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晚学”长盛不衰之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晚学”长盛不衰之谜

互联网老龄化问题要引起重视啊!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最近网上冲浪总感觉自己穿越了。十年前的“羊胎素梗”统治抖快B,十几年前的豆瓣女神衍生出“晚学”大举复兴。这说明什么?互联网老龄化问题要引起重视啊!

尤其是豆瓣象组、鹅组乃至生活类小组,到处都能看到晚学家的身影。几年前的旧贴天天飘在首页,新入学的晚学爱好者如饥似渴地补课。

晚学、花学、九学、明学……八卦江湖几乎每年都会诞生新学科,而能保持旺盛生命力、时不时就复兴一番的唯独晚学(连花学都缺乏这样的生长性)。

直接导火索当然是姜思达“野地上的采访”。当晚晚直面网络暴力,其结果是掀起更大的——我们权且也称作网络暴力。

B站DV计划EP1《再看晚晚》

从传播环境看,这时间赶得太巧。传说中二轮清朗即将展开,豆瓣各小组争相顶旧贴净化首页。同时“两会”期间,加之疫情又起,娱乐圈万马齐喑,吃瓜群众正嘴里淡出鸟来,总算有个瓜了。

晚学也确实经得起细品深挖。课程跨度长达十余年,发迹于PC互联网时代的初代网红晚晚始终活跃在大众视野中,伴随我们的互联网体验从图文到视频、从围观到互动、从仰视到平视。兼有继承早期互联网风度的“晚学家”不为名利撰写长文深度剖析。天涯遗风,唯在晚学。

在姜思达的采访视频中,不少弹幕认为晚晚有言之无物、脑内空空之嫌。殊不知,唯其够“空”,才能成为时代欲望、大众情绪的“容器”。如果思考深邃、表达精准,那就只能做观察者记录者,而非被反复临摹的模特与符号了。

脑补出的符号

当代互联网语境下,将某个人及其代表的某种现象称为“某学”,带有强烈调侃意味。早期主要用于明星,后来明星都变假人了,学术方向便转移到网红身上。

远的不说,去年走独立女性路线的网红频频翻车,就催生了以网红lu一丝为研究对象的“lu学”,以及“全小区人都很尊重”的总裁夫人董花花的“花学”(非《花儿与少年》的经典花学)。但这些都不过一个月的热闹,只有晚学长盛不衰,甚至因劳斯莱斯事件爆出了圈。

晚学中晚晚,与现实的晚晚当然不是同一个人。正如包括姜思达在内的很多人提到的,她是一个符号、一个客体。从2007年她自豆瓣发迹时,这种符号化进程就开始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因媒介特性,这种符号化是正向的、有益于她本人的,是女神。

晚晚、南笙、张辛苑,当年的“豆瓣三女神”以现在的眼光看,不过就是颜值博主,那时却被寄予了过多美好想象,比如文艺、比如复古、比如小清新。这是由图文媒介时代的特性决定的。

短视频表达要求饱满外放,要在最短时间抓住受众;图文表达则充满留白,给予受众想象空间。人们看到海的照片,可以联想阳光沙滩冲浪戏水、也可以联想沧海一声笑或沧海寄余生。而看到网红的三亚度假vlog,那就真的只是度假了。

豆瓣三女神的走红,正是得益于图文媒介的这种“脑补”特性。2007年晚晚开始接触豆瓣,分享自己的日常与穿搭,很快便以文艺清新的风格吸引到大量粉丝,并被冠以“文艺女神”之名。

现在回看,那些年网络真是盛产“女神”。三不五时就冒出个校园女神、文艺女神或天仙妹妹。往往也只需要一张惊艳的、或者用现在的话说——“有氛围感”的照片。

女神的条件是什么?美貌才华还是家世?或许这些都不是最重要,因为容易被比较、也容易被拆穿。距离才是成神的关键。因为距离,神的形象是模糊的,大众靠想象构建出自己心中的神,并对它投射自我感情。

当时的人们,喜欢的是一张照片与简短配文,然后自己脑补出来的“女神”。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PC时代的图文网红就是那个时代的玲娜贝儿,是承载大众美好想象的容器。文艺女神晚晚、古风女神南笙与复古女神张辛苑,她们的公众形象是由自己与大众共同打造的。

