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解局
“捡破烂”可不是个能让人多向往的职业,但是,河南一个人口8万多的小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干这个,而且捡出了个年产值800多亿的大生意。
靠收破烂,这里成了中国“城市矿山”示范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有色金属回收加工基地。
“破烂王”成了身家几十亿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老板,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地方,也变成了全国千强镇。
地处郑州、开封、许昌三地交界的长葛市大周镇,可能对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在有色金属行业却非常有名气。
因为这里每年回收利用各种废金属的总量达到了400万吨,一度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今年年初,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到了要做强大周镇的循环经济产业。
这也难怪,从家家户户捡破烂发展到今天,大周镇已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8万多人口的小镇,一半的人从事金属回收加工,有1000多家经济实体,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832亿元。
体量巨大不说,让人意外的是,这里可不只是收收废品卖卖破烂那么简单。
大周镇企业引进德国西马克技术的河南首个六连轧生产线,轧钢流程仅需7分钟
2017年,国内第4条、河南首个六连轧智能生产线在大周镇的一家企业投产,这条从德国引进技术,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把以前需要100多人流水作业的工作量,缩减到5个人就能轻松操控。
瞄准“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大周镇,还在2017年完成了一个突破:
建成了全球第一条镁合金汽车轮毂工业生产线。这不仅让大周镇的企业拥有领先同业3-5年的专利技术,也让他们成了国际镁合金汽车轮毂标准的制定者。
在投产仪式上,这家公司就收到了美国公司20亿元的订单和德国奔驰设计公司为期3年50万只轮毂的订单。
另外,特斯拉、大众、比亚迪、北汽等大型整车厂商,也都纷纷计划引进这家公司生产的镁合金轮毂。
这些装配在高档汽车上的产品,原材料同样来自大周镇回收加工的金属。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里形成了从废旧金属回收、分拣、拆解、冶炼、加工、精深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除去这些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无价的“绿色”财富带给大周镇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年回收利用400万吨废旧金属背后,是节约标煤近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00余万吨。
正是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大周镇才有底气喊出近期的“小目标”是把再生金属做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收破烂这个曾经没人看得起的行业,如今是妥妥的“朝阳产业”。
起初大周镇的人扎堆收破烂,并不是因为未卜先知,纯粹是因为穷得没办法。
我们从地图上能看到,大周镇虽然地处平原,但被双洎河三面环绕。
在今天这不算事,可是在几十年前,这意味着交通闭塞,不管去哪都要绕远路。
再加上这里地上没资源、地下没矿产,沙土地里只能种红薯和花生的自然条件,大周镇的经济常年在全市排倒数第一。
大周镇被双洎河三面环绕,曾经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大周的农民以前把红薯做成粉条,拉着架子车去县城卖了换钱。
回来的路上,为了不让车空着,就沿路捡点废品,或者把城里的旧东西拉回来换点零钱花。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主要捡塑料、废纸之类,直到1979年,大周镇一个村的村支书发现,邻近的开封尉氏有人搞土法炼合金挺赚钱,于是就带人开始搞起了冶炼,从一开始的铅锡合金,慢慢发展到了铝合金。
这时,捡破烂的大周人发现有色金属好卖还值钱,于是他们开始在周边的县市走街串巷收废品,主要就瞄准废电线、废铜废铝这些金属。
一些脑筋活的人在家开收购部,收卖废旧金属,把自己收来的废铜废铝简单加工成铜板或铝锭。
一吨能赚几百块钱,这可比直接卖挣得更多,于是有人干脆专门办厂加工废旧金属,再卖给上游买家。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铜、铝等金属价格直线上涨,大周人跑得越来越远,胃口越来越大。
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甚至还有人跑去俄罗斯把报废的飞机、坦克都倒腾回来,有的人包几节火车车皮运回来,一趟就能赚好几万。
“家家户户都冒烟”的大周把大江南北的“破烂王”都吸引了过来。
90年代初,大周镇这种简单的冶炼加工企业有200多家、收购户400多个。
从1993年到2002年,大周镇再生金属产业飞速发展,企业数量一下突破了1000家。
大周镇在有色金属回收加工的圈子里名气越来越大,经营品种也从最初的铝、铜和不锈钢,发展到了锌、锰、铬等20多个品种。
再加上当地政府和一些眼光长远的企业,借助产业转移的时机,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港台等地拉来了近百亿元的投资和企业,这个捡破烂捡出来的事业,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媒体报道大周镇再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 来源:视频截图
2004年,大周镇综合经济实力从倒数第一跃居长葛市第一名,两年后又进到许昌市第一。
20多年间,完成了从“差生”到“学霸”的转变。
生活小康了,可问题也来了。
循环经济本意是节能环保,可大周镇这样“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式发展,反而带来了污染和浪费,这题怎么破?
