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防疫套餐、自营预制菜……2022生鲜电商如何自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防疫套餐、自营预制菜……2022生鲜电商如何自救?

居家政策下,生鲜电商的春天来了吗?

文|CBNData消费站  宋寒竹

编辑|钟睿

每天早上定4、5个闹钟,在各大生鲜APP里轮流抢菜,这是近一个月以来上海人民的真实写照。

这个春天,反复的疫情让全国不少地区拉响警报。被封锁隔离在家的人们失去了外出就餐的机会,各大生鲜电商平台成为居家生活的“主角”,在这次疫情中赚足了存在感。

这不是生鲜电商们今年第一次这么引人注目。

就在不久前,以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首的生鲜电商频频曝出负面新闻,裁员、欠债、被约谈……疫情期间成为刚需的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残酷的现实问题。

回看2020年,横扫全球的疫情为生鲜行业带来了一次“野蛮生长”的机遇,一些头部生鲜电商业务实现大幅提升,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三家平台IPO成功。他们也随之成为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头部玩家”。直到2021年,随着社区团购的兴盛,食材储存困难、供应链及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暴露,生鲜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激烈,不少新兴的生鲜电商面临倒闭,行业形势由热转冷。

2022年的春天,持续遇冷的生鲜电商好像又再次抓住了 “救命稻草”。这次,他们又要如何在这场因疫情而起的生存战中求得生机?

生鲜电商2022新机遇:“防疫套餐”全面上线

“这几天我手机里多了一堆生鲜APP,每个平台抢菜时间不一样,需要轮流蹲守”,小区正在封锁期的小兰告诉CBNData。她的情况也是大多数隔离民众的现状。据蝉大师显示,以ios端为例,3月中旬以来,生鲜电商APP的下载量迎来了新的高峰。

以此前一直处于下载低谷的每日优鲜为例,它引起关注的第一步就是推出“抗疫套餐”。自3月初起,每日优鲜率先向上海松江地区定点投放抗疫套餐。套餐价格统一100元,其中包含13个品种的蔬菜肉蛋及水果。后期,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也加入了上海定点区域的保供队伍,提供同类型的抗疫套餐。

蔬肉套餐的风潮在各大生鲜电商间兴盛。据CBNData统计,不少生鲜平台及商超在线上上架各类型生鲜套餐吸引消费者购买。大部分套餐根据产品内容设置不同价位,均价差别不大。其中,平台型生鲜电商中以京东到家的G套餐总价最高,包含虾仁、肉类等近4千克食物,售价约为110元;而商超类大多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单价最高为i百联发布的100元套餐。

此外,一些其他领域的电商企业也加入了提供生鲜套餐的阵营。电视购物起家的东方购物在本次疫情期间联合东滩绿港农业园在其APP及小程序上线鲜蔬组合,用户可在线下单或者电话订购,但在时效性方面较生鲜电商稍差一些。

图片来源:东方购物APP

早在2020年疫情初始期,组合套餐的概念就已经在生鲜电商间成型。起初这种形式因物美超市和零售服务商多点的一次合作而走红。2020年2月4日,物美超市在线上推出“菜肉套餐”,包含7种蔬菜、1公斤肉类以及5片进口KF94口罩,总价定为199元,该套餐一经上线,立刻被抢购一空。后期,因被用户质疑其定价虚高,物美还多次调整套餐价格,改为主推110元的“菜肉组合”。今年,CBNData观察物美的线上电商渠道,却没有看到相关套餐的售卖。相比2020年的一时热度,2022年各大生鲜电商在套餐的售卖方面也更加规范和平价。

组合套餐在生鲜电商间普遍上线,但因其每日上架数量有限,“抢不到菜”也成为用户们最多的感受。“那种蔬果套餐我就不指望了,对于我这种不太会做饭的人来说,主要选择的还是半成品及速食类的。”小兰表示。

如小兰所说,在火热的生鲜套餐之外,以半成品为主的预制菜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也成为生鲜电商们在疫情期间打出差异化的快捷路径。

积极求生的生鲜电商,预制菜成为热门

打开生鲜APP的首页,可以看到有些平台已经把“预制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在首页进行推广。长期的疫情生活下,消费者对“饮食方便”的需求逐渐上升,生鲜电商们正借此快步入局。

图片来源:左图为叮咚买菜,右图为美团买菜

近日,永辉超市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3月1日至20日,永辉蔬菜销售同比增近20%,而自有预制菜品牌 “辉妈到家”的销售环比增长超60%。

永辉预制菜的增长不是个例。2022年春节期间,盒马深圳地区预制年菜销售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了345%,叮咚买菜预制菜品类销量同比去年上涨300%。

