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没有乐夏的第二年,小众文化大众化的机遇与困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没有乐夏的第二年,小众文化大众化的机遇与困境

多给小众文化一点沉淀的时间。

文|胖鲸头条

2019年夏天的高光和破防绝对百分之八十都是乐夏给的,以情怀、独特、小众、热爱和“佛系”成功在2019年夏天成为最火爆的综艺。由数据显示,《乐夏》由第一期的7.4一路飙升到8.8分,从播出近30天百度搜索指数日均值破10万,骨朵数据显示其全网热度超过众多昔日王牌综艺,这款垂直类综艺也成为当时的综艺爆款。在这款小众文化的乐队综艺里,我们了解到了乐队的艰辛、情怀和信仰,第一季的收视也与邀请来的乐队能力相匹配,屏幕里写满了真实、平等、尊重和惺惺相惜,让受众感受到了最真实的中国乐队的现状和能力。

但好景不长,第二季的口碑迅速下跌,许多乐迷用“魔幻”来形容第二季的制作——各种综艺效果和不纯粹的pk赛制,更多的也许是第二季的乐队了解到了第一季的红利,参与节目的目的不纯粹且抱着可观收益的目的去参与综艺比赛。有了第一季的巅峰,观众对此期望值过高,因此有“又爱又恨”的评价。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在成为爆款的背后是精良的制作团队,有情怀的乐队和同样买账的观众,而第二季的滑铁卢同样也不是偶然,国内高水准的乐队数量本身就有限,第一季已经聚集了大部分稍微成功的国内摇滚乐队,且节目定位统一。对于乐夏来说,乐队品质就是内容,综艺效果就是形式,高质量的乐队品质让乐夏1成为爆款也验证了“内容为王”的营销重点,而第二季的滑铁卢到停办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是高质量乐队供给不足,而受众被提高的品味和调性也是其中之一,再次证明了国内高质量乐队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

小众文化走向市场是否要任资本摆布呢?

小众市场搬上荧幕的综艺节目乐夏绝对不是第一个,包括2017年火爆的《中国有嘻哈》,2018年的《这就是街舞》都是小众文化大众化成功的综艺范本,对于小众文化来说,因自身独特的风格、富有情怀的精神,且不被资本单一系统的模式化的态度,两者的结合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看中的社交文化、圈层文化、精神消费、标签化、注重品质的消费理念,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小众文化大众化的节目和营销频繁出圈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也是市场和资本需要重视的,才能达到乐夏巅峰的状态。但这本身就是矛盾点,大众化因为资本的介入和受众群体的复杂化本身就代表着市场化、规范化,这使代表着独特、个性、受众群体单一等强烈标签的小众文化在市场的规律下逐渐变味,地下文化也许就是因为是地下才拥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因为《乐队的夏天》停播,乐队综艺《闪光的乐队》应运而生,虽然有不少热门歌手和流量小生加持,走了一波情怀,但豆瓣评分也只有5.8分。与《乐队的夏天》不同的是,乐队的夏天的受邀乐队都是小众且非常成熟的乐队组合,而闪光的乐队由单个艺人进行现场组队,门槛低,且没有时间沉淀后稳定的粉丝群体,缺少了人文情怀和关于乐队专一的独特风格。

《乐队的夏天》的成功有地下文化到地面上使大众慢慢揭开探索的魅力,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对小众文化的好奇心,乐队的匠人精神和节目的纯粹才使受众次次破防。而这么多地下文化搬上地面的节目无法保持长久的原因都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的策划,资本的介入和大众化后国家的严控。

市场是否有可能将小众文化大众化做的更好?

经过以上分析,对于市场是否有可能将小众文化大众化做的更好的问题,我觉得是可能可以做好,但是很难。

小众文化最重要的魅力就是小众,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圈层和受众群体,将小众文化大众化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受众选择,受众群体变广泛,国家自然就需要管控,而众所周知小众文化之所以小众,他们相应的文化一定不适用于所有的受众群体,也不会被大众全盘接受的,《乐队的夏天》成功的原因是可以复制但是无法超越的,节目制作组主要展现了邀请乐队的幕后生活和灵感来源,但了解地下文化的圈层都知道,这不是所有的摇滚乐队的全部生活,但小众圈层群体的关注也会因为纯粹的乐队终于有流量和更好的经济来源进行更好的创作,大众群体也在节目的制作下以低门槛的姿态下进入该圈层。

总的来说,将小众文化市场化最终抓住的确实还是大众标准的审美的价值观,这种姿态是将小众文化低门槛化、平民化、“温柔”化,这也得益于节目制作方对小众文化的了解和大众消费者的深刻洞察,高质量乐队群体和对消费人群有着深刻洞察的制作方,他们的双向进攻是将小众文化搬上台面并且取得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

在具有经验的制作团队的策划下,多给小众文化一点沉淀的时间也许才能让更多类似《乐夏》的节目诞生,带给大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没有乐夏的第二年,小众文化大众化的机遇与困境

