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黄月
“已取消,无需操作原路退回(购票款)”是当下不少剧场观众购票后最不愿看到的字眼——疫情第三年的春天,疫情反复使得在2021年刚刚看到希望曙光的线下剧院演出再度被叫停。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月中旬至3月中旬期间演出取消或延期的场次超过4000场,到3月底增加至9000场,占一季度专业剧场、新空间演出总场次的30%。预计一季度演出场次较2021年同期降低25%以上,票房收入降低35%以上。
上海原是全国演出量最大的城市,2021年共举办经营性演出38366场,平均每天有超过100场商业演出。但因疫情原因,今年3月中下旬以来的演出基本全部停演。进入4月,各大剧场和演出机构依然在陆续发布演出延期或取消公告,涉及的演出剧目迟至5月上旬。
虽然困难重重,线下演艺行业也在积极谋求疫情时期的生存方式和后疫情时代的转型创新。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四位业内资深人士,就“行业自救”的话题展开讨论。
01 线下演出活动再次归零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表示,从3月10日开始,上海大剧院开始对外公告舞台剧《浪潮》等演出取消,之后陆续分阶段宣布演出取消。截至发稿,复演时间仍然未知。目前的这种情况与2020年年初非常相似。“当时也是突如其来,从按下暂停键,到只能以30%的上座率复演,大概花了五个月时间,和2020年相比,感觉这次复演肯定会早日到来的,对这一点,我们保持信心,”张笑丁说,“但现在还是有很多困惑。”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下称SMG LIVE)总裁马晨骋表示,虽然SMG LIVE在2021年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两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朱鹮》在美琪大戏院开启驻场演出,但今年疫情再次爆发以来线下活动基本归零。“线下演出不像其他消费品和消费市场,只要大家能够开始流动就可以进行消费,线下活动有一个比较缓慢的恢复过程,即使解封,观众的疫情后遗症还是非常大,可能不会马上进入剧场进行观演。”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原计划上演的话剧《四世同堂》已经延期三次,即将第四次开票,这样的情况会影响观众提前购票的意愿。“各种因素造成现在大型剧目的制作压力非常大,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大型剧场,需要很多人来同时购票的业态。”
聚橙音乐剧负责人俞心悦告诉界面文化,2020-2021年聚橙经历了不下20轮的全国性调整,演员报批、疫情隔离等突发情况层出不穷。鉴于聚橙旗下有众多位于不同省市的剧场与全国巡演的儿童剧音乐剧等剧组,所以调整的范围之大与影响之深确实难以言表。她认为,2022年或许是疫情后实际意义上最艰难的一年,线下演艺行业在连续三年的全国半开半闭境况下各方累积压力激增。虽然上海在前两年良好的城市疫情管理环境下异军突起,给了全国线下演艺行业一个“避难所”式的发展环境,但对于前期投入与运营成本很高的演出制作来说,缺失了全国市场份额仍然会对内容生产与经营有极大的影响。
“这几年的疫情波动,也让公司的战略调整进行了转移,从市场消费型内容暂时转向定制服务类内容与政府院线经营,同时对后续几年的中大型项目进行研发与布局,来保证在困顿不确定的环境下能够尽可能蛰伏与生存。”俞心悦说。
马晨骋指出,由于演艺行业的旺季在三、四季度,他希望疫情能够快速缓和,不影响三、四季度整个线下演艺行业的经营。针对此次疫情,上海出台《全力支持本市文化企业抗击疫情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全面减轻文化企业负担、调整优化文化领域扶持资金、创新文化金融服务供给、持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6条政策措施,助力文化企业渡过难关。张笑丁表示,关于上海文化产业提出的扶助政策措施,其实最现实的问题是行业主管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指南、指导意见和复演时间表,“这个是对我们后续工作来说最积极的‘强心剂’。”
目前,各剧场和演出机构都在为疫情缓和后的复工积聚能量。据张笑丁介绍,上海大剧院一方面进行了系统硬件升级,完善了剧场场所码,未来观众进入剧场扫码后,其最新的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结果能第一时间显示,以此确保观众的防疫安全。另一方面,上海大剧院春夏演出季后续相关项目的演出正在落实,期待能够用优质的剧目打消观众对重返剧场的观望情绪。马晨骋表示,SMG LIVE正在筹备今年下半年演出的剧目作品,各个院团剧组在线上展开“云排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觉醒年代》、SMG LIVE和上海滑稽剧团的都市喜剧《宝兴里》等新剧目都在有条不紊的排练过程中,“我们希望只要疫情稍微有所缓和,就立马有新的作品在剧院被大家看到。”与此同时,SMG LIVE还在探索“零售+演出”等新产业模式,将戏剧搬入餐厅、酒吧,争取能在疫情缓和之后为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观剧体验。
