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当一家代工车企被新造车抛弃之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一家代工车企被新造车抛弃之后

曾经比肩吉利、长城的海马为何沦为小鹏的代工厂?如今,小鹏抽身,海马连代工业务也保不住了。

文|智驾网  黄华丹

在新造车运动初起的前几年,自建工厂的理想汽车和采取代工之路的小鹏、蔚来曾引发业内争论:谁能走得更远。

今天,走代工路线的小鹏在自建工厂之后,为其代工的企业开始走到头了。

曾经推出过诸如“福美来”和“普力马”等当红车型的海马,今天更知名的头衔却是“小鹏代工厂”。而现在,连小鹏也走了。

4月底,海马汽车先后发布其2021年度财报和2022一季度财报。

2021年,海马汽车实现17.63亿元的营收和1.12亿元的净利润收入。2022年一季度营收7.1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93万元。

而其去年之所以能实现1.12亿的净利润,靠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即处置非流动资产、政府补助以及债务重组等,其中包括出售金盘实业100%股权、郑州兰马实业有限公司95%股权。仅这一项,就为公司贡献了5.45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变卖资产,海马2021年将净亏损4.32亿元。

销量上,2021年海马销量为2.95万辆,上半年销量1.65万辆。可以看出,小鹏在下半年便已经逐渐减少海马汽车的代工数量。

而除去为小鹏代工的产量,海马自己的车型全年售出仅万辆左右。

目前,海马汽车在售车型包括8S、7X、6P与纯电车型爱尚EV。2022年1-3月海马全系总销量仅5730辆,3月销售2241辆。

曾经也是能比肩吉利、长城等车企的海马,2016年销量还超过20万辆,营业收入138.9亿元,何以转眼沦落成代工厂?营业收入下滑,甚至加上代工订单也无法挽救,如今更是连代工业务都保不住了。

01、从代工起步

有意思的是,似乎从最初成立至今,三十多年的历史,海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代工。

1988年,海南汽车厂成立,此后与马自达合资成立海南马自达。虽然后来合资公司很快中断,但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停止,而海南汽车厂为了沿用海南马自达的名声,将公司名字改为“海马”。

最初的合资其实并没有问题。那个年代,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是以和外企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将对方车型国产化,亦步亦趋来学习先进的造车技术。

海马的经典车型福美来与普利马同样也来自马自达。

但海马的问题在于,除了引入马自达的车型进行升级改造,就没有拿得出手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了。

上汽、广汽等最初同样靠合资公司成长起来的国企,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立品牌。但海马,有的依然只是马自达时代留下的几款车型。

后续马自达将新车型放到一汽与长安生产,海马就开始面临开发乏力的窘境。虽然此后也陆续推出过丘比特、福仕达、M系列、S系列等车型,但都反响平平。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没有创新的产品,只靠吃老本,销量下跌只是迟早的事。

对海马来说,合作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经验。从后续海马的发展来看,与马自达的合作更像是一次漫长的代工。

或者说,海马是将本就有限的资金与人力分散了。

在造车业务尚无起色的条件下,海马不是加大投入研发,而是盲目扩张去搞房地产和金融。

海马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海马汽车、海田金控以及青风置业三大产业板块,总资产400多亿元,其中青风置业是海马集团地产板块,总资产100多亿。

产业分布于郑州、武汉、海口、开封等地,下设郑州地产、开封地产、武汉地产、海南地产、海汇商业、老管家物业、红燕堂酒店等多家子公司。

而海马汽车的经营范围中也包括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业务。

02、小鹏离场,入局新能源

同样的错误海马似乎还在犯第二次。

在与小鹏的代工合作上,海马也显得有些迟钝。作为头部新势力车企,小鹏在新能源车上的嗅觉与经验本可以为海马向新能源转型提供充足的养分。但海马似乎只是单纯在做代工。

直到失去小鹏的代工订单后,海马终于将发展重心放在了新能源汽车赛道,提出“优先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死磕插混汽车、深耕氢能汽车”的发展战略。

纯电动汽车7E计划于2022年四季度投放市场。

第三代氢能汽车计划于2022年开展模拟示范运营,2023年具备产业化条件。

2021年11月,海马汽车公告称,公司水制氢与高压加氢一体化实验装置项目建设完成,标志着公司将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用高纯度氢气制备与70MPa高压氢气加注能力。

根据规划,海马汽车将在2025年前投入2000辆氢能汽车。

一方面,海马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几乎包含了现有的所有车型,计划在产品和技术层面持续发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汽车和智能汽车等创新技术领域研发,提升产品科技水平与智能水平。

但另一方面,从去年的财报数据来看,海马并没有加大研发投入,反而是进一步缩减了支出。

2021年,海马汽车资本支出约为2.96亿元,研发支出累计1.5亿元,同比减少36.08%,研发人员从2020年的534人减少为309人。且不说与长城等企业动辄近百亿的研发投入不可同日而语,纵向对比,海马的支出也几乎降到了近十年低点。

