人”太多了,有一个合适的人才,就为其开辟一块地方。这也令一段时期内,外界纷纷猜测联想的接班人会是谁?

猜测集中在2009年9月8日,当日,联想控股召开了一场媒体沟通会,向外界详细解释,联想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股权变更。

就在前一天,卢志强领导的泛海集团,成为唯一符合条件的受让方,以27.55亿元的挂牌价,从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手中,接过联想控股29%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

自此,联想控股的国有股权比例由65%减至36%,摘掉了“国字帽”,成为民营企业。

外界对这场股权变更有很多疑问。《南方周末》一位记者提问,为什么联想控股以100亿元的估值卖给泛海?按照联想控股最核心的资产——PC业务为主的联想集团,市值大约是300亿元,联想控股持股40%,算下来,仅联想集团的价值就已经是120亿元。

而联想控股是联想在PC业务之外,发展多元化业务的商业主体,包括投资、地产等业务,总资产会高于120亿元,为什么卖给泛海的价格是按照100元的估值计算?

记者独自发表一通计算,言下之意便是:联想是不是卖低了。柳传志的回答是,市值是会高低变化的,所以评估所没有按照市值作为标准。

此番回答,可能影响到一位“为自己代言”的创业者——陈欧,2016年聚美优品发布私有化邀约,以每股ADS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比10日均价高出27%,但是不及两年前上市发行价的三分之一。陈欧说私有化是因为公司股价被低估,可聚美董事会出具的私有化价格也不高啊。

再回到沟通会当天,联想控股各业务线的负责人都有参加,掌管联想投资的朱立南、联想直投的吴亦兵、弘毅投资的赵令欢、融科智地的陈国栋,他们是联想控股的高管。以及子公司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和神州数码董事长兼CEO郭为。(注:两位均为各自公司高管代发言)

他们均向外界阐释各业务线取得的结果。柳传志培养的管理层齐聚,记者的关注焦点,转向了柳传志的接班人是谁?当天至少有10个问题,是关于柳传志的接班人。没有明确答案,结果却又显而易见,朱立南是唯一进入股转后的新董事会的联想高管。

几乎从这一刻开始,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不会是一个人掌握的事实,便浮现出来。联想再也不会出现像柳传志那般能够统领整体业务的人。

杨元庆拿走了联想的品牌和光环,却因电脑业务利润低,多项国际并购业务消耗了利润储备。其带领的联想集团,资产负债率,常年接近为90%。

朱立南忙着帮联想控股做资本积累,业务扩张、收缩、出售,几经折腾,联想控股最赚钱的业务是互联网金融。

至此,中国科技企业发展道路上惯用的方法论:先满足需求,再积累资本,最后发展技术的业务闭环,在联想再也无法成型。

强人退休,各自为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