“预制菜一直都是餐饮行业的发展热门。”在食品研发领域从业十年的刘先生向CBNData表示,“对于企业来说,预制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标准化程度;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比外卖更规范更安全。”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65亿元,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餐饮市场。

自2021年起,不少生鲜电商就已经瞄准预制菜赛道。一般而言,生鲜电商入局预制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品牌合作,主要方式是直接引进各大餐饮品牌的预制菜或与品牌联名合作,合作频率较高的一般是久久丫、佬街佬味一类的卤味熟食,及珍味小梅园、陶陶居等在内的速冻即热食品。

另一种就是平台品牌自营。在预制菜风口来临的当下,品牌自营成为生鲜电商的热门选择。据CBNData统计,几大头部生鲜电商平台目前都有自营的预制菜品牌。

 

业内普遍认为预制菜分为四种类型:即食、即热、即烹、即配。根据其食材及工序的成本各不相同,成本定价也不同。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三大平台的自营品牌基本包揽了全类型预制菜,从定价个位数的净菜到超过100元的佛跳墙均有销售。

其中,盒马工坊和美团买菜以一个品牌涵盖所有预制产品,叮咚买菜则拆分成近10个细分品牌,不同品牌对应不同类型产品,如蔡长青定位家常小菜、叮咚好食光侧重沙拉轻食、良芯匠人主做主食、叮咚王牌菜关注餐饮大菜和地方名菜等。

除了拥有全类型预制菜的平台外,每日优鲜和永辉到家更偏重于以即烹食品为主的单类预制菜赛道。3月下旬,每日优鲜刚刚推出预制菜品牌 “巨下饭”,主打日式系列和金汤系列,价格为20-40元,份量和定价符合一人一餐设定。截至发稿前,平台显示该自营品牌产品全部售罄。

图片来源:每日优鲜

相比疫情期间颇具时效性的“防疫套餐”,预制菜对于生鲜电商们来说似乎能获得更长远的利益。虽然预制菜近两年才在C端火热,但早在10年前,它就伴随餐饮企业配菜而生,据国海证券研报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占比是C端的4倍。为了实现深度发展,一些平台开始涉足预制菜B端市场。

3月22日,叮咚买菜宣布推出预制菜独立品牌“朝气鲜食”,主要布局经销、代理、终端大客户等B端渠道。这是叮咚买菜首个主打B端渠道的预制菜品牌。打着“独立品牌”的名头,叮咚买菜想要“另谋生路”的意图越发清晰。

预制菜真的是最好归宿吗?对于生鲜电商来说,面临的考验可能只增不减。“为了方便保存,预制菜在包装过程中要经过高温灭菌,在口味上就会有所损失。”刘先生告诉CBNData。此外,叮咚买菜副总裁申强也曾表示,“供应链和冷链决定了预制食品的新鲜程度,而在销售链条中,如果过多跟风量产商品,很容易出现供大于求、高额损耗的情况”。

生鲜电商们的下一步

对于如今的生鲜电商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超过4000家生鲜电商,仅4%盈亏平衡,亏损占到88%,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每日优鲜从2018年到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金额达到了99亿元,叮咚买菜4年来的累计亏损已超百亿。

今年春天这次区域性的疫情爆发,生鲜电商积极提供大量防疫套餐、推行自营预制菜,抢空的货架让他们再次看到了“生”的希望,但疫情不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能否挺过寒冬,生鲜电商们亟需做出更多改变。

此前一直实行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了更靠近居民区位置,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优化高频高效配送的同时,也导致此类模式的履约成本居高不下,更是他们不断“烧钱”的症结所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叮咚买菜于去年四季度开始缩减前置仓模式,减缓扩张速度,并在此基础上主推预制菜发力自营品牌。而每日优鲜同样开始在前置仓数量上保持克制,缩减效益不好的站点,推出“智慧菜场+零售云”的新零售模式,发力数字化平台。

而实行仓店一体模式的盒马,则开始更加注重线下发展的模式。盒马CEO侯毅此前公布2022年盒马的策略转变,不再坚持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的路线,而是选择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要用三年时间把线下占比从现在的30%扩充至50%。

一方是缩减仓储发力B端,一方是重点扩充线下占比,对于如今的生鲜电商们来说,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时间考验。2022年的春天即将过去,生鲜电商的“春天”还要多久?

封面图来源:CBNData拍摄

参考资料: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

洞见湾区资本:“预制菜”爆发,迎来真风口还是夹杂泡沫?

