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一部纪录片与它的十年“生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部纪录片与它的十年“生长”

下一代孩子的期待、彷徨和困惑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追问、思考。

文|新声pro 赵铭

《真实生长》的片名有多重含义。

以一场素质教育改革为切口,《真实生长》以白描的手法 ,呈现了三个少年高中时代对自我的探索,青春的冲撞和心底的迷茫。

开拍十载,跟踪多年,《真实生长》项目组同样经历漫漫长路,历经波折,终于释出第一阶段成片,成为具有时代质感的纪录片样本。

对于导演张琳个人而言,《真实生长》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她用来理解外界、理解自己的渠道。从最初的剪辑师身份,到被少年们所震撼、找到与他们深刻的个人连接,决定在项目团队低谷期承担起导演角色,她经历了心态、身份的多重转变。

而从众多观众的视角,《真实生长》不仅记录了三个少年在漫长路上寻找自驱力的故事,更因这种「真实」带来的毛边感和时代烙印,让观众完成了一部分自我映射。鲜活、蓬勃的生命力,和暗藏其中的惆怅和迷惘,触碰了每个人深藏于心、却不再敢轻易回望的青春记忆。

张琳希望大家看到,下一代的孩子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期待、彷徨和困惑。这些问题永远不会磨灭,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追问、思考。

以下为纪录片《真实生长》导演张琳的自述。

一、十年

我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纪录片。2014年秋天,我最早是以剪辑师的身份加入这个项目组的。那时项目组已经拍到了高三,临近结束需要一个剪辑,我的老师雷建军就推荐我入组。

最开始项目叫「教育突围」,由一群很有初心的媒体人发起,项目最初的名字也说明了我们当时想拍的就是北京十一学校这场教育改革。当时导演组非常高频地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也和老师、孩子们形成了默契。

但到了2016年,我们发现,这种主题表达并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去断定一场教育改革是成功还是不成功。难道要拿三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和去向来解释这件事情吗?

感觉到方向不对之后,大家也很痛苦。很多人丧失了信心,那一轮的播出计划就停掉了。

我们开始走到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资金逐渐快用完,团队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困难的时候只剩下我和项目发起人我们两个人在撑。除了我们跟孩子保持着联系,用最低的成本拍摄,很多时候是靠"刷脸"求着摄影老师来帮忙拍摄。

为什么我坚定的留下来,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我最初受到的震撼,震撼于这帮孩子好厉害。当你近距离看到他们的日常面貌,会看到和传统表达中间的割裂感,这部片子应该成为我们了解下一代最直白的窗口。

另一方面,我和他们产生了更多个人链接。比如,拍摄的时候感觉文婷很像过去的我,有种自我的投射在里面;楚乔呢,你很快就能感觉到她会成为你的同行;子其,他在北大我在清华,我们也会互相吐槽自己的学校,或者「讽刺」对方的学校,是一种共同话语的体现。以及他们三个人遇到的很多人生困境,我都有能深刻地和他们绑定在一起的东西。

这种更加个人化的连接,是我能担任导演的原因。我在行业做得越久,越发现很多项目都是因为这种个人连接才能够成为出色的项目。它是非常具有纪录片特色的一种特质,所以有多少艰难我都愿意接受。

导演张琳

也是随着国内纪录片环境的变化,提案大会在圈子里的影响力逐渐大了,2018年,我们决定第一次去广州纪录片节的提案大会,试图向更多平台方、发行方、包括节展这样的组织寻求帮助。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把整个项目扛了起来,从一个剪辑师变成要完成自我表达,从内心、职务上都变成这个项目的导演。

2019年,广州纪录片节也想做一些项目的孵化,看中了这个项目。一方面帮我们找来周浩、徐小明等老师做指导,也帮忙联系播出平台和投资方,最后我们很幸运的遇到了腾讯视频,愿意一起克服困难、寻找机会,完成这个项目。

