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莆田鞋”转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莆田鞋”转正

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绝非易事。

文|斑马消费  范建

莆田一直背负着两大恶名:假鞋和游医。

30多年前,地处沿海的莆田,成为国际运动大牌的代工基地。利益的驱使之下,当地形成了庞大的假鞋产业。

堵不住、打不绝。

去年以来,莆田市推动“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注册,终于在今年3月底获批。

然而,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绝非易事。

这,必定是一场持久战。

代工基地

莆田地处福建沿海中部,北连福州、南接泉州,与台湾隔海峡相望。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它有了更早与海外联系的机会。

鞋业,在莆田的发展已有30年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台湾原是国际运动大牌的代工基地。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换代,低附加值的产业逐渐向仅有一道海峡之隔的福建转移。

泉州和莆田,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最大的鞋业代工业务承接地。

精明的泉州人,在为国际大牌的服务过程中,不断模仿和学习,走出了一条自主品牌发展的路子。诞生了安踏、361°、贵人鸟、匹克等一批国内知名运动鞋品牌。

而莆田人老老实实做代工,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当地工厂生产的阿迪、耐克等国际大牌运动鞋,通过一个个货柜,运往国际市场,摆上高级商场的货架。

即便如此,仅在短短10年间,鞋业在莆田市GDP的占比,就从10%飙升至超过40%。

假鞋,在莆田并非生而有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代工规模的扩大,总会产生一些超过订单量的产品,被称之为“尾单”。

莆田人尝试着,将这些“尾单”挂到网上,销往国外市场。无意之举,竟然打开了当地的跨境电商生意。

“尾单”与品牌专卖店的产品质量上并无差异,但价格便宜不少,销路很快打开,一度供不应求。

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另一门被称之为“高仿”的生意,在莆田快速崛起。

野蛮生长

长期为国际运动大牌代工,莆田当地积累了大量鞋业工厂和产业工人,做出一双与正品阿迪、耐克相仿的鞋子并非难事。

2004年左右,莆田的假鞋生意达到顶峰。

此时,莆田的假鞋的恶名已远播海外,外贸市场受到打击。但是,国内淘宝等电商平台崛起,莆田假鞋转战国内市场。

当时,在淘宝上,数十元、上百元,打着阿迪、耐克标签的运动鞋泛滥,从莆田的制鞋工厂源源不断流出。

位于莆田北部、远离市区的安福小区,曾是莆田假鞋的集散地。这里昼夜颠倒,白天静悄悄、午夜车来车往,人声鼎沸。正印证了,这门生意见不得光。

300多万人口的莆田市,就有数十万人从事电商生意。要么将自己的小作坊生产的假鞋挂到网上销售,要么将货源交给中间商。一双假鞋有数十元利润,远比代工赚得多。

也有黑心的商家,配齐了一双假鞋所需的全套标签,将假鞋当做真鞋来卖,赚取更高的利润。

而互联网上的购买者,大多知假买假,图的就是一个便宜。

工厂、平台、物流乃至电商运营培训,在莆田当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曾有一种无法证实的说法,国内9成的假鞋都来自莆田,它让无数小镇青年,用极低的价格穿上了阿迪、耐克、纽百伦……

莆田的假鞋制造,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从早期的一眼假的“通货”,到后期“超A”、“真标”、“公司级”产品,即便到正品专卖店鉴定,也很难辨别真伪。

网上还流传过一个段子,莆田的假鞋不仅能以假乱真,质量甚至还达到了正品都无法企及的程度。2020年,时任莆田市长在一次公开的大会上自嘲:“如果你的耐克两年穿坏,它就是正品;如果能穿三年,也就是莆田造。”

曾有人在网上发文斥责莆田假鞋泛滥,但大多数评论却一边倒站在了莆田一边:“没有莆田的高仿鞋,你穿得起吗?”

