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刻商业 栗不旬
编辑|周烨
曹操出行最近风波不断。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称曹操出行正在裁员,多位员工称已收到公司协商离职通知,收到通知当天即走,部分员工的赔偿为‘n+2’,裁员比例在40%左右。
尽管曹操出行否认了这一说法,表示此次调整属于正常的业务优化,相关说法为不实消息。
不过,据多家媒体报道,曹操出行本次裁员几乎波及到了所有部门,运营、研发、销售市场以及产品等岗位无一幸免。裁员比例较低的曹操出行总部,但也在30%以上。
此外,曹操出行正在多个城市收缩业务,部分大区直接“合并”,裁员比例接近100%。而这些城市,曾是去年7月来,曹操出行抢食市场份额的重点市场。
与此同时,曹操出行一直处于高层动荡之中。今年3月底,“网约车鼻祖”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接任曹操出行董事长一职,代替了原董事长“吉利系”的刘金良。这让人不禁猜测,曹操出行或许是在为抢夺市场份额发力。
网约车市场无疑是块诱人的大蛋糕,众多平台都想从滴滴手中分走一块,但在野蛮扩张之下,网约车平台的隐忧随之显现,多家平台被约谈,行业强监管来袭;再加上受到疫情反复、消费降级等的影响,很多平台的订单量急剧下降……后疫情时代,网约车行业格局将会被重塑吗?曹操出行又能抢到多少蛋糕?
1、周航上任,曹操出行改革不断
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曹操出行的高层人事变动一直未停止,出现多次重大调整。
2021年下半年,龚昕出任曹操出行总经理一职,在此之前,他曾在滴滴工作长达七年之久,曾担任滴滴专车事业部担任总经理,负责代驾、专车和区域网约车业务,可以说是行业内的“老将”,有着丰富的行业实战经验。
龚昕入职之后,曹操出行原董事长、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刘金良便淡出管理层,职位变更为董事,吉利CEO李东辉、曹操出行原总经理董凯楠、董事张毅也全部退出曹操出行运营主体。
曹操出行人员变动情况,图/天眼查
到了今年3月底,周航出任曹操出行董事长,作为易到用车的创始人,周航是最早涉足开拓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一批人。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巅峰时期的易到用车,曾一度占有80%的市场份额,近200座城市开城,超过4000万用户、600万车主,先后拿到上亿元融资。
不难看出,曹操出行此轮人事变动,新增了“滴滴系”“易到系”等的相关专业化的高层人士,创始团队 “吉利系”的站位向后调整,这也意味着曹操出行正式告别刘金良时代,开始走向下一轮征程。
人事变动的同时,曹操出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在进行中。
新董事长周航上任之际,今年4月份,曹操出行对外公布了“N3”战略落地半年的效果,并发布了两条新的产品线“专车”与“惠选”业务。龚昕介绍,曹操专车定位为国民专车,旨在从价格方面入手,让每个人都消费的起网约车产品,去除此前专车产品上“价格高、精英化”的定向标签,曹操惠选业务的定位则是实惠出行。
两条新产品线对曹操出行都意义重大,一方面“曹操专车”产品线来挖掘出行市场的潜力,稳住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曹操惠选”攻占平价网约车市场,进一步拉新和促活已有用户,曹操出行凭借两条新的产品线或许可以在扩大用户覆盖面的同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曹操出行一边扩展新的产品线,另一边也在砍掉此前盲目扩张的业务,而整体产品架构的调整,伴随着的是大规模裁员的进行。
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近期曹操出行这轮裁员在部门和人员范围上更广,包括出租车、顺风车、专车等涉及到的技术、产品、市场等岗位,还有包括网约车模块的培训、司机补贴以及产研部门也砍得不少。在这其中,城市业务成为重灾区,部分城市业务的员工裁员比例达到70%,有些城市业务直接全部砍掉。
曹操出行调整业务线并大规模裁员,也是为了节省成本。毕竟,原有的重资产模式和盲目扩张的大量业务,已经让成本高企。
不同于滴滴的C2C模式,曹操出行上线之初采用的是新能源汽车+公车公营+认证司机的B2C重资产运营模式,其车辆使用新能源车,司机则统一招募培训。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平台可以对司机统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但B2C模式的最大弊病就是运营成本高昂,首先平台前期就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在采购新能源汽车上,其次由于是公车公营,车辆每年的年审费用和车险费用都需要平台支付,而C2C网约车平台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了司机。
据曹操出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3月底,其已经上线全国58座城市,投放车辆50000辆。按照新能源车一年平均车险4000元计算,曹操出行每年仅在车险费用就需要花费2亿元。
如今,网约车江湖中的玩家已经超过270家,滴滴一家独大的格局已然一去不复返,行业仍处于一片动荡当中,而动荡也意味着机会。
此时,曹操出行要留出更多弹药抢蛋糕,势必要先进行内部调整,将弹药准备充足。
2、滴滴“让”出来的市场,曹操出行抢到了多少?