周浩老师很看好这个项目,但他也知道很难。他说过一句话,你这就是在赌玉。如果赌成了,就是一块美玉;赌不成就是块石头。

2019年中,广州节推荐我们去韩国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为了节省预算,我一个人从北京坐飞机去韩国提案。后来我们拿了提案大会「最佳内容」奖,对方觉得这个题材非常有戏剧张力。这也给了国内的平台和老师们一剂强心剂。

得到腾讯视频纪录片团队的支持之后,我们有机会重新开始团队化作战。一方面继续补拍,一方面把之前近1000小时的素材重新做了系统化整理。

我看到有弹幕说,第一集镜头出来,就有鲜明的时代感。十年中,我们光素材编码的格式就有八到十种,这也是项目的时代性和运作方式留下的一种遗产。我们在后期也没有完全模糊掉,这是片子非常重要的质感之一。

二、理解

在跟这三个孩子建立起长期的拍摄之后,我们也在想究竟要去表达什么。

2016年、2017年从最初的「教育突围」换到后来的「真实生长」上,是发起人定的。这个新的名字也给了我们一个方向的指引,要从更长的时间跨度专注于孩子们个人的成长。

生长和成长,在我们看来是有区别的。长大成人是顺理成章的,年龄增长了你就长大了。

我们更关注的是,你如何去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以什么样的定位和动力在今后的岁月中生活?这是更向内的。就像植物生长,如果植物的根系扎的不深,养分不好,它就很难长好。

后期创作时,相比纪录片,我们更把它当做一个故事。所以我一直强调,感谢三个孩子信任我们,把他们人生当中的片段拿出来给我去讲故事。

我们反映的并不是他们全面的人生,甚至因此可以说并不是他们完整而真实的人生,但我们基于真实的素材,有想要去表达的。

后期我们就以这样的思路去讲故事。很多人觉得《真实生长》比校园剧更像一个校园剧,更真实更贴近校园生活,这种质感很多都是周浩、徐小明、朱乐贤等等老师们带来的。

在这个组里,我比孩子们大10岁,组里的各位老师比我大10岁或者15岁,这种年龄差带来了视角的丰富,我们可以从更多的面向去看待发生在这个校园故事里的种种现象。

我现在会经常说这么一句话,我们在现场拍到了一些事情,但可能并不理解。这些素材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的。

而对我这样非常年轻的创作者来说,老师们会帮助不断修正我的表达,审视、梳理、加强主题。

周浩老师曾让我用一句话告诉大家核心故事,我改过很多次。比如说过要讲「三个孩子如何做自己的故事」,周老师说没办法讲到底什么是「做自己」。如果有观众说我所处的环境没有办法让我做自己,那这种表达就不成立。

对故事和人物和理解上,徐小明老师每一次讨论时,首先说的并不是怎么修改,永远会先说他在我已经剪出来的故事中看到了什么,他如何理解。这种视角是非常宝贵的,本身就带观众的视角。

主角李文婷

例如我们当年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文婷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其他孩子衬托下,她是比较平静的孩子,没有参加社团活动,圈子也很小,无法跌宕起伏地向观众表达一个故事,让我觉得非常焦虑。

但朱乐贤老师、周浩老师,他们就从来不焦虑,他们总能感受到这个角色身上的宝贵之处,而且从一开始就非常笃定。也正是他们为我们项目中那些可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珍贵的点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你的阅历和积累,包括创作理念和直觉会帮你做决定,这是当时的我所不能体会的。我们不断摸索梳理,包括我自己的认知和表达也在不断成长,最终才能把故事讲出来。

三、取舍

为什么将近一千小时的素材,只放出两个小时?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遗憾,因为这是综合考虑到平台特性、核心表达、短视频时代受众接受度后的一个决定。

之所以要拍那么久,是因为我们要在不断的拍摄中,去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去构建和理解我们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人物的选择上,最早,这三个孩子都是「跳」到我们的视野里的。子其在军训大会和老师据理力争,我们发现这孩子真是了不得。而且他是直升十一学校、和老师很熟悉,天然能诠释十一学校的氛围。

文婷是住校生,拎着一个很亮眼的大箱子去学校,是一个安安静静站在人群中就非常扎眼的孩子。埋头学习,不太关心其他事情,文婷也能代表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一类学生。