当然,莆田不会允许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当地打击制假售假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公开或是秘密的打击行动不断开展。

去年315期间,莆田市场监管局开展集中销毁活动,4.7万双假鞋被付之一炬。

平台方面,淘宝一度也因假货泛滥,受到外界的广泛质疑,莆田成为了阿里的弃子。

“莆田鞋”来了

13亿双,这是莆田市规模以上鞋企,在2020年的鞋子产量。全市有制鞋以及鞋材企业超过4000家。早在2018年,鞋服就已成为当地第一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占全市工业体量的近3成。

如此庞大的产能,以及带动的产业链,光靠打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引导转型,才是最好的出路。

2019年,莆田推出《关于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要求建立鞋业“白名单”企业制度,并对相关优质企业实施政策倾斜和奖励。明确加大创牌扶持力度,鼓励联盟创牌、抱团营销。

在莆田市历年的工作报告中,鞋服产业都会重点提及,相继提出“莆田好鞋”、“中国军鞋莆田造”等区域品牌规划。

2022年,当首次提出推进“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注册。大力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保护知识产权,做强“莆田鞋”区域品牌,发展柔性化改造、个性化定制,培育知名品牌企业10家以上。

当地提出目标,到2026年,鞋服产值要突破2500亿元。

前不久,莆田市鞋业协会传出消息,“莆田鞋”商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这也是福建省第一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

“莆田鞋”商标运营方,是当地国资下属的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要想获得商标授权,必须满足生产成品鞋规上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近两年的产品符合地方团体标准和国标、合法经营等四项条件。

目前,当地有16家鞋企业获得了集体商标的使用权。

“莆田鞋”已在京东商城开设了旗舰店,各种当地非知名品牌的鞋子,统一打上“莆田鞋”的LOGO对外销售,但销量暂时都不太高。

从零开始,打造一个集体商标不易,要让市场忘记它的坏,只记得它的好更难。当有一天,市场对莆田制造的印象,变成了“价廉、物美”,“莆田鞋”才算真正成功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莆田鞋”转正

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绝非易事。

文|斑马消费  范建

莆田一直背负着两大恶名:假鞋和游医。

30多年前,地处沿海的莆田,成为国际运动大牌的代工基地。利益的驱使之下,当地形成了庞大的假鞋产业。

堵不住、打不绝。

去年以来,莆田市推动“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注册,终于在今年3月底获批。

然而,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绝非易事。

这,必定是一场持久战。

代工基地

莆田地处福建沿海中部,北连福州、南接泉州,与台湾隔海峡相望。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它有了更早与海外联系的机会。

鞋业,在莆田的发展已有30年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台湾原是国际运动大牌的代工基地。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换代,低附加值的产业逐渐向仅有一道海峡之隔的福建转移。

泉州和莆田,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最大的鞋业代工业务承接地。

精明的泉州人,在为国际大牌的服务过程中,不断模仿和学习,走出了一条自主品牌发展的路子。诞生了安踏、361°、贵人鸟、匹克等一批国内知名运动鞋品牌。

而莆田人老老实实做代工,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当地工厂生产的阿迪、耐克等国际大牌运动鞋,通过一个个货柜,运往国际市场,摆上高级商场的货架。

即便如此,仅在短短10年间,鞋业在莆田市GDP的占比,就从10%飙升至超过40%。

假鞋,在莆田并非生而有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代工规模的扩大,总会产生一些超过订单量的产品,被称之为“尾单”。

