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王婷婷
“94.65%的美元债都要约交换了,但剩下的就被要求打两折卖回给公司,属实不在乎小债权人。”
距离一笔3亿美元债的交换要约成功才不到10天,大唐地产(02117.HK)的方案被部分小债券人认为有逃废债之嫌。
6月8日,大唐地产最新的公告宣布这笔债券借新还旧成功。公告称,公司将发行2023年到期,年利率12.5%的美元债,发行总额约2.8395亿美元,该笔债券正是对于2022年到期债券的要约交换,新票据于2022年6月6日在新交所上市。
此次交换能获得大部分债权人通过,大唐地产认为,意味着投资者对于公司的支持。同时,也减轻了大唐地产的短期现金流压力。
但是原本总额3亿美元的票据,并未全部达成置换。
虽然最终的沟通结果达到了大唐地产的初衷,但这并不表示公司的绝对安全。因为,该笔债券交换仍有1605万美元(占发行在外现有票据本金总额的约5.35%)并未同意交换入新票据。
部分债权人告诉界面新闻,截至目前,大唐地产仍然未向他们兑付未进行交换要约的美元债。
上述债权人表示,根据原有债券关于交叉违约条款,1000万或以上美元的债务违约即是违约事件,会触发公司境内外其他债务的交叉违约。大唐地产有超过1500万美元的债券未如期兑付,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界面新闻了解到,对于余下这部分未进行交换要约的美元债券,大唐地产给出的方案是要求债权人以两折的价格卖回公司。
“这是不顾小债权人利益,有差别对待债权人的嫌疑,会使得投资人对公司的信心受损。”对于这一解决方案,上述债权人并不接受。如今,他们也还没等来大唐地产的新方案。
对于投资者的质疑,6月9日下午,大唐地产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对于目前存在的未完成交换,主要由于少部分投资者较为分散,难以沟通到位,不存在两折买回情况。大唐地产此前也在公告中表达过态度,希望相关投资者尽快与公司取得联系,商议处置方案,确保顺利解决。
目前,这部分投资者的要求是想把钱要回来,希望能如数兑付,但以当下大唐地产的运营状况并不能满足。
今年5月23日,大唐地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就旗下一只临期美元债未偿付本金额的至少2.7亿美元或90%(最低接纳金额)发起要约交换。公告信息显示,该笔票息12.5%的美元债,未偿付金额为3亿美元,原定兑付时间为2022年6月6日。
当时大唐地产表示,交换要约一经实行,将改善其整体财务状况、延长其债务的到期日、强化其资产负债表及提升其现金流管理。
其要约方案与不少房企类似,即“借新还旧”。
公告显示,该笔票据将被同比例置换成展期后的新票据,并支付2022年6月到期债券的应付利息,新票据将于2023年5月30日到期,维持原票据12.5%的利率不变。
一周后,大唐地产迎来好消息,在截止日期5月30日23时之前,2.84亿美元(占发行在外现有票据本金总额的约94.65%)已根据交换要约有效提交作交换并获得接纳。
5月31日,大唐地产对外发布相关公告称,交换成功后,公司将发行本金总额为2.84亿美元,于2023年5月31日到期的年息12.5%的优先票据,预计于2022年6月1日完成交易。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唐地产出现流动性危机。
正如大唐地产所陈述的那样,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商所处的行业环境与资本环境经历着一个拐点。银行放贷的减少,令其获得境内资本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购房者的银行按揭贷款减少,叠加购房者对开发商的担忧,则打击其销售端。
这些不利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且未见好转迹象。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均有大幅下滑,本以为在一季度筑底后二季度便可恢复,但因疫情反复,大唐地产二季度的销售情况实现止跌回升仍有难度。如今市场未明,寄希望于销售回款的大唐地产,未能避免再度遇挫。
在今年第二季度的4月和5月,大唐地产的销售进一步下滑。数据显示,4月份大唐地产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18.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为19.09万平方米,同比去年皆下降了逾6成。
5月份,大唐地产的销售状况继续延续疲软之态,单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为18.6亿元,销售面积约为19.21万平方米。前5个月的销售额合计101.5亿元,同比下降47.8%。
回到美元债问题,有业内人士分析,大唐地产获得要约交换成功并非是投资者对大唐地产持乐观态度,或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此之前,大唐地产表示,若债券要约无法成功实施,公司或无法悉数偿还现有票据,产生足够现金流以履行财务承诺的努力或会受限。因此,公司或会考虑其他债务重组方式。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其现金流风险较高。
也正是因为面临的债务压力,在此次交易里,大唐也并未使用附加修订债券条款同意征求,这在近期房企的交换要约中都较为少见,这也是引发部分小债券人不同意方案的一大原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