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手握600亿资金、身背千亿对赌,回港上市的蔚来看不清未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握600亿资金、身背千亿对赌,回港上市的蔚来看不清未来

整体的“掉队”难免让人犹疑,“不融资”背后的仓促感也让市场有了更多猜测。

文|新博弈

蔚来回港上市,已是势在必行。

3月10日,蔚来正式登陆港交所,以介绍上市的方式完成港股上市,即此次上市不发行新股,也不募集资金,只是企业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在港挂牌交易。

开盘当日,蔚来报160港元/股,盘中总市值一度上涨至约2800亿港元。然而,和此前的小鹏、理想回港首日相似,蔚来股价短暂上扬后随即下跌破发,截至3月14日收盘,蔚来报125.7港元/股,总市值下降至2097.94亿港元,合人民币约1704亿元。

蔚来股价破发后继续下跌,或许与二级市场整体的“低气压”有一定关系,但从其自身发展来说,这个最早筹谋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最终晚于小鹏、理想回港,且在汽车交付量上,蔚来也从行业首位跌出前三。整体的“掉队”难免让人犹疑,“不融资”背后的仓促感也让市场有了更多猜测。

上市不融资,是为了融到更多钱

根据蔚来自己的说法,此次回港上市不融资,目的是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缓释地缘政治风险,扩大投资者群体的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这一说法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下的国际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在“滴滴事件”爆发后,赴美上市可能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使得不少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选择回港二次上市。

事实上,早在2021年3月,蔚来就有回港上市的动向,而阻碍其顺利回港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这也是蔚来此前赴美上市时就曾遇到过的阻碍。

根据蔚来早期的公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及CEO李斌曾将其名下5000万股股份成立蔚来用户信托,为期300年且不可撤销。这一用户信托的主体公司为NIO Users Limited,不仅拥有1.1%的已发行A类普通股权益和投票权,还拥有22.2%的C类普通股权益和投票权,而李斌则是该公司的实际受益人。

投资者及港交所对其股权结构存疑,延缓了蔚来二次上市的脚步。而伴随着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先后回港,以及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蔚来也没有时间再继续拖下去。就在其向港交所申请以介绍方式上市的同时,蔚来也向新交所提出了同样的申请。

然而,就资本市场来说,很少会有企业在上市时选择不融资,错失这一扩大资金链的机会,此前小鹏和理想回港二次上市时,就分别募资140亿港元和118亿港元,这也能够说明蔚来在二次上市上已然有些着急。

更重要的是,在错过2021年更好的融资环境后,当下的资本市场持续收缩,港股上市公司资产也被越压越低,蔚来此时融资确实不是一个最佳的时机,且选择融资上市可能会进一步延缓蔚来上市的计划。而根据港交所的上市规则,蔚来选择介绍上市的方式可以更快上市,且在6个月之后,蔚来便可启动募资活动。

当然,就眼下的蔚来而言,公司确实还有不融资的底气。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蔚来的现金储备约470亿元。而在同年四季度,蔚来还完成了20亿美元的融资,约合人民币126亿元。也就是说,目前蔚来手上还有近600亿的资金可以流转,但从长远来说,蔚来所面临的财务压力仍然不容小觑。

社区思维“造车”,持续拉升财务压力

蔚来之所以成立用户信托,根本原因在于其用户企业的定位。公司的理念是打造以车为起点的用户社区,在社区思维导向下,蔚来真正想做的是让用户深度融入,并与用户一起拥有企业。

据了解,李斌在创立蔚来之前,曾在自己创办的易车网站上进行过一次有关“你为什么不买电动汽车”的用户调查,当时吸引到6万多人参与。其中,有46.8%的人认为充电不方便且没有保障,有30.9%的人认为电池价格过高。这两个排在前两位的原因也成为蔚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两大痛点。

比如,蔚来从一开始就坚持大规模地建设换电站。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到2025年,蔚来将在全球建设4000个换电站,每年新建超过700个。此外,蔚来还创新地推出电池租赁服务,并将这一业务打包给自己的子公司全面负责和维护,并由此实现车电分离销售,消解用户购买电动车时对电池损耗和保值率的担忧。

这只是其中一些细节上的体现,社区思维之下,蔚来已经从线上到线下构建起一条覆盖制造、销售、电池租赁、电池升级、售后维护、二手车交易等产业链。除了蔚来自身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和布局版图之外,李斌的投资版图也覆盖到30多家企业,涉及整车制造、汽车电商、售后、周边服务等产业链多个环节。

至少从目前来说,良好的用户体验仍是蔚来当前最大的竞争优势。但与此同时,蔚来的受众定位在高端用户群,这些用户虽然对性价比并不敏感,更看重服务价值,但群体规模有限,所对应的市场相对更窄。从这个角度来说,蔚来如果要扩大用户范围,需要进一步压缩成本,但这与蔚来当前的发展战略又是相矛盾的。

为了持续满足“社区思维”下的用户需求,蔚来一方面需要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以保证自身在核心技术上走在行业领先位置。李斌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将坚定地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2021年,蔚来预计的研发投入为50亿元。

另一方面,蔚来若要持续完善其服务体系,就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且不说大规模建设换电站就是一笔不菲的投入,相对应的电池需求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根据蔚来的发展规划,公司要在2025年前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并为当地用户提供服务,即将公司在国内的服务模式复制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由此所对应的资金投入,都将转化为蔚来的财务压力。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三季度末,蔚来累计亏损已达281亿元,持续亏损之下,若汽车交付量迟迟未见起色,蔚来之后的资金链也不会太乐观。

“交付量”仍是竞争关键词,“千亿对赌”下如何改变未来?

