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娱乐硬糖 谢明宏
编辑 | 李春晖
《人类简史》里认为我们的老祖宗智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认知能力有了革命性进展,是因为爱讲八卦。再具体点,主要是“说坏话”。八卦通常聊得都是坏事,却让人们能够更快掌握负面信息,免得被占便宜,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时至今日,八卦、给人评理仍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易得、安全而爽度又不低的快乐。既能获得沉浸式的情感体验,又将情绪借机抒发,还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关键是不涉自身,表达更加自由。即便不能让对方心服,也务必要占领语言艺术的高地,打“敌人”一个口服。
从“人人爱评理”这个角度看,《心居》中的姑嫂大战,在人民群众那里是自带热搜效应的。一边是步步为营笑傲职场的大姑姐童瑶,极力避免弟媳海清买房生“异心”;一边是勤劳肯干为全家人当老妈子的弟媳,买房受挫感觉自己是个外人。
群众看了一拍大腿,这不正该我去评评理吗!于是在童瑶和海清吵架前,大家小板凳就搬好了。“媳妇为这个家忙里忙外,就算请住家保姆也够那几十万了吧”、“买房全靠借,张嘴就跟大姑姐要一百万,你拿什么还”、“大姑姐就是把弟媳当外人,一家人在卧室开小会,哪个媳妇看了不生气”、“一有困难就找大姑姐,还让人家给自己妹妹介绍工作介绍男人,反过来又嫌人家插手自己家务事”……
这种评理倾向性还表现出强烈的“互联网地域性”——在抖音,媳妇的不易与梦想被普遍共情,大姑子是被集体讨伐的对象;在小红书,情况整个逆转过来,都在为独立姐姐鸣不平,实在看不惯这贪婪、心机又蛮不讲理的媳妇;豆瓣人则自诩理中客,要看出这种两极化评理的文艺内涵,认定是童谣的演技不及海清,以至于并不很占理的媳妇反而获得了更多同情。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谁亲谁疏,谁对谁错,一场评理站队简直就是评委们的“自爆身份”。家庭剧重要的不是提出解决方案,而是“引诱”观众建言献策,变成一场集体参与的茶话会。
姑嫂大战为买房
有人说,姑嫂关系是仅次于婆媳关系的家庭和谐第二大杀手,此言不虚。在弟媳眼里,大姑姐早晚出嫁,不该对家事过分指点。在大姑姐眼里,没出嫁弟弟家就是自己家,打心底没把弟媳当一家人。
《红楼梦》里王熙凤和探春就有过一次姑嫂交锋。探春刚开始管家就遇到赵姨娘闹事,要给其兄赵国基的丧葬费添银子。王熙凤打发平儿去说:“今请姑娘裁决,再添些也使得。”如果添了,探春便落口实。但她不徇私情,最终使王熙凤敬服:“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
《心居》里的姑嫂矛盾倒不是管家,而是弟弟媳妇海清想要买个学区房。本来海清已经让老公背好说辞,准备在姐弟俩的生日聚餐上开口。结果大姑姐童瑶一句“我刚好也要买房”,给海清浇了一盆冷水。
海清一计不成又把心思转向公公,公公看儿媳离家出走态度坚决,就拿出50万给夫妻俩做首付。岂料童瑶拉着父亲和弟弟,在卧室开小会说要防着海清。海清内心悲愤,拉着行李箱要往楼下冲。她老公在楼梯上拦阻,摔到过道里的玻璃门上意外身故。
姑嫂的极限拉扯,最终演变成了“谁是害死弟弟的祸首”。童瑶埋怨海清,都是你买房闹出来的。海清不甘示弱,要不是你开小会我能冲出家门嘛。“你真以为我是傻子呀,听不出来你话里藏刀啊。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得意啊,一通话颠来倒去地讲,杀人不见血。你当所有人都宠着你,你就是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啦?”
情绪上头后,海清更是祭出“玄学”杀招,认定是大姑姐把弟弟的福寿给克没了。不想童瑶还当真了,瑜伽做着做着就埋头痛哭起来。亲人离世并没有恩怨尽消,反而给两人埋下了更多的误解和矛盾。海清努力证明自己可以养大儿子,童瑶又担心她再组家庭带走侄儿。
有人觉得海清很作,好好的非要买房,首付都全靠借。嫁给顾磊,就是图上海户口,管老公堪比管儿子,一刻也不得放松;也有群众代入海清,一大家子等着你一个人忙活完吃饭还管刷碗,没一个人帮忙,还处处提防,这一家人难道没有吸海清的血吗?
说到底,人人心里都有一本“收支平衡账本”。海清付出了,希望得到顾家人的尊重和帮助,既是经济上的,也是精神上的。而不是送外卖出车祸回来,还发现大姑姐冤枉自己和其他男人有染。童瑶把家里照顾老人的活全扔给海清,还觉得是理所应当,海清不应该有其他的要求,宁说这收支平衡吗,能不吵架吗?这家里的事啊,就是说不清理,又让人格外想评理。
谁的演技在裸泳?