楚乔是我们在广泛捕捉了三四十个孩子进行对话交流时发现的,楚乔的谈吐和表达,太特殊、太成熟了,同时非常真诚,很少会有人这么真挚的去谈自己,包括她的担忧、焦虑。

我们后期挑选所有素材都围绕一个核心。首先要清楚地表达三个孩子是谁,他们怎样逐渐理解自己是谁并做出选择,想去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驱动自己抗争和争取。

所以在我们提问的时候,比如和子其探讨「恋爱」,其实想表达的是,选择要和谁共度一生其实是人如何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一个关键。

在谈到恋爱话题的最后,镜头落到了子其戛然而止的一个笑容上,甚至剪辑时也刻意强调了这一点。因为当时我们捕捉和留意到了他这一瞬的变化,想把它留给观众自己去解读。所以在这一段有弹幕会说,周子其表面嘻嘻哈哈,其实是个心事很重的孩子。

在人物关系上,我们呈现了三个孩子和三个老师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师在孩子今后成长的一些问题上给出了意见和认知,这种人物关系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主角陈楚乔(左二)与老师黄娟(右一)

楚乔在看完片子后,说我们真实还原了那时那地,学校的空气和温度,我觉得这其实是源于我们对事件的挑选。

比如老师们之间争论的那场戏,发生在素质教育改革已经有了一定时间基础,但还没有全面实行的时候,那时老师们天天开会、争论,尝试寻找更好的模式。这样「冰山一角」又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我们构建当年氛围感的重要选择。

以及我们分集的主题,也代表着片子整体的一种面貌。所以选择了一种诗意、同时能高度总结的风格。大家对第一集标题「扰乱那时光」的反映很好,很多十一学校的学生都认为准确捕捉到了当年学校那种动态、新鲜的气味,以及大家摸索着往前走的感受。

四、提问

《真实生长》的片头曲是我写的。写片头曲的时候,是我创作很困惑的时段,主题还没有落到内心驱动力这几个清楚的字上。

当我逐渐的在音乐的驱动下写完歌词,我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这是我的剧情梗概,也是我自觉的表达。

第一段是我对青春的高度概括。青春有狂妄的对未来的渴望,可以很张扬、不切实际。但这些孩子,他们的青春已经有了一些压力和惆怅。

所以狂妄和惆怅的撕扯,可能是青春最主要的两个基调。

我希望讲出他们的故事,并提出问题。比如,我们所谓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有两层,一是我们有没有给下一代成长的空间,二是孩子们对于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我在三个孩子身上看到撕裂感造成的痛苦和焦虑。这种焦虑不光在这一代,可能每一代的年轻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

当看完四集,再回头看高一高二那些明亮、欢快、青春洋溢的时刻,观众会深刻感觉到,已有的教育或者家庭背景会把周子其变成这样的孩子。当他面临以后的人生抉择时,社会、家庭、学校给他的期待,有没有让他能更好地思考我要成为谁,并给他完成自己期待的条件?

主角周子其

我们的总预告片里提了两个问题。我们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可以做自己吗?一代年轻人非常殷切地希望我们可以做自己,这是我们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想去提出的问题。

如果我们从更广泛的社会视角出发,我们的故事并不是只在赞扬这个学校发生的一切。后两集能看到三个孩子面对更实际的压力以及他们做出的选择,那种压力和困惑与所谓的地区差异关系不是很大。

《真实生长》上线后,很多网友在问这三个孩子后来如何了,想看之后的故事。坦白说,我们对未来的播出计划还不明确,但有一条原则是我们很确定的:我们永远不会拍完了马上播,而会空出一段时间。这样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三个孩子不被当下的讨论所影响;另一方面,也希望观众不因为他们的现状而影响对故事价值的判断。

片头曲歌词的后半段,其实不是对他们未来故事的表述,而是我个人对这个故事、或者观众的希望。

无论未来你的境遇如何,心中那团火还是要在。尽管火苗会越来越小,会变成微弱的一抹光,但这会激励每个人走完漫漫长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部纪录片与它的十年“生长”

