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完结15年的《哈利·波特》,还在赚麻瓜的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完结15年的《哈利·波特》,还在赚麻瓜的钱

来自魔法世界的印钞机。

文|毒眸 龙承菲

编辑 | 赵普通

猫头鹰又传回了远方的消息。

4月8日,《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正式在内地院线上映。这次的预告里不仅有神奇动物、GGAD的过去,还出现了广大哈迷更为熟悉的校园——“天选之瓜”雅各布得到了一根魔杖,观众也跟随他的脚步,看到了阔别已久的霍格沃茨。

虽然在疫情的影响下,《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票房表现并不亮眼,首日票房仅有2000万。但即使经历了口碑不佳的第二部,《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以下简称“《神奇动物3》”)的映前热度依然高涨,影片上映之前,猫眼和淘票票的想看人数总和超过了60万人,在4月新片中几乎一骑绝尘。

观众对于《神奇动物3》的期待,与它所属的“哈利·波特”系列脱不开关系。那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男孩,直到今天还能源源不断地从麻瓜的口袋里刮走金钱:2021年外网的一份数据榜单显示,“哈利·波特”在全球最赚钱的IP排行榜中位列第10名,是TOP10中唯一最初形式为小说的IP。

这是魔法世界的魅力,也是“哈利·波特”IP的缔造者和延续者们,所做出的努力。

“哈利·波特”宇宙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最后一章,描绘了一个大战落幕后的圆满结局。

曾经在霍格沃茨里冒险的三人组,站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目送自己的孩子们乘着红色的蒸汽火车远去。哈利摸了摸那个闪电形的伤疤,它已经有十九年没有疼过,昭示着魔法世界的十九年间,一切太平。

最后一部小说于2007年出版,迄今已有15年的时间,系列电影也早已完结,但“哈利·波特”在麻瓜世界的热潮,还远没有到消失的时候。

早在系列电影上映的同年,EA就推出过同名游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玩家可以扮演主人公哈利·波特,进行第一学年的系列冒险,包括学习咒语、飞行和通过魔法石的保护关卡。

游戏的PC版在北美地区发售两个月就售出了86万份,这对于2001年的游戏市场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亮眼的成绩,也侧面证明了“哈利·波特”IP的含“金”量。

此后的每部游戏,都选在电影上映的同年问世,更像是影游联动的案例——在后期的几部游戏中,还采用了电影演员进行配音,游戏里的彩蛋也是电影演员的采访视频。

除了开发游戏以外,增加IP矩阵的内容,也是延长IP生命力的常用手段之一。

罗琳本人就对小说中的一些旁支设定做出过“补全”,比如除了正传的7部小说外,她还额外撰写了《神奇的魁地奇球》《神奇动物在哪里》和《诗翁彼豆故事集》三本别册。

《神奇动物在哪里》是保护神奇生物课的教科书,《神奇的魁地奇球》是哈利从学校图书馆借阅、讲述魁地奇历史的图书,两本书的中文版都于2001年出版,书里还有哈利等人手写的批注。

《诗翁彼豆故事集》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邓布利多留给赫敏的巫师界童话书,也是这一本里那个颇为重要的“三兄弟的传说”的出处,除了这个故事以外,罗琳还补充了“好运泉”“男巫的毛心脏”等巫师界的童话故事。

其中,《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作者纽特·斯卡曼德,也在多年后变成了“神奇动物”系列电影的男主角。第一部电影上映时,全球票房达到了8.14亿美元。

《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时间线在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决战之前,而原作“十九年后”的故事,也在“哈利·波特宇宙”里得到了补充。

2016年,《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以下简称“《被诅咒的孩子》”)推出了舞台剧和剧本书,中文版也于同年10月在国内发售。《被诅咒的孩子》对原作的部分设定进行了延伸,比如小说结尾因为分院担忧的阿不思·波特,就被分到了斯莱特林学院,赫敏成了魔法部部长,金妮当了《预言家日报》体育板块的编辑。

不过,《被诅咒的孩子》是官方舞台剧,但并不能被算作正式的小说续集,因为剧本杰克·索恩和约翰·蒂法尼撰写,罗琳只是提供了帮助,把关主线故事、给出关键设定。加上舞台剧里赫敏采用黑人演员、伏地魔和贝拉特里克斯有一个女儿等设定存在争议,评价并不如这个“宇宙”里其他补全设定的作品。