除了家庭纠纷,《心居》的感情线也占了较大篇幅。30+待字闺中的童瑶,一边和初恋冯绍峰重逢,感慨物是人非;一边不拒绝舔狗张颂文的帮助,明知对方对自己有心却不说破、不点明。
离开了表演舒适区,才知道谁的演技在裸泳。海清演的媳妇,买房从《蜗居》买到《安家》再买到《心居》,也算锲而不舍了。在媳妇这一垂直细分领域,还有同龄演员能超过她吗?不论是和童瑶撕破脸的吵架,还是丈夫离世后默默流泪到天亮的无声之伤,海清的演技应该说是瑕疵极少的。
同样是演精英女性,童瑶在《心居》里显然不如《三十而已》如鱼得水。这当然是人设不大讨喜的原因,一个把家庭当职场的大姑姐,想想都觉得透不过气。开篇把男朋友“扫地出门”还有点姐就是女王的霸气,后面和张颂文纠缠不清当男闺蜜,倒显出其用人手段的高明和功利。
毕竟,谁会拒绝一个天天嘘寒问暖、有事帮你花钱搞定的大佬呢?可当初恋冯绍峰出现后,她先是游移不定、既而恋爱脑上头。诚然人性是复杂的,不过顾清俞这种设定确实容易招黑。
职场戏装模作样走过场倒还不露怯,可是一到深夜无人时刻,童谣的演技就崩塌得厉害。硬糖君知道她想表现“白天坚强女性夜里的脆弱”,可怎么看都像是顾影自怜的矫情。尤其是在她无懈可击的行事逻辑下,丝毫看不出她内疚追悔产生的心理层次。整体表达不说一无是处,至少是难以让观众共情的。
同样让人感到失望的,还有张颂文老师。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及《隐秘的角落》相比,《心居》里的展翔实在太没挑战性了。为了追心中的女神童瑶,他像跟踪狂似的出现在别人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不知道童瑶怎么想,硬糖君感觉有点骚扰的程度了。
为了跟上女神的节奏,展翔苦练蹩脚英语,在家里听音乐会演奏听到睡着,呼哧带喘地跟着女神爬长城。但是生日送的钻石项链被拒绝,求婚的戒指不小心掉进火锅里。总之这么一个努力且笨拙的追求者,被张颂文演得同样努力且笨拙。
又因为角色只需要演出兴奋、失落这样的单一情绪,很多时候会觉得张颂文发不出力,反而不如一些定型演员发挥得好。一个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中男,把展翔换成靳东的脸会不会效果好些?说不定女神一高兴就答应了。
或许再好的演员都需要挑角色。海清在舒适区发力,令人看完很有评理的冲动。童瑶在舒适区演不讨喜的角色,对人物情感的揣摩还不到家。张颂文则跌下神坛,让我们看到角色不合适,影帝也白搭。
消费逻辑建构家庭剧
海清的角色买过多少次房,房价就涨过多少次大潮。家庭剧的永恒主题,除了夫妻俩的房事,就只有老百姓的房市。它们集中展现了各色人物在物质主宰的消费时代中彷徨失措,走走停停,一路寻找,一路失去。
13年前的《蜗居》发生在上海房价突飞猛进的时期。那一年,上海商品房平均售价1.3万/平方米,月工资5000元左右。看起来有点贵,但垫垫脚尖还有希望;两年前的《安家》,上海房价已经是5.7万/平方米,不过海清已经不是海萍,而是成了妇产科医学博士,往极限逼顶着压力买了二房。
今年的《心居》,海清精挑细选看中一户老破小,交了三万定金却没买成,房东转手就卖了250万。剧中的展翔说自己90年代买房的时候,一套只花了30万。只不过《蜗居》《安家》《心居》里的海清,都没赶上那种“捡房”的好时候。但那会儿的30万,算上30年的通货膨胀也是很贵的。
在人性被物质化、幸福被具体化、理想被现实化、婚姻被货币化的当下,马克思的交换与消费理论被详尽地展示在国产家庭剧中。好像所有核心矛盾都是买房,只要不买房就生不出那样多的烦心事。但实际上呢,买房只是矛盾的火药库和导火索,人性的裂隙早就先于买房出现了。
《蜗居》里的郭海萍,攒钱7年只为买房,连孩子都送回老家养。最后她不得不通过妹妹海藻,凭借市委秘书宋思明的帮助才得以安身立命。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果可以再选一次,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如此执着?
《安家》中的宫蓓蓓,她对“二房”的渴望,完全来自和公婆同一屋檐下的巨大生活压力。她怀孕月份已经很大的时候,半夜回家还要继续熬夜写论文,而家里的丈夫和婆婆却早已鼾声四起。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又躲到卫生间继续工作。
同样的,《心居》中的冯晓琴想要买房,也是要求一个立足之所。在顾家,丈夫的奶奶嫌她香椿炒得咸,丈夫觉得她管得严,大姑姐觉得她图谋多。她唯有抽离出来,才能在顾家人面前挺直腰板,否则一直会是吸血外地人的形象。
当买房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消费意识形态,它就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家庭剧的主要矛盾和万恶之源。没房的,想要拥有来寄托魂无所依的肉体。有房的,则带着怀疑的目光审视那些新加入的家庭成员。嫁到我家来,不会是图什么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