PC时代网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物料不足。当年兴盛一时的网站默默关停,白纸黑字的资料不存在了,只能靠网友口口相传。每次资料重温时,都有人能发现之前忽略的华点,并引发一轮更热烈的讨论。

拿没完的红楼梦、断臂的维纳斯比是越级碰瓷了,但物料缺失确实会产生更多挖掘与讨论空间,晚学是一种脑力游戏,一种民间口述文学。在一次次的温故知新中,晚学成长为一门常看常新的学科。

配不配问题

姜思达采访里有一个特别搞笑又有点深意的部分。姜思达提到,网友觉得晚晚夫妻和劳斯莱斯品牌“不配”。晚晚反问:“换你受伤吗。”姜思达说,“我会觉得我有点不配。但是如果合作的话,不配我也要合作。”

“配不配”问题,看起来既是晚晚言行乃至内心纠结的根源,也是晚学常年的主线。

女主角通常有不同寻常的身世,晚晚也不例外。

1987年11月初,晚晚生于香港,后因父母工作原因回到北京,在热爱艺术的外婆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成长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艺少女,并在16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

后面的故事,网上的线索是这样的:晚晚先是恋上与自己年龄差距较大的艺术家,后赴海外读书,并与年貌相当文艺才子相恋。二人分手、晚晚回国后开始接触豆瓣,成为豆瓣女神。2014年晚晚与富二代林翰相识相恋结婚,晚晚从文艺女神进阶艺术贵妇。

按说是女性野心勃勃力争上游的故事,中间过程纵有些不够“独立女性”,但毕竟这年头邓文迪大家都觉得也还行了。可在晚学体系下,新的负面标签就是在不断累积。

比如一边说着自己喜欢小动物,一边又身着皮草大衣;明明是别人的房子,晚晚发图文时似暗示是自家新置办的产业;盗用字幕组成果在自家美术馆活动中使用,被发现后,道歉信中又阴阳怪气在没有版权的情况下字幕组如何获得内容。

当代互联网,网友的接受度和宽容指数其实很高,只要你呈现出来的人设与你这个人相符、能自圆其说即可。而晚晚的一些细节问题,导致网友并不相信她打造出的人设,认为她“配不上”。一旦晚晚想要证明自己“配得上”,就会惨遭晚学家们的又一次扒皮,也就是新一次晚学狂欢。

婚后没有相夫教子,而是继续从事艺术相关工作,甚至做起了策展人。或许在晚晚看来,这是一种对外证明“我配”的方式,而晚学家们却认为背后另有原因,因为“她就不是个努力的人,虚荣怪罢了”。

晚学家们抽丝剥茧地解读出“林翰的家境并不如想象中阔绰”“林翰继承不了多少财产,真正的继承者另有他人”“晚晚和婆婆关系不好”等分支学科,并衍生出“晚晚家到底有多少爱马仕”这本新教材。

作为网红,晚晚经历的故事性本就丰富。而她总想证明自己“配得上”的行为,又不断激发晚学家们的研究热情,晚学也就跟着蓬勃不衰了。

谈论晚学时,人们在谈论什么

接受姜思达采访时,晚晚很委屈也很疑惑。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豆瓣的小孩会这么恨我”,恨到即便小组被炸,也要寻找新的家园继续研究晚学。

一方面,公众人物与网友的对峙,最忌讳的一是“回应”、二是“捂嘴”。晚晚这边都犯了。

有来有往才叫吵架,一方充耳不闻闷不做声,另一方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没意思了。但晚晚在与姜思达对谈时说“我其实是个心气儿挺高的人”。如前文所说,心气儿高的晚晚不愿意认怂,想方设法证明“我配”,网友在这种虚空角力中被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八卦热情。

与名人battle,本就容易给人一种“勇士斗恶龙”的感觉,更别说自己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团建有用”。加之这几年萦绕在晚晚身上的、包括木木美术馆意外事件的处理方式等一系列负面,几个晚学组炸组后,流浪的晚学家反倒博得了吃瓜群众的同情,迅速在其他组安营扎寨,提高了豆瓣小组甚至B站、小红书的晚学浓度。

另一方面,爱恨一体两面。作为上古网红,晚晚的粉丝真情实感程度更高。因为真爱过,脱饭回踩时才更激烈。晚学家之所以对晚晚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解读,其实是很多人觉得她的人生本不该如此、想从中挖掘出某些人性弱点。

