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或达6%
自去年四季度中央明确定调稳增长任务以来,各地积极推动政策落地。2022年地方及中央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各省市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计划以及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均显示,基建投资是今年各地发力的重点方向。
界面新闻采访的7位分析师预测中值显示,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可能达到9.0%,比1-2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在6.0%,比上年加快5.6个百分点,创2018年以来新高。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2022年的专项债结转资金、银行配套信贷、中央预算投资资金都将对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形成正向支撑,尤其是专项债将使基建投资可用资金较去年增加万亿元以上。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3.65万亿元,尽管这一数值与上年持平,但分析师指出,去年已发行但未使用的专项债资金至少有1万亿元,这部分资金将结转到今年使用。因此,今年新增专项债实际可使用资金远超去年。
“在政策发力的背景下,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很可能在10%左右,全年增速回升也无悬念,应该会在5%-8%左右的水平。”伍超明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也表示,新增专项债将会是地方政府稳投资、促增长的重要抓手。他预计,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可能达到10%左右;二季度后,专项债发行速度仍会较快,从而对基建形成明显支撑,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在4-6%左右。
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以来,专项债发行明显加快。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近1.3万亿元,发行进度已超过35%,从投向来看,今年新增专项债用于基建投资的比例明显加大。
3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1.46万亿元在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下一步,要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向偿债能力强、项目多储备足的地区倾斜。
投资规模或达16万亿元
日前,一则“中国基建投资总额将达2.3万亿美元(约14.8万亿元人民币)”的消息在市场传开,导致部分基建相关股票大涨。但很快就有人发现,此文作者是将2022年初全国各地亮出的重大项目投资清单简单加总,得出了2022年基建投资总额将达14.8万亿人民币的结论。
受配套资金、开工节奏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类项目能否在年内落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便这些项目如期都在年内落地,建设周期可能也要跨越多个年度。因此,不宜用加总数来观察当年基建投资额。
自2018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就不再公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绝对值。2017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完成额为14万亿元。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对界面新闻表示,要预估2022年基建投资总量,可以从2017年的数据入手,按照同比增速推算出2021年的数据,然后再按照2022年的预期同比增速估算当年总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分别为3.8%、3.8%、0.9%和0.4%。照此推算,如果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在6%左右,那今年我国基建投资规模或在16万亿元上下。
此外,光大证券4月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目前已有24个省市披露2022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其中,东、中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0个、9个和5个省份,共涉及12.7万亿年度投资规模。
基建空间还有多大?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的研究,2019年,我国公共资本存量高达30.19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当年公共投资规模为31240亿美元,同样排名第一。即使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从人均角度看,基建水平仍然在全球排名靠前。
中泰证券指出,2019年,我国人均公共资本存量为2.14万美元,在160个样本国家中位列第37位,虽然低于发达国家均值(3.21万美元),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年,我国人均公共投资2214美元,在160个国家中位列第13位,高于发达国家均值(1798美元)。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尽管我国目前基建的存量和新增量均为世界第一位,但当前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个别领域存在短板。
他举例称,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4.63万公里,仅次于美国的15.05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二位。但从铁路人均里程来看,中国仅为1公里/万人,高于印度的0.5公里/万人和巴基斯坦的0.35公里/ 万人,远低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上述三个国家均超过4公里/万人。
公路方面,我国同样呈现出总量高、人均低的问题。李迅雷指出,截至2020年,我国公路总里程排名世界第三,共计501.25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我国公路总里程密度和人均里程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孙永乐也表示,从基建项目角度来看,中国基建的潜在空间依旧很大。
“一方面是由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新基建规模会持续增加,目前国内在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都尚处于发展初期,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例,后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市场对充电桩的需求也会不断走高,其他新基建领域也是一样。”他说。
以5G投资为例,工信部在2021年11月下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26个5G基站数,而2020年每万人仅拥有5个5G基站,这无疑意味着中国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拥有广阔的投资空间。
即便是在传统基建领域,孙永乐表示,也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比如目前国内城镇化率相比于海外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城镇化率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基建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