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怪兽充电上市即巅峰,经营同比由盈转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怪兽充电上市即巅峰,经营同比由盈转亏

令人不禁想问,曾经那个百亿独角兽去哪了?

文|花朵财经

还记得王思聪立flag直播吃翔的故事吗?

2017年,当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认为共享充电宝有上百亿元市场,出资3亿元投资街电项目之时,王思聪获悉后,随即发出了一番犀利的言论。

针对陈欧投资的共享充电宝,王思聪在自己朋友圈表示:“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最后到2021年4月1日,随着怪兽充电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王校长的吃翔直播什么时候能安排上”一时间成为了坊间笑谈。

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个颇具笑点的话题,但仅以上市为评判标准,去评价共享充电宝的成败,是否为时过早?

经营陷入转亏僵局

谈起怪兽充电,上市似乎就是它的巅峰。

近日,怪兽充电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尽管这是上市以来首份年报,但怪兽充电所给出的成绩却是位差生。

第四季度公司营收约8.36亿元,较2020年第四季度下滑9.7%,同时企业净亏损约6850万元。梳理发现,怪兽充电已经接连两个季度发生经营亏损。

如此面貌,怪兽充电一整年的业绩自然也难掩惨状。

2021年全年,怪兽充电营收36亿元,较2020年增长27.6%。但同期经营为亏,当期净亏损1.25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2019年至2020年,怪兽充电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分别盈利1.6亿元和7543万元,2021年的意外亏损,也就意味着怪兽充电迎来了由盈转亏的倒退时代。

怪兽充电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三、四季度业务受到了一些挑战。不仅是疫情反复的地区,国内其他地区各场景的人流量也有显著的下降,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乍看起来怪兽充电说得似乎句句有理,毕竟去年疫情的确反复无常。

不过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如果说业绩是由疫情影响所致,那为何怪兽充电在2020年疫情大爆发期间,仍能实现盈利?

成功上市后,业绩立马发生变脸,资本市场自然也不可能给怪兽充电好眼色看。

上市不满一年,如今怪兽充电股价已从最高10元/股跌至0.89元/股,公司股价已经跌去超9成,总市值仅剩下约2亿美元。

令人不禁想问,曾经那个百亿独角兽去哪了?

资本造出来的“怪兽”

怪兽充电,实际上是一个由众多资本加持搭建而成的共享经济王者。

话说在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在上海某地处理完公务,本想着拿出手机准备打车回家时,结果却发现手机因没电而关了机。

为此,蔡光渊找了多家商户,恳请对方帮忙充电,但万万没想到都被一一拒绝了。

幸好人间还是有爱的,就在蔡光渊绝望之时,最后在久光百货的一个美妆柜台,一位业务员愿意帮他充电,最终蔡光渊才得以如愿回家。

恰逢此时,摩拜、ofo等共享单车正疯狂跑马圈地,一笔接一笔巨额融资涌现,共享经济欢呼声达到了高潮。

于是蔡光渊瞬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2017年春天,一款全新的智能共享充电宝产品怪兽充电横空出世,因其创始人团队涵盖了优步、美团点评、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知名互联网公司,怪兽充电一时间可谓耀眼无比。

凭借豪华的创业团队,以及共享经济爆火,怪兽充电也很快就得到了众多资本的青睐。

2017年4月,刚刚才成立的怪兽充电获得了小米科技、清流资本、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等多家机构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仅过去三个多月,7月底,怪兽充电又立即获得了高瓴资本、蓝驰创投、广发信德等多家机构亿元以上的A轮融资。

紧接着在当年11月底,公司又迅速完成了近2亿元的B轮融资。

也就是说,从天使轮融资到B轮融资,怪兽充电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可谓出尽风头。

梳理发现,从2017年获得天使轮融资到IPO上市,怪兽充电共获得7轮融资。其中,投资方身影不乏阿里巴巴、软银亚洲、高瓴资本等大财团。

而截至招股书披露日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持股16.5%,是怪兽充电第一大机构股东。此外,高瓴资本持股11.7%,顺为资本持股8.8%,软银亚洲持股7.7%等。

论资本及速度,仅成立四年便达成IPO夙愿,试问市场又能有多少企业能够与怪兽充电媲美?

蔡光渊在上市现场甚至也称,公司发展离不开众多伟大的投资人一直支持,让公司在现金、策略和资源等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希望用我们的充电网络为所有人充满电。

显然,是资本成就了怪兽的疯狂成长。

但单靠资本支撑,能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吗?