熔财经《叮咚买菜VS每日优鲜:同亏不同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防疫套餐、自营预制菜……2022生鲜电商如何自救?

居家政策下,生鲜电商的春天来了吗?

文|CBNData消费站  宋寒竹

编辑|钟睿

每天早上定4、5个闹钟,在各大生鲜APP里轮流抢菜,这是近一个月以来上海人民的真实写照。

这个春天,反复的疫情让全国不少地区拉响警报。被封锁隔离在家的人们失去了外出就餐的机会,各大生鲜电商平台成为居家生活的“主角”,在这次疫情中赚足了存在感。

这不是生鲜电商们今年第一次这么引人注目。

就在不久前,以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首的生鲜电商频频曝出负面新闻,裁员、欠债、被约谈……疫情期间成为刚需的同时,他们还面临着残酷的现实问题。

回看2020年,横扫全球的疫情为生鲜行业带来了一次“野蛮生长”的机遇,一些头部生鲜电商业务实现大幅提升,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三家平台IPO成功。他们也随之成为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头部玩家”。直到2021年,随着社区团购的兴盛,食材储存困难、供应链及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暴露,生鲜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激烈,不少新兴的生鲜电商面临倒闭,行业形势由热转冷。

2022年的春天,持续遇冷的生鲜电商好像又再次抓住了 “救命稻草”。这次,他们又要如何在这场因疫情而起的生存战中求得生机?

生鲜电商2022新机遇:“防疫套餐”全面上线

“这几天我手机里多了一堆生鲜APP,每个平台抢菜时间不一样,需要轮流蹲守”,小区正在封锁期的小兰告诉CBNData。她的情况也是大多数隔离民众的现状。据蝉大师显示,以ios端为例,3月中旬以来,生鲜电商APP的下载量迎来了新的高峰。

以此前一直处于下载低谷的每日优鲜为例,它引起关注的第一步就是推出“抗疫套餐”。自3月初起,每日优鲜率先向上海松江地区定点投放抗疫套餐。套餐价格统一100元,其中包含13个品种的蔬菜肉蛋及水果。后期,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也加入了上海定点区域的保供队伍,提供同类型的抗疫套餐。

蔬肉套餐的风潮在各大生鲜电商间兴盛。据CBNData统计,不少生鲜平台及商超在线上上架各类型生鲜套餐吸引消费者购买。大部分套餐根据产品内容设置不同价位,均价差别不大。其中,平台型生鲜电商中以京东到家的G套餐总价最高,包含虾仁、肉类等近4千克食物,售价约为110元;而商超类大多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单价最高为i百联发布的100元套餐。

此外,一些其他领域的电商企业也加入了提供生鲜套餐的阵营。电视购物起家的东方购物在本次疫情期间联合东滩绿港农业园在其APP及小程序上线鲜蔬组合,用户可在线下单或者电话订购,但在时效性方面较生鲜电商稍差一些。

图片来源:东方购物APP

早在2020年疫情初始期,组合套餐的概念就已经在生鲜电商间成型。起初这种形式因物美超市和零售服务商多点的一次合作而走红。2020年2月4日,物美超市在线上推出“菜肉套餐”,包含7种蔬菜、1公斤肉类以及5片进口KF94口罩,总价定为199元,该套餐一经上线,立刻被抢购一空。后期,因被用户质疑其定价虚高,物美还多次调整套餐价格,改为主推110元的“菜肉组合”。今年,CBNData观察物美的线上电商渠道,却没有看到相关套餐的售卖。相比2020年的一时热度,2022年各大生鲜电商在套餐的售卖方面也更加规范和平价。

组合套餐在生鲜电商间普遍上线,但因其每日上架数量有限,“抢不到菜”也成为用户们最多的感受。“那种蔬果套餐我就不指望了,对于我这种不太会做饭的人来说,主要选择的还是半成品及速食类的。”小兰表示。

如小兰所说,在火热的生鲜套餐之外,以半成品为主的预制菜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也成为生鲜电商们在疫情期间打出差异化的快捷路径。

积极求生的生鲜电商,预制菜成为热门

打开生鲜APP的首页,可以看到有些平台已经把“预制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在首页进行推广。长期的疫情生活下,消费者对“饮食方便”的需求逐渐上升,生鲜电商们正借此快步入局。

图片来源:左图为叮咚买菜,右图为美团买菜

近日,永辉超市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3月1日至20日,永辉蔬菜销售同比增近20%,而自有预制菜品牌 “辉妈到家”的销售环比增长超60%。

永辉预制菜的增长不是个例。2022年春节期间,盒马深圳地区预制年菜销售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了345%,叮咚买菜预制菜品类销量同比去年上涨300%。

