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经济e线
5月27日,证监会就《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公开征求意见,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公布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要求,这标志着ETF纳入互联互通有了突破性进展。ETF纳入互联互通后,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ETF基金份额。
早在2016 年8 月,两地监管明确就ETF纳入互联互通的投资标的达成共识;2021年12 月,沪深港交易所及中国结算联合声明已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整体方案达成共识;今年4 月,港交所发布就ETF纳入互联互通合资格证券的安排;此次交易所对纳入及调整标准等进行明确,监管预计至正式实施或需2 个月左右准备。
在投资方式上,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参与ETF投资只能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不允许进行申购赎回。投资额度上,ETF的投资额度将与股票投资额度一并统计管理,当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交易额度分别为520亿元,即北上资金每日额度1040亿元;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分别为420亿元,即南下资金每日额度为840亿元。
业内认为,ETF纳入互联互通之后,预计将吸引更多北上资金投资境内的资本市场,为ETF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有利于提升相关ETF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加快ETF规模的扩张。
据新经济e线了解,目前,头部ETF管理人卡位战已经打响,比如加强ETF产品流动性管理和持续营销,设立对接海外投资机构的团队,开展市场研究以及技术系统准备等。
首批入围名单有这些
新经济e线获悉,在ETF互联互通标的选择上,首批入围名单主要按照基金规模、跟踪指数选股以互联互通标的为主等原则进行筛选。
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实施要求,纳入陆股通的ETF满足条件包括:以人民币计价,且最近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上市时间满6个月;跟踪的标的指数发布时间满1年;跟踪的标的指数成份证券中,沪深交易所上市股票权重占比不低于90%,且沪股通股票和深股通股票权重占比不低于80%;跟踪标的指数的成分股数量、单一成分证券权重等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截至5月27日,沪深两市上市的股票型ETF共560只,通过筛选,基本符合纳入互联互通条件的ETF产品共计77只,占比13.75%;对应净值规模5512亿元,占全部股票ETF规模的65.35%。
其中,符合纳入陆股通条件的前十大A股ETF分别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安上证180ETF、华泰柏瑞红利ETF、嘉实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
符合纳入陆股通条件的ETF类别分布
在首批入围的77只ETF产品中,从其跟踪指数类型来看,涉及指数45个,分别包括宽基指数11个、行业和主题指数34个。在符合纳入条件的77只ETF中,33只为宽基指数ETF,对应规模3205亿元;44只为行业和主题ETF,对应规模2307亿元。
根据测算结果,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上证180、创业板、创业板50、深证100和科创创业50指数均有相关ETF满足调入规则,相关ETF产品平均规模73.90亿元,产品规模较大,流动性相对较好、日均成交金额可观,可以为北上资金提供丰富的配置中国ETF的机会。
统计表明,截至5月30日,海外投资中国主题ETF规模超过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产品共计12只,而满足互联互通ETF规则的宽基指数产品为33只,随着互联互通ETF的纳入,将大大扩容海外资金投资中国的标的范围,提升国内ETF在全球ETF市场上的配置功能作用。
整体而言,尽管符合纳入陆股通条件的ETF在整个股票型ETF市场的数量占比不高,不到14%,但规模占比较高,达到六成以上。其中,宽基指数ETF、行业和主题ETF基本各占一半,前者规模更高一些,后者数量更多一些,且在行业和主题ETF中,TMT和新能源相关细分行业的ETF较多。
对此,有市场人士指出,多个国内优质赛道指数ETF产品涵盖其中,打开了北向资金配置空间。在满足互联互通调入规则的行业和主题指数ETF中,科技行业包括国证芯片、中证5G通信、中华半导体芯片等ETF,新能源产业包括光伏产业、中证新能、新能源车等ETF,医药行业包括中证医药、300医药等ETF。
可以说,以上囊括了国内半导体、新能源车、光伏、5G等多个独具全球比较优势的产业链或热门赛道,这也为北上资金布局A股独有的优质赛道打开了配置空间,同时也间接有利于我国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管理人卡位战打响
新经济e线注意到,为了备战ETF互联互通,以行业龙头为代表的ETF管理人已经从技术系统准备、人才储备、市场调研、销售渠道沟通等多方面进行卡位。
若按入围ETF数量排序的话,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国泰基金等五大管理人位居行业前列,旗下分别有10只、9只、8只、7只和6只基金符合互联互通ETF调入规则。
Wind统计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夏基金上榜的9只ETF产品合计资产净值超过1200亿元,达1290.94亿元,位居入围ETF规模榜首位。其中,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规模均超百亿元,分别高达513.32亿元、227.83亿元、175.97亿元;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华夏央企结构调整ETF等3大ETF规模均超过50亿元。
在易方达基金入围的8只ETF中,易方达创业板ETF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均为百亿ETF,今年一季度基金规模分别为170.74亿元和105.13亿元,均为宽基指数产品。此外,易方达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易方达深证100ETF等3只ETF规模也超过50亿元。
相比之下,在广发基金入围的10只ETF中,旗下行业和主题ETF多达7个,其跟踪指数分别包括中证基建工程指数、中证传媒指数、中证军工指数、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中证环保产业指数、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就规模而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超过90亿元,达90.33亿元,广发中证传媒ETF和广发中证军工ETF规模各超过30亿元,分别为44.11亿元、30.9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ETF市场交易规模明显扩大,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尤其主题指数类交易活跃度(ETF成交额/基金规模)提升最为明显,月度交易额基本可以达到基金规模的80%左右。
因此,在ETF纳入互联互通之后,北上资金可以投资的品种将进一步丰富。与此同时,北上资金的加入也将改善目前ETF的投资者结构。
ETF规模的投资者结构
截至目前,在ETF投资者结构中,近两年个人投资者占比有较明显的提升。据基金2021年报,以基金份额为衡量基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分别为42.8%和57.2%;以基金规模为衡量基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所持规模的占比分别为36%和64%。对比2019年末,个人所持ETF份额和规模占比分别提高了18.2%和15.3%。由此来看,过去两年有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到ETF的投资中。
不过,随着北上资金的加入,ETF的投资者结构中机构占比料会有所回升,这对于ETF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将挥发积极的作用。
业内预计,随着ETF互联互通在即,在ETF产品领域布局较早、产品线较为丰富全面的基金管理人,有望在互联互通机制下充分发挥优质头部产品的卡位优势,提升相关ETF产品的流动性,并进一步扩大已有产品的规模领先优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