一个魔法的“第二世界”

2021年9月20日,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正式开园,“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毫不意外地变成了最受游客欢迎的主题园区之一。人们端着黄油啤酒,在霍格莫德的小店里购买魔杖和巫师袍,远处是屹立于蓝天之下的霍格沃茨城堡,好像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从这些衍生品的打磨来看,“哈利·波特”系列似乎不单单依靠某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能代表这个世界的与其说是巫师们,不如说是霍格沃茨城堡、猫头鹰的来信和John Williams的BGM——无论是哈利还是纽特,他们都有自己的魔法世界历险故事了,而观众也渴望参与其中,创造自己的故事。

这似乎可以解释“哈利·波特”IP本身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原因:它的魅力核心不是主角们经历的冒险剧情,而是整个沉浸式的世界观,能让人心驰神往,让观众想要相信它的存在。

格林德沃的演员麦斯·米科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魔法世界的迷人处之一,在于逃避现实世界:“我们每天24小时过着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你需要一些东西可以让你逃避现实……而魔法世界是终极的避世桃花源。”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讲师林品曾在撰文时提到,讲述故事时构建一套宏大又自洽的世界观体系,是现代奇幻文学中最具特色的魅力源泉。

而罗琳所创作的魔法世界,恰恰符合读者对于“第二世界”的期待。

巫师用“麻瓜”等词汇将自己和不会魔法的人区别开来,但事实上,巫师的世界与普通人所能看到的世界仍然紧密相连:破釜酒吧就在查林十字路上,只是会魔法的巫师才能注意到它的店入口;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隐藏在国王十字车站的砖墙之中,想要去霍格沃茨上学必须乘坐特快列车;麻瓜首相办公室之内,也挂着一幅会动能言的画像,成为麻瓜首相和魔法部长沟通的桥梁……

同时,IP矩阵的生命力,也有赖于观众生产的衍生内容,而魔法世界的整体设定,给了读者们进行二次创作的空间。

罗琳只捏出了魔法世界运行的大型骨架,小说的剧情仍然围绕着哈利一个人的主视角展开,而哈利的故事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足够读者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即使是和哈利同时代的故事,读者们也可以在二次创作时,赋予他们在霍格沃茨生活中更多的细节。

高度统一的“IP解释权”

“哈利·波特”能够打造出沉浸式的体验,离不开最初罗琳对于魔法世界的塑造,也离不开在之后的IP开发过程中,罗琳的高参与度和华纳的总体把控。

1997年,英国制片人大卫·海曼在阅读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小说之后,决定将它拍成电影。他游说了华纳兄弟购买版权,而华纳也极为迅速地做出了决定,在小说还没能引进美国的时候,就买断了“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所有电影版权。

版权统一的好处显而易见。国内曾经红极一时的IP《盗墓笔记》,版权归属就复杂且分散,导致《盗墓笔记》众多剧集和电影口碑起伏不定,连主演都换了不止一次。“哈利·波特”整个系列电影,包括《神奇动物》系列在内,都由华纳兄弟操刀出品,主演也几乎保持了8部正传电影的统一性,只在一些配角上更换过演员。《神奇动物3》中受到德普的家暴官司影响,格林德沃扮演者换成了麦斯·米科尔森,还是首次更换主要角色。

而系列电影,恰恰在“哈利·波特”IP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就曾经如此评价八部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电影序列可谓成功地以视觉语言,主要是造型语言,再现了罗琳以其飞扬的想象力所创造的魔法世界。尽管八部《哈利•波特》电影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都大致胜任了这一充满挑战的任务。”

在IP矩阵中其他内容的搭建上,华纳也积极参与其中。以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为例,游戏由网易与华纳兄弟联合开发。

在手游国际服官网放出的幕后开发者访谈视频中,就有数位来自华纳兄弟游戏工作室的成员,其中包括首席编剧。他提到:“我们想要呼应过往的线索,而不是讲与以前重复的故事,显然我们的主角对应了著名的三人组,但这不是一个完全关于哈利·波特的故事,我们的主角是艾薇、丹尼尔和玩家。”