而海马计划大力投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虽然国家制定政策积极推进,但目前仍前途未卜。对于研发资金不足的企业来说,这并算不上好的方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海马汽车还是应该做好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03、代工不是出路

海马汽车从2017年开始走下坡路。

2016年,海马汽车年销量近22万辆,仅海马S5就获得10.2万的销售量。而2017年当年的累计销量为14万辆,同比下滑35%。2018年、2019年连续下跌,2019年销量不足3万辆。2020年,海马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仅为1.78万辆。

同时,海马汽车不断亏损。2017年海马汽车亏损金额9.94亿元,2018年继续亏损16.37亿元。2019年,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被退市,海马变卖房产,并放弃汽车研发业务才得以扭亏为盈,当年海马汽车净利润8519.62万元。2020年,海马再次陷入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3.35亿元。2021年以“非经常性损益”实现净利润1.12亿后,2022年一季度又继续亏损6093万元。

也是从2017年开始,海马为小鹏代工。到2021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后,双方并没有续签。

彼时,没有造车资质的小鹏遇到销量下滑、产能闲置的海马,双方一拍即合。

但借着小鹏代工订单续命的几年间,海马的营业收入依然逐年下滑,从2017年的100.79亿元跌到2021年只剩下18.12亿元。

这不是靠一纸代工订单就可以改变的命运。

今天,当年的新势力企业都已经获得造车资质,为了对供应链、品质、交付时间等有更好的控制权,自建工厂成了大部分车企心照不宣的默契。

而小鹏汽车,也在完成广东肇庆、广州、武汉各地的自建工厂,并于2020年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后选择了不再代工。

即便是依然选择由江淮代工的蔚来,也是由前者按照蔚来汽车要求全新建设了专属生产基地,以确保能完全按照蔚来的工艺要求去设计产线,并按照其质量标准验收车辆。

而事实上,在今天依然存续的代工关系中,代工车企的出路也不算好。比如为高合代工的起亚,以及为蔚来代工的江淮。

对江淮来说,其归宿还是选择与大众合作。后者先是控股大众江淮,随后又入股江淮汽车,使其完成了混改。

海马的没落是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化的结果,没有自研能力、没有品牌建设的品牌被淘汰已是大势所趋,只是疫情让这一切又加速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一家代工车企被新造车抛弃之后

曾经比肩吉利、长城的海马为何沦为小鹏的代工厂?如今,小鹏抽身,海马连代工业务也保不住了。

文|智驾网  黄华丹

在新造车运动初起的前几年,自建工厂的理想汽车和采取代工之路的小鹏、蔚来曾引发业内争论:谁能走得更远。

今天,走代工路线的小鹏在自建工厂之后,为其代工的企业开始走到头了。

曾经推出过诸如“福美来”和“普力马”等当红车型的海马,今天更知名的头衔却是“小鹏代工厂”。而现在,连小鹏也走了。

4月底,海马汽车先后发布其2021年度财报和2022一季度财报。

2021年,海马汽车实现17.63亿元的营收和1.12亿元的净利润收入。2022年一季度营收7.1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93万元。

而其去年之所以能实现1.12亿的净利润,靠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即处置非流动资产、政府补助以及债务重组等,其中包括出售金盘实业100%股权、郑州兰马实业有限公司95%股权。仅这一项,就为公司贡献了5.45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变卖资产,海马2021年将净亏损4.32亿元。

销量上,2021年海马销量为2.95万辆,上半年销量1.65万辆。可以看出,小鹏在下半年便已经逐渐减少海马汽车的代工数量。

而除去为小鹏代工的产量,海马自己的车型全年售出仅万辆左右。

目前,海马汽车在售车型包括8S、7X、6P与纯电车型爱尚EV。2022年1-3月海马全系总销量仅5730辆,3月销售2241辆。

曾经也是能比肩吉利、长城等车企的海马,2016年销量还超过20万辆,营业收入138.9亿元,何以转眼沦落成代工厂?营业收入下滑,甚至加上代工订单也无法挽救,如今更是连代工业务都保不住了。

01、从代工起步

有意思的是,似乎从最初成立至今,三十多年的历史,海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代工。

1988年,海南汽车厂成立,此后与马自达合资成立海南马自达。虽然后来合资公司很快中断,但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停止,而海南汽车厂为了沿用海南马自达的名声,将公司名字改为“海马”。

最初的合资其实并没有问题。那个年代,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是以和外企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将对方车型国产化,亦步亦趋来学习先进的造车技术。

海马的经典车型福美来与普利马同样也来自马自达。

但海马的问题在于,除了引入马自达的车型进行升级改造,就没有拿得出手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了。

