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美商 守仁
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王克明的办公室,他正在接听一位求美者求助的电话,他原本示意我们5分钟就可结束,从他和求美者谈话中得知,患者在别处打了玻尿酸出现些不良反应,除了玻尿酸技术原理上的讲解外,王克明还从求美者情绪上进行多次安抚。
20分钟后挂下电话,他不好意思地说到:“做整形医生除了改善患者的外貌,还得照顾和疏导患者的心理。”
援藏让医生职业更有成就感
作为中组部第六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在王克明援藏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鲜为人知的是,在王克明去之前,西藏是没有整形外科医生的。许多唇腭裂、五官畸形、面部畸形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影响了整个人生。
在西藏阿里地区卫健委和“丽格慈善基金会”协助下,王克明为当地农牧民唇腭裂患者开展了免费救治。去年5月,王克明曾救助过一名50岁的先天性唇腭裂女性患者,这名藏族阿妈因为唇腭裂,左边整个大门牙加上牙龈几乎全暴露在外面,王克明医生仅用1小时就为她完成了修复手术。
“这名患者50岁之前的人生因唇部的裂开,让她一直自卑,做完修复手术之后笑容灿烂多了,感觉整个人也自信起来。”王克明拿出患者修复前后对比照给记者看,“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成就感。”
之后,王克明了解到西藏还有很多这样的患者后,援藏时间有限,他就只能利用休息时间,自发开展义诊活动,先后在阿里、日喀则等地免费为牧区百姓进行了50余次畸形修复手术,修复患者容颜的同时,也让他们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在他的社交平台,天下美商记者看到他分享了这段经历:“援藏结束后,第二次自费来拉萨,为两个小孩子完成皮瓣手术。收到了援藏徽章,患者家属送的特色包装的藏鸡蛋 ”“阿里手术室的男更衣室是完全没有门开放式的,入乡随俗,克服困难,做点小事情"“援藏,历经365个酸甜苦辣、缺氧泪奔的夜晚,阑尾的疼痛,阿里的奔波,从此又多了一个故乡"……
谈到到援藏期间突然爆发的急性阑尾炎,天下美商记者从侧面打听,才知道术后第3天还没有拆线的王克明,就为西藏面部创伤的急诊患儿进行修复手术,自己拆线后又开始了紧张的援藏工作。
有良知的人审美观会更好
对将要进行面部整形(修复)的患者,他对求美者的建议是要找到自己真正信任的医生进行整形(修复),事前应该对医生的人品、技术、审美都有大概的了解,看是否和自己要求达成默契,更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或医疗机构消费。
“技术上的难点我们都可以克服,但医生审美观的提高也很重要”在鼻整形、眼整形、面部年轻化有丰富经验王克明说,“有些技术强但是审美有偏差的医生慢慢的会淡出整形医美圈。”
那审美观受什么影响呢?“个人认为,审美观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方面是从业者的良知,比如一位相对年轻的求美者可能只需要2-3ml的玻尿酸注射量,某些医美从业者可能会推荐十几毫升的注射量,这样注射出来的脸,审美就会有偏差”。
王克明除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学习和工作外,在美国期间跟随目前整形外科杂志PRS主编kevin chung 教授学习,再加上1年的援藏经历,他更加坚定了当时做医生的初心:“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担当起这个职业所赋予的使命”
在王克明看来,审美是需要沉淀的,更要因人而异,不同的面部有个体差异化的,像流水线式的整形手术只能表明——没有独立深度思考的医生只是粗糙的木工。
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
由于公立整形医院的“品牌”效应,不缺前来就诊的患者,王克明始终坚持“平等”的医患关系,“很多患者是从云南、广东来北京看病的,我不可能3-5分钟把她们打发了”。
正是一直坚持这种“平等”医患价值观,王克明在某互联网面诊平台的患者评价中,疗效满意度和态度满意度均是100%,虽然是通过视频或电话的方式问诊,但是给患者最大的印象和王克明一直信奉的职业信条不谋而合——“尊重病人”。
“不论是求美者还是医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对来就诊的求美者应该有尊重和提供较好服务的意识”同时,谈到上榜率仅为5.8%的绿宝石医生榜单,“我觉得绿宝石榜单在一定程度上为同行业医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把医生的价值观传递出去”。
医生简介:
王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整形外科博士后。 2015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在职期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sci论文11篇,参与科研基金项目8项,撰写英文著作一部。参与第六批中组部“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1年,2021年被评为“中国好医生”。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鼻学组 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 青年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形塑与综合技术转化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鼻整形分会 委员
西藏自治区整形与美容外科协会 副主任委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