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黄月
“亲密”一词的词根来自于拉丁语单词“intimacy”,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私密的部分,它既是个人的,也意味着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日前,红砖美术馆邀请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带来了一场由其16部馆藏影像作品组成的展览“自由影像——亲密关系”,展览策展人奥迪尔·布尔吕(Odile Burluraux)和杰西卡·卡斯特克斯(Jessica Castex)从不同角度对“亲密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了探讨。
从浴缸、厨房、宠物猫狗等日常形式,到民族社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共同记忆,再到社交媒体以及人工智能影响下的全球互联化世界,参展艺术家从各个方面探索了亲密关系的想象和边界,其中不乏威尼斯双年展获奖作品。本文将以当代生活的四个面向为线索,简要介绍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
自我与家庭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时空之间》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作品以生命的痕迹、个人和集体的记忆为基础,电影和影像在他的创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波尔坦斯基曾经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忆所”。在他看来,每一个人的记忆虽微不足道,却饱含真实独特的价值。
在《时空之间》这个作品中,悬挂的幕布上连续播放着经过简单变形处理后的艺术家一生的肖像,而幕布本身在风扇的吹拂下起伏,产生轻微的波动。略显模糊的影像之间有着淡入淡出的过渡,把自我的肖像变成了一种形象化的、虚构的存在。这很像是人们在找寻失踪者时,在头脑里重塑这个人的轮廓,还原他的特征。
安热·莱恰《萨巴蒂娜》
在《萨巴蒂娜》中,安热·莱恰的女儿在水下漂着,平静的呼吸,看上去充满不屑,水下的女孩近乎静止,让人想起约翰·艾佛雷特·米莱的画作《奥菲利亚》。她直视着水的表面,但她的呼吸形成的气泡则说明她并没有溺水。她似乎在看着我们,我们也几乎在与她四目相对。短片的循环播放造成了一种与女孩在影像中的状态相似的漂浮感。
彼得·菲茨利和大卫·怀斯《猫咪》
在无声影像作品《猫咪》中,一只猫在喝茶杯托里的牛奶。这似乎是一段由业余人士拍摄的视频,但画质又有一种广告片的特征。作为公共艺术基金开展的项目,《猫咪》最初在2001年和2016年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巨屏上播放。这样一个私密而普通的场景,以宏大的形式在一个公共空间的心脏地带投放,形成了一种时代错置般的引人发笑的转化。
民族社区和城市公共空间
玛利亚姆·本纳尼:《渐次王国》
《渐次王国》是玛利亚姆·本纳尼用手机拍摄,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重新制作的。影片捕捉到了艺术家的故乡摩洛哥的活力。她主要拍摄女性,并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艺术家的拍摄对象既有她的家庭成员,也有普通的陌生人。在这些纪录影像里,她使用了幽默和戏仿的手法,用特效来营造一种电子游戏式的美感。投映在两面相对放置的聚苯乙烯雕塑屏幕上的影像凹凸起伏,营造出了强烈的实体性。屏幕雕塑的锥形有助于影像的叠加,让我们联想到影像在互联网上的繁殖。
菲利普·帕雷诺的《致谢》
菲利普·帕雷诺被认为是九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法国艺术家之一,尤以影像艺术见长,其作品深受电影的叙事和形式的启发。影像作品《致谢》回忆了在1976年ZUP工程(都市化重点区)中新建的郊区原本的荒废景象。市政府栽种的树苗上被绑上了各种颜色的塑料袋,那是孩子们在抗议他们喜爱的嬉戏场所被毁坏。标题《致谢》是在向那些与菲利普·帕雷诺共享这份记忆的人以及本片的参与者致敬。
个体与民族创伤
吉莉安·韦英《创伤》
在一个类似于忏悔室的空间中,观众可以看到吉莉安·韦英的这件作品。《创伤》拍摄于一个私密的隔间,其态度在刺探隐私和保守秘密之间模糊不定,让人既联想到忏悔,也联想到真人秀节目。
八个人被邀请在艺术家的镜头前讲述发生在他们童年时代的创伤性经历。他们每个人都戴着一个模仿着悲伤孩子的面部特征的塑料面具,以及一顶合成纤维假发。面具尊重了叙述者对匿名的需求,这种保护几近病态,可以深深影响观众对故事的反应。它既产生了疏离之感,同时又强化了这些证词中的可怖之处。
权河允《489年》
通过VR眼镜,观众可以体验权河允创作的《489年》。这一作品是艺术家查阅档案、证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的细致模拟韩朝边境的“非武装地带”(DMZ)的虚拟现实影像。“非武装地带”是一块军事管控地区,因为这里曾经在朝鲜战争(1950-1953)期间被埋下地雷,所以整个区域极其危险。标题中提到的“489年”指的是清除该地区所有地雷所需要的时间。
数字时代的亲密关系
道格拉斯·戈登和菲利普·帕雷诺:《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
从21世纪初真人秀和网络出现以来,一个全新的变化正在形成,“什么是亲密关系”这个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字时代带来的转折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私密空间,对这种私密空间的反思在菲利普·帕雷诺和道格拉斯·戈登创作的《齐达内:21世纪的肖像》这一影像装置中得到了体现。
这是对法国球星齐内丁·齐达内2005年一场比赛进行的实时跟拍。球场各处布置了17台同步摄影机,从不同距离和角度捕捉齐达内的身影,无论他在那一刻是否是比赛的中心,镜头都始终紧盯着他。他们在影片中穿插电视直播的画面,让电影肖像变得复杂起来。这个作品令人思考,当媒体和技术得到发展时,当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被完完全全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瑞安·特雷卡丁《I-Be Area》
在一个看起来仿佛是客厅、挂有四面镜子的区域,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瑞安·特雷卡丁的影像作品《I-Be域》,其中人物的塑造受到情景喜剧和真人秀中青少年形象的启发。台词由艺术家创作,揭示了今天媒介中对年轻人存在的刻板印象。
展览信息:自由影像——亲密关系
地点:红砖美术馆
展期:2022.4.29—2022.7.3
参考资料:
《自由影像——亲密关系》展前册
【红砖|特稿】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学https://mp.weixin.qq.com/s/RMKyymvkqWKSJiI2Z002kQ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