上汽、广汽等最初同样靠合资公司成长起来的国企,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立品牌。但海马,有的依然只是马自达时代留下的几款车型。

后续马自达将新车型放到一汽与长安生产,海马就开始面临开发乏力的窘境。虽然此后也陆续推出过丘比特、福仕达、M系列、S系列等车型,但都反响平平。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没有创新的产品,只靠吃老本,销量下跌只是迟早的事。

对海马来说,合作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经验。从后续海马的发展来看,与马自达的合作更像是一次漫长的代工。

或者说,海马是将本就有限的资金与人力分散了。

在造车业务尚无起色的条件下,海马不是加大投入研发,而是盲目扩张去搞房地产和金融。

海马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海马汽车、海田金控以及青风置业三大产业板块,总资产400多亿元,其中青风置业是海马集团地产板块,总资产100多亿。

产业分布于郑州、武汉、海口、开封等地,下设郑州地产、开封地产、武汉地产、海南地产、海汇商业、老管家物业、红燕堂酒店等多家子公司。

而海马汽车的经营范围中也包括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等业务。

02、小鹏离场,入局新能源

同样的错误海马似乎还在犯第二次。

在与小鹏的代工合作上,海马也显得有些迟钝。作为头部新势力车企,小鹏在新能源车上的嗅觉与经验本可以为海马向新能源转型提供充足的养分。但海马似乎只是单纯在做代工。

直到失去小鹏的代工订单后,海马终于将发展重心放在了新能源汽车赛道,提出“优先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死磕插混汽车、深耕氢能汽车”的发展战略。

纯电动汽车7E计划于2022年四季度投放市场。

第三代氢能汽车计划于2022年开展模拟示范运营,2023年具备产业化条件。

2021年11月,海马汽车公告称,公司水制氢与高压加氢一体化实验装置项目建设完成,标志着公司将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用高纯度氢气制备与70MPa高压氢气加注能力。

根据规划,海马汽车将在2025年前投入2000辆氢能汽车。

一方面,海马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几乎包含了现有的所有车型,计划在产品和技术层面持续发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汽车和智能汽车等创新技术领域研发,提升产品科技水平与智能水平。

但另一方面,从去年的财报数据来看,海马并没有加大研发投入,反而是进一步缩减了支出。

2021年,海马汽车资本支出约为2.96亿元,研发支出累计1.5亿元,同比减少36.08%,研发人员从2020年的534人减少为309人。且不说与长城等企业动辄近百亿的研发投入不可同日而语,纵向对比,海马的支出也几乎降到了近十年低点。

而海马计划大力投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虽然国家制定政策积极推进,但目前仍前途未卜。对于研发资金不足的企业来说,这并算不上好的方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海马汽车还是应该做好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03、代工不是出路

海马汽车从2017年开始走下坡路。

2016年,海马汽车年销量近22万辆,仅海马S5就获得10.2万的销售量。而2017年当年的累计销量为14万辆,同比下滑35%。2018年、2019年连续下跌,2019年销量不足3万辆。2020年,海马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仅为1.78万辆。

同时,海马汽车不断亏损。2017年海马汽车亏损金额9.94亿元,2018年继续亏损16.37亿元。2019年,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被退市,海马变卖房产,并放弃汽车研发业务才得以扭亏为盈,当年海马汽车净利润8519.62万元。2020年,海马再次陷入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3.35亿元。2021年以“非经常性损益”实现净利润1.12亿后,2022年一季度又继续亏损6093万元。

也是从2017年开始,海马为小鹏代工。到2021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后,双方并没有续签。

彼时,没有造车资质的小鹏遇到销量下滑、产能闲置的海马,双方一拍即合。

但借着小鹏代工订单续命的几年间,海马的营业收入依然逐年下滑,从2017年的100.79亿元跌到2021年只剩下18.12亿元。

这不是靠一纸代工订单就可以改变的命运。

今天,当年的新势力企业都已经获得造车资质,为了对供应链、品质、交付时间等有更好的控制权,自建工厂成了大部分车企心照不宣的默契。

而小鹏汽车,也在完成广东肇庆、广州、武汉各地的自建工厂,并于2020年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后选择了不再代工。

即便是依然选择由江淮代工的蔚来,也是由前者按照蔚来汽车要求全新建设了专属生产基地,以确保能完全按照蔚来的工艺要求去设计产线,并按照其质量标准验收车辆。

而事实上,在今天依然存续的代工关系中,代工车企的出路也不算好。比如为高合代工的起亚,以及为蔚来代工的江淮。

对江淮来说,其归宿还是选择与大众合作。后者先是控股大众江淮,随后又入股江淮汽车,使其完成了混改。

海马的没落是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化的结果,没有自研能力、没有品牌建设的品牌被淘汰已是大势所趋,只是疫情让这一切又加速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