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 戴晶晶
进入6月“安全生产月”,燃气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6月21日,天津市宝坻区发生一起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3人受伤。据新华社报道,天津宝坻区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称,本次事故原因是违规施工造成了燃气泄露。
同天上午,山东省泰安市也发生了一起由液化气罐泄露引发的爆炸事故。据泰安市应急管理局通报,该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另外10人受伤,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中。
去年至今,全国燃气事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2021年,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共收集到媒体报道的国内燃气事故1140起,同比增加70.7%。事故共造成106人死亡,763人受伤,重大事故1起、较大事故8起。
其中,全年发生天然气事故455起,事故数量占比39.9%;液化石油气事故639起,占比56.1%。
去年年末,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下称安委会)会通报称,当前国内个别地区和时段燃气事故频发,燃气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下称《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发生燃气事故278起,比上季度环比增加4.1%。
住建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城市燃气普及率已达97.87%。其中,天然气供气总量1564亿立方米,管道长度85万公里;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834万吨,管道长度4010公里。
燃气高普及率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亟需推进。就目前事故的主要原因看,第三方施工现场、腐蚀管网、老旧小区的“气改”现场、使用瓶装液化气的店铺等,将是隐患排查的重点。
燃气安全事故分为燃气的用户事故、管网事故和厂站事故。按照气源,又可分为液化气事故和天然气事故。整体看,前者事故数量高于后者。
第三方施工破坏,是造成去年燃气管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2021年已核实的248起管网事故中,第三方施工破坏引发的事故占比高达81.5%;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降为23.3%。
《报告》称,这一比例下降,与政府和燃气经营企业加强对燃气管网的保护力度有关。
今年一季度,燃气管网腐蚀泄露事故有10起,占总数的13.7%,占比与2021年一至四季度的2.1%-5.2%的水平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
此外,车辆撞击、地质灾害、违规操作、私自接改燃气管道等,也都是造成燃气管网发生事故的原因。
在燃气用户事故方面,燃气软管问题(老化破损、脱落、动物咬噬)、热水器一氧化碳中毒、液化气瓶阀未关闭等是主要原因。
2021年12月,《中国应急管理报》对燃气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包括检修不及时、擅自改动燃气管道、老旧小区的“气改”难以监管、占压地下燃气管道形成隐患等原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政策与应急管理系主任、教授詹承豫对《中国应急管理报》表示,应当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完善配套标准、规范,明确燃气管道检维修的时间、质量标准和费用等要求,具体的要求可以在达到全国统一标准的前提下,依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规范。
2021年11月,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副秘书长马长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近期燃气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出行业需要加快燃气安全数字化、智能化、检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根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的数据,目前全国有近10万公里的管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
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
据新华社报道,去年年末,国务院安委会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严厉打击燃气新建、改造等工程违规转包、违法分包,从业人员无证上岗、违规违章作业,燃气管网外部野蛮施工等问题,以及全面排查使用燃气的商住混合体、餐饮场所、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和使用瓶装液化气的大排档、小吃店等,检查是否存在燃气管道占压、穿越密闭空间、擅自改造等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