缺乏对商户及用户议价力

共享充电宝作为一个新行业,怎么持续发展?往何处去发展?又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

这是怪兽充电值得思索的问题。

对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如今其行业天花板已在若隐若现。

根据iresearch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共享充电宝总用户规模分别为0.8亿人、1.6亿人、2.5亿人和2.9亿人,增长率分别为104.9%、56.1%和15.6%,增长速度在明显放缓。

眼看着市场出现滑坡,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行业又突然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2020年5月,美团宣布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并大肆地推,拉起了百城大战。与此同时,美团展开了疯狂招人,希望通过人海战术快速实现美团共享充电宝的线下覆盖率。

随着美团这一巨头搅局,共享充电宝市场无疑将进一步变得更加拥挤。

一般而言,共享充电宝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最重要的是占据更多的点位去触达更多用户。在这方面,怪兽充电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自然没敢少下功夫。

财报显示,2021年怪兽充电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0亿元,同比增长39.1%,占总体营收的83.3%。而2019年和2020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营收占比分别为67%和76%,整体上升趋势明显。

至于这部分费用,则主要用于点位的扩张和对合作伙伴的激励。

据媒体报道,由于优质点位稀缺,商家掌握了较强的自主定价权,目前充电宝企业和商户之间的分成费用率,已由最初的50%~60%变成60%~70%,甚至有高于70%的情况出现。

不过由于缺乏技术壁垒,为了提升市场地位就只能在商户分成上妥协,甚至还导致了财报上出现经营亏损,要说怪兽充电是在为商户做嫁衣,似乎也丝毫不为过。

既然被商户割了韭菜,企业想的自然会是割用户的韭菜来填补这一黑洞。

如今从市场中不难发现,曾经只要1元的共享充电宝,早已彻底告别一元时代。一些公司每小时已经涨到3到4元,景区、电影院等一些地点甚至飙升至6到10元。

看起来涨价的确是个不错的法子,只不过市场会一直允许这种野草肆意般地疯长吗?

早在去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已要求怪兽、小电等多个品牌进行整改。调整后,各品牌平均价格开始保持在2.2~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充电宝涨价商业逻辑也存在问题,毕竟高价格多充几个小时就能买一个充电宝了,费用过高很容易就会导致用户流失。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财年,怪兽充电营收来源主要还是来源于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当年这一业务收入增长27.4%至35亿元,营收占比达97%。

然而面对业务模式单一,况且同行之间竞争又激烈,同时还难以形成对商户及用户议价力,如此说来,共享充电宝真的能算是一门好生意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怪兽充电

431
  • 来电科技创始人涉国有资产流失传闻,这家公司如何从高光坠落?
  • 怪兽充电调整业务模式,全面转向代理加盟模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怪兽充电上市即巅峰,经营同比由盈转亏

令人不禁想问,曾经那个百亿独角兽去哪了?

文|花朵财经

还记得王思聪立flag直播吃翔的故事吗?

2017年,当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认为共享充电宝有上百亿元市场,出资3亿元投资街电项目之时,王思聪获悉后,随即发出了一番犀利的言论。

针对陈欧投资的共享充电宝,王思聪在自己朋友圈表示:“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最后到2021年4月1日,随着怪兽充电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王校长的吃翔直播什么时候能安排上”一时间成为了坊间笑谈。

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个颇具笑点的话题,但仅以上市为评判标准,去评价共享充电宝的成败,是否为时过早?

经营陷入转亏僵局

谈起怪兽充电,上市似乎就是它的巅峰。

近日,怪兽充电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尽管这是上市以来首份年报,但怪兽充电所给出的成绩却是位差生。

第四季度公司营收约8.36亿元,较2020年第四季度下滑9.7%,同时企业净亏损约6850万元。梳理发现,怪兽充电已经接连两个季度发生经营亏损。

如此面貌,怪兽充电一整年的业绩自然也难掩惨状。

2021年全年,怪兽充电营收36亿元,较2020年增长27.6%。但同期经营为亏,当期净亏损1.25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2019年至2020年,怪兽充电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分别盈利1.6亿元和7543万元,2021年的意外亏损,也就意味着怪兽充电迎来了由盈转亏的倒退时代。

怪兽充电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三、四季度业务受到了一些挑战。不仅是疫情反复的地区,国内其他地区各场景的人流量也有显著的下降,对于共享充电宝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乍看起来怪兽充电说得似乎句句有理,毕竟去年疫情的确反复无常。

不过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如果说业绩是由疫情影响所致,那为何怪兽充电在2020年疫情大爆发期间,仍能实现盈利?

成功上市后,业绩立马发生变脸,资本市场自然也不可能给怪兽充电好眼色看。

上市不满一年,如今怪兽充电股价已从最高10元/股跌至0.89元/股,公司股价已经跌去超9成,总市值仅剩下约2亿美元。

令人不禁想问,曾经那个百亿独角兽去哪了?