另一方面,罗琳始终深度参与IP的搭建,也是最大限度保证IP内容“原汁原味”的要素之一。

包括《漫威》在内的不少IP内容,会经常更换漫画和剧本作者。而“哈利·波特”由于IP的起源在于作者罗琳,她对演员的选角、剧本的走向等问题,都有较高的话语权。

在电影拍摄时,罗琳要求主角们必须由英国或爱尔兰人出演,一手推动了英国境内的演员海选工作,三人组的演员里艾玛·沃特森和鲁伯特·格林特几乎是完全的影视新人,男主角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出演哈利·波特之前,也只有过一次荧屏经历。

由于电影拍摄时小说尚未完结,所以罗琳也需要把关不少剧本中的改动。最为知名的一个例子,是为了帮助演员更好把握形象,罗琳提前为斯内普演员剧透了大纲中后面的内容。第一部电影拍摄时,剧组发现丹尼尔对美瞳过敏,也曾经为需不需要换瞳色询问过罗琳的意见,罗琳直接表示只要与哈利母亲的眼睛是一个颜色就可以——现在回看,似乎也是后续剧情的一种伏笔。

《被诅咒的孩子》是后续的IP开发中,罗琳唯一没有直接参与的剧本创作。《神奇动物》三部电影中,前两部都是由罗琳亲自撰写剧本,第三部的剧本也是罗琳和史蒂芬·科洛夫共同完成,后者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主笔编剧之一。

不过,罗琳本身与IP的强绑定,也导致了系列电影与罗琳本人的双向影响。在罗琳深陷跨性别发言争议时,因系列电影而走红的不少演员与她的观点并不相同,引发了不少负面舆论。罗琳对于剧本的创作,似乎也不及专业人士严谨,电影粉丝向内容偏多。

目前,《神奇动物3》先期口碑中MTC评分47分,映后豆瓣评分开分6.7,均与上一部相比有所下滑。电影被诟病的原因也和上一部相差不多:支线分散,叙事混乱,政治剧情有些儿戏,甚至有不少网友直呼“上当”——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神奇动物前往电影院,小动物出现的频率却已经大幅减少。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那张电影票寄托了一种情感,只要和魔法世界的桥梁依然存在,他们仍然愿意走进那个世界,因为童年的情怀,也因为那个瑰丽的魔法世界,仍然被相信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完结15年的《哈利·波特》,还在赚麻瓜的钱

来自魔法世界的印钞机。

文|毒眸 龙承菲

编辑 | 赵普通

猫头鹰又传回了远方的消息。

4月8日,《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正式在内地院线上映。这次的预告里不仅有神奇动物、GGAD的过去,还出现了广大哈迷更为熟悉的校园——“天选之瓜”雅各布得到了一根魔杖,观众也跟随他的脚步,看到了阔别已久的霍格沃茨。

虽然在疫情的影响下,《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票房表现并不亮眼,首日票房仅有2000万。但即使经历了口碑不佳的第二部,《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以下简称“《神奇动物3》”)的映前热度依然高涨,影片上映之前,猫眼和淘票票的想看人数总和超过了60万人,在4月新片中几乎一骑绝尘。

观众对于《神奇动物3》的期待,与它所属的“哈利·波特”系列脱不开关系。那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男孩,直到今天还能源源不断地从麻瓜的口袋里刮走金钱:2021年外网的一份数据榜单显示,“哈利·波特”在全球最赚钱的IP排行榜中位列第10名,是TOP10中唯一最初形式为小说的IP。

这是魔法世界的魅力,也是“哈利·波特”IP的缔造者和延续者们,所做出的努力。

“哈利·波特”宇宙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最后一章,描绘了一个大战落幕后的圆满结局。

曾经在霍格沃茨里冒险的三人组,站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目送自己的孩子们乘着红色的蒸汽火车远去。哈利摸了摸那个闪电形的伤疤,它已经有十九年没有疼过,昭示着魔法世界的十九年间,一切太平。

最后一部小说于2007年出版,迄今已有15年的时间,系列电影也早已完结,但“哈利·波特”在麻瓜世界的热潮,还远没有到消失的时候。

早在系列电影上映的同年,EA就推出过同名游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玩家可以扮演主人公哈利·波特,进行第一学年的系列冒险,包括学习咒语、飞行和通过魔法石的保护关卡。

游戏的PC版在北美地区发售两个月就售出了86万份,这对于2001年的游戏市场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亮眼的成绩,也侧面证明了“哈利·波特”IP的含“金”量。

