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作为环保主义的大本营,欧盟在过去两年间可谓是一直在给消费电子企业“添堵”,又是要统一手机充电器规格、又是准备强制手机厂商采用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当然,欧盟此举也遭遇了手机厂商的强力反对,为此欧盟方面现在似乎选择了循序渐进的模式。
日前有消息显示,欧洲议会最新通过一项提案,在欧盟范围内整个消费电子领域禁止使用胶水粘合电池,其中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无线耳机、电动滑板车,以及其他电池驱动的产品。并且这一提案最终是以567票赞成、67票反对、40票未投票的结果,得以通过。
欧盟方面认为,使用胶水粘合电池会对环境有更大的威胁。并且他们还打算提高电池中使用回收原材料的比例,包括钴、镍、锂和铅,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90%的回收率。据悉,接下来欧盟方面将与其会员国谈判,以协商具体立法事宜,预计这一法案将于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基本都采用的是一体化设计,而将电池固定在电池仓的方案则有两种,其一就是使用胶水直接将电池粘合在机身上,其二是使用快拆设计搭配拉条、或者说易拉胶。然而无论是直接使用胶水粘合,还是易拉胶固定电池,在拆卸电池时都是极为麻烦的。
相信凡是有过拆机经历的朋友应该都有过相同的经历,在小心翼翼打开后盖后,如果想要将电池拆下来,往往会发现其已经被牢牢地固定住了。为此,有相当多的朋友可能会使用热风机或电吹风加热胶水,但其实这种方式是极为危险的,一旦操作失当很容易造成电池鼓包乃至爆炸。所以在许多拆机视频里都会直接使用以松节油为主料的解胶剂,来溶解已经固化的胶水。
至于说易拉胶的设计,拆过自己使用多年老iPhone的朋友或许知道,这种设计同样也不那么靠谱。因为易拉胶也是有使用寿命的,在网络中网友拆iPhone电池时易拉胶直接被拉断的情况可谓是屡见不鲜。不过相比于直接将电池用胶水固定的做法,使用易拉胶这样的快拆设计对于想要自己动手维修设备的用户来说,无疑是更加友好的。
难道欧盟方面只是想要禁止厂商在手机中使用胶水而已?当然不是,其他门的意图早就摆在了台面。早在2020年时,一份被泄露的相关文件就已显示,欧盟未来可能会强制所有在境内销售的智能手机采用可拆卸式的电池设计。然而在这份文件曝光后,就受到了以苹果为代表的手机厂商的大力反对。
而手机厂商反对欧盟这一决定是基于很简单的原因,后者是希望智能手机的设计重回功能机时代,彼时手机的特点就是一个手机可以配备多块电池,一块电池没电或者坏了可以直接换新。而手机厂商的想法,则是在经过了十余年的潜移默化后,才终于将可拆式设计“淘汰”,所以欧盟方面想要让大家“一朝回到解放前”,自然是得不到手机厂商的支持。
手机厂商放弃可拆式电池,明面上其实有三大理由。其一,要想实现可拆卸电池需要在机身内部增加金属触点和配套的弹簧结构,这需要消耗手机宝贵的内部空间。目前,SoC走向高性能高功耗的路子后,手机配备更大规模的散热系统已经成为了标配,再加上5G通信需要更多元器件的支持,手机的内部空间已经是捉襟见肘,如果再使用可拆卸的电池,也就意味着手机基本会与“轻薄”无缘,可是轻薄又是消费者的痛点。
其二,可拆式电池与当下手机厂商押注的快充路线,也是直接对立的。在智能手机一体化设计的大方向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各大厂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发力快充技术,力图通过缩短充电时间来提升续航能力。而这一解决方案和可拆卸电池所代表的用量取胜、一块电池用完换另一块的方案,也有着本质的冲突。
其三,一部手机中最容易损耗的部件是什么?抛开意外情况,正常来说最先达到使用寿命的大概率是电池,毕竟在不断的充放电过程中老化属于不可逆的规律,而这一点苹果也已经用iPhone 6的“电池门”事件进行了证实
在目前的情况下,一部手机使用到电池寿命到达终点后,再去换新电池的价格几乎已经达到手机残值的三分之一了,一体化设计极大增加了消费者自行维修的难度,导致了消费者通过自行更换电池来获得手机更长使用寿命的频率大幅下降。而一部手机的平均使用寿命三年和两年半对厂商来说,销量几乎能差到20%,因此手机厂商自然也就会选择一体化设计。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不是颜值党、对于手机的外观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也对其可能变重数十克的感知不太强烈,但预算却又有限的话,可拆卸电池显然是一件好事。而至于说一体化设计所带来的防尘防水功能,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号称能防水的手机进水不保修,这功能还不如没有。
说实在的,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手机圈迎来可拆卸电池这样的“文艺复兴”,可能还真是消费者所希望看到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