下一代孩子的期待、彷徨和困惑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追问、思考。

文|新声pro 赵铭

《真实生长》的片名有多重含义。

以一场素质教育改革为切口,《真实生长》以白描的手法 ,呈现了三个少年高中时代对自我的探索,青春的冲撞和心底的迷茫。

开拍十载,跟踪多年,《真实生长》项目组同样经历漫漫长路,历经波折,终于释出第一阶段成片,成为具有时代质感的纪录片样本。

对于导演张琳个人而言,《真实生长》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她用来理解外界、理解自己的渠道。从最初的剪辑师身份,到被少年们所震撼、找到与他们深刻的个人连接,决定在项目团队低谷期承担起导演角色,她经历了心态、身份的多重转变。

而从众多观众的视角,《真实生长》不仅记录了三个少年在漫长路上寻找自驱力的故事,更因这种「真实」带来的毛边感和时代烙印,让观众完成了一部分自我映射。鲜活、蓬勃的生命力,和暗藏其中的惆怅和迷惘,触碰了每个人深藏于心、却不再敢轻易回望的青春记忆。

张琳希望大家看到,下一代的孩子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期待、彷徨和困惑。这些问题永远不会磨灭,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追问、思考。

以下为纪录片《真实生长》导演张琳的自述。

一、十年

我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接触纪录片。2014年秋天,我最早是以剪辑师的身份加入这个项目组的。那时项目组已经拍到了高三,临近结束需要一个剪辑,我的老师雷建军就推荐我入组。

最开始项目叫「教育突围」,由一群很有初心的媒体人发起,项目最初的名字也说明了我们当时想拍的就是北京十一学校这场教育改革。当时导演组非常高频地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也和老师、孩子们形成了默契。

但到了2016年,我们发现,这种主题表达并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去断定一场教育改革是成功还是不成功。难道要拿三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和去向来解释这件事情吗?

感觉到方向不对之后,大家也很痛苦。很多人丧失了信心,那一轮的播出计划就停掉了。

我们开始走到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资金逐渐快用完,团队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困难的时候只剩下我和项目发起人我们两个人在撑。除了我们跟孩子保持着联系,用最低的成本拍摄,很多时候是靠"刷脸"求着摄影老师来帮忙拍摄。

为什么我坚定的留下来,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我最初受到的震撼,震撼于这帮孩子好厉害。当你近距离看到他们的日常面貌,会看到和传统表达中间的割裂感,这部片子应该成为我们了解下一代最直白的窗口。

另一方面,我和他们产生了更多个人链接。比如,拍摄的时候感觉文婷很像过去的我,有种自我的投射在里面;楚乔呢,你很快就能感觉到她会成为你的同行;子其,他在北大我在清华,我们也会互相吐槽自己的学校,或者「讽刺」对方的学校,是一种共同话语的体现。以及他们三个人遇到的很多人生困境,我都有能深刻地和他们绑定在一起的东西。

这种更加个人化的连接,是我能担任导演的原因。我在行业做得越久,越发现很多项目都是因为这种个人连接才能够成为出色的项目。它是非常具有纪录片特色的一种特质,所以有多少艰难我都愿意接受。

导演张琳

也是随着国内纪录片环境的变化,提案大会在圈子里的影响力逐渐大了,2018年,我们决定第一次去广州纪录片节的提案大会,试图向更多平台方、发行方、包括节展这样的组织寻求帮助。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我把整个项目扛了起来,从一个剪辑师变成要完成自我表达,从内心、职务上都变成这个项目的导演。

2019年,广州纪录片节也想做一些项目的孵化,看中了这个项目。一方面帮我们找来周浩、徐小明等老师做指导,也帮忙联系播出平台和投资方,最后我们很幸运的遇到了腾讯视频,愿意一起克服困难、寻找机会,完成这个项目。