此后的每部游戏,都选在电影上映的同年问世,更像是影游联动的案例——在后期的几部游戏中,还采用了电影演员进行配音,游戏里的彩蛋也是电影演员的采访视频。

除了开发游戏以外,增加IP矩阵的内容,也是延长IP生命力的常用手段之一。

罗琳本人就对小说中的一些旁支设定做出过“补全”,比如除了正传的7部小说外,她还额外撰写了《神奇的魁地奇球》《神奇动物在哪里》和《诗翁彼豆故事集》三本别册。

《神奇动物在哪里》是保护神奇生物课的教科书,《神奇的魁地奇球》是哈利从学校图书馆借阅、讲述魁地奇历史的图书,两本书的中文版都于2001年出版,书里还有哈利等人手写的批注。

《诗翁彼豆故事集》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邓布利多留给赫敏的巫师界童话书,也是这一本里那个颇为重要的“三兄弟的传说”的出处,除了这个故事以外,罗琳还补充了“好运泉”“男巫的毛心脏”等巫师界的童话故事。

其中,《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作者纽特·斯卡曼德,也在多年后变成了“神奇动物”系列电影的男主角。第一部电影上映时,全球票房达到了8.14亿美元。

《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时间线在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决战之前,而原作“十九年后”的故事,也在“哈利·波特宇宙”里得到了补充。

2016年,《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以下简称“《被诅咒的孩子》”)推出了舞台剧和剧本书,中文版也于同年10月在国内发售。《被诅咒的孩子》对原作的部分设定进行了延伸,比如小说结尾因为分院担忧的阿不思·波特,就被分到了斯莱特林学院,赫敏成了魔法部部长,金妮当了《预言家日报》体育板块的编辑。

不过,《被诅咒的孩子》是官方舞台剧,但并不能被算作正式的小说续集,因为剧本杰克·索恩和约翰·蒂法尼撰写,罗琳只是提供了帮助,把关主线故事、给出关键设定。加上舞台剧里赫敏采用黑人演员、伏地魔和贝拉特里克斯有一个女儿等设定存在争议,评价并不如这个“宇宙”里其他补全设定的作品。

一个魔法的“第二世界”

2021年9月20日,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正式开园,“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毫不意外地变成了最受游客欢迎的主题园区之一。人们端着黄油啤酒,在霍格莫德的小店里购买魔杖和巫师袍,远处是屹立于蓝天之下的霍格沃茨城堡,好像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从这些衍生品的打磨来看,“哈利·波特”系列似乎不单单依靠某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能代表这个世界的与其说是巫师们,不如说是霍格沃茨城堡、猫头鹰的来信和John Williams的BGM——无论是哈利还是纽特,他们都有自己的魔法世界历险故事了,而观众也渴望参与其中,创造自己的故事。

这似乎可以解释“哈利·波特”IP本身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原因:它的魅力核心不是主角们经历的冒险剧情,而是整个沉浸式的世界观,能让人心驰神往,让观众想要相信它的存在。

格林德沃的演员麦斯·米科尔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魔法世界的迷人处之一,在于逃避现实世界:“我们每天24小时过着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你需要一些东西可以让你逃避现实……而魔法世界是终极的避世桃花源。”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讲师林品曾在撰文时提到,讲述故事时构建一套宏大又自洽的世界观体系,是现代奇幻文学中最具特色的魅力源泉。

而罗琳所创作的魔法世界,恰恰符合读者对于“第二世界”的期待。

巫师用“麻瓜”等词汇将自己和不会魔法的人区别开来,但事实上,巫师的世界与普通人所能看到的世界仍然紧密相连:破釜酒吧就在查林十字路上,只是会魔法的巫师才能注意到它的店入口;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隐藏在国王十字车站的砖墙之中,想要去霍格沃茨上学必须乘坐特快列车;麻瓜首相办公室之内,也挂着一幅会动能言的画像,成为麻瓜首相和魔法部长沟通的桥梁……

同时,IP矩阵的生命力,也有赖于观众生产的衍生内容,而魔法世界的整体设定,给了读者们进行二次创作的空间。

罗琳只捏出了魔法世界运行的大型骨架,小说的剧情仍然围绕着哈利一个人的主视角展开,而哈利的故事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足够读者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即使是和哈利同时代的故事,读者们也可以在二次创作时,赋予他们在霍格沃茨生活中更多的细节。