资本造出来的“怪兽”

怪兽充电,实际上是一个由众多资本加持搭建而成的共享经济王者。

话说在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在上海某地处理完公务,本想着拿出手机准备打车回家时,结果却发现手机因没电而关了机。

为此,蔡光渊找了多家商户,恳请对方帮忙充电,但万万没想到都被一一拒绝了。

幸好人间还是有爱的,就在蔡光渊绝望之时,最后在久光百货的一个美妆柜台,一位业务员愿意帮他充电,最终蔡光渊才得以如愿回家。

恰逢此时,摩拜、ofo等共享单车正疯狂跑马圈地,一笔接一笔巨额融资涌现,共享经济欢呼声达到了高潮。

于是蔡光渊瞬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2017年春天,一款全新的智能共享充电宝产品怪兽充电横空出世,因其创始人团队涵盖了优步、美团点评、阿里巴巴和百度等知名互联网公司,怪兽充电一时间可谓耀眼无比。

凭借豪华的创业团队,以及共享经济爆火,怪兽充电也很快就得到了众多资本的青睐。

2017年4月,刚刚才成立的怪兽充电获得了小米科技、清流资本、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等多家机构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仅过去三个多月,7月底,怪兽充电又立即获得了高瓴资本、蓝驰创投、广发信德等多家机构亿元以上的A轮融资。

紧接着在当年11月底,公司又迅速完成了近2亿元的B轮融资。

也就是说,从天使轮融资到B轮融资,怪兽充电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可谓出尽风头。

梳理发现,从2017年获得天使轮融资到IPO上市,怪兽充电共获得7轮融资。其中,投资方身影不乏阿里巴巴、软银亚洲、高瓴资本等大财团。

而截至招股书披露日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持股16.5%,是怪兽充电第一大机构股东。此外,高瓴资本持股11.7%,顺为资本持股8.8%,软银亚洲持股7.7%等。

论资本及速度,仅成立四年便达成IPO夙愿,试问市场又能有多少企业能够与怪兽充电媲美?

蔡光渊在上市现场甚至也称,公司发展离不开众多伟大的投资人一直支持,让公司在现金、策略和资源等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希望用我们的充电网络为所有人充满电。

显然,是资本成就了怪兽的疯狂成长。

但单靠资本支撑,能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吗?

缺乏对商户及用户议价力

共享充电宝作为一个新行业,怎么持续发展?往何处去发展?又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

这是怪兽充电值得思索的问题。

对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如今其行业天花板已在若隐若现。

根据iresearch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共享充电宝总用户规模分别为0.8亿人、1.6亿人、2.5亿人和2.9亿人,增长率分别为104.9%、56.1%和15.6%,增长速度在明显放缓。

眼看着市场出现滑坡,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行业又突然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2020年5月,美团宣布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并大肆地推,拉起了百城大战。与此同时,美团展开了疯狂招人,希望通过人海战术快速实现美团共享充电宝的线下覆盖率。

随着美团这一巨头搅局,共享充电宝市场无疑将进一步变得更加拥挤。

一般而言,共享充电宝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最重要的是占据更多的点位去触达更多用户。在这方面,怪兽充电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自然没敢少下功夫。

财报显示,2021年怪兽充电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0亿元,同比增长39.1%,占总体营收的83.3%。而2019年和2020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营收占比分别为67%和76%,整体上升趋势明显。

至于这部分费用,则主要用于点位的扩张和对合作伙伴的激励。

据媒体报道,由于优质点位稀缺,商家掌握了较强的自主定价权,目前充电宝企业和商户之间的分成费用率,已由最初的50%~60%变成60%~70%,甚至有高于70%的情况出现。

不过由于缺乏技术壁垒,为了提升市场地位就只能在商户分成上妥协,甚至还导致了财报上出现经营亏损,要说怪兽充电是在为商户做嫁衣,似乎也丝毫不为过。

既然被商户割了韭菜,企业想的自然会是割用户的韭菜来填补这一黑洞。

如今从市场中不难发现,曾经只要1元的共享充电宝,早已彻底告别一元时代。一些公司每小时已经涨到3到4元,景区、电影院等一些地点甚至飙升至6到10元。

看起来涨价的确是个不错的法子,只不过市场会一直允许这种野草肆意般地疯长吗?

早在去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已要求怪兽、小电等多个品牌进行整改。调整后,各品牌平均价格开始保持在2.2~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

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充电宝涨价商业逻辑也存在问题,毕竟高价格多充几个小时就能买一个充电宝了,费用过高很容易就会导致用户流失。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财年,怪兽充电营收来源主要还是来源于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当年这一业务收入增长27.4%至35亿元,营收占比达97%。

然而面对业务模式单一,况且同行之间竞争又激烈,同时还难以形成对商户及用户议价力,如此说来,共享充电宝真的能算是一门好生意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