周浩老师很看好这个项目,但他也知道很难。他说过一句话,你这就是在赌玉。如果赌成了,就是一块美玉;赌不成就是块石头。

2019年中,广州节推荐我们去韩国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为了节省预算,我一个人从北京坐飞机去韩国提案。后来我们拿了提案大会「最佳内容」奖,对方觉得这个题材非常有戏剧张力。这也给了国内的平台和老师们一剂强心剂。

得到腾讯视频纪录片团队的支持之后,我们有机会重新开始团队化作战。一方面继续补拍,一方面把之前近1000小时的素材重新做了系统化整理。

我看到有弹幕说,第一集镜头出来,就有鲜明的时代感。十年中,我们光素材编码的格式就有八到十种,这也是项目的时代性和运作方式留下的一种遗产。我们在后期也没有完全模糊掉,这是片子非常重要的质感之一。

二、理解

在跟这三个孩子建立起长期的拍摄之后,我们也在想究竟要去表达什么。

2016年、2017年从最初的「教育突围」换到后来的「真实生长」上,是发起人定的。这个新的名字也给了我们一个方向的指引,要从更长的时间跨度专注于孩子们个人的成长。

生长和成长,在我们看来是有区别的。长大成人是顺理成章的,年龄增长了你就长大了。

我们更关注的是,你如何去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以什么样的定位和动力在今后的岁月中生活?这是更向内的。就像植物生长,如果植物的根系扎的不深,养分不好,它就很难长好。

后期创作时,相比纪录片,我们更把它当做一个故事。所以我一直强调,感谢三个孩子信任我们,把他们人生当中的片段拿出来给我去讲故事。

我们反映的并不是他们全面的人生,甚至因此可以说并不是他们完整而真实的人生,但我们基于真实的素材,有想要去表达的。

后期我们就以这样的思路去讲故事。很多人觉得《真实生长》比校园剧更像一个校园剧,更真实更贴近校园生活,这种质感很多都是周浩、徐小明、朱乐贤等等老师们带来的。

在这个组里,我比孩子们大10岁,组里的各位老师比我大10岁或者15岁,这种年龄差带来了视角的丰富,我们可以从更多的面向去看待发生在这个校园故事里的种种现象。

我现在会经常说这么一句话,我们在现场拍到了一些事情,但可能并不理解。这些素材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消化的。

而对我这样非常年轻的创作者来说,老师们会帮助不断修正我的表达,审视、梳理、加强主题。

周浩老师曾让我用一句话告诉大家核心故事,我改过很多次。比如说过要讲「三个孩子如何做自己的故事」,周老师说没办法讲到底什么是「做自己」。如果有观众说我所处的环境没有办法让我做自己,那这种表达就不成立。

对故事和人物和理解上,徐小明老师每一次讨论时,首先说的并不是怎么修改,永远会先说他在我已经剪出来的故事中看到了什么,他如何理解。这种视角是非常宝贵的,本身就带观众的视角。

主角李文婷

例如我们当年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文婷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其他孩子衬托下,她是比较平静的孩子,没有参加社团活动,圈子也很小,无法跌宕起伏地向观众表达一个故事,让我觉得非常焦虑。

但朱乐贤老师、周浩老师,他们就从来不焦虑,他们总能感受到这个角色身上的宝贵之处,而且从一开始就非常笃定。也正是他们为我们项目中那些可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珍贵的点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你的阅历和积累,包括创作理念和直觉会帮你做决定,这是当时的我所不能体会的。我们不断摸索梳理,包括我自己的认知和表达也在不断成长,最终才能把故事讲出来。

三、取舍

为什么将近一千小时的素材,只放出两个小时?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遗憾,因为这是综合考虑到平台特性、核心表达、短视频时代受众接受度后的一个决定。

之所以要拍那么久,是因为我们要在不断的拍摄中,去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去构建和理解我们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人物的选择上,最早,这三个孩子都是「跳」到我们的视野里的。子其在军训大会和老师据理力争,我们发现这孩子真是了不得。而且他是直升十一学校、和老师很熟悉,天然能诠释十一学校的氛围。

文婷是住校生,拎着一个很亮眼的大箱子去学校,是一个安安静静站在人群中就非常扎眼的孩子。埋头学习,不太关心其他事情,文婷也能代表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一类学生。