莆田人尝试着,将这些“尾单”挂到网上,销往国外市场。无意之举,竟然打开了当地的跨境电商生意。

“尾单”与品牌专卖店的产品质量上并无差异,但价格便宜不少,销路很快打开,一度供不应求。

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另一门被称之为“高仿”的生意,在莆田快速崛起。

野蛮生长

长期为国际运动大牌代工,莆田当地积累了大量鞋业工厂和产业工人,做出一双与正品阿迪、耐克相仿的鞋子并非难事。

2004年左右,莆田的假鞋生意达到顶峰。

此时,莆田的假鞋的恶名已远播海外,外贸市场受到打击。但是,国内淘宝等电商平台崛起,莆田假鞋转战国内市场。

当时,在淘宝上,数十元、上百元,打着阿迪、耐克标签的运动鞋泛滥,从莆田的制鞋工厂源源不断流出。

位于莆田北部、远离市区的安福小区,曾是莆田假鞋的集散地。这里昼夜颠倒,白天静悄悄、午夜车来车往,人声鼎沸。正印证了,这门生意见不得光。

300多万人口的莆田市,就有数十万人从事电商生意。要么将自己的小作坊生产的假鞋挂到网上销售,要么将货源交给中间商。一双假鞋有数十元利润,远比代工赚得多。

也有黑心的商家,配齐了一双假鞋所需的全套标签,将假鞋当做真鞋来卖,赚取更高的利润。

而互联网上的购买者,大多知假买假,图的就是一个便宜。

工厂、平台、物流乃至电商运营培训,在莆田当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曾有一种无法证实的说法,国内9成的假鞋都来自莆田,它让无数小镇青年,用极低的价格穿上了阿迪、耐克、纽百伦……

莆田的假鞋制造,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从早期的一眼假的“通货”,到后期“超A”、“真标”、“公司级”产品,即便到正品专卖店鉴定,也很难辨别真伪。

网上还流传过一个段子,莆田的假鞋不仅能以假乱真,质量甚至还达到了正品都无法企及的程度。2020年,时任莆田市长在一次公开的大会上自嘲:“如果你的耐克两年穿坏,它就是正品;如果能穿三年,也就是莆田造。”

曾有人在网上发文斥责莆田假鞋泛滥,但大多数评论却一边倒站在了莆田一边:“没有莆田的高仿鞋,你穿得起吗?”

当然,莆田不会允许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当地打击制假售假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公开或是秘密的打击行动不断开展。

去年315期间,莆田市场监管局开展集中销毁活动,4.7万双假鞋被付之一炬。

平台方面,淘宝一度也因假货泛滥,受到外界的广泛质疑,莆田成为了阿里的弃子。

“莆田鞋”来了

13亿双,这是莆田市规模以上鞋企,在2020年的鞋子产量。全市有制鞋以及鞋材企业超过4000家。早在2018年,鞋服就已成为当地第一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占全市工业体量的近3成。

如此庞大的产能,以及带动的产业链,光靠打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引导转型,才是最好的出路。

2019年,莆田推出《关于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要求建立鞋业“白名单”企业制度,并对相关优质企业实施政策倾斜和奖励。明确加大创牌扶持力度,鼓励联盟创牌、抱团营销。

在莆田市历年的工作报告中,鞋服产业都会重点提及,相继提出“莆田好鞋”、“中国军鞋莆田造”等区域品牌规划。

2022年,当首次提出推进“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注册。大力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保护知识产权,做强“莆田鞋”区域品牌,发展柔性化改造、个性化定制,培育知名品牌企业10家以上。

当地提出目标,到2026年,鞋服产值要突破2500亿元。

前不久,莆田市鞋业协会传出消息,“莆田鞋”商标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这也是福建省第一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

“莆田鞋”商标运营方,是当地国资下属的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要想获得商标授权,必须满足生产成品鞋规上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近两年的产品符合地方团体标准和国标、合法经营等四项条件。

目前,当地有16家鞋企业获得了集体商标的使用权。

“莆田鞋”已在京东商城开设了旗舰店,各种当地非知名品牌的鞋子,统一打上“莆田鞋”的LOGO对外销售,但销量暂时都不太高。

从零开始,打造一个集体商标不易,要让市场忘记它的坏,只记得它的好更难。当有一天,市场对莆田制造的印象,变成了“价廉、物美”,“莆田鞋”才算真正成功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