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传媒
在当下的时代,内卷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互卷才是2022“卷”的重点。暂且不论互卷之下,孰胜孰败,我们且从当下各社交平台的现状和布局来进行相关分析。
大厂纷纷下场社区种草,小红书被“围攻”
电商是最好的商业化途径,而种草是促进电商销售的一大利器。
尤其是在当下内容为王的时代,愈来愈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向内容电商转变,下场种草。
譬如,淘宝便在2020年12月上线逛逛,以图文、短视频形式为消费者提供种草信息,从形式上来看,不难发现这与小红书社区的种草形式几乎如出一辙。
由于淘宝逛逛起步晚,从点赞、收藏、评论等数据对比来看,显然不如小红书“成熟”,但对于陷入流量焦虑的淘宝而言,这却是寻求改变的一种尝试,若结合超过2.5亿消费者在淘宝逛逛上“种草”,及2021年双11大促有1/3的订单来自于内容种草的成绩,这两个数据来看,可以称之为一种有效尝试。
与此同时相较于此前单纯的搜索、购买,或直接找到想要的品牌店铺消费,这一方式也使得淘宝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渐由“搜”向“逛”转变,而这也为淘宝的现有基本盘增加了“砝码”,当然前提是真实的种草内容,方能持续为平台、品牌打开新的获客窗口,增强与消费者的粘性,及其停留时间。
小红书此前便被与“虚假笔记”等标签黏连,虽然其极力在整治,但消费者一次被骗,就会设有心防,由此平台、品牌在内容种草上也就会失去用户信任,得不偿失。
无独有偶,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也在自身APP上开辟出了一个“种草社区”。譬如京东的“逛”,便是消费者、品牌、种草达人等发布种草秀成为种草官的“内容区”;拼多多则是“拼小圈”的形式种草。
其中,京东早在2018年就曾尝试过内容种草拉新,据了解,彼时,其基于微信小程序推出改版后的“京东购物圈”,但成效却不大,目前其“逛”的板块,声量也不如拥有自己稳固基本盘的小红书。
另外,字节跳动也加码了“种草”赛道。据悉,字节日版 “种草”应用Lemon8已在日本积累超百万次下载,显然,此番动作其针对的是海外布局,且C2CC传媒了解到,其目前正从日本向东南亚挺进。
但是,大厂下场种草容易吗?
C2CC传媒以为,有些难。至少在这个快速追求品、效、销合一的当下,真正持续占领消费心智并非易事。
首先我们要明确种草逻辑究竟是怎么样的?
简单来讲,种草的关键点是人和内容的有效互动,即种草官——发布种草内容——消费者被种草——消费者分享口碑裂变,这一多轮的人与内容的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种草。
而与用户产生链接是需要时间、优质内容(情感、价值认同)的,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当下,草原上的流量就那么多,各大平台全都在收割一片草原上的草,谁能成功,就看谁的“工具”更为“锋利”,直戳消费者内心,毕竟,用户在拔草前普遍有比货、逛的心态,说不定在各大平台跳跃间,就在另外的平台成交了。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平台不需要种草,若从销售闭环的角度来看,种草是电商必走的一条路。
于是,方才有了淘宝、京东、拼多多、字节跳动等平台下场“种草社区”,围攻小红书这一以社区种草起家的平台的局面。
本质上来讲,还是在争夺流量。
小红书断外链,以“种草+商城”闭环突围
互联网、种草的尽头是电商/卖货。
面对被“围攻”,小红书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自己种草这一稳固的基本盘之上,切断外链,尝试自己购物板块的打造,以期实现突围。
具体来看,在2021年下半年,小红书宣布切断推广笔记的淘宝外链;2021年11月2-3日,第三方电商服务商有赞和微盟先后宣布打通小红书商城,表示原先的微信小程序品牌客户将能同时在小红书开店。
由此,被各大厂以“种草”方式围攻的小红书,正式向电商模式迈出实际性的一步。
值得关注的是,C2CC传媒近日搜索发现,其slogan已经从“标记我的生活”到“2亿人的生活经验,都在小红书”/“你的生活指南”。
显然,小红书的“野心”已经不止于种草,还要渗透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种草到购买到分享等等,在内容变现的路上,于自身平台形成内循环,实现商业交易的闭环。
那成效如何呢?
从品牌的入驻来看,以美妆行业为例,宝洁、PMPM、高姿、自然堂、可复美、珂拉琪、膜法世家、敷尔佳、养生堂、尔木萄、观夏、百植萃、相宜本草、俊平、瑷尔博士、酵色、菜鸟和配方师、John Jeff、943、EVM、HFP等诸多品牌皆在小红书上有旗舰店,且经典单品有着不错的好评率。
譬如专注东方植物香的观夏,目前在小红书上已有11.8万粉丝,小红书观夏旗舰店体验星级综合在4个半以上,其中商品体验达5.0,而从好评率来看,观夏三重茶精粹香水30ml,好评率达100%、氨基酸沐浴液颐和金桂则达94.4%,显而易见,小红书在内容“种草”上为品牌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开始助力品牌变现了。
而除了小红书平台外,做内容的知乎,也加入了卖货了。距消费很近的它们,不愿再只是“为他人做嫁衣”,于是选择亲自下场,做起了电商这门生意。正如淘宝、京东、拼多多自己建立“种草区”那般,欲构建自我的内循环。
当平台“陷入”种草——电商/卖货的循环,会是一件好事儿吗?
从某种层面而言,在已有流量之困的内容生态下,一些初生或预算有限的品牌,在种草、种树之际会陷入左右为难。
以前我们常会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是,在当下,却并不一定。
有做品牌的朋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我是新创品牌,小红书、抖音、淘宝未来肯定是都要做,但是现在我肯定玩不起,而且每个平台间的利益太难平衡了,要端好水并不容易。”
不过,虽有苦恼,他仍对内容变现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只要掌握了消费者流量密码的社交媒体,通过制造话题、持续打造价值认同、品牌认知,便能展开新故事。
诚如其所言,未来不论平台怎么变化,有关流量的争夺战都不会停止,而在这场战争中,最核心仍然是“人”,且不管是内卷,还是互卷,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的稳固基本盘下,围绕“人”的需求去做精准布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