楚乔是我们在广泛捕捉了三四十个孩子进行对话交流时发现的,楚乔的谈吐和表达,太特殊、太成熟了,同时非常真诚,很少会有人这么真挚的去谈自己,包括她的担忧、焦虑。

我们后期挑选所有素材都围绕一个核心。首先要清楚地表达三个孩子是谁,他们怎样逐渐理解自己是谁并做出选择,想去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驱动自己抗争和争取。

所以在我们提问的时候,比如和子其探讨「恋爱」,其实想表达的是,选择要和谁共度一生其实是人如何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一个关键。

在谈到恋爱话题的最后,镜头落到了子其戛然而止的一个笑容上,甚至剪辑时也刻意强调了这一点。因为当时我们捕捉和留意到了他这一瞬的变化,想把它留给观众自己去解读。所以在这一段有弹幕会说,周子其表面嘻嘻哈哈,其实是个心事很重的孩子。

在人物关系上,我们呈现了三个孩子和三个老师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师在孩子今后成长的一些问题上给出了意见和认知,这种人物关系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主角陈楚乔(左二)与老师黄娟(右一)

楚乔在看完片子后,说我们真实还原了那时那地,学校的空气和温度,我觉得这其实是源于我们对事件的挑选。

比如老师们之间争论的那场戏,发生在素质教育改革已经有了一定时间基础,但还没有全面实行的时候,那时老师们天天开会、争论,尝试寻找更好的模式。这样「冰山一角」又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我们构建当年氛围感的重要选择。

以及我们分集的主题,也代表着片子整体的一种面貌。所以选择了一种诗意、同时能高度总结的风格。大家对第一集标题「扰乱那时光」的反映很好,很多十一学校的学生都认为准确捕捉到了当年学校那种动态、新鲜的气味,以及大家摸索着往前走的感受。

四、提问

《真实生长》的片头曲是我写的。写片头曲的时候,是我创作很困惑的时段,主题还没有落到内心驱动力这几个清楚的字上。

当我逐渐的在音乐的驱动下写完歌词,我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这是我的剧情梗概,也是我自觉的表达。

第一段是我对青春的高度概括。青春有狂妄的对未来的渴望,可以很张扬、不切实际。但这些孩子,他们的青春已经有了一些压力和惆怅。

所以狂妄和惆怅的撕扯,可能是青春最主要的两个基调。

我希望讲出他们的故事,并提出问题。比如,我们所谓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有两层,一是我们有没有给下一代成长的空间,二是孩子们对于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我在三个孩子身上看到撕裂感造成的痛苦和焦虑。这种焦虑不光在这一代,可能每一代的年轻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

当看完四集,再回头看高一高二那些明亮、欢快、青春洋溢的时刻,观众会深刻感觉到,已有的教育或者家庭背景会把周子其变成这样的孩子。当他面临以后的人生抉择时,社会、家庭、学校给他的期待,有没有让他能更好地思考我要成为谁,并给他完成自己期待的条件?

主角周子其

我们的总预告片里提了两个问题。我们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可以做自己吗?一代年轻人非常殷切地希望我们可以做自己,这是我们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想去提出的问题。

如果我们从更广泛的社会视角出发,我们的故事并不是只在赞扬这个学校发生的一切。后两集能看到三个孩子面对更实际的压力以及他们做出的选择,那种压力和困惑与所谓的地区差异关系不是很大。

《真实生长》上线后,很多网友在问这三个孩子后来如何了,想看之后的故事。坦白说,我们对未来的播出计划还不明确,但有一条原则是我们很确定的:我们永远不会拍完了马上播,而会空出一段时间。这样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三个孩子不被当下的讨论所影响;另一方面,也希望观众不因为他们的现状而影响对故事价值的判断。

片头曲歌词的后半段,其实不是对他们未来故事的表述,而是我个人对这个故事、或者观众的希望。

无论未来你的境遇如何,心中那团火还是要在。尽管火苗会越来越小,会变成微弱的一抹光,但这会激励每个人走完漫漫长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