高度统一的“IP解释权”

“哈利·波特”能够打造出沉浸式的体验,离不开最初罗琳对于魔法世界的塑造,也离不开在之后的IP开发过程中,罗琳的高参与度和华纳的总体把控。

1997年,英国制片人大卫·海曼在阅读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小说之后,决定将它拍成电影。他游说了华纳兄弟购买版权,而华纳也极为迅速地做出了决定,在小说还没能引进美国的时候,就买断了“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所有电影版权。

版权统一的好处显而易见。国内曾经红极一时的IP《盗墓笔记》,版权归属就复杂且分散,导致《盗墓笔记》众多剧集和电影口碑起伏不定,连主演都换了不止一次。“哈利·波特”整个系列电影,包括《神奇动物》系列在内,都由华纳兄弟操刀出品,主演也几乎保持了8部正传电影的统一性,只在一些配角上更换过演员。《神奇动物3》中受到德普的家暴官司影响,格林德沃扮演者换成了麦斯·米科尔森,还是首次更换主要角色。

而系列电影,恰恰在“哈利·波特”IP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就曾经如此评价八部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电影序列可谓成功地以视觉语言,主要是造型语言,再现了罗琳以其飞扬的想象力所创造的魔法世界。尽管八部《哈利•波特》电影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都大致胜任了这一充满挑战的任务。”

在IP矩阵中其他内容的搭建上,华纳也积极参与其中。以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为例,游戏由网易与华纳兄弟联合开发。

在手游国际服官网放出的幕后开发者访谈视频中,就有数位来自华纳兄弟游戏工作室的成员,其中包括首席编剧。他提到:“我们想要呼应过往的线索,而不是讲与以前重复的故事,显然我们的主角对应了著名的三人组,但这不是一个完全关于哈利·波特的故事,我们的主角是艾薇、丹尼尔和玩家。”

另一方面,罗琳始终深度参与IP的搭建,也是最大限度保证IP内容“原汁原味”的要素之一。

包括《漫威》在内的不少IP内容,会经常更换漫画和剧本作者。而“哈利·波特”由于IP的起源在于作者罗琳,她对演员的选角、剧本的走向等问题,都有较高的话语权。

在电影拍摄时,罗琳要求主角们必须由英国或爱尔兰人出演,一手推动了英国境内的演员海选工作,三人组的演员里艾玛·沃特森和鲁伯特·格林特几乎是完全的影视新人,男主角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出演哈利·波特之前,也只有过一次荧屏经历。

由于电影拍摄时小说尚未完结,所以罗琳也需要把关不少剧本中的改动。最为知名的一个例子,是为了帮助演员更好把握形象,罗琳提前为斯内普演员剧透了大纲中后面的内容。第一部电影拍摄时,剧组发现丹尼尔对美瞳过敏,也曾经为需不需要换瞳色询问过罗琳的意见,罗琳直接表示只要与哈利母亲的眼睛是一个颜色就可以——现在回看,似乎也是后续剧情的一种伏笔。

《被诅咒的孩子》是后续的IP开发中,罗琳唯一没有直接参与的剧本创作。《神奇动物》三部电影中,前两部都是由罗琳亲自撰写剧本,第三部的剧本也是罗琳和史蒂芬·科洛夫共同完成,后者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主笔编剧之一。

不过,罗琳本身与IP的强绑定,也导致了系列电影与罗琳本人的双向影响。在罗琳深陷跨性别发言争议时,因系列电影而走红的不少演员与她的观点并不相同,引发了不少负面舆论。罗琳对于剧本的创作,似乎也不及专业人士严谨,电影粉丝向内容偏多。

目前,《神奇动物3》先期口碑中MTC评分47分,映后豆瓣评分开分6.7,均与上一部相比有所下滑。电影被诟病的原因也和上一部相差不多:支线分散,叙事混乱,政治剧情有些儿戏,甚至有不少网友直呼“上当”——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神奇动物前往电影院,小动物出现的频率却已经大幅减少。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那张电影票寄托了一种情感,只要和魔法世界的桥梁依然存在,他们仍然愿意走进那个世界,因为童年的情怀,也因为那个瑰丽的魔法世界,仍然被相信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