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现在的车企,为何越来越热衷于触控大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现在的车企,为何越来越热衷于触控大屏?

触控大屏,究竟有何魅力?

文|买车架

汽车中控显示屏的成长历程,是由小到大的变大过程。

中控显示屏的设计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GPS卫星定位开始精准化,在计算机信息革命的助力下,车辆开始出现拥有基本导航信息的单色显示器。

九十年代中后期液晶显示技术出现,这块小小的显示器也拥有了播放VCD影片的功能。

后来随着开放GPS信号、电阻式触屏显示技术的诞生,带来了半触控半物理按键的中控屏。

之后就是新能源浪潮下的特斯拉,通过简约和大屏的巧妙融合,以科技智能化的形象,得到市场的认可。

目前新推出的车型,但凡喊出年轻化和智能化的口号,基本都标配中控大屏,特斯拉Model 3单个大屏,蔚来和小鹏算上仪表约等于两块大屏,零跑C01三块大屏,理想L9取消仪表盘仍旧有着4块大屏。

大屏有着一项很容易得到年轻消费者认可的天然优势,那就是在科技氛围营造以及沉浸式设计上,无论是从感官亦或是内容上都算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不夸张的说,哪怕是给拖拉机按上一个悬浮式中控大屏,别说是科技感了,朋克味儿都能给你整出来。

但这种“无脑”堆大屏的设计,随着效仿者的增多,新车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以往个性鲜明的内饰设计,沦为同一生产线上的产物,唯一的区别就是屏幕的大和小了。有网友借此调侃称,以后再搞十佳内饰设计评选的活动,真的很容易陷入脸盲。

其实在我看来,目前车企之所以越来越热衷于触控大屏,其实是因为无法在智能化与触控操作找到平衡点,不得不通过越做越大的屏幕来向时代妥协。当然也和车企为节约研发成本,而设计师为避免频繁的改稿,一拍脑袋的决定。

要知道,在大屏未出世之前,内饰设计的比重几乎可以和外观造型55开,每一个按钮的材质触感反馈,旋钮的阻尼感,以及整体布局的设计和按钮的位置规划,都需要反复试验和操作,这也正是最考验车企设计和做工的地方。

然而这些对于没有深厚设计底蕴的新能源车企而言,只能独辟蹊径,通过一大遮百“丑”的方式绕开这些拦路虎,并且大屏幕还能凸显出自身互联网造车思维的前沿性。不过讲真,在这波跟风潮中,不乏一些车企为了图省事儿,除了大屏和出风口外,其他地方空荡荡一片,毫无设计感可言,还美曰其名是“欧式简约风”,然而在不少人眼中,整个就是KTV点歌机和超市收银机的既视感,让车内多了几分廉价感。

此外,功能性和智能化配置的丰富,并没有让大屏得到更高的利用率。在某平台关于汽车中控大屏使用率最高的功能投票中,倒车影像和导航功能票数最高。智能化是大趋势不假,但目前车载触控大屏仍处于发展过渡阶段,与其搞一些华而不实用的配置,倒不如多看看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为了追求简约美感和高冷科技感,大规模取消物理按键。而现阶段的虚拟按键又普遍缺乏回馈功能,很难进行盲操作,并且在精准性、执行速度以及可靠性上也令人质疑。虽然触控技术日新月异,但在操作体验感上,很多方面依旧无法做到完全取代实体按键的程度。

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虽然提升了便捷性,但却忽略了脸皮薄的车主在使用时的尴尬。即便是车内没有其他人,就是独自一人唤醒语音交互功能时,那种自言自语的行为,都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虽然现在部分新车搭载了“打破尴尬”的呼吸式交互相应,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很多日常经常使用的功能,在技术没有得到质变的现阶段,还是采用部分物理按键来实现比较好。未来的方向也应该是车载AI语音交互+尺寸大小合适的触控屏幕+常用功能物理按键,这套组合在我看来,也是现阶段最香的设计。当然,如果未来有突破性的技术进展,那么车内中控设计完全走科幻数字风格,像AR-HUD取代传统仪表盘那样,而不是通过加大屏幕尺寸的方式,堆积科技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现在的车企,为何越来越热衷于触控大屏?