或许从长远看,蔚来基于自身服务体系布局全产业链,可能有利于其长期竞争。但在当下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更能代表品牌影响力的维度仍集中在交付量上。

此前,蔚来曾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时,合肥国资曾向蔚来伸出援手,为其提供70亿资金支持。相对应的,双方疑似签订对赌条款:蔚来要在2024年营收达到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2025年累计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并在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由此可见,资本提出的具体营收需求,同样建立在蔚来产出更多车型,完成更大规模的交付量之上。而若未能履约,战略投资人有权要求蔚来以8.5%的年利率回购股份。

但从蔚来当前的发展来说,这一对赌恐怕难以完成。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蔚来年度营收为162.58亿元,而在2021年前9个月,公司营收为262.36亿元,较1200亿的营收仍有很大差距。

具体到汽车交付量上,今年2月,交付6131辆汽车的蔚来已被挤出前三,同比增长也只达到9.9%。相比之下,理想交付8414辆位列首位,同比增长265.8%;哪吒汽车交付7117辆,同比增长255%;小鹏交付6225辆,同比增长180%。

“掉队”至今,蔚来也在尝试做出改变。此前的资金链危机解决之后,蔚来NT2.0平台的三款新车 ET7、ET5和ES7有望在2022年进入集中的交付季。此外,合肥市与蔚来共同建设的Neo Park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开工,对于一直依赖江淮汽车代工完成交付的蔚来而言,NeoPark投入使用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帮助蔚来提高产能,也能够改变代工厂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压缩成本。

但这仍然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已是瞬息万变,且不说造车新势力之间已经重新排位,特斯拉在国内的渗透依然强势,传统车企也全面入局,差异化市场中不断跑出强势的竞争者,留给蔚来的喘息时间已然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蔚来汽车

6.3k
  • 港股开盘:两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科技指数跌0.29%,蔚来跌超4%
  • 蔚来登记NOMI GPT作品著作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握600亿资金、身背千亿对赌,回港上市的蔚来看不清未来

整体的“掉队”难免让人犹疑,“不融资”背后的仓促感也让市场有了更多猜测。

文|新博弈

蔚来回港上市,已是势在必行。

3月10日,蔚来正式登陆港交所,以介绍上市的方式完成港股上市,即此次上市不发行新股,也不募集资金,只是企业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在港挂牌交易。

开盘当日,蔚来报160港元/股,盘中总市值一度上涨至约2800亿港元。然而,和此前的小鹏、理想回港首日相似,蔚来股价短暂上扬后随即下跌破发,截至3月14日收盘,蔚来报125.7港元/股,总市值下降至2097.94亿港元,合人民币约1704亿元。

蔚来股价破发后继续下跌,或许与二级市场整体的“低气压”有一定关系,但从其自身发展来说,这个最早筹谋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最终晚于小鹏、理想回港,且在汽车交付量上,蔚来也从行业首位跌出前三。整体的“掉队”难免让人犹疑,“不融资”背后的仓促感也让市场有了更多猜测。

上市不融资,是为了融到更多钱

根据蔚来自己的说法,此次回港上市不融资,目的是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缓释地缘政治风险,扩大投资者群体的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这一说法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下的国际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在“滴滴事件”爆发后,赴美上市可能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使得不少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选择回港二次上市。

事实上,早在2021年3月,蔚来就有回港上市的动向,而阻碍其顺利回港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这也是蔚来此前赴美上市时就曾遇到过的阻碍。

根据蔚来早期的公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及CEO李斌曾将其名下5000万股股份成立蔚来用户信托,为期300年且不可撤销。这一用户信托的主体公司为NIO Users Limited,不仅拥有1.1%的已发行A类普通股权益和投票权,还拥有22.2%的C类普通股权益和投票权,而李斌则是该公司的实际受益人。

投资者及港交所对其股权结构存疑,延缓了蔚来二次上市的脚步。而伴随着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先后回港,以及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蔚来也没有时间再继续拖下去。就在其向港交所申请以介绍方式上市的同时,蔚来也向新交所提出了同样的申请。

然而,就资本市场来说,很少会有企业在上市时选择不融资,错失这一扩大资金链的机会,此前小鹏和理想回港二次上市时,就分别募资140亿港元和118亿港元,这也能够说明蔚来在二次上市上已然有些着急。