02 剧场调整经营策略,在不确定性中思变
事实上,疫情虽然给上海线下演艺市场带来了重重不确定性,但各剧场及演出机构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积极思变。面对海外剧目难以来华演出造成的市场空白,优质原创剧目的价值被极大地凸显出来。马晨骋表示,2020年以来,SMG LIVE推出的很多原创作品都得到了观众普遍好评,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及《朱鹮》、音乐剧《伪装者》等。他发现,受观众欢迎的原创作品呈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中发掘故事;二是重视现实题材,讲述与当下中国社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
张笑丁将上海大剧院的疫情应对原则总结为四个方面:确保精品、暂缓引进、优化档期、加快原创。在剧目选择上,上海大剧院一直在争取“中国首演”和“上海首秀”,如舞剧《只此青绿》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实现了“上海首演”,陈佩斯的“戏台三部曲”之二话剧《惊梦》、叶锦添舞台剧《倾城之恋》、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都在上海大剧院完成了“中国首演”。“在选节目上,我们关注题材,关注创作团队,也同时关注了这个项目的演员,才使得这么多这么好的剧目在去年的上海演艺舞台上都成为了‘爆款’。”在创作方面,上海大剧院加强了与民营院团、杰出艺术家和跨界的合作,积极寻找优质IP。据张笑丁介绍,今年年内,由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独立或参与出品的两部作品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和中文版舞台剧《弗兰肯斯坦》将与观众见面;另外在制作方面,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将继续推出新作,计划在年内完成昆曲《新牡丹亭》和舞剧《白蛇》。
张笑丁发现,这两年上海观众的喜好更多元、选择性更强,且更加兼容并蓄。青年观众群体正在扩大,他们对有深刻思想性和极高舞台审美的音乐剧和舞台剧充满了好奇与热情,有消费能力,又有“自来水”的推广能力,这对剧场或演艺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好的信号。“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是原来的一批传统观众了,他们很多看综艺,或者说是以更轻松的‘玩’的姿态进入新的演艺业态,这些观众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走进剧场,是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深入探索的一个方向。”
作为以引进海外经典音乐剧见长的剧场,文化广场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一是引进更多元化的剧目——费元洪告诉界面文化,音乐剧虽然是一个当下讨论热度很高的品类,但从行业协会的数据来看,音乐剧的票房其实低于音乐会和话剧品类,因此文化广场将在今年继续增加经典话剧、舞剧品类。他说,很多经典话剧虽然在社交网络上的讨论度没那么高,但有非常强劲的票房号召力,比如《四世同堂》每次开票都会立刻售罄。另一项工作是通过自己制作出品的音乐剧获得收益。今年,由文化广场制作的中文版音乐剧《粉丝来信》《也许美好结局》《拉赫玛尼诺夫》和《我的遗愿清单》将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巡演。
03 近两年中文版和原创音乐剧发展之中有隐忧
3月12日,国内首档音乐剧文化推广节目《爱乐之都》播出,32位或资深、或初出茅庐的音乐剧演员同台竞技,通过国外经典、IP改编、中文原创等多元音乐剧剧目展示唱、跳、演实力,争夺“爱乐之冠”。马晨骋表示,《爱乐之都》是SMG打造的“全产业链”文化普及项目,希望借此让音乐剧“出圈”。“一座剧场能容纳的观众人数是一千多人,每年能接触到这些戏剧作品的观众也就10-20万人,其中还包括二刷、三刷的观众,能够涉及到的观众面比较窄。很多观众只是听说过音乐剧,但还没有完全‘入坑’。我们希望通过综艺的方式,让更多人真正了解线下演出的魅力,了解音乐剧演员非常富有魅力的舞台表现。”
