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光伏新能源火了,更名的公司多了,谁在蹭热度“零成本”市值管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光伏新能源火了,更名的公司多了,谁在蹭热度“零成本”市值管理?

“更名行情”只是一针兴奋剂,股价上涨也仅是一时之快。

图片来源:Unsplash-American Public Power Association

文|华夏能源网

华夏能源网获悉,近日,中环股份(SZ:002129)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公司章程的备案,公司名称由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不变,证券简称由“中环股份”变更为“TCL中环”。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的5月16日,全球最大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享有“光伏茅”美誉的隆基股份(SH:601012)也宣布更名,其证券简称由“隆基股份”变为“隆基绿能”。

此外,6月18日,国内锂电材料头部企业天际股份(SZ:002759)曾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宣称:公司全称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公司中文名称将由“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际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当今这个流行“颜值”的年代,对上市公司来说,名字就是最靓的名片。在此背景下,通过更名来改头换面赶时髦的公司越来越多。

当然,有的企业更名确实是为转型需要,而有的企业,则是在炒作新能源概念,误导投资者,以此来实现“零成本”市值管理。

铁打的公司,流水的更名

华夏能源网了解到,今年以来,除了中环股份、隆基股份、天际股份,还有数家企业进行了更名。

3月中旬,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西子洁能”,SZ:002534),声称要在新能源+储能上发力,开启公司新篇章。但目前为止,该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还是余热锅炉。

4月下旬,保利协鑫(HK:03800)发布关于更改证券简称的公告,其证券简称将变为“协鑫科技”。对此,保利协鑫表示,此次更名是为了更加聚焦硅料主业,更大力度加持科技,更广维度赋能创新,让企业的光伏制造重资产轻装上阵。

5月下旬,北控清洁能源(HK:01250)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中文名称从“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并表示,变更公司名称将更能反映本集团的目前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业务发展受惠。

短短数月,多家企业更名傍上新能源,背后原因又为哪般?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主动更名,原因有三:

一是因上市公司重组成功或大股东易主。比如银隆新能源,是一家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企业,核心产品为钛酸锂电池。而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收购了该公司,“银隆新能源”一名也随之变为“格力钛新能源”。

二是企业为突出主营业务或发展战略而更名。比如天际股份,该公司最早是一家以经营小家电产品为主的公司,后来才开始布局锂电材料领域,并逐渐成为主营业务。到了2021年,天际股份的六氟磷酸锂业务总营收占比已高达81.44%,并贡献了95.7%的利润,对此,天际股份方才进行了名称变更,在公司全称中加入了“新能源科技”字样。

隆基股份更名为“隆基绿能”也是出于这一逻辑。在公告中,隆基股份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动低碳化能源变革,长期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单晶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开发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并自2021年起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业务。

“为更好地体现公司战略布局和主营业务定位,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和公司价值,公司决定更改证券简称。”隆基股份称。

而第三种则是上述两者兼而有之。比如中环股份由原来的“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表示该公司的控股权已经转移到TCL手中,也体现了其主营业务将由半导体向新能源转变。

在公告中,中环股份表示:公司重点布局半导体材料产业及新能源光伏产业。根据公司《2021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05亿元,其中新能源光伏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84.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3.54%。考虑到新能源更符合公司定位,故而更名。

“零成本”市值管理之道?

事实上,无论上市公司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更名,这一举动所带来的第一个益处便是带动股价上涨。有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可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可达68.57%。

有证券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更名尚无特别严格的限制,只要经过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而且更名只需要缴纳少量的登记费用,因此上市公司在更换名称上非常容易。

一边是更名带动股价上涨产生实实在在的的收益,另一边是更名非常容易,两相结合之下,一些公司就发现了近乎“零成本”进行市值管理的办法。“换个马甲就涨停”俨然成了股市中的共识。

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有些企业为了突出新能源业务进行更名,这无可厚非,但难免有些企业只为披上新能源的马甲,打着市值管理的算盘进行更名,忽悠投资者。

然而,企业需要知道的是,从本质上来说“更名行情”只是一针兴奋剂,股价上涨也仅是一时之快,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上市公司更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更名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名称更符合企业现状,让投资者对公司有更清晰的认识,而不应该是通过更名赶时髦、玩概念,如果企业以此为目的,又不去做实对应的业务,最终会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光伏新能源火了,更名的公司多了,谁在蹭热度“零成本”市值管理?