“晚晚就是没有事业心,以她当年的劲头,要是自己搞事业,未必过得比现在差”。这个很常见的晚学评论,有几分怒其不争的味道。

晚晚是有带货能力的。曾经淘宝漫天遍地的“晚晚风”“晚晚同款”。但作为创始者,晚晚却在别人询问穿搭美妆相关时云淡风轻地表示,不涂高光、不用沐浴露、不穿品牌、自己织的。

直到2020年直播带货已经人满为患,晚晚才首次尝试,销量自然惨不忍睹,晚学家群嘲“早干嘛去了”。看似阴阳怪气,也恨她一直躲在舒适区凹女神人设,看别人赚钱了又来分带货的羹,即拧巴又不努力。

晚学家对晚晚丈夫林翰的长期奚落,也在无意中暴露了那种对晚晚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

林翰不太过硬的颜值,常令人质疑这桩婚姻是不是无关爱情。其实从晚晚几任前任的平均长相来看,颜值好像还真不是她择偶的第一标准,懂艺术有意思才是。

网友戏谑林翰长得像《武林外传》中的李大嘴,称他为嘴子,林翰就干脆自嘲嘴哥,甚至给自己抖音账号命名为“艺术嘴子”,倒还挺符合晚晚的趣味。但晚晚的自我认知与大众形象之间存在偏差,网友自然也不相信她与林翰之间真有爱。

B站UP主这个月-认为“晚晚特别像朋友圈那种特别劲儿的女孩,就是定位总在宝格丽的那种”。确实如此,但硬糖君想顶锅盖说一句:

越是像,越是恨。晚晚身上虚荣、自私、好吹牛、耍小聪明、爱偷懒取巧、能力达不到欲望等毛病,其实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们讨厌晚晚或者说讨厌那些特别劲儿的女孩,多少也是因为在她们身上看到了不那么体面的自己。不然,千刁万恶的人多得是,大家怎么懒得关注?

晚学何时才能完结?或许要等到雷宛萤终于放弃对“晚晚”的人设修正与话语权争夺那一天,广大晚学博士方可真正毕业。

(晚学浩瀚,文章难免疏漏,特此说明,欢迎指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晚学”长盛不衰之谜

互联网老龄化问题要引起重视啊!

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最近网上冲浪总感觉自己穿越了。十年前的“羊胎素梗”统治抖快B,十几年前的豆瓣女神衍生出“晚学”大举复兴。这说明什么?互联网老龄化问题要引起重视啊!

尤其是豆瓣象组、鹅组乃至生活类小组,到处都能看到晚学家的身影。几年前的旧贴天天飘在首页,新入学的晚学爱好者如饥似渴地补课。

晚学、花学、九学、明学……八卦江湖几乎每年都会诞生新学科,而能保持旺盛生命力、时不时就复兴一番的唯独晚学(连花学都缺乏这样的生长性)。

直接导火索当然是姜思达“野地上的采访”。当晚晚直面网络暴力,其结果是掀起更大的——我们权且也称作网络暴力。

B站DV计划EP1《再看晚晚》

从传播环境看,这时间赶得太巧。传说中二轮清朗即将展开,豆瓣各小组争相顶旧贴净化首页。同时“两会”期间,加之疫情又起,娱乐圈万马齐喑,吃瓜群众正嘴里淡出鸟来,总算有个瓜了。

晚学也确实经得起细品深挖。课程跨度长达十余年,发迹于PC互联网时代的初代网红晚晚始终活跃在大众视野中,伴随我们的互联网体验从图文到视频、从围观到互动、从仰视到平视。兼有继承早期互联网风度的“晚学家”不为名利撰写长文深度剖析。天涯遗风,唯在晚学。

在姜思达的采访视频中,不少弹幕认为晚晚有言之无物、脑内空空之嫌。殊不知,唯其够“空”,才能成为时代欲望、大众情绪的“容器”。如果思考深邃、表达精准,那就只能做观察者记录者,而非被反复临摹的模特与符号了。

脑补出的符号

当代互联网语境下,将某个人及其代表的某种现象称为“某学”,带有强烈调侃意味。早期主要用于明星,后来明星都变假人了,学术方向便转移到网红身上。

远的不说,去年走独立女性路线的网红频频翻车,就催生了以网红lu一丝为研究对象的“lu学”,以及“全小区人都很尊重”的总裁夫人董花花的“花学”(非《花儿与少年》的经典花学)。但这些都不过一个月的热闹,只有晚学长盛不衰,甚至因劳斯莱斯事件爆出了圈。