《爱乐之都》节目嘉宾、音乐剧演员阿云嘎说,上海拥有成为“东方百老汇”的雄心。的确,上海一直是中国音乐剧观剧氛围最浓厚的城市,《爱乐之都》选手们竞演过的许多选段都取自曾在上海上演过的音乐剧,如《歌剧魅影》《巴黎圣母院》《摇滚红与黑》《摇滚莫扎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魔法坏女巫》《谋杀歌谣》《在远方》……对于许多国内的音乐剧爱好者来说,他们第一次观看海外原版经典音乐剧,或许就是在上海。
疫情前,包括上海在内的整个中国音乐剧市场仍处于成长期,高度依赖引进海外剧目,但疫情打破了这一格局。2020年,费元洪曾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表示,疫情在给予中国音乐剧市场重创的同时也敦促着业内人士积极求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快中国的原创剧目和本土化制作进程,做到“中国人演戏给中国人看”。早在疫情爆发前,文化广场就已在布局原创剧目和本土化制作。
在原创剧目方面,文化广场从2019年发起“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第一届孵化作品《生死签》《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均在2021年完成了首演。据费元洪介绍,《南唐后主》的市场反馈非常好,头三轮演出全部售罄,《对不起,我忘了》和《生死签》则优缺点兼有,需要在市场检验下不断调整优化。他认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已经形成了一套新老音乐剧创作者汇聚交流、共同成长的良性机制,通过该计划成功孵化出的作品将通过认标的制作公司实现商业化,最终走向市场。2020年入围作品《南墙计划》《无法访问》也将在今年与观众见面。预计,每年将会有3-4部原创孵化作品通过这个平台推出。
在本土化制作方面,文化广场在过去一年陆续推出了《也许美好结局》中文版、新版《春之觉醒》、《粉丝来信》中文版,并与九维文化联合制作出品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文版。今年文化广场也将制作两部“小而美”的音乐剧中文版制作及联合出品一部全新的大型音乐剧。
费元洪注意到,过去两年里上海的音乐剧观众出现了分化。一方面,文化广场原本的观众偏好海外原版作品,在海外原版剧目难以进入中国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或许并不会“退而求其次”地转向原创音乐剧和中文版音乐剧。而在另一方面,原创音乐剧和中文版音乐剧吸引了一批新的观众,他们年龄更小,趣味更小众,且很多没怎么看过海外原版作品。费元洪预计,疫情后《巴黎圣母院》《剧院魅影》之类的海外经典音乐剧将依然卖座,但那些不太知名的海外原版剧目则由于在这两年时间里缺乏曝光机会,其拉新程度会大受影响,“比如说在文化广场演过的《魔法坏女巫》《长靴皇后》《律政俏佳人》,上海观众对这些戏并不那么了解,但因为有(观剧)惯性,观众就一个个海外项目看下来。在疫情之后,恐怕这些不那么经典的海外项目会比较困难。”
整个音乐剧行业要想实现质的提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费元洪注意到,近年来粉丝文化、偶像文化被引入了音乐剧市场,加速了“人来带票,人来带戏”的情况,“不少的戏,明星来演会卖得好,明星不演,戏可能卖得不好。”粉丝文化对音乐剧产业发展的长远影响还有待验证,从目前看,中国有向韩国快速靠拢的趋势。英文媒体Sixth Tone发表评论称,《声入人心》一炮而红后,中国音乐剧制作人愈发倾向于从韩国偶像文化汲取灵感,用全男性卡司的小成本韩国音乐剧中文版来吸引年轻的女性观众。文章质疑称,这一策略从长远来看无益于中国本土音乐剧的可持续发展。
费元洪指出,粉丝文化在亚洲国家特别明显,是因为亚洲国家的现代剧场传统远远不如欧美国家那么悠久深厚,很多人本身对剧场并没有感情,纯粹是为了人而走进剧场,但在西方社会,看戏是一种生活方式,戏剧文化远远高于明星文化。但在日本、韩国以及现在的中国,明星文化恐怕还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认为综艺的确会给音乐剧行业带来很多新的可能性,但剧场经营者依然需要潜心经营,努力培养真正的戏剧文化。
04 替代线下还是互为补充?线上演出生意探索中
在新一轮突发疫情导致剧场停摆的情况下,自3月中旬开始,各大剧场及演出机构将精品剧目内容搬至线上“云展演”。SMG LIVE联合旗下7家院团和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推出“艺起前行”云展演活动,在百视TV等平台播出。据马晨骋介绍,共计有41部剧目投入云展演,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精选剧目《商鞅》《冒牌人生》《山海经》《烽火家书》《秀才与刽子手》,以期用优秀的艺术作品缓和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市民的焦虑情绪。
