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CPE参考 李子璇
编辑|李悠然
两家上市公司与硬科技VC——中科创星,成立了一支新基金。
4月12日晚,华培动力(603121.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苏州创星中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星中科」)、江苏北人(688218.SH)签订协议,拟参与设立苏州创星中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西安中科创星汇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星汇智」)担任基金管理人。
公告显示,基金的三位合伙人合计认缴出资额1.31亿元,其中华培动力、江苏北人和创星中科分别认缴出资额1亿元、3000万元、131.4万元,分别占76%、23%和1%。基金目标认缴出资总额为3亿元,可超募至5亿元。
图片来源:《上海华培动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暨对外投资的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出资的两位有限合伙人自带科技基因:
江苏北人为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等高端制造领域;
华培动力则致力于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与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
新基金的投资领域也围绕企业擅长且易形成业务协同的硬科技领域,涵盖汽车电子、传感器芯片、新结构及新材料芯片、低功耗芯片、电子散热、动力电池产业链、车用新材料产业链、相关智能制造等行业具有成长潜力、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型和成长型企业。投资方式为以直接股权投资的投资方式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合伙人中的创星中科和基金管理人中科创星汇智的背后是硬科技专业投资机构——中科创星(全称「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根据公告,中科创星汇智是中科创星旗下全资子公司,负责基金资产的投资运作。同时,企查查显示,中科创星也是创星中科的三大股东之一。
中科创星是谁?在硬科技领域投资情况如何?
01 国内投资与服务中科院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机构
中科创星成立于2013年,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产业单元孵化出的硬科技专业投资机构。
至今,该机构已经投资了350家硬科技公司,150个知名科学家团队,100多家中科院系企业,是中国投资与服务中科院企业数量最多的投资机构。且绝大多数项目都处于天使轮等早期阶段。
被投企业中,中科微至(股票代码:688211.SH)于去年10月登陆科创板,航天民芯、驭势科技、中科闻歌等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储国能、中科微光、鲲游光电、卓镭激光、奇芯光电、深信生物、橙科微电子等企业也发展迅速。
基于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关系,中科创星介入项目非常早,往往在实验室阶段就开始跟踪项目进展。
早期投资,看人、看事无非是讨论人与事的匹配、事情与资源的匹配。那么在科学家创业这个课题下,看人、看事的逻辑会有些许差别。
在此前VCPE参考对中科创星的采访中,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总结了看人、看事的方法。
看人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与项目的匹配:「如果你选的(项目)是一个短跑的事情,你就选一些适合短跑的,比如说爆发力强悍,如果这个事情是一个长跑的事,就选择更有耐力的。不同的行业对人特性的要求不一样。」
其二是优秀创业者具备的共同点,例如分享的精神,对使命愿景的追求,技术的领先性和人的包容度,待人的坦诚,领导力等等,这都是基本的素质。李浩认为,「商业知识欠缺可以学习,素质欠缺的话,可能不是简单通过学习就可以改变的。」
看事则需要回归本质,即资源的正确配置,只有把钱给到那些真正的能为社会创造增量价值的,为生态提供好处的项目上,才是做了正确的配置。这就要看项目的技术是否能大幅提高生产力,是否有很高的技术壁垒,能否对其所在的行业和生态,带来正向的变化和积极的变化,比如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高的效率等。
有例可援的是,曾有一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全固态(硫化物)电池项目,想要应用在汽车领域。中科创星投资人了解后发现,其技术路线和产品特性应用在特定的军工产业是不错的选择,但若将其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用在民用汽车领域并不现实。中科创星便劝说相关人员继续在实验室做好科研工作,保障国家重点军工项目的建设,以避免资源错配。
02 自带硬科技生产线
多年深耕硬科技领域,中科创星也积累了相关的产业资源,这或许也是科技公司选择其成为基金管理人的原因。
硬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需要购买昂贵的生产、检测设备。以光芯片为例。企业需要测试、封装等专用设备,用于制造样片给客户试用。如果没有,就无法判断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李浩称,一个初创光芯片企业在设备方面,至少要投入5000万元以上。
但高投入也伴随着高风险。一旦产品检测结果不理想,技术又无法优化迭代的话,这些设备就几乎变成废铁——因为专用设备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少,不仅卖不出去,连银行都不接受这样的抵押物。「结果就是你投了5000万元,成了很好,败了就颗粒无收」,李浩表示。
为此,中科创星联合发起成立了「陕西光电子先导院」 ,置办了芯片企业所需的各种设备,建立了共享生产线。这样可以在前期降低投资风险,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量产。目前,这里已经聚集了30多家光芯片企业。
拿赛富乐斯来说。2014年,机械研发工程师陈辰与耶鲁大学电子系教授韩仲联合创办了半极性氮化镓材料——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并耗时三年,突破了技术材料性能难题,走到量产阶段。然而生产所需MOCVD外延炉设备一台就要耗资上千万,一条LED产线造价更是上亿元,这对于几乎没有营收的初创企业来说是天文数字。
2016年底,中科创星找到陈辰,允许赛富乐斯按租用的方式使用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的设备,陈辰到西安实地参观完生产线后,马上决定将公司落户西安,并让中科创星成为赛富乐斯的A轮投资方——尽管他们当时并不需要融资。
2017年,赛富乐斯正式上线4英寸半极性氮化镓材料,并从 2018年3月开始规模生产及销售,良率达到95%以上,成为全球首家能够量产工业级半极性氮化镓材料的企业。
产业资源对企业的另一重价值则体现在能够缩短产品的迭代周期,加速渡过市场验证阶段,以减少资金的消耗,降低企业的「死亡率」。
李浩曾表示,一些新兴技术应用的时候,需要下游厂商的验证,而中科创星拥有数十家类似海康威视(002415.SZ)、京东方(000725.SZ)等龙头企业资源,可以帮助创业公司第一时间送到客户手中测试。产品的优劣性、各项指标如何,都能迅速、真实地反馈回来。
科学家创业和硬科技都是近年来创投圈关注的热门方向,然而硬科技领域有着很高的门槛,不论是创业还是投资都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认知。此次苏州创星中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三位合伙人中,科技企业与硬科技专业投资机构的牵手,也为未来企业和机构入局硬科技提供了一种思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