“更名行情”只是一针兴奋剂,股价上涨也仅是一时之快。

图片来源:Unsplash-American Public Power Association

文|华夏能源网

华夏能源网获悉,近日,中环股份(SZ:002129)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公司章程的备案,公司名称由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不变,证券简称由“中环股份”变更为“TCL中环”。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的5月16日,全球最大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享有“光伏茅”美誉的隆基股份(SH:601012)也宣布更名,其证券简称由“隆基股份”变为“隆基绿能”。

此外,6月18日,国内锂电材料头部企业天际股份(SZ:002759)曾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宣称:公司全称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公司中文名称将由“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际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当今这个流行“颜值”的年代,对上市公司来说,名字就是最靓的名片。在此背景下,通过更名来改头换面赶时髦的公司越来越多。

当然,有的企业更名确实是为转型需要,而有的企业,则是在炒作新能源概念,误导投资者,以此来实现“零成本”市值管理。

铁打的公司,流水的更名

华夏能源网了解到,今年以来,除了中环股份、隆基股份、天际股份,还有数家企业进行了更名。

3月中旬,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西子洁能”,SZ:002534),声称要在新能源+储能上发力,开启公司新篇章。但目前为止,该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还是余热锅炉。

4月下旬,保利协鑫(HK:03800)发布关于更改证券简称的公告,其证券简称将变为“协鑫科技”。对此,保利协鑫表示,此次更名是为了更加聚焦硅料主业,更大力度加持科技,更广维度赋能创新,让企业的光伏制造重资产轻装上阵。

5月下旬,北控清洁能源(HK:01250)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中文名称从“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并表示,变更公司名称将更能反映本集团的目前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业务发展受惠。

短短数月,多家企业更名傍上新能源,背后原因又为哪般?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主动更名,原因有三:

一是因上市公司重组成功或大股东易主。比如银隆新能源,是一家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企业,核心产品为钛酸锂电池。而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收购了该公司,“银隆新能源”一名也随之变为“格力钛新能源”。

二是企业为突出主营业务或发展战略而更名。比如天际股份,该公司最早是一家以经营小家电产品为主的公司,后来才开始布局锂电材料领域,并逐渐成为主营业务。到了2021年,天际股份的六氟磷酸锂业务总营收占比已高达81.44%,并贡献了95.7%的利润,对此,天际股份方才进行了名称变更,在公司全称中加入了“新能源科技”字样。

隆基股份更名为“隆基绿能”也是出于这一逻辑。在公告中,隆基股份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动低碳化能源变革,长期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单晶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开发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并自2021年起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业务。

“为更好地体现公司战略布局和主营业务定位,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和公司价值,公司决定更改证券简称。”隆基股份称。

而第三种则是上述两者兼而有之。比如中环股份由原来的“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表示该公司的控股权已经转移到TCL手中,也体现了其主营业务将由半导体向新能源转变。

在公告中,中环股份表示:公司重点布局半导体材料产业及新能源光伏产业。根据公司《2021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05亿元,其中新能源光伏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84.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3.54%。考虑到新能源更符合公司定位,故而更名。

“零成本”市值管理之道?

事实上,无论上市公司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更名,这一举动所带来的第一个益处便是带动股价上涨。有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可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可达68.57%。

有证券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更名尚无特别严格的限制,只要经过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而且更名只需要缴纳少量的登记费用,因此上市公司在更换名称上非常容易。

一边是更名带动股价上涨产生实实在在的的收益,另一边是更名非常容易,两相结合之下,一些公司就发现了近乎“零成本”进行市值管理的办法。“换个马甲就涨停”俨然成了股市中的共识。

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有些企业为了突出新能源业务进行更名,这无可厚非,但难免有些企业只为披上新能源的马甲,打着市值管理的算盘进行更名,忽悠投资者。

然而,企业需要知道的是,从本质上来说“更名行情”只是一针兴奋剂,股价上涨也仅是一时之快,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上市公司更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更名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名称更符合企业现状,让投资者对公司有更清晰的认识,而不应该是通过更名赶时髦、玩概念,如果企业以此为目的,又不去做实对应的业务,最终会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