由上海大剧院出品、百老汇点播网联合制作的线上流媒体品牌《巡演零号站》第一季“限时返场”,从3月30日至4月8日在19个渠道同步为观众免费播映八期精选节目,播出的作品包括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大型芭蕾舞剧《睡美人》《爱丽丝梦游仙境》,伦敦南岸剧场版音乐剧《过去五年》,英国国家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吉赛尔》,聚焦长三角演艺产业发展的原创短片《中国有戏》等。张笑丁介绍称,截至目前,《巡演零号站》第一季“限时返场”共吸引超过千万观众人次观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限时返场”放映,《巡演零号站》还联合移动云VR将其升级为“VR未来剧场”,自备VR设备的观众可通过移动云VR头显,在赛博朋克虚拟场景中360°观看演出,进一步探索更多视角、更为沉浸的线上观演体验。
4月3日,聚橙剧院“聚有戏·直播间”线上直播企划活动正式启动,首场直播播放的是香港浪人剧场《无耳琴师2.0》剧场电影,累计获得1000+人次观看,2.2万+点赞。
让观众得以在剧场外观赏到戏剧内容的做法实际上并不新鲜——从2009年开始,风靡全球的“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ational Theatre Live)就在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英国和全球观众呈现优秀的英国戏剧作品,但疫情促使剧场及演出机构更加积极地思考向线上转型的可能性。关于是否加大线上活动的投入力度,乃至实现线上演艺模式的商业化,接受界面文化采访的各家机构负责人意见不一。
费元洪对此持保留态度,文化广场目前推出的线上活动主要以艺术教育、剧目推广为主,没有太多舞台转化的呈现。在他看来,线上活动对剧场来说更多具有知识普及、与观众互动交流的意义,但很难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增长点,“有不少线上发布的现场演出,点击率少得可怜,可见哪怕是对舞台艺术感兴趣的人,如果不是稀缺的内容,愿意在线上观看也不多。”
俞心悦表示,线上演出目前仍然没有特别好的闭环商业模式,在目前的技术应用条件下,从经营角度来说还是一个难长线可持续的模式。在疫情下,它更多是一个内容补充与宣发推广的尝试,难以替代线下体验,很难真正弥补观众无法进入剧场的遗憾。“聚有戏·直播间”将包括线上展演、幕后探班、主创访谈、文艺科普等方面内容,但“它更多是一个宣发市场的有效助力,在我们有生之年很难看到线上可以完全替代线下内容的体验”。
张笑丁认为,现在谈线上演出的商业模式还为时尚早,对上海大剧院来说,目前线上优秀剧目和原创纪录片的展映目的是把线上的观众拉到线下,吸引他们进入剧场。“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观剧的终极体验应该是在现场。”但张笑丁同时指出,剧场举办线上活动从长远来看肯定会常态化。上海大剧院的《巡演零号站》是按每年推出一定创新内容或特别制作的方向来规划的。据她透露,第二季《巡演零号站》也将于今年推出,除了国际舞台精品剧目的同步放送以外,还将创新性地推出线上沉浸式戏剧《夏洛克·福尔摩斯》,增加更多和观众互动的玩法,而不只是单向的内容输出。“我们会尽最大的可能,让线上的观众走到线下来观看演出,其实《巡演零号站》的这个名字就已经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希望线上的巡演‘零号站’会变成线下首演的‘第一站’、巡演的‘第二站’。”
马晨骋对线上演艺模式的商业化有更深入的思考,SMG LIVE正在积极筹备线上消费模式,“与时间赛跑”,争取在疫情管控期内就推出。“从2020年开始,我们就意识到疫情常态化这一趋势了,所以我相信这样一个模式的出现,也是我们为后续演艺产业的转型所做的充分准备,”马晨骋说,“一个好的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一定是互补关系。对于观众来说不是非此即彼、非你即我的竞争关系,而是让观众意识到线上和线下的产品有各自的特点,两者应该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在马晨骋看来,如果只是简单地借鉴NTLive的模式,将现场演出“电影化”,这种线上观剧体验从整体上讲一定不如线下体验过瘾。“只有为线上平台单独设计它的产品,这个模式才能够成立。”以线上沉浸式戏剧为例,它应当做到与沉浸式戏剧的核心理念相匹配,让观众更自主地选择观演路径的方式,即观众拥有自主的视角选择权,这就需要一些技术加持。据他透露,SMG LIVE目前正在针对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设计线上沉浸式演艺产品。
关于线上戏剧产品的定价,马晨骋认为一方面与制作成本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接受度有关。他表示,在接下来推出新产品的过程中,会在侧重市场推广的同时逐步探索出合适的市场价格。“让观众从线下买票观看转变成线上观看需要时间,我们愿意做这样的尝试,让观众逐步接受这样一种模式。”
(实习记者林柳逸对本文亦有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