“预制菜一直都是餐饮行业的发展热门。”在食品研发领域从业十年的刘先生向CBNData表示,“对于企业来说,预制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标准化程度;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比外卖更规范更安全。”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65亿元,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餐饮市场。

自2021年起,不少生鲜电商就已经瞄准预制菜赛道。一般而言,生鲜电商入局预制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品牌合作,主要方式是直接引进各大餐饮品牌的预制菜或与品牌联名合作,合作频率较高的一般是久久丫、佬街佬味一类的卤味熟食,及珍味小梅园、陶陶居等在内的速冻即热食品。

另一种就是平台品牌自营。在预制菜风口来临的当下,品牌自营成为生鲜电商的热门选择。据CBNData统计,几大头部生鲜电商平台目前都有自营的预制菜品牌。

 

业内普遍认为预制菜分为四种类型:即食、即热、即烹、即配。根据其食材及工序的成本各不相同,成本定价也不同。盒马、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三大平台的自营品牌基本包揽了全类型预制菜,从定价个位数的净菜到超过100元的佛跳墙均有销售。

其中,盒马工坊和美团买菜以一个品牌涵盖所有预制产品,叮咚买菜则拆分成近10个细分品牌,不同品牌对应不同类型产品,如蔡长青定位家常小菜、叮咚好食光侧重沙拉轻食、良芯匠人主做主食、叮咚王牌菜关注餐饮大菜和地方名菜等。

除了拥有全类型预制菜的平台外,每日优鲜和永辉到家更偏重于以即烹食品为主的单类预制菜赛道。3月下旬,每日优鲜刚刚推出预制菜品牌 “巨下饭”,主打日式系列和金汤系列,价格为20-40元,份量和定价符合一人一餐设定。截至发稿前,平台显示该自营品牌产品全部售罄。

图片来源:每日优鲜

相比疫情期间颇具时效性的“防疫套餐”,预制菜对于生鲜电商们来说似乎能获得更长远的利益。虽然预制菜近两年才在C端火热,但早在10年前,它就伴随餐饮企业配菜而生,据国海证券研报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占比是C端的4倍。为了实现深度发展,一些平台开始涉足预制菜B端市场。

3月22日,叮咚买菜宣布推出预制菜独立品牌“朝气鲜食”,主要布局经销、代理、终端大客户等B端渠道。这是叮咚买菜首个主打B端渠道的预制菜品牌。打着“独立品牌”的名头,叮咚买菜想要“另谋生路”的意图越发清晰。

预制菜真的是最好归宿吗?对于生鲜电商来说,面临的考验可能只增不减。“为了方便保存,预制菜在包装过程中要经过高温灭菌,在口味上就会有所损失。”刘先生告诉CBNData。此外,叮咚买菜副总裁申强也曾表示,“供应链和冷链决定了预制食品的新鲜程度,而在销售链条中,如果过多跟风量产商品,很容易出现供大于求、高额损耗的情况”。

生鲜电商们的下一步

对于如今的生鲜电商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超过4000家生鲜电商,仅4%盈亏平衡,亏损占到88%,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每日优鲜从2018年到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金额达到了99亿元,叮咚买菜4年来的累计亏损已超百亿。

今年春天这次区域性的疫情爆发,生鲜电商积极提供大量防疫套餐、推行自营预制菜,抢空的货架让他们再次看到了“生”的希望,但疫情不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能否挺过寒冬,生鲜电商们亟需做出更多改变。

此前一直实行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了更靠近居民区位置,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优化高频高效配送的同时,也导致此类模式的履约成本居高不下,更是他们不断“烧钱”的症结所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叮咚买菜于去年四季度开始缩减前置仓模式,减缓扩张速度,并在此基础上主推预制菜发力自营品牌。而每日优鲜同样开始在前置仓数量上保持克制,缩减效益不好的站点,推出“智慧菜场+零售云”的新零售模式,发力数字化平台。

而实行仓店一体模式的盒马,则开始更加注重线下发展的模式。盒马CEO侯毅此前公布2022年盒马的策略转变,不再坚持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的路线,而是选择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要用三年时间把线下占比从现在的30%扩充至50%。

一方是缩减仓储发力B端,一方是重点扩充线下占比,对于如今的生鲜电商们来说,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时间考验。2022年的春天即将过去,生鲜电商的“春天”还要多久?

封面图来源:CBNData拍摄

参考资料: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

洞见湾区资本:“预制菜”爆发,迎来真风口还是夹杂泡沫?

熔财经《叮咚买菜VS每日优鲜:同亏不同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