就在大家都在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转机来了。
2007年,大周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借着这个机会,当地开始了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升级。
2011年,大周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2014年,中原再生金属交易市场建立,2015年开盘交易,当年交易额就突破了300亿元。
2016年,大周通过终期验收,成了河南省唯一、全国唯三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也是从这时开始,他们开始走出去,到德国、法国、日本、瑞士这些“城市矿山”产业发达的国家考察引进技术,甚至直接吸引全球再生资源最有实力的企业来到大周镇。
一个小镇,有国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80%以上的企业与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大周镇似乎弄明白了,依靠科技,“城市矿山”才能既是金山银山同时也是绿水青山。
“城市矿山”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形象比喻。
大周镇废弃资源回收利用加工,不仅创造了一年800多亿的产业规模,同时还解决了4万人的就业问题,对当地税收的贡献率也达到了20%,而奔着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去的大周镇,这座“城市矿山”究竟能带他们走多远?
首先是市场的需求。
大周镇的强项是有色金属再生,而有色金属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业原材料,随着消费的增加,供应缺口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稳步提升。
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铝、铜、锌、铅四大金属消费总量约7760万吨,这其中,再生有色金属的产量是1450万吨,占了国内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
2020年中国与全球再生金属消费量占比 图据中商情报网
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与原生矿冶炼相比,节约了大量资源、减少了能耗并改善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色金属原料和需求间的供求缺口,缓解了供需矛盾。
与需求相对应的,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低。
尽管最近这些年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蓬勃发展,但是和这个行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在再生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的技术水平方面,我们仍落后发达国家不小的距离。
2020年,国内的再生铜产量是325万吨,仅占全国铜产量的16%,而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完善的再生铜循环利用体系,如美国再生铜产量占总产量的60%,德国占比80%。
2020年,国内铝、铜、锌、铅这四大金属的消费总量中,再生金属2150万吨,仅占消费总量的27.8%,这个数字比全球平均水平的35.3%低了7.5%,跟发达国家平均45%的利用率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不过,差距大也正好说明了可发展的空间同样足够大。
更重要的是,“碳中和、碳达峰”为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有色金属工业能耗高、碳排放量大。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6.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5%。
再生金属与原生金属相比能耗更低,意味着更加节能减排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而作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再生有色金属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以来,国家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低碳发展领域政策法规,这些政策都在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就提出,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要达到2000万吨。
2025年预计国内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2000万吨 图据中商情报网
在“双碳”的政策背景下,再生有色金属作为低碳资源,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产业方向。
特别是在当下,能源领域原材料面临资源优势国家“卡脖子”的现状,从“城市矿山”中获得再生金属,将成为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内循环”的重要途径。
众多利好都摆在面前,从捡破烂起家,到拥有“城市矿山”的大周镇能走多远,就看他们不断地努力和不停地科技创新了。
只要肯实实在在搞好环保,肯真金白银投入搞科技创新,肯踏踏实实直面差距往前追,大周人就能把“捡破烂”做成真正高大上的“金饭碗”。
河南大周人,了不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