更重要的是,在错过2021年更好的融资环境后,当下的资本市场持续收缩,港股上市公司资产也被越压越低,蔚来此时融资确实不是一个最佳的时机,且选择融资上市可能会进一步延缓蔚来上市的计划。而根据港交所的上市规则,蔚来选择介绍上市的方式可以更快上市,且在6个月之后,蔚来便可启动募资活动。

当然,就眼下的蔚来而言,公司确实还有不融资的底气。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蔚来的现金储备约470亿元。而在同年四季度,蔚来还完成了20亿美元的融资,约合人民币126亿元。也就是说,目前蔚来手上还有近600亿的资金可以流转,但从长远来说,蔚来所面临的财务压力仍然不容小觑。

社区思维“造车”,持续拉升财务压力

蔚来之所以成立用户信托,根本原因在于其用户企业的定位。公司的理念是打造以车为起点的用户社区,在社区思维导向下,蔚来真正想做的是让用户深度融入,并与用户一起拥有企业。

据了解,李斌在创立蔚来之前,曾在自己创办的易车网站上进行过一次有关“你为什么不买电动汽车”的用户调查,当时吸引到6万多人参与。其中,有46.8%的人认为充电不方便且没有保障,有30.9%的人认为电池价格过高。这两个排在前两位的原因也成为蔚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两大痛点。

比如,蔚来从一开始就坚持大规模地建设换电站。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到2025年,蔚来将在全球建设4000个换电站,每年新建超过700个。此外,蔚来还创新地推出电池租赁服务,并将这一业务打包给自己的子公司全面负责和维护,并由此实现车电分离销售,消解用户购买电动车时对电池损耗和保值率的担忧。

这只是其中一些细节上的体现,社区思维之下,蔚来已经从线上到线下构建起一条覆盖制造、销售、电池租赁、电池升级、售后维护、二手车交易等产业链。除了蔚来自身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和布局版图之外,李斌的投资版图也覆盖到30多家企业,涉及整车制造、汽车电商、售后、周边服务等产业链多个环节。

至少从目前来说,良好的用户体验仍是蔚来当前最大的竞争优势。但与此同时,蔚来的受众定位在高端用户群,这些用户虽然对性价比并不敏感,更看重服务价值,但群体规模有限,所对应的市场相对更窄。从这个角度来说,蔚来如果要扩大用户范围,需要进一步压缩成本,但这与蔚来当前的发展战略又是相矛盾的。

为了持续满足“社区思维”下的用户需求,蔚来一方面需要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以保证自身在核心技术上走在行业领先位置。李斌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将坚定地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2021年,蔚来预计的研发投入为50亿元。

另一方面,蔚来若要持续完善其服务体系,就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且不说大规模建设换电站就是一笔不菲的投入,相对应的电池需求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根据蔚来的发展规划,公司要在2025年前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并为当地用户提供服务,即将公司在国内的服务模式复制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由此所对应的资金投入,都将转化为蔚来的财务压力。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三季度末,蔚来累计亏损已达281亿元,持续亏损之下,若汽车交付量迟迟未见起色,蔚来之后的资金链也不会太乐观。

“交付量”仍是竞争关键词,“千亿对赌”下如何改变未来?

或许从长远看,蔚来基于自身服务体系布局全产业链,可能有利于其长期竞争。但在当下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更能代表品牌影响力的维度仍集中在交付量上。

此前,蔚来曾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时,合肥国资曾向蔚来伸出援手,为其提供70亿资金支持。相对应的,双方疑似签订对赌条款:蔚来要在2024年营收达到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2025年累计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并在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由此可见,资本提出的具体营收需求,同样建立在蔚来产出更多车型,完成更大规模的交付量之上。而若未能履约,战略投资人有权要求蔚来以8.5%的年利率回购股份。

但从蔚来当前的发展来说,这一对赌恐怕难以完成。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蔚来年度营收为162.58亿元,而在2021年前9个月,公司营收为262.36亿元,较1200亿的营收仍有很大差距。

具体到汽车交付量上,今年2月,交付6131辆汽车的蔚来已被挤出前三,同比增长也只达到9.9%。相比之下,理想交付8414辆位列首位,同比增长265.8%;哪吒汽车交付7117辆,同比增长255%;小鹏交付6225辆,同比增长180%。

“掉队”至今,蔚来也在尝试做出改变。此前的资金链危机解决之后,蔚来NT2.0平台的三款新车 ET7、ET5和ES7有望在2022年进入集中的交付季。此外,合肥市与蔚来共同建设的Neo Park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开工,对于一直依赖江淮汽车代工完成交付的蔚来而言,NeoPark投入使用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帮助蔚来提高产能,也能够改变代工厂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压缩成本。

但这仍然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已是瞬息万变,且不说造车新势力之间已经重新排位,特斯拉在国内的渗透依然强势,传统车企也全面入局,差异化市场中不断跑出强势的竞争者,留给蔚来的喘息时间已然不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