晚学中晚晚,与现实的晚晚当然不是同一个人。正如包括姜思达在内的很多人提到的,她是一个符号、一个客体。从2007年她自豆瓣发迹时,这种符号化进程就开始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因媒介特性,这种符号化是正向的、有益于她本人的,是女神。

晚晚、南笙、张辛苑,当年的“豆瓣三女神”以现在的眼光看,不过就是颜值博主,那时却被寄予了过多美好想象,比如文艺、比如复古、比如小清新。这是由图文媒介时代的特性决定的。

短视频表达要求饱满外放,要在最短时间抓住受众;图文表达则充满留白,给予受众想象空间。人们看到海的照片,可以联想阳光沙滩冲浪戏水、也可以联想沧海一声笑或沧海寄余生。而看到网红的三亚度假vlog,那就真的只是度假了。

豆瓣三女神的走红,正是得益于图文媒介的这种“脑补”特性。2007年晚晚开始接触豆瓣,分享自己的日常与穿搭,很快便以文艺清新的风格吸引到大量粉丝,并被冠以“文艺女神”之名。

现在回看,那些年网络真是盛产“女神”。三不五时就冒出个校园女神、文艺女神或天仙妹妹。往往也只需要一张惊艳的、或者用现在的话说——“有氛围感”的照片。

女神的条件是什么?美貌才华还是家世?或许这些都不是最重要,因为容易被比较、也容易被拆穿。距离才是成神的关键。因为距离,神的形象是模糊的,大众靠想象构建出自己心中的神,并对它投射自我感情。

当时的人们,喜欢的是一张照片与简短配文,然后自己脑补出来的“女神”。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PC时代的图文网红就是那个时代的玲娜贝儿,是承载大众美好想象的容器。文艺女神晚晚、古风女神南笙与复古女神张辛苑,她们的公众形象是由自己与大众共同打造的。

PC时代网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物料不足。当年兴盛一时的网站默默关停,白纸黑字的资料不存在了,只能靠网友口口相传。每次资料重温时,都有人能发现之前忽略的华点,并引发一轮更热烈的讨论。

拿没完的红楼梦、断臂的维纳斯比是越级碰瓷了,但物料缺失确实会产生更多挖掘与讨论空间,晚学是一种脑力游戏,一种民间口述文学。在一次次的温故知新中,晚学成长为一门常看常新的学科。

配不配问题

姜思达采访里有一个特别搞笑又有点深意的部分。姜思达提到,网友觉得晚晚夫妻和劳斯莱斯品牌“不配”。晚晚反问:“换你受伤吗。”姜思达说,“我会觉得我有点不配。但是如果合作的话,不配我也要合作。”

“配不配”问题,看起来既是晚晚言行乃至内心纠结的根源,也是晚学常年的主线。

女主角通常有不同寻常的身世,晚晚也不例外。

1987年11月初,晚晚生于香港,后因父母工作原因回到北京,在热爱艺术的外婆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成长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艺少女,并在16岁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

后面的故事,网上的线索是这样的:晚晚先是恋上与自己年龄差距较大的艺术家,后赴海外读书,并与年貌相当文艺才子相恋。二人分手、晚晚回国后开始接触豆瓣,成为豆瓣女神。2014年晚晚与富二代林翰相识相恋结婚,晚晚从文艺女神进阶艺术贵妇。

按说是女性野心勃勃力争上游的故事,中间过程纵有些不够“独立女性”,但毕竟这年头邓文迪大家都觉得也还行了。可在晚学体系下,新的负面标签就是在不断累积。

比如一边说着自己喜欢小动物,一边又身着皮草大衣;明明是别人的房子,晚晚发图文时似暗示是自家新置办的产业;盗用字幕组成果在自家美术馆活动中使用,被发现后,道歉信中又阴阳怪气在没有版权的情况下字幕组如何获得内容。

当代互联网,网友的接受度和宽容指数其实很高,只要你呈现出来的人设与你这个人相符、能自圆其说即可。而晚晚的一些细节问题,导致网友并不相信她打造出的人设,认为她“配不上”。一旦晚晚想要证明自己“配得上”,就会惨遭晚学家们的又一次扒皮,也就是新一次晚学狂欢。