从整体数据来看,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共有27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较去年5月增加了40家。
争夺战再度来袭,其中从美团打车的举动就可以看出各家的跃跃欲试有多强烈。美团重新上架了美团打车APP,来势汹汹,一个月就开通了100多个城市的出行服务,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覆盖了全国200多座城市。
曹操出行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迅速加入用户抢夺大战当中。去年7 月 8 日,曹操出行立刻推出“拉新人得现金”的活动:邀请 3 位新人注册成单,最高可以提现 60 元,同时邀请 3 名好友为自己助力,还可以获得大额打车券,此外还有签到领打车券、“打车季”打车低至六折起等活动。
曹操出行的一系列举措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获。
去年7 月,曹操出行的订单需求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50%。曹操出行CEO龚昕在去年9月曾对媒体表示,过去3个月,曹操出行在已有的城市里订单翻了一番。同时,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12月曹操出行月均DAU达到179.1万,同比上升了102.4%。
乘着这股东风,曹操出行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21年9月,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38亿元,这是当年国内网约车企业获得的首笔股权投资,也是自2020年以来网约车出行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对于融资用途,龚昕则表示,B轮融资将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业务扩展、服务品质提升、司机群体保障等关键工作上加大力度,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曹操出行融资情况,图/天眼查
尽管如此,曹操出行从滴滴手中抢到的市场份额或许并不如最开始预期的多。
今年初,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从近九成掉至七成,但网约车的乱局似乎还没有让哪一家网约车公司真正找到上升的阶梯。
也就是说,半年的时间里,上百家网约车平台只抢占了滴滴两成的市场份额,仍旧未撼动滴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3、后疫情时代,网约车蛋糕更难抢
网约车行业早已进入下半场存量市场竞争时代,与早期的野蛮生长时代相比,玩家们依靠大肆拓城、烧钱补贴等方式吸引用户的方式不再百分百奏效,获客成本上升,再加上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玩家们要想突围,面临比以往更加艰难的挑战。
疫情是影响网约车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约车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流动,但受到疫情反复的制约,人们外出活动减少,用户的出行需求和出行频率随之降低;同时出于安全考虑,有关部门会直接对网约车采取相关限制措施,网约车订单量自然会大幅下降。
以近期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上海和北京为例,上海自3月底暂停封控区域内的网约车运行,北京也自5月5日起,要求网约车平台减少向全市的封控区、管控区、临时管控区、防范区以及朝阳区朝阳路以南区域(不含朝阳路)派单。
交通运输部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总量已经出现连续下滑趋势,其中5月份数据更是呈现断崖式下跌,5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为8千万单,1-4月的订单量分别为7.04亿单、5.51亿单、5.39亿单、4.76亿单。
其次,互联网企业降本增效也是网约车市场订单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由于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可以在晚上10点后打车报销车费,所以晚高峰下班的大厂员工是网约车的忠实用户。而随着裁员降薪的企业越来越多,消费降级成为一种趋势,网约车市场的订单也会有所下滑。
同时,网约车行业的强监管时代来临。
今年2月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
多地有关部门也在加强对网约车第三方服务商加强监管。据法制现场报道,2022年以来,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共查处不合规网约车357辆,涉及34家平台公司。对情节严重的四家网约车平台已经实施了行政处罚。
5月30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当月对合规化工作推进滞后的11家网约车平台进行了约谈,包括滴滴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T3出行等。并指出上述网约车平台存在为无证车辆或无证人员派单、注册登记把关不严、招聘司机渠道管理不善、线下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求必须在6月30日前完成合规化经营目标。
不仅如此,面对高德打车、美团打车这类自身有流量支撑的平台,曹操出行这类传统网约车玩家们的处境更为艰难。
美团打车内的网约车平台,图/美团App
作为流量型聚合平台,高德、美团打车一个APP里便可以聚集多个网约车平台,比如用高德地图打车可以同时叫到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等多种车型,对用户而言极为方便,可以缩短等车时间,解决叫车难的问题,成为很多用户的选择。
眼下,伴随着监管的整顿,网约车行业将进一步规范,只有在潮水褪去,才会知道谁在裸泳,可以预见的是,网约车行业这块大蛋糕只会越来越难抢,等待在玩家们前方的,只会是更加艰巨的挑战,这场仗,也只是刚打了半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