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蓝鲸教育 杨刚毅
近日,北京、上海两地均发布了最新批次“专精特新”企业的公示名单。
北京有8家教育企业入选新一批次的“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好未来的子公司“亿度慧达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度慧达)和新东方的子公司“北京布局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局未来)均在列。
上海则有7家教育企业入选 “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上海网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龙软集团的子公司;而上海行动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A股上市公司,被称为“管理教育第一股”。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起,北京共有近30家教育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名单;上海共有约20家教育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名单,其中不乏昂立教育、行动教育等A股上市公司及部分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还有类似于晓羊教育、“三节课”等经历了多轮融资的教育企业。
为何教育公司频频入选“专精特新”名单,入选名单对于机构有何价值?
教育企业的“专精特新”
各地入选“专精特新”的标准虽不甚相同,但方向却大致类似,即不仅考虑公司营收、利润、融资、估值等基础财务指标,还要求已获授权的知识产权数量、市场知名度等“科技指标”。
例如,北京在企业创新能力上有要求:
而上海则在“四化”条件上有要求:
北京某券商的新三板研究员对蓝鲸教育表示,以北京为例,“专精特新”企业的申报是可以自荐的,这让许多B端、G端做智慧教育服务的企业有了向一级市场展示的途径,而且未来可能会得到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在“双减”后,部分赴美上市的教育机构濒临退市,入选“专精特新”代表了市场和行业的认可,也能提振目前一级、二级市场对于教育行业的信心。北京一家已入选 “专精特新”企业的战略部负责人则表示,在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后”,经信局、园区管委会等机构经常会进行线上、线下培训,一些关于融资和上市的指导会具体到特殊支持政策,另外还会帮助接洽投资方。
蓝鲸教育在梳理入选 “专精特新”的教育企业后注意到,这部分教育企业的主营业务几乎集中在智慧教育、职业教育、素质类校外培训三大赛道上。而且入选北京2022年第三批次“专精特新”的8家企业,都是“教育科技”公司,似乎也揭示了未来教育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例如此次入选的新东方子公司“布局未来”,去年6月北其注资5000万元成立了东方创科,提出面向B端和G端提供科技创新教育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另外布局未来在今年年初时还注资成立了一家芯片制造公司。亿度慧达则是好未来的高新技术主体之一,运营着教育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家长帮App。京版芳草教育则是北京出版集团旗下的企业,其主营业务可以理解为向幼托阶段机构提供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服务。
以上入选企业的发展方向恰好与“双减”后时代教育行业转向硬件化、智能化、职业教育化、素质教育化的发展趋势相符。
教育信息化——最佳切入点
进一步细分入选“专精特新”的机构,可以明显看到,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今年年初入选北京“专精特新”的晓羊教育,就在走班制分班规划方面技术突出,是国内智慧校园建设的新兴力量,据了解其正在为全国超过9000所学校和2000万师生提供智慧教育服务。
上海朗鹰教育则是通过研发自然语言处理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向 K-12阶段的学生提供在线英语考试、测评等教学服务,目前为教育主管机构和体制内学校提供SaaS技术,据其官网介绍,去年还成功中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中考外语听说考试评分服务项目。
据蓝鲸教育不完全统计,还有以下北上两地的“专精特新”企业,都瞄准了教育信息化这个赛道:
数据来源:企业公开资料
一位教育企业的市场总监对蓝鲸教育表示,“双减”后公立学校需要补位课外辅导机构和在线教育机构,从教育部门到学校,都会引入更多的内容类、软硬件类、管理类资源,且这些资源和解决方案大多由政府或学校出面购买,此外To G和To B赛道的客单价都非常高,且具备稳定、不易被替换的特点,所以目前教育信息化赛道成为了教育行业的新蓝海。
近几年,全国教育信息化经费不断增加,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达3431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227亿元,同比增长7.08%。以K12阶段为例,2021年我国中小学生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达1634亿,同比增长9.1%,据艾瑞咨询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都会保持在9%左右的高增速: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科大讯飞年初在与投资者交流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教育新基建现在用专项债的方式来加大投入,现在很多地方的专项债规划逐步明朗,前段时间财政部向各省提前下达的专项债最高额度为2.19万亿,其中教育是排名前三的支出。”
可见“专精特新”企业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时,既有充足的经费支持,也有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巨大的需求相呼应,机构们对入选名单趋之若鹜也就并不意外。
“专精特新”,助力教育新基建?
近年来,全国教育系统及学校实现软、硬件升级以及智慧校园的普及,也少不了这部分走在前面的“专精特新”企业为教育新基建贡献力量、为学生和老师们提供智慧化的工具。
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有一个普遍的思维误区——把“教育新基建”局限在设备与技术上,而忽视了使用它们的人和组织。所以“专精特新”企业助力教育新基建,并不仅仅在硬件上,更大的考验在于行为和制度层面执行,并与真正的使用者——学生接轨。
一位教育企业的产品负责人表示,他的公司也被评定了“专精特新”,作为从业者的他并不担心“专精特新”教育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否跟得上,因为教育行业的技术应用并不困难,可以直接采购其他技术供应商的能力加以改造,现在更需要的是在产品的逻辑、交互和兼容等方面层层把关。过去在助力教育新基建时,大家对于产品的开发更偏向于管理和效率,而不是体验;“双减”后各地教育体系和学校既然要补位教育机构,产品就要做到好用、让教师学生们愿意用,必须重视设计细节和学生需求方面的处理。
另外,该人士还认为,被各地认定为“专精特新”只是入门,未来国家想扶持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教育行业能不断有公司被评选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且继续跑出上市公司才是关键。
蓝鲸教育观察到,除了“专精特新”企业外,作业帮、网易有道、猿辅导、掌门教育、松鼠Ai等业内头部公司也相继发布了助力教育新基建的智慧教育产品。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在“专精特新”氛围的带动下,为教育新基建打好地基。让“双减”后的教育市场继续良性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