婚后没有相夫教子,而是继续从事艺术相关工作,甚至做起了策展人。或许在晚晚看来,这是一种对外证明“我配”的方式,而晚学家们却认为背后另有原因,因为“她就不是个努力的人,虚荣怪罢了”。

晚学家们抽丝剥茧地解读出“林翰的家境并不如想象中阔绰”“林翰继承不了多少财产,真正的继承者另有他人”“晚晚和婆婆关系不好”等分支学科,并衍生出“晚晚家到底有多少爱马仕”这本新教材。

作为网红,晚晚经历的故事性本就丰富。而她总想证明自己“配得上”的行为,又不断激发晚学家们的研究热情,晚学也就跟着蓬勃不衰了。

谈论晚学时,人们在谈论什么

接受姜思达采访时,晚晚很委屈也很疑惑。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豆瓣的小孩会这么恨我”,恨到即便小组被炸,也要寻找新的家园继续研究晚学。

一方面,公众人物与网友的对峙,最忌讳的一是“回应”、二是“捂嘴”。晚晚这边都犯了。

有来有往才叫吵架,一方充耳不闻闷不做声,另一方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没意思了。但晚晚在与姜思达对谈时说“我其实是个心气儿挺高的人”。如前文所说,心气儿高的晚晚不愿意认怂,想方设法证明“我配”,网友在这种虚空角力中被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八卦热情。

与名人battle,本就容易给人一种“勇士斗恶龙”的感觉,更别说自己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团建有用”。加之这几年萦绕在晚晚身上的、包括木木美术馆意外事件的处理方式等一系列负面,几个晚学组炸组后,流浪的晚学家反倒博得了吃瓜群众的同情,迅速在其他组安营扎寨,提高了豆瓣小组甚至B站、小红书的晚学浓度。

另一方面,爱恨一体两面。作为上古网红,晚晚的粉丝真情实感程度更高。因为真爱过,脱饭回踩时才更激烈。晚学家之所以对晚晚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解读,其实是很多人觉得她的人生本不该如此、想从中挖掘出某些人性弱点。

“晚晚就是没有事业心,以她当年的劲头,要是自己搞事业,未必过得比现在差”。这个很常见的晚学评论,有几分怒其不争的味道。

晚晚是有带货能力的。曾经淘宝漫天遍地的“晚晚风”“晚晚同款”。但作为创始者,晚晚却在别人询问穿搭美妆相关时云淡风轻地表示,不涂高光、不用沐浴露、不穿品牌、自己织的。

直到2020年直播带货已经人满为患,晚晚才首次尝试,销量自然惨不忍睹,晚学家群嘲“早干嘛去了”。看似阴阳怪气,也恨她一直躲在舒适区凹女神人设,看别人赚钱了又来分带货的羹,即拧巴又不努力。

晚学家对晚晚丈夫林翰的长期奚落,也在无意中暴露了那种对晚晚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

林翰不太过硬的颜值,常令人质疑这桩婚姻是不是无关爱情。其实从晚晚几任前任的平均长相来看,颜值好像还真不是她择偶的第一标准,懂艺术有意思才是。

网友戏谑林翰长得像《武林外传》中的李大嘴,称他为嘴子,林翰就干脆自嘲嘴哥,甚至给自己抖音账号命名为“艺术嘴子”,倒还挺符合晚晚的趣味。但晚晚的自我认知与大众形象之间存在偏差,网友自然也不相信她与林翰之间真有爱。

B站UP主这个月-认为“晚晚特别像朋友圈那种特别劲儿的女孩,就是定位总在宝格丽的那种”。确实如此,但硬糖君想顶锅盖说一句:

越是像,越是恨。晚晚身上虚荣、自私、好吹牛、耍小聪明、爱偷懒取巧、能力达不到欲望等毛病,其实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们讨厌晚晚或者说讨厌那些特别劲儿的女孩,多少也是因为在她们身上看到了不那么体面的自己。不然,千刁万恶的人多得是,大家怎么懒得关注?

晚学何时才能完结?或许要等到雷宛萤终于放弃对“晚晚”的人设修正与话语权争夺那一天,广大晚学博士方可真正毕业。

(晚学浩瀚,文章难免疏漏,特此说明,欢迎指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