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博望财经 吴理想
今年以来,金鹰基金高管经历了一系列的大调整,原来的总经理将升任董事长,同时原来的常务副总经理则升任总经理,此外公司新任命了督察长,同时原来的督察长则转任了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
在基金投资者看来,这一系列的高层人事变动似乎与自己的投资无关痛痒,但是如果基金经理也是频繁变更则影响较大。
从2022年年初到目前的情况来看,金鹰基金已经离职了两位基金经理黄倩倩和戴骏,但是这两人都是来自固定收益团队的基金经理,2021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乔春才是权益类的基金经理。不过,近期的一则权益基金经理变更公告隐约有了些许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离职的苗头。
01、金鹰信息产业股票变更基金经理,樊勇卸任目前在管产品仅一只
3月14日,金鹰信息产业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基金经理樊勇不再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由倪超接任。数据显示,樊勇到目前在金鹰基金总共管理过5只产品,但是在此次卸任后,他在管的基金产品仅仅剩下金鹰新能源混合一只了。
同时,最新卸任的金鹰信息产业股票是他任职回报最好的一只产品。从2018年10月12日开始管理到2022年3月14日,他在该基金上取得的任职回报为306.90%,也是他在公司管理基金的最好纪录。当前还在他名下的金鹰新能源混合基金,或许也是岌岌可危。
从樊勇的个人简历来看,他本身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出身,加入金鹰基金后担任过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助理,当前仅存的金鹰新能源混合基金也新加入两位基金经理共同来管理。公告显示,3月14日,公司任命了韩广哲和李恒来共同管理该基金,对于一只规模不到8亿元的基金来说,似乎三位基金经理显得太过于奢侈了。
客观分析看,金鹰新能源混合在去年3月23日成立,去年以崔宸龙为代表的新能源基金还是能够年终时呼风唤雨,这只基金也在第一年表现不错,但是今年以新能源赛道为代表的赛道股普遍高位回调,从今年净值大幅度下滑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基金经理没能及时调整行业,还是按照基金契约配置新能源类股票。
12月31日时,该基金持有较多的天齐锂业、新宙邦、华友钴业、赣锋锂业等,大多和去年一度颇为流行的盐湖提锂概念有关。在新能源尚且大红大紫的2021年,这样一路跟随跑的思路似乎也无可指责,板块回调也只能承受短期损失。
但是,笔者从他在金鹰管理过的基金类型来分析,很明显樊勇的能力圈不仅局限于新能源这一细分赛道,包括创造了最高任职回报的信息产业股票和科技创新股票两只基金,实际上也都是在科技成长领域几乎全覆盖。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樊勇还曾管理了一只长债基金金鹰添利信用债债券,他管理这只基金也曾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02、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名气一般,金鹰基金展翅高飞“难上加难”
除去樊勇外,金鹰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还包括了韩广哲、陈立、陈颖、杨晓斌、倪超、杨刚等人,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的知名度一般,与其他公司的明星和顶流基金经理有着不小的差距。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任职经验较为匮乏,即便是去年在上半年表现出色的韩广哲,他到目前所累计的任职时间也不过是3年零277天。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现有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陈立,到目前他已经超过了8年半的时间,但问题在于他管理基金的规模大约为40亿元。
同样任职超过6年半的另一老将陈颖,目前虽然他管理的基金达到5只,但是去年12月31日时合计的规模更为有限,数据显示将近20亿元。此外,任职超过6年半的基金经理倪超,12月31日时的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是54.35亿元。纵然是去年名声鹊起的韩广哲,目前的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也不到100亿元。
客观分析这几位,缺乏一只代表作还是最主要的问题所在。例如韩广哲去年上半年一度领跑的金鹰民族新兴,该基金最终全年录得净值增长率79.41%。但是,这只基金今年就在市场起伏中沉沦了,目前一季度行至末尾,该基金2022年的净值增长率约为-16.81%,同类基金排名跌至后三分之一。
从原因来看,自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业绩比较基准来看,该基金本应是全市场类的产品,但是在新能源兴风作浪的带领下基金经理几乎也是清一色的重仓新能源产业中的各细分龙头,或许未能及时调仓是今年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对比看任职时间最长的陈立,目前他管理任职回报最佳的一只产品是金鹰主题优势混合,他现在管理该基金已经超过了8年的时间,累积的任职回报达到了231.29%,但是最新的规模只不过是4.18亿元,这也说明产品在基民中印象度不高。
此外,公司的被动权益类基金发展也是极其不顺利,比如杨刚管理的金鹰先进制造,基金四季报中已经提示了清盘风险:“报告期内,本基金资产净值已发生连续超过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本基金管理人已按法规要求向证监会报送解决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