多给小众文化一点沉淀的时间。

文|胖鲸头条

2019年夏天的高光和破防绝对百分之八十都是乐夏给的,以情怀、独特、小众、热爱和“佛系”成功在2019年夏天成为最火爆的综艺。由数据显示,《乐夏》由第一期的7.4一路飙升到8.8分,从播出近30天百度搜索指数日均值破10万,骨朵数据显示其全网热度超过众多昔日王牌综艺,这款垂直类综艺也成为当时的综艺爆款。在这款小众文化的乐队综艺里,我们了解到了乐队的艰辛、情怀和信仰,第一季的收视也与邀请来的乐队能力相匹配,屏幕里写满了真实、平等、尊重和惺惺相惜,让受众感受到了最真实的中国乐队的现状和能力。

但好景不长,第二季的口碑迅速下跌,许多乐迷用“魔幻”来形容第二季的制作——各种综艺效果和不纯粹的pk赛制,更多的也许是第二季的乐队了解到了第一季的红利,参与节目的目的不纯粹且抱着可观收益的目的去参与综艺比赛。有了第一季的巅峰,观众对此期望值过高,因此有“又爱又恨”的评价。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在成为爆款的背后是精良的制作团队,有情怀的乐队和同样买账的观众,而第二季的滑铁卢同样也不是偶然,国内高水准的乐队数量本身就有限,第一季已经聚集了大部分稍微成功的国内摇滚乐队,且节目定位统一。对于乐夏来说,乐队品质就是内容,综艺效果就是形式,高质量的乐队品质让乐夏1成为爆款也验证了“内容为王”的营销重点,而第二季的滑铁卢到停办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是高质量乐队供给不足,而受众被提高的品味和调性也是其中之一,再次证明了国内高质量乐队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

小众文化走向市场是否要任资本摆布呢?

小众市场搬上荧幕的综艺节目乐夏绝对不是第一个,包括2017年火爆的《中国有嘻哈》,2018年的《这就是街舞》都是小众文化大众化成功的综艺范本,对于小众文化来说,因自身独特的风格、富有情怀的精神,且不被资本单一系统的模式化的态度,两者的结合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看中的社交文化、圈层文化、精神消费、标签化、注重品质的消费理念,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小众文化大众化的节目和营销频繁出圈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也是市场和资本需要重视的,才能达到乐夏巅峰的状态。但这本身就是矛盾点,大众化因为资本的介入和受众群体的复杂化本身就代表着市场化、规范化,这使代表着独特、个性、受众群体单一等强烈标签的小众文化在市场的规律下逐渐变味,地下文化也许就是因为是地下才拥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因为《乐队的夏天》停播,乐队综艺《闪光的乐队》应运而生,虽然有不少热门歌手和流量小生加持,走了一波情怀,但豆瓣评分也只有5.8分。与《乐队的夏天》不同的是,乐队的夏天的受邀乐队都是小众且非常成熟的乐队组合,而闪光的乐队由单个艺人进行现场组队,门槛低,且没有时间沉淀后稳定的粉丝群体,缺少了人文情怀和关于乐队专一的独特风格。

《乐队的夏天》的成功有地下文化到地面上使大众慢慢揭开探索的魅力,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对小众文化的好奇心,乐队的匠人精神和节目的纯粹才使受众次次破防。而这么多地下文化搬上地面的节目无法保持长久的原因都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的策划,资本的介入和大众化后国家的严控。

市场是否有可能将小众文化大众化做的更好?

经过以上分析,对于市场是否有可能将小众文化大众化做的更好的问题,我觉得是可能可以做好,但是很难。

小众文化最重要的魅力就是小众,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圈层和受众群体,将小众文化大众化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受众选择,受众群体变广泛,国家自然就需要管控,而众所周知小众文化之所以小众,他们相应的文化一定不适用于所有的受众群体,也不会被大众全盘接受的,《乐队的夏天》成功的原因是可以复制但是无法超越的,节目制作组主要展现了邀请乐队的幕后生活和灵感来源,但了解地下文化的圈层都知道,这不是所有的摇滚乐队的全部生活,但小众圈层群体的关注也会因为纯粹的乐队终于有流量和更好的经济来源进行更好的创作,大众群体也在节目的制作下以低门槛的姿态下进入该圈层。

总的来说,将小众文化市场化最终抓住的确实还是大众标准的审美的价值观,这种姿态是将小众文化低门槛化、平民化、“温柔”化,这也得益于节目制作方对小众文化的了解和大众消费者的深刻洞察,高质量乐队群体和对消费人群有着深刻洞察的制作方,他们的双向进攻是将小众文化搬上台面并且取得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

在具有经验的制作团队的策划下,多给小众文化一点沉淀的时间也许才能让更多类似《乐夏》的节目诞生,带给大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