触控大屏,究竟有何魅力?

文|买车架

汽车中控显示屏的成长历程,是由小到大的变大过程。

中控显示屏的设计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GPS卫星定位开始精准化,在计算机信息革命的助力下,车辆开始出现拥有基本导航信息的单色显示器。

九十年代中后期液晶显示技术出现,这块小小的显示器也拥有了播放VCD影片的功能。

后来随着开放GPS信号、电阻式触屏显示技术的诞生,带来了半触控半物理按键的中控屏。

之后就是新能源浪潮下的特斯拉,通过简约和大屏的巧妙融合,以科技智能化的形象,得到市场的认可。

目前新推出的车型,但凡喊出年轻化和智能化的口号,基本都标配中控大屏,特斯拉Model 3单个大屏,蔚来和小鹏算上仪表约等于两块大屏,零跑C01三块大屏,理想L9取消仪表盘仍旧有着4块大屏。

大屏有着一项很容易得到年轻消费者认可的天然优势,那就是在科技氛围营造以及沉浸式设计上,无论是从感官亦或是内容上都算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不夸张的说,哪怕是给拖拉机按上一个悬浮式中控大屏,别说是科技感了,朋克味儿都能给你整出来。

但这种“无脑”堆大屏的设计,随着效仿者的增多,新车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以往个性鲜明的内饰设计,沦为同一生产线上的产物,唯一的区别就是屏幕的大和小了。有网友借此调侃称,以后再搞十佳内饰设计评选的活动,真的很容易陷入脸盲。

其实在我看来,目前车企之所以越来越热衷于触控大屏,其实是因为无法在智能化与触控操作找到平衡点,不得不通过越做越大的屏幕来向时代妥协。当然也和车企为节约研发成本,而设计师为避免频繁的改稿,一拍脑袋的决定。

要知道,在大屏未出世之前,内饰设计的比重几乎可以和外观造型55开,每一个按钮的材质触感反馈,旋钮的阻尼感,以及整体布局的设计和按钮的位置规划,都需要反复试验和操作,这也正是最考验车企设计和做工的地方。

然而这些对于没有深厚设计底蕴的新能源车企而言,只能独辟蹊径,通过一大遮百“丑”的方式绕开这些拦路虎,并且大屏幕还能凸显出自身互联网造车思维的前沿性。不过讲真,在这波跟风潮中,不乏一些车企为了图省事儿,除了大屏和出风口外,其他地方空荡荡一片,毫无设计感可言,还美曰其名是“欧式简约风”,然而在不少人眼中,整个就是KTV点歌机和超市收银机的既视感,让车内多了几分廉价感。

此外,功能性和智能化配置的丰富,并没有让大屏得到更高的利用率。在某平台关于汽车中控大屏使用率最高的功能投票中,倒车影像和导航功能票数最高。智能化是大趋势不假,但目前车载触控大屏仍处于发展过渡阶段,与其搞一些华而不实用的配置,倒不如多看看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为了追求简约美感和高冷科技感,大规模取消物理按键。而现阶段的虚拟按键又普遍缺乏回馈功能,很难进行盲操作,并且在精准性、执行速度以及可靠性上也令人质疑。虽然触控技术日新月异,但在操作体验感上,很多方面依旧无法做到完全取代实体按键的程度。

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虽然提升了便捷性,但却忽略了脸皮薄的车主在使用时的尴尬。即便是车内没有其他人,就是独自一人唤醒语音交互功能时,那种自言自语的行为,都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虽然现在部分新车搭载了“打破尴尬”的呼吸式交互相应,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很多日常经常使用的功能,在技术没有得到质变的现阶段,还是采用部分物理按键来实现比较好。未来的方向也应该是车载AI语音交互+尺寸大小合适的触控屏幕+常用功能物理按键,这套组合在我看来,也是现阶段最香的设计。当然,如果未来有突破性的技术进展,那么车内中控设计完全走科幻数字风格,像AR-HUD取代传统仪表盘那样,而不是通过加大